11月9日晨读:道德经“见小曰明 ”,大便部歌诀,案例分享3则心绞痛、耳鸣、胃胀

诸暨市狮岩禅寺慈云:愿一切“爱”都化为“慈悲”

愿一切“情”都化为“智慧”

愿一切“烦恼”转为“觉悟”

愿一切“障碍”转为“清净”

愿一切“梦想”转为“菩提”感恩传递!

二、百日百人共读经典:

6:15-6:45,道德经第51-55章: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势 成 之 。

是 以 万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贵 德 。

道 之 尊 , 德 之 贵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长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养 之 覆 之 。

生 而 不 有 , 为 而 不 恃 ,

长 而 不 宰 。 是 谓 玄 德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二 章

天 下 有 始 , 以 为 天 下 母 。

既 得 其 母 , 以 知 其 子 ,

复 守 其 母 , 没 身 不 殆 。

塞 其 兑 , 闭 其 门 , 终 身 不 勤 。

开 其 兑 , 济 其 事 , 终 身 不 救 。

见 小 曰 明 , 守 柔 曰 强 。

用 其 光 , 复 归 其 明 , 无 遗 身 殃 ﹔ 是 为 袭 常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三 章

使 我 介 然 有 知 , 行 于 大 道 , 唯 施 是 畏 。

大 道 甚 夷 , 而 人 好 径 。

朝 甚 除 , 田 甚 芜 , 仓 甚 虚 ﹔

服 文 采 , 带 利 剑 , 厌 饮 食 ,

财 货 有 余 ﹔ 是 为 盗 夸 。

非 道 也 哉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四 章

善 建 者 不 拔 ,

善 抱 者 不 脱 , 子 孙 以 祭 祀 不 辍 。

修 之 于 身 , 其 德 乃 真 ﹔

修 之 于 家 , 其 德 乃 余 ﹔

修 之 于 乡 , 其 德 乃 长 ﹔

修 之 于 邦 , 其 德 乃 丰 ﹔

修 之 于 天 下 , 其 德 乃 普 。

故 以 身 观 身 ,

以 家 观 家 , 以 乡 观 乡 ,

以 邦 观 邦 , 以 天 下 观 天 下 。

吾 何 以 知 天 下 然 哉 。 以 此 。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五 十 五 章

含 「 德 」 之 厚 , 比 于 赤 子 。

毒 虫 不 螫 , 猛 兽 不 据 , 攫 鸟 不 搏 。

骨 弱 筋 柔 而 握 固 。

未 知 牝 牡 之 合 而 峻 作 , 精 之 至 也 。

终 日 号 而 不 嗄 , 和 之 至 也 。

知 和 曰 「 常 」 ,

知 常 曰 「 明 」 。

益 生 曰 祥 。 心 使 气 曰 强 。

物 壮 则 老 , 谓 之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

读后感:庄子说,道在屎尿中。道无处不在,如何能见小知著?

三、共读中医经典:

早晨7:00-7:30

昨天抄写了《腹部歌诀》,现在是《大便部歌诀》,如下:

大便部

案例编号   093

主治病名 :大便燥结

歌诀:大便燥结疾多宗,寒热虚实气血风,章门支沟连照海,建里天枢用针攻。

穴位介绍

章门:在季肋之端,脐上二寸,旁开六寸。

支沟:在外关上三寸。

照海:在足内踝下四分。

建里:在脐上三寸。

天枢:在膀旁二寸。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鉴,注:热燥及阳结也,能食而脉浮数有力。寒燥即阴结也,不能食而脉沉迟有力,与三阴寒证同见者也。实燥即胃实鞭燥也,与腹满痛同见者也。虚燥即脾虚先鞭后溏之燥也,与少气腹缩同见者也。气燥即气道阻隔之燥也,与噎膈反胃同见者也。血燥即血液干枯之燥也,与久病老虚同见者也。风燥即久患风病之燥也,从风家治直肠结,即燥屎巨鞭,结在肛门难出之燥也,从导法治之。

医疗案例

【案例一】:边君,四十岁,山东人,住台北市中山化路三段,某四十五年秋,大便闭结不通,多日未下,腹胀如鼓,坐卧反侧不安,痛苦已至极点,经医院检查,急需施行手术,否则无救,经田先生介绍,是夜十二时许,偕同来本所求治,即施针章门、支沟、照海、建里、天枢,其大便畅通而愈。

【案例二】:刘女士,二十六岁,台湾人,住台北县景美镇隆盛里,患大便闭结不通,胃中急痛如绞,此病俗称火结,烦燥口渴,某五十三年二月十日深夜十二时,叩门求治,于前穴施针,霍然如失矣。

【案例三】:高君,年五十四岁,山东昌邑人,住台北市景美区万盛街,于某五十九年六月十六日午间,偶食硬面火烧,继饮白开水,忽觉腹痛如绞,次日又食木瓜,疼痛更剧,只疼得大汗直流,深夜呕吐数次,吐出之食物未见消化,第三日(即十八日),晨请予诊治,断系大便结病,经施针前穴,约一小时许,大便泻下,如释重负,霍然而愈。

案例编号    094

主治病名    大便下血

歌诀:大便下血出胃肠,肠风脏毒寒热戕,建里天枢中下脘,三里幽门下廉当。

穴位介绍

建里:在脐上三寸。

天枢:在脐旁二寸。

中脘:在脐上四寸。

下脘:在脐上二寸。

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众,两筋间。

幽门:在巨阙旁开一寸五分,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下廉:又名巨虚下廉,即下巨虚,在足三里下六寸。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鉴,注:便血一证,肠风脏毒,其本皆热伤阴络,热与风合,为肠风,下血多情。热与湿合,为脏毒,下血多浊。

【分析二】:凡失血之证,阳盛乘阴,则血为热迫,血不能安于脉中,而妄行气分,不能回归经脉也。若血病及于腑者,则血渗入肠胃浊道,上从胭出,下从二便而出也。血病伤及于脏者,则血溢盯胸中清道,上从喉出,下从精窍而出也。夫血藏于脏内,行于脉中,躯壳之中不可得而见也,非有损伤,不能为病,而损伤之道有三,一曰热伤,一曰劳伤,一曰努伤。(见针灸学)

医疗案例

【案例一】:林君,四十一岁,福州人,住台北市,患大便下血十余年,遍求中西医治疗,均无效果。某五十四年元月二十日,来所求治,经施针建里,天枢、中脘、下脘、下廉、三里,轮流施治,数次而告痊愈也。

【案例二】:刘先生,六十四岁,江苏徐州入,住台北市通化街,患大便下血病,粪便不见,每日夜下七八次亦或数次不等,所下之血,形如浆糊,色似猪肝,有时阵痛,某五十九年三月四曰,经医院检查,系直肠癌,必须住院施行手术,同月十五日,求予诊治,经施针、建里、天枢、中脘、下脘、三里、幽门、下廉,先后针治二十次,其病霍然血止而愈。

案例编号   095

主治病名    大便泻泄

歌诀:大便泻泄时不停,抽肠刮肚隐隐疼,建里天枢中下脘,更针三里有奇功。

穴位介绍

建里:在脐上三寸。

天枢:在脐旁二寸。

中脘:在脐上四寸。

下脘:在脐上二寸。

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两筋间。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难经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目后重。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注者骤然泻也)。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自,肠鸣切痛。(食毕而急欲登厕)。小肠泄者,搜而便脓血,少腹痛。(溲小便也,便大便也,小肠在小腹,邪客小肠,少腹所以作痛也。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法也。(瘕聚里急,腹中欲去之甚也,后重故不能便也,茎中作痛,小便不通利也,肾开窍于一阴,肾经受邪,其泄如是也)

医疗案例

【案例一】:韦女士,年五十六岁,上海人,住台北市罗斯福路一段,患大便泻泄不停,五更天明更甚,三日夜未止,腹中雷鸣不安,以致体倦不堪。某五十四年元月二十二日,来所求治,经施针建里、天枢及中脘、下脘、三里,先后施针二次而泻止也。

案例编号   096

主治病名    水泻

歌诀:水泻腹中似雷鸣,暴注下迫小腹疼,天枢水分明夺济,急补三里疾自平。

穴位介绍

天枢:在脐旁二寸。

水分:在脐上一寸。

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廉,两筋间。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鉴,注:湿泻、濡泻、水泻、洞泻、寒泻、飱泻、脾泻、胃泻。濡者水也。洞者直倾下也。鸭溏,如鸭屎之溏,澄彻清冷也。痛,腹痛也。雷鸣,肠呜甚也。不升清,谓清气在下不上升也。脾泻老脾虚也。食泻,饮食后即泻也,晨数行,每至早晨行泻数次也。食泻,胃泻,饮泻,痰泻,火泻,暑泻,滑泻,大瘕泻。伤食作泻即胃泻,噫气腹痛秽而黏,渴饮泻复渴饮泻,时泻时止却属痰,火泻阵阵痛饮冷,暑泻面垢汗渴烦,滑泻日久不能禁,大瘕今时作痢看。注:过食作泻,名曰食泻,即胃泻也。秽而黏,所泄之物臭而黏也。渴而饮;饮而泻,泻而复渴,渴而复饮,饮而复泻,饮泻也。时或泻,时或不泻,属痰泻也。阵阵,谓泻一阵痛一阵也。大瘕泻,即今时之痢疾病也。泄泻形衰脉实大,五虚哕逆手足寒,大孔直出无禁止,下泻上嗽命多难。注:五虚,谓脉细皮寒气少,水浆不入,大便不禁也,大孔,谓肛门大孔不禁也。

医疗案例

【案例一】:魏君,四十岁,山东人,住台湾省台北县新北投山上,某四十三年七月,患水泻病,大肠脱出已气息微弱,昏迷不省,其至友周先生系山东同乡介绍,邀余前往诊治,施针、天枢、水分、三里、中脘,致水归正道,大肠收回,其疾不乐而愈。

【案例二】:田先生,年五十九岁,山东广饶人,住台北市合江街五十八巷,患水泻病,两日夜未停,于某六十一年三月五日,求予诊治,经针上穴,而痊愈矣。

案例编号    097

主治病名    便水漉漉

歌诀:便水漉漉肛门风,时时不停令人憎,只刺犊鼻两筋内,徐徐泻动渐渐轻。

穴位介绍     

犊鼻:在膝膑下,胻骨上,侠解大筋陷中。

孙培荣临床经验

【经验一】:余曾经患此病者,多因赤白痢疾,或大便泻泄,肛门受风所致,经年累月,肛门便漉漉水漓淮不止,裤裆终日不干,臭气难闻,令人憎恶。须于膝盖下胫骨上大筋当中陷处针治,确有奇效。

医疗案例

【案例一】:周君,十二岁,山东人,住台北市敦化路,患肛门风病,原因痢后所中,便水漉漉,淋漓不绝,裤裆终目不干,臭不可闻。某四十年夏,求予诊治,经施针,膝盖下胫骨上两膝眼当中,大筋当中陷处,针三分泻之,先后施针两次而愈。

【案例二】:赵君,四十五岁,东北人,住台北县新店镇七张路,因痢后肛门受风,终日便水漉漉,臭不可近于某五十二年元月二日,求予诊治,经施针上穴而愈。

案例编号    098

主治病名    赤白痢疾

歌诀:赤白痢疾痛非常,里急后重苦难当,先针关元并中脘,后刺天枢交信康。

穴位介绍

关元:在脐下三寸。

中脘:在脐上四寸。

天枢:在脐旁二寸。

交信:在内踝上二寸,与其前之复溜一筋之隔。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医宗金鉴:大瘕小肠大肠泻,肠癖滞下古痢名,外因风暑湿蒸气,内因不谨饮食生,白痢伤气赤伤血,寒虚微痛热窘疼,实坠粪前虚坠后,湿热寒虚初久称。注:大瘕泻者,里急后重,数至图而不能便,茎中痛也,小肠泻者,溲涩而便脓血,少腹痛也。大肠泻者,食窘迫,大便色白,肠呜切庸也又肠癖者,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则入五脏,肿胀闭塞,下为飱泻,久为肠癖腹痛下血也。

【分析二】:滞下者,积汁垢腻与湿热滞于肠中,因而下也。此皆古痢之名也,然痢之为病,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小便赤涩,里急者,腹痛积滞也,后重者,下坠气滞也,小便赤涩者,湿热郁滞也,皆因外受风暑湿蒸之气,内伤生冷饮食过度而生也。白痢自大肠来,大肠与肺为表里,肺主气,故属伤气也,赤痢自小肠来,小肠与心为表里,心主血,故属伤血也。寒闭痛甚,寒开痛微,痢开病减,故痛微也,虚者少气,气无壅滞,故亦痛微也,热者多实,性急不得舒通,故窘痛甚也。后坠下迫肛门,粪出坠止,为粪前坠,乃滞也,故曰实坠,粪出更坠,为粪后坠,非滞也,故曰虚坠。初痢多属热,久痢多属寒虚也。

医疗案例

【案例一】:李君,四十二岁,河南人,住台湾省基隆市仁一路,患痢疾病,某五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得悉其病,即乘金马快车前往,视其形容憔悴,询染病之经过,始知泻痢已三日,每日夜下痢三十余次不止,时下腹内极疼,急取中脘、天枢、施针之后,腹疼立减,痢亦渐止,而获康复。

【案例二】:杨女士,三十八岁,四川人,住台北市信义路三段,患赤痢症,两日夜不止,抽肠刮肚满腹疼痛当于某五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来所求治,经施针上穴,旋即而愈。

案例编号   099

主治病名    休息痢

歌诀 :休息痢疾腹隐疼,时发时止久不停,中下二脘脾胃命,关元天枢配大横。

穴位介绍

中脘:在脐上四寸。

下脘:在脐上二寸。

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胃俞:在第十二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关元:在脐下三寸。

天枢:在脐旁二寸。

大横:在脐旁四寸半。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鉴,注:五色痢,休息痢,五色休息二痢,皆因用止涩药早,或因滞热下之未尽,蕴于肠中,伤脏气也。用一切补养之乐不应,则可知初病非止涩太早,即下之未尽也,诊其脉若有力,虽日久仍当攻也。

医疗案例

【案例一】:沈女士,四十七岁,安徽人,住台北市民权东路,患休息痢疾,历经六年,时发时止,继续不停于某五十六午九月十二日,请予诊治,施针中脘、脾俞、胃俞、下脘、天枢等穴,先后医疗五次,数年之痛苦,从此若失矣。

案例编号   100

主治病名    噤口痢

歌诀 : 噤口痢疾心烦热,食难下咽呕逆作,关元天枢中下脘,热盐暖腹灸神阙。

穴位介绍

关元:在脐下三寸。

天枢:在脐旁两寸。

中脘:在脐上四寸。

下脘:在脐上二寸。

神阙:在肚脐当中。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医宗金鉴:噤口痢,水谷痢,风痢,休息痢,热痢,寒痢,湿痢,五色痢。注:噤口痢者,下痢不食,或呕不能食也。水谷痢者,糟粕脓血杂下也。风痢者,似肠风下清血而有坠痛也,休息痢者,时发作时停止也。五色痢者,五色脓血相杂而下也。若有脏腐尸臭之气则凶。

医疗案例

【案例一】:李君,五十四岁,山东临沂人,住台北市安东街,患噤口痢疾病,每日下痢三十余次不止,连下数日,饮食不入,食八即吐,腹内抽肠疼痛,以至危期,某四十四年八月间,求予诊治,取穴关元及天枢、中脘、下脘,先后针疗两次而愈。

案例编号    101

主治病名    痔疮

歌诀 :痔疮溃漏医治难,多属风湿燥热源,针刺承山合二白,孔最可止血流涟。

穴位介绍

承山:在腿肚下,分肉间。

孔最:在尺泽下三寸。

二白:在大陵上四寸。一穴在筋内,一穴在筋外。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鉴,注:此证系肛门生疮,有生于肛门内者,有生于肛门外者,初起成(疒+畾),不破者为痔,易治但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沥久不止者为漏,难痊。斯证名因形起,其名虽有二十四种,总不外乎醉饱入房,筋脉横解,精脱泄,热毒乘虚下注,或忧思太过,蕴积热毒,愤郁之气,致生风湿燥热致四气相合而成,如肿胀闷成块者,湿盛也。结肿痛如火燎,二便闭者,大肠小肠热盛也。结肿多痒者,风盛也。肛门围达,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又有因勤苦劳役,负重远行,以致气血交错而生痔者,又有血箭痔生肛门,或里或外,堵塞坠肿,每逢大便用力,则鲜血急流如箭,不论粪前粪后,由肠胃风热,而兼暴怒成之。又有产后用力太过而生痔者,又有久泻久痢而生痔者,有久患痔而后咳嗽者,取效甚难,久病咳嗽,而后生痔者,多致不救。

医疗案例

【案例一】:管君,五十岁,浙江人,住台北市光复南路。某四十七年秋,患痔疮病,痛痒难熬,行动不便始求予诊治,经施针、承山、二白、孔最、先后治疗五次而管君,五十岁,浙江人,住台北市光复南路。某四十七年秋,患痔疮病,痛痒难熬,行动不便始求予诊治,经施针、承山、二白、孔最、先后治疗五次而愈。

【案例二】:吴君,四十岁,江苏人,住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患痔疮多年,有时流血不止,行动困难,某五十七年九月十三日,求予诊治,数次而愈。

案例编号    102

主治病名    脱肛

歌诀 :脱肛积热大便难,中气下陷翻不还,神阙长强百会灸,肛门四周针便痊。

穴位介绍

神阙:在肚脐正当中。

长强:在脊骶骨端,下三分处取之。【刺灸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不 灸。

百会:在头之正中,正坐两耳尖直上取之。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鉴,注:小儿积热太盛,以致肛门作肿,大便艰难,努力翻出,肛脱不还,多因泻痢日久,中气下陷所致。

【分析二】:此症或因腹泻,或因痢后,得之较多,亦有不泻不痢而有此症者,或因气虚所致,亦未尽然,凡小儿患此病,须于长强、百会,神阙用灸,倘无效时,在肛门四周处,距肛门三四分许,刺四五针即能痊愈也。

古人治疗经验

凡小儿患此病,须于长强、百会,神阙用灸,倘无效时,在肛门四周处,距肛门三四分许,刺四五针即能痊愈也。

医疗案例

【案例一】:黄君,台湾人,住台北安东街铁道旁,其子年约三岁,因泻肚愈后,每逢大便时,肛门脱出不收经月余未愈,某五十五年夏,求予诊治,即照上法医疗,从此便后不脱而愈。

【案例二】:杨君,二十六岁,山东烟台人,住台北市南京西路,患脱肛甚久,每逢大便后须用热水洗,用手撮之,约五六分钟后,始复原收回,某五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求予诊治,即依上法施治两次而愈果未再复发。

四、案例分享:

1、李大林分享心绞痛急救法,一女患者自述这几天心口痛,后背胸四,五椎处疼痛,因为是晚上九点钟左右,不扎实针,用双手大拇指点按大鱼际凹陷处,双侧点按,很疼。

第二天过来说,手掌大鱼际处有瘀青。

治疗方法,后背部胸四,五椎疼痛处点刺放血。

扎针取穴,双侧足三里,用三寸针,双内关穴,双公孙穴,治疗效果好。

2、黄海纳师兄分享了耳鸣治疗方法,取穴用孙培荣老师歌诀耳中蝉鸣。行间,阳辅,地五会,足三里。风池,听宫没有针。效果好。

3、吴泽双师兄分享了胃胀针法,取穴足三里,土水中穴,效果好。

感谢分享!

将今天晨读的功德回向给所有人,回向给我们的祖国,祝福所有人都健康快乐吉祥每一天,也祝福我们祖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天下无疾。

个人公众号致力于:

  1. 共同学习心学,与客户、供应商、同事、合伙人一起交流心灵成长历程和酸甜苦辣。

  2. 共同学习医术,发表自己和伙伴诵读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和临床经验。

  3. 为需要调理身体的客户,特别是帕金森、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等疑难杂症,提供长期康养。

利乐根源服务热线电话:

刘晓伟18820378818

柏老师19925189135

屈老师1997467036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