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圣人”光环的王羲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中国古代,“圣”这个字可不是随便乱用的,是一个集荣誉、地位、声望、影响力等众多因素在内的“特殊”汉字,这还真不是假的,比如皇帝被称之为“圣上”,儒学鼻祖孔子被尊称为“文圣”,义薄云天的关羽被尊为“武圣”等等,都是说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已经做到了极致的水准,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那么在书法领域,“书圣”就是王羲之了,王羲之的这个头衔自然也不是他生活的年代就有的,而是随着后世书法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他的伟大,才有了封圣这一步。
一般来说,人有了光辉,很多缺点和不足都会被掩盖,那么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没有了“圣人”光环的王羲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图片:“书圣”王羲之的笔墨资料截图
一、历史上的王羲之
1、前后身份的“对比”
王羲之是两晋时期知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有“书圣”之称,那么我们这里首先要讨论一个问题,后来人们对他的崇拜,是否存在过度的拔高呢?这个问题大家还真的要仔细思考一下。
我认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与其说着重看他书法,倒不如说他是一个在文学上比较有才华有造诣的名士,我们翻开史料或者《世说新语》这样的古籍,里面关于王羲之的记载,很少是有他书法上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一些文学情怀、风流韵事之类的。
换句话说,在魏晋时期,甚至是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人们对于王羲之的印象,基本上和我们对历史中的唐伯虎、纪晓岚他们差不多,就是出身名门,饱读诗书,有才有风流的文人。
就这一点来说,现代人对王羲之的审视往往是从他书法成就上去看的,这自然就有了一丝的庄重和威严,所以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图片:王羲之与书法资料截图
2、同样有“黑料”
王羲之的书法被认为是独步天下一般的存在,古往今来鲜有媲美者,一部《兰亭集序》简直就是神品一般的存在。我们常说:“人如其字”,虽然他在书法上没什么可以说道的,
但去掉这一光环,用正常的历史眼观去看他这一生,可真的是有“黑料”可以抖一抖的,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爱嗑药”。
这话一说出来,相信很多朋友简直不敢相信,他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习惯?几千年前的中国哪里会有那种东西?你这不是扯淡吗?等等这类问题肯定接踵而来,大家不妨静下心来看完。
我们翻看一下王氏的族谱,王羲之有7个儿子,分别为:王玄之、凝之、焕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大家一定看出来都有一个“之”字,这有什么问题吗?当然有,而且还是大问题!
在古代是讲究避讳的,老爹名字中有个之字,作为儿子是不允许有这个字出现的,这会被认为是大不敬。至于王氏为什么会这样,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还进行了专门的考证,发现这源自于一种特殊的宗教信仰——“五斗米教”。
关键他们这一家子还都是资深信徒,“之”就是作为信仰“标记”存在的,在这个教派里有一个必修课是炼丹,于是一家人没事就嗑药,各种类型的都有,大家都知道古代所谓“炼丹”不过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化学实验,久而久之体内金属超标,最后毒发身亡,王羲之离世的时候只有58岁。图片:一家人“炼丹”剧照
二、一位很有才华的名门公子哥
1、贵族习气一点不少
或许上面这件事多少属于个人信仰问题,不能作为评判一个人一生的标准,的确,按照现代的观点来看,人人都有信仰自由的权利,这点无可厚非,那么咱们再来还原一下日常生活中真实的王羲之。
大家都知道他出身于琅琊王氏家族,这可是魏晋时代天下数一数二的门阀豪族,不仅地位高,关键和皇室关系还不错,所谓“与司马共天下”就是指这个家族。
王羲之这个人起点高,自身又有才华,关键还非常帅气,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让他一个人占全了,这样的男人行走于天地之间,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傲气是难免的。
图片:王羲之剧照
在王羲之青年时代,想给他介绍亲事的人可是踏破了门槛,但他根本不闻不问,太尉郗鉴想给自己心爱的女儿找个好夫君,于是就和王氏打了招呼,希望可以在王家找个乘龙快婿。
王氏子弟一听是太尉家的女儿,都精心收拾,做好准备,唯独王羲之根本不管这么多,成天衣衫不整,还坦胸露乳的在床上躺着,一副没事人的样子。
郗鉴听说之后立刻决定就是他了,于是就有了“东床快婿”这个成语。
文章作者: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