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改革,别被压缩数量多少绑架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3月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企重组不是数量概念,关键还在内涵发展。他认为,我们不太主张一定要压缩到多少户,还是要根据供给侧改革需要,根据行业发展、产业发展、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进行调整。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围绕央企改革,就一直有一个“数量”概念,亦即在一定时间内,必须通过改革,把央企数量压缩到某个数量范围,比较多的说法是,压减到100家之内。此后,又提出了80家、50家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舆论和公众就对央企改革始终不满意,认为央企改革的速度太慢、步子太小、力度太轻,必须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提高效率。
我们说,面对央企运营效率不高、机制不活、创新意识不强、市场理念不够、管理能力不足等,特别是在与其他市场主体竞争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享受着其他市场主体不具备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资金优势、市场优势,要求央企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是能够理解的,也是可以接受的。关键是,央企大多是庞然大物,且一个个产业门类齐全,涉及面极广,如果过度强调速度、关注数量,就极有可能牺牲质量、牺牲效率,无法达到改革的目的,甚至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事实也是如此,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中,由于地方政府过度强调速度与数量,纷纷提出了改革的时间要求。结果,速度是上去了,数量也完成了,但是,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受政策五花八门的影响,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那些将土地等资源低价转让给接盘者、尤其是管理的的地区,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更为严重,且大多没有能够对职工利益形成有效保护。在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因为员工利益没有保障而出现的信访问题十分严重,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近几年来查处的改制企业腐败案件,大多也是在只讲改革速度、改革数量过程中形成的。
很显然,对于资产规模大多在千亿、数千亿的央企来说,就更不应该被数量所绑架,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为减少央企数量而强行改革、勉强改革,而应当依据企业发展需要,依据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依据发展规划而改革,按照成熟一个、改革一个、成功一个的要求,稳步推进国企改革。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将会十分巨大。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央企在前些年的快速扩张过程中,大多在产业布局和规划方面出现了失控现象,都在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因此,产业布局极不合理、产品结构也严重失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就改革论改革,就有可能使央企改革陷入主业不突出、对经济的影响力和贡献率下降的现象。尤其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的新要求,如果改得不好,不在改革前先对各大央企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就会偏离国企改革的方向,无法让央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也无法让央企退出竞争性领域。
对央企来说,先进行适度的产业整合,在企业与企业之间,按照主业突出的要求,将非主业剥离或兼并、重组、划转,使企业的产业格局不过于分散,非主业不占用大量资源,再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整体上市等进行改革重组,可能要好得多,对央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也要有利得多。在公益与竞争性业务并存、垄断与经营同在的情况下,如果为了完成数量目标,强行对央企进行改革,是不可能实现改革的目标、达到改革的目的的。相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问题,则是大概率事件。
也正因为如此,肖亚庆主任提出不把央企数量压缩多少户作为衡量改革目标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也是符合目前央企改革的实际的。即便今年一户不改,但只要把改革的基础工作做扎实,把央企的业务调整好、产业布局确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好,把减少央企数量的目标放在明后两年,也是完全能够接受的,是符合改革预期的。为数量和速度而改革的教训已经很多,央企改革不能再重蹈覆辙。央企改革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在思想认识上坚定,在态度上坚决,在行动上则积极稳妥,不害怕改革,也不盲目改革,不拖着不改,也不草率行动,而是把质量和效率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推动市场公平、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只有这样,央企改革才不会令人失望,也不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