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又硬又高又凉,为何古人还那么喜欢?原来是为了方便古代女性
导语:
瓷枕的出现就跟现在的枕头用途是一样的,只是材质是陶瓷烧制的,然后表面图上彩釉装点。
隋朝以前及追溯到远古时代,没有制瓷技术。人们在就寝时,就会用石块垫在脑袋下当枕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探索的领域越来越广,发现的事物也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用玉块做枕头的,用木片做枕头的,还有用竹子做枕头的。
不管用哪种材质的东西当枕头,当时的功用就只有一种——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用途单一,样式也是单调统一的。
瓷枕的发展变化史
隋朝时,陶瓷技术开始发展,出现了瓷枕,最初瓷枕是作为陪葬的器具出现在墓穴之中的。后来,一些瓷窑的工人师傅们,依据当时枕头的形状,烧制出了瓷质的枕头。这种枕头细腻光滑,凉爽舒服,夏天枕着还能降火解暑。因为是陶瓷质地,还可以按照主人的喜好绘制不同的图案,既美观又实用,一下子便受到人们的喜爱。
唐代的瓷枕
唐代时期,瓷枕如雨后春笋,遍地流行起来。众所周知,唐代文人墨客各领风骚,唐诗歌在历史上是非常兴盛的,唐代的铜官窑,就在瓷枕上绘制了文人的诗歌句子。这些无一不显示,当时人们对瓷枕的热衷之情,达官贵人甚至以此作为身份的象征。
宋元时代的瓷枕
宋元时代,瓷枕进入登峰造极的时期,从形状到外观装饰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制作陶瓷的大量技法,被融入到瓷枕当中,瓷枕的造型更是丰富多彩,有动物造型的,有人物造型的,以几何体造型中又分为长、方、圆、元宝型、爱心型等多种多样的形状。
图案也是书法绘画,诗词佳句名目繁多。大大提高了瓷枕的表现力,更有了浓郁的艺术气息。从实用型的枕头越发兼具了更高的观赏性,且有了珍贵的收藏价值。
明清时代的瓷枕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为人们所用的材料越来越多,舒适的枕头材料也越来越丰富。传统的瓷枕高数十厘米,质地又硬,并且非常冰凉。慢慢地就被更为适宜的制枕材料所代替,完成了它的使命。瓷枕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瓷枕受宠的原因
瓷枕本身的质地限制,虽然凉爽,但是太过坚硬,并且也太高,其实按照现在人体学来说,枕着瓷枕并不舒服。那为什么当时会那么盛行呢?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的审美与认知程度有限。瓷枕出现后,集实用与观赏性于一体,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美的享受。宋元时代,瓷枕上会书写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句子,入睡前,看到这激励的话语,心情也会大好,因此特别受青睐。
还有一种说法,人的后脑勺有穴位,枕着瓷枕,在睡眠的同时,还能按摩穴位,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对人身体有益,所以也就大受欢迎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方便古代女子。唐宋时期,社会繁荣昌盛,女子对美的追求也从发型上展示出来。从人类刚开始用头发缠头发,毫无发型可言。到唐宋时的发髻、双鬟、贴鬓等几十种发式造型。贵族少妇女子通常会梳类如像蛾髻簪花这样的发式,比较成熟的大龄女性一般以双鬟发式为主。
这些美不胜收的发型,梳理起来费工费时,经常需要专门会造型的人士来梳理发式,也就现代的类似发型师的人。当时能够专门束绑头发的发饰并不多,造型很容易弄乱。如果枕着绵软的枕头睡觉,一觉醒来就无发型可言了,更别想一个发型能保持几天。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囤,瓷枕就成了美女们的最爱。
枕着瓷枕入眠,就可以很好的保护发型,不用担心漂亮的造型因休息而被破坏,同时还能枕着清凉舒适的枕头一夜美梦。用高枕无忧形容最恰当了吧。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能为人们所利用的东西也数不胜数。从明清以后,做枕头的材料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开始趋于舒适度的考量。女性美丽漂亮的发饰品种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不用再为弄乱发型而担心。所以,瓷枕的淘汰也就是必然的了。只有适应发展的,才能存在,不适应的,终究会被新事物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