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论书绝句百首详解全译(廿二至三十)
其廿二笔锋无恙字如新,体态端严近史晨。虽是断碑犹可宝,朝侯小子尔何人?【作者自注】朝侯小子残碑⑴。碑石上半残失,首行起处曰“朝侯小子”云云,不见碑主姓名,世遂以朝侯小子名之,或曰小子碑。其石旧藏周季木⑵先生家,曾印入《居贞草堂汉晋石影》中。顾鼎梅⑶先生亦曾辑入《古刻萃珍》。近年石归故宫博物院,不轻易捶拓,墨本不易得矣。此碑点画工整妍美,极近史晨⑷一路,在汉碑中,应属精工之品。昔郑季宣⑸、杨叔恭⑹诸残碑,以出土时早,曾经乾嘉名辈品题,遂得煊赫于世,而小子碑字迹、镌工,俱无逊于郑杨诸碑,而名不加著者,出土年近而品题者少耳。不佞⑺尝为友人题此碑,戏云:既为此碑吐气,我辈亦须各自奋勉。假令吾二人得为翁覃溪⑻、黄小松⑼,则小子碑亦可侪⑽于郑杨诸石。假令得为欧赵诸洪⑾,则此拓本可值重金,其斤两将逾碑石矣⑿。【译者附注】(1)《朝侯小子残碑》,又名《小子残碑》。无立碑年月,隶书十五行,行十五字,碑阴存十字。清宣统三十年(一九一一)在陕西长安出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碑石上半残缺,因首行起处有『朝侯小子』四字,故以『朝侯小子』或『小子』名之。此碑用笔以圆笔为主,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似用篆法,结体方中近扁,笔势开张,与西汉后期及东汉初期简牍隶书有相近之处。(2)周季木:周进(1893-1937),字季木,室名居贞草堂,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清两江总督、扬州小盘谷花园创建人周馥之孙,周学海四子,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之叔,周叔弢之弟。出身于封建官宦家庭。著名收藏家、考古学社员。著有《季木藏印》、《新编全本季木藏陶》、《居贞草堂汉石影》、《魏石经室古玺印影》、《周季木遗墨》等。(3)顾鼎梅:顾燮光,字鼎梅,浙江会稽人,斋号有梦碧簃(yí)、非儒非侠斋、金佳石好楼、遯世无闷楼。他生于前清同治十三年乙亥(1875),卒于1949年。民国时期著名金石收藏家。顾氏家藏碑帖很多,曾选自藏汉唐碑拓三十种,以金属版精印为《古刻萃珍》三辑,与原刻不爽毫发。(4)史晨:史晨碑。(5)郑季宣:《郑季宣碑》,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刻,碑在山东济宁州(今山东济宁县)。隶书18行,前15行是序,行37字,后3行是铭,行35字。碑阴横刻篆书“尉氏故吏处士人名”8字。其它因剥落几难辨认。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翁方纲嘱黄易升碑,于是碑阳较前多若干字。侧刻黄易题记,现仅残存数字。《郑季宣碑》书法古健雅杰,在汉碑中堪称杰作。(6)杨叔恭:《杨叔恭残碑》,汉隶碑刻,此碑今称《汉沇州刺史杨叔恭残碑》。东汉建宁四年(171)七月六日立,隶书,碑残。石原在山东钜野,清喜庆二十一年归马邦玉,后端方得原石。今藏故宫博物院。碑阳文凡十二行,行字数不一,计71字。碑侧四行,凡20余字,剥蚀已甚。书法雅丽秀劲,结字工整,体势开张,书风古雅秀润;其碑侧题名更为疏宕萧散。(7)不佞:作者谦称。(8)翁覃溪:翁方纲,详见第十首【译者附注】(2)。(9)黄小松: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ān),又号秋影庵主、散花滩人,清代书法家。浙江钱塘人,兼擅篆刻,与丁敬都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10)侪(chái):平等,并列。(11)欧赵诸洪:欧,欧阳修,著有《集古录》。赵,赵明诚,著有《金石录》。诸洪:洪适(kuò)等人。洪适著有《隶释》。三人均为宋代金石家。(12)其斤两将逾碑石矣:谓拓本的价值折合成黄金,黄金的重量将超过碑石的重量。【原诗题解】此诗赞扬朝侯小子碑点画严整,镌刻精工,虽是残碑,也很珍贵。【原诗译释】1.笔锋无恙字如新:朝侯小子碑的字体笔锋没有一点儿缺损,字迹就像新写出来的一样。恙:病,此指缺损处。2.体态端严近史晨:字体端庄严整,和史晨碑接近。史晨:史晨碑,详见第廿一首【作者自注】。3.虽是断碑犹可宝:朝侯小子碑虽然是残碑,仍然是值得珍视的。犹:仍然。可:值得。宝:看重,珍视。4.朝侯小子尔何人:碑文中所写的朝侯小子,你到底是什么人呢?朝侯小子:见【作者自注】。尔:你。此句以设问作结,包含着作者对碑文书写者的仰慕,对碑体断残的遗憾,对探究历史悬疑的渴望等复杂情感。附图:朝侯小子碑其廿三石言张景造郡屋,刊刻精工笔法足。劝君莫买千金碑,刘熊模糊史晨秃。【作者自注】张景残碑⑴。此石近年出土,残损无多,文辞可读。乃景出资为郡中造覆盖迎春土牛之屋,世或称之为张景造土牛碑,盖未谛(dì)⑵审也。此碑体势严整中不失姿媚之趣。且石初出土,字口完好。惟石质似逊于小子残碑⑶,更拓数年,则未卜⑷其丰采如何矣。此类隶书,在汉碑中,本非稀见,惟古碑传世既久,毡捶往复,遂致锋颖全颓,了无风韵。世传秦鲁名碑⑸,动称⑹宋拓明拓,果出何年,了无确证。争得⑺半划数点未泐(lè)⑻,其价每过连城,究其初发于硎⑼时,笔痕刃口,当属何状,则莫之或知⑽也。吾每与友人品评汉碑,宁取晚出零玑⑾,不珍流传拱璧⑿。故于小子、张景诸残石精拓,什袭⒀把玩,常与西陲简牍同观,职此故耳⒁。【译者附注】(1)张景残碑:此碑又名《张景造土牛碑》。东汉延熹二年(159年)立,隶书。纵125厘米,横54厘米。四周残损,存12行,行23字,共229字。存河南南阳汉画馆内。一九五九年在河南南阳市南城门里路东出土。碑文记述地方官同意乡民张景包修土牛、瓦屋等设施,以免其本家世代徭役之事。碑文字法端严工细,体势开张,波磔分明,用笔峻利,方圆兼备,秀丽多姿。虽出自民间无名书手,但可与著名汉碑《史晨》、《乙瑛》、《曹全》等相伯仲。碑中有一“府”字曳脚特长,呈刀币形,为他碑所罕见。1982年文物出版社有初拓影印本。(2)谛(dì):仔细。(3)小子残碑:即朝侯小子碑,见第廿二首【译者附注】(1)。(4)未卜:不可预测,不可知道。(5)秦鲁名碑:陕西、山东的有名碑石。(6)动称:动辄即称,随便就说。(7)争得:相比而得。(8)泐(lè):石头剥蚀开裂。(9)初发于硎(xíng):本指刀刚从磨刀石上磨好,这里指石碑刚刻好。(10)莫之或知:没有谁知道。(11)零玑:零碎的珠玉,比喻残碑。(12)拱璧:大璧,比喻完整的石碑。(13)什袭:重重包裹,谓郑重珍藏。什:十。袭:衣上加衣,喻多重包裹。(14)职此故耳:只是因为这个缘故。职:只是。【原诗题解】此诗赞扬近年出土的张景残碑刊刻精工,笔法完足,且经历捶拓较少,字口完好,相比那些久经捶拓、锋颖全颓的传世名碑,更值得珍惜。【原诗译释】1.石言张景造郡屋:碑文记载的是张景出资为郡中造覆盖迎春土牛之屋的事情。石言:碑石所言。造郡屋:见【作者自注】。2.刊刻精工笔法足:张景残碑雕刻精妙,字体笔法完足。刊:刻。3.劝君莫买千金碑:我劝您不要去买那些价值千金的传世名碑。4.刘熊模糊史晨秃:像刘熊碑、史晨碑这些传世名碑都因为久经捶拓而变得模糊不清、锋颖颓秃了。此句为互文,模糊、秃既是说刘熊碑,也是说史晨碑。《刘熊碑》全称《汉酸枣令刘熊碑》,又称《酸枣令刘孟阳碑》。立碑年月不明,但无疑为东汉刻碑。字迹近《史晨》、《曹全》,极为遒丽流美,惜字迹漫漶。《刘熊碑》为传世著名汉碑之一。其结字规矩整饬,用笔流美遒逸,布局疏朗清爽。清翁方纲谓:“是碑隶法实在《华山碑》之上。”附图:张景残碑其廿四北朝重造夏承碑,高肃唐邕故等夷。汉隶缤纷无此体,笔今貌古太支离。【作者自注】夏承碑⑴疑北齐重立,如北宋之重立吊比干碑⑵也。汉碑隶体,千妍万态,总其归趋,莫不出于自然。顿挫有畸轻畸重,点画亦或短或长,俱以字势为准⑶。遍观西京东京诸石刻,再印证竹木简牍,无一故作矫揉者。且汉隶既变篆籀⑷,自以简易为主。所谓“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⑸”,论文字源流者,以之为俗;当世施用者⑹,以之为便。历观诸碑,除碑额外,隶书之碑文中,绝不搀一篆体。搀杂篆隶之体而混于一碑中,此风实自魏末齐周开始,至隋而未息。今传夏承碑,字之结构杂用篆法,笔划又矫揉顿挫,转⑺近唐隶之俗者,其整体气息,绝似兰陵王高肃碑⑻、唐邕写经记⑼一派。古碑重写重刻,历代不乏其例,吾故疑此碑为北朝⑽重立者。【译者附注】(1)夏承碑:此碑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又名《夏仲兖碑》。东汉建宁三年(170)立,隶书。14行,行27字。最早发现于北宋。宋赵明诚《金石录》跋云:“碑在洺州,元祐间(1086-1093),因治河堤得于土壤中。”明成化十五年(1479),广平知府秦民悦发现此碑仆倒于府治后堂,遂于堂之东隅建“爱古轩”以覆之。但碑之下半截一百一十字,已为后人剜剔(见秦民悦《广平志》)。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因筑城为工匠所毁。越二年,知府唐曜乃于漳川书院(紫山书院)取旧拓重刻一碑置亭中。重刻碑高259.2厘米,宽124.8厘米,文13行,行35字。有额,碑末有“建宁三年蔡伯喈书”一行八字及唐曜重刻题记,皆正书。存世拓本多系重刻本。(2)吊比干碑:原碑早已不存,宋元祐五年(1090年)九月重刻。高2.56米,宽1.36米,篆额“皇帝吊殷比干文”7字,碑文为孝文帝元宏撰文,无书丹者姓名,传为崔浩书。楷书,28行,行字46个。碑阴刻文4列,前3列从吊官82人题名,最后1列为宋吴所撰“碑记”,林舍书丹,楷书。记中说,北魏时所立《吊比干文碑》“久已为乡民毁去,赖民间偶存其遗刻”,“幸遇圣辰,再获刊勒”。(3)俱以字势为准:都是根据字势为标准。(4)汉隶既变篆籀:汉代的隶书已经改变了篆文籀文的写法。(5)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见许慎《说文解字序》,这是许慎所引用的不懂汉字源流的人对隶书的随意解说,意为隶书“长”字是由“马”的头和“人”字构成,“斗”字是“人”字旁加“十”字构成,许慎认为这些说法都是毫无根据的俗说。(6)当世施用者:当时(汉代)使用隶书书写的人。(7)转:反而。(8)兰陵王高肃碑:位于磁县城南5公里处,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高肃之墓碑。石碑正篆有:“齐故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兰陵忠武王碑”,碑身刻字是研究北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文献资料。(9)唐邕写经记:全称“晋昌郡开国公唐邕写经记碑”,由北齐书法家唐邕本人撰文并书写。碑通高415厘米,上部造像毁损,碑文高165厘米,宽100厘米,计20行,行34字,记述了唐邕在邯郸响堂山(又名鼓山)摩崖刻经的缘起、刻经的内容和刻经的起止时间以及写经和刻经人。其字体显示出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特征,隶楷相融,兼有篆意。康有为评其为“浑穆简静”。(10)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上文所言“魏末齐周”即指北朝。【原诗题解】此诗评价东汉夏承碑。作者认为夏承碑是北朝人重写重刻。理由是汉隶碑文从不掺杂篆体,而夏承碑隶篆掺杂,整体气息与北齐时的《兰陵王高肃碑》《唐邕写经碑》类似。【原诗译释】1.北朝重造夏承碑:今天所传的东汉夏承碑应当是北朝人重造的。2.高肃唐邕故等夷:所以跟北齐时的《兰陵王高肃碑》《唐邕写经碑》非常接近。高肃:即《兰陵王高肃碑》,北齐人所造。唐邕:即《唐邕写经碑》。故:所以。等夷:相等,相当。3.汉隶缤纷无此体:汉隶千妍万态,却没有这种篆隶掺杂的体式。缤纷:姿态多样。4.笔今貌古太支离:夏承碑字为今人所写,样子却模仿古人,实在是离奇荒诞。支离:离奇,虚妄。附图:夏承碑其廿五军阀相称你是贼,谁为曹刘辨白黑。八分至此渐浇漓,披阅经年无所得。【启功自注】曹真残碑⑴。此碑文中有“蜀贼诸葛亮”之语,初出土时,为人凿去“贼”字,故有贼字者,号蜀贼本;无贼字者,号诸葛亮本。继而诸葛亮三字又为人凿去。世虽以蜀贼字全者相矜尚⑵,然实未尝一见也⑶。有其字者,多出移补,或翻刻者。桀犬吠尧⑷,尧之犬亦吠桀也。犬之性,非独吠人⑸,且亦吠犬,惟生而为桀之犬,则犬之不幸耳。人能无愧其为人,又何惭于犬之一吠哉⑹!明乎此,知凿者近于迂而宝者近于愚矣。汉隶至魏晋已非日用之体,于是作隶体者,必夸张其特点,以明其不同于当时之体,而矫揉造作之习生焉。魏晋之隶,故求其方⑺,唐之隶,故求其圆⑻,总归失于自然也。此类隶体,魏曹真碑外,尚有王基残碑⑼,实则尊号⑽、受禅⑾、孔羡⑿诸石莫不如此。晋则辟雍碑⒀,煌煌巨制,视魏隶又下之⒁,观之如嚼蔗滓⒂,后世未见一人临学,岂无故哉⒃ !【译者附注】(1) 曹真残碑:魏曹真碑,又称《上军大将军曹真残碑》。隶书,碑阳二十行,行十七字至十字不等,碑阴二列各三十行。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陕西长安出土。旧为端方所藏,后又归周季木,今藏故宫博物院。此碑书法方整遒丽,其隶书上承东汉遗韵,下启晋代书风,是研究隶书嬗变的珍贵资料。(2) 矜尚:夸耀。(3) 然实未尝一见也:然而实际上我一次也没有见过有贼字的真拓本。(4) 桀犬吠尧: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奴才只知道一心为他的主子效劳,而不分贤愚善恶。(5) 非独吠人:不只是向人狂吠。(6) 又何惭于犬之一吠哉:又何必惭愧狗向人狂吠呢?这句是说诸葛亮被曹营之人骂为贼并没有什么可惭愧的。(7) 故求其方:故意追求字体的方正。(8) 故求其圆:故意追求字体的圆润。(9) 王基残碑:于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碑主为王基,卒于三国魏景元二年(261)。书体与行款为隶书。(10) 尊号:上尊号碑,又名《劝进碑》,与《受禅表》所刻时间、地点均相同,现存河南临颍南繁城镇汉献帝庙中。此碑文字是汉末官制文字的隶书代表作。是东汉晚期成熟的隶书,也是隶书发展末期,极为工整划一,精妙平稳,但无灵和雍荣之态。有向楷书转变的痕迹。(11) 受禅:受禅表碑,位于许昌市西南17公里处的繁城镇汉献帝庙内。《受禅表》碑,高3.22米,宽1.02米,厚 0.28米,圭形,上有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碑文22行,每行49字,字1寸2分,隶书阴镌。该碑系王朗文、梁鹄书、钟繇镌字,谓之三绝,即文表绝,书法绝,镌刻绝,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12) 孔羡:《孔羡碑》建于魏黄初元年 (220),原碑在山东曲阜孔庙。碑额篆书 2行“鲁孔子庙之碑”,碑文隶书22行,行40字。碑末题刻“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此说无确据。(13) 辟雍碑:辟雍碑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义再莅之德隆熙之颂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东大郊村北。1931年出土于西晋太学遗址中,后立于村内。碑首、碑身以整石凿。碑名篆书,正文隶书,刻于晋咸宁四年(278年),记述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哀亲临太学辟雍视察的事迹。晋隶碑文,字体灵活,风格独特。辟雍:西周时太学名辟雍。(14) 视魏隶又下之:和魏隶相比又在魏隶之下。(15) 如嚼蔗滓:如同咀嚼甘蔗的渣滓。(16) 岂无故哉:难道没有原因吗?【原诗题解】此诗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军阀之间互相称贼这很正常,后人无须为其辨别忠奸正邪,对凿去“贼”字的行为进行了批评。二是魏隶变得浮薄造作,没有临学价值。【原诗译释】1. 军阀相称你是贼:军阀之间都互称对方为贼。2. 谁为曹刘辨白黑:谁能为曹操、刘备辨别到底谁白谁黑呢?3. 八分至此渐浇漓:隶书到了魏晋之时逐渐变得浮薄造作。八分:隶书的一种,人们把带有明显波磔特征的隶书称为“八分书”。浇漓:浮薄。4. 披阅经年无所得:这样的字体看上一年也没有收获。经年:经过一年。附图:曹真残碑其廿六清颂碑流异代芳,真书天骨最开张。小人何处通温清,一字千金泪数行。【启功自注】张猛龙碑,“冬温夏清”字未泐者,传为明拓。真书至六朝,体势始定。羲献之后,南如贝义渊,北如朱义章、王远,偶于石刻见其姓名。其他巨匠,淹没无闻者,不知凡几,盖当时风尚,例不书名也。张猛龙碑在北朝诸碑中,允为冠冕。龙门诸记,豪气有余,而未免于粗犷逼人;芒山诸志,精美不乏,而未免于千篇一律。惟此碑骨格权奇,富于变化,今之形,古之韵,备于其间,非他刻所能比拟。“温清”“清”字,碑书作“清”,与智永千字同,知南北朝时尚不作“凊”,只是写“清”读“靖”耳。经书传写,偶有异文,后儒墨守,竟同铁案焉。功获此碑旧拓本,“温清”未泐。小子早失严怙,近遘慈艰,碑文不泐,若助风木之长号也。【译者附注】1.张猛龙碑:《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列。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字。古人评价其书“已开欧虞之门户”,向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2.泐(lè):开裂。3.羲献:王羲之、王献之。4.贝义渊:中国南朝梁书法家。生卒年不详。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存至今日的《始兴忠武王萧憺碑》和《安成康王萧秀碑》为他所书。其中前者为楷书,碑文残损过半,其书法舒和雍容,结体峻密,为南朝碑碣所罕见。5.朱义章,北魏书法家。工真书,作风方峻雄遒,开张而不强悍,凝重而不板滞。书有碑刻《始平公造像》,在洛阳龙门石窟中,是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之一,为世所重。6.王远,北魏书法家,著名摩崖石刻《石门铭》为王远所书。7.凡几,多少。8.例,照例,习惯。9.允,确实,实在。10.龙门诸记, 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许多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11.芒山诸志,洛阳之北北邙山出土的北魏的许多墓志。12.备,具备,完备。13.温清(qìng):冬温夏清的简称,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子女孝顺。清,同“凊”,寒凉,古读jìng,今读qìng,下文“写清读靖”之语即按古读而言。14.偶有异文,某字的写法偶有不同,如上文所举将“凊”写作“清”。15.后儒墨守,竟同铁案:后代的文人墨守成规,竟然把这种不同写法当成了铁案。铁案指证据确凿,不能推翻的定案。句指后人看到三点水的就认作“清”,看到两点水的就认作“凊”,却不知道“清”就是“凊”的异文。16.早失严怙:很早就失去了父亲。严怙,父亲的代称。启功自小就失去了父亲。17.近遘慈艰:最近母亲又去世。遘(gòu):遇到。慈艰:母亲去世的代称。18.长号( háo):长哭。【原诗题解】此诗称赞张猛龙碑的真书骨格权奇,在北魏诸碑中实为冠冕。并由“冬温夏清”四字未泐的拓本更加珍贵而引发对故去双亲的哀悼。【原诗译释】1.清颂碑流异代芳:张猛龙清颂碑的美名一直流传到后代。清颂碑:《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2.真书天骨最开张:张猛龙碑的楷书骨格权奇,舒展开阔。真书:楷书。天骨:骨气,品格。开张:舒展开阔,富于变化。3.小人何处通温清:(我手中的张猛龙碑拓本“冬温夏清”四字完好无损,)可我又到哪里向父母问候温凉呢?小人:作者自称。通温清:向父母问候温凉,参见【译者附注】13。4.一字千金泪数行:“冬温夏清”四字完好的拓本极其珍贵,可是它却让我想到了故去的父母,因而潸然泪下。附图:“冬温夏清”字未泐的张猛龙碑其廿七数行古刻有馀师,焦尾奇音续色丝。始识彝斋心独苦,兰亭出水补粘时。【启功自注】余藏本⑴尾有残损,曾以向拓法⑵补全之。其本淡墨精拓,毫芒可见,世传重墨湿墨本,模糊一片,即使损字俱存,亦何有于书法之妙哉⑶!此拓之尾,不知何时何故,失去数行。有善工以具字本⑷补之,拓墨风神,毫无二致。但多残损点划数处,因假⑸友人所藏明拓本钩摹敷墨⑹,以补其缺。出示观者,每不能辨。指示余所钤印处⑺,始哑然而笑。余颇自诩⑻,今后虽有同时旧拓善本⑼,亦不以此易彼⑽焉。譬如赵子固⑾得定武兰亭,舟覆落水,登岸烘焙⑿,此后其本转以落水得名。余之决眦⒀钩摹又数倍于烘焙之力矣。【译者附注】(1) 余藏本:启功自己所藏的张猛龙碑拓本。(2) 向拓法:复制古人书画墨迹之法。将古字画贴在窗户上,用白纸覆在上面,就明处勾勒出原笔画轮廓,再以浓墨填充。(3) 亦何有于书法之妙哉:又怎能表现书法的精妙呢?(4) 具字本:没有残损字的拓本。(5) 假:借。(6) 钩摹敷墨:即上文所讲之向拓法。(7) 钤印处:打着自己图章的地方。(8) 自诩:自得,自夸。(9) 同时旧拓善本:同时代的张猛龙碑的没有残损的拓本。(10) 以此易彼:用自己修补的拓本换旧拓善本。(11) 赵子固:赵孟坚(1199年-1264年),字子固,号彝斋;中国南宋画家。据说他曾得书法珍品五字不损本兰亭,归家时,风作舟覆,其“被湿衣立浅水中,手持褉帖示人曰:‘兰亭在此,余不足惜也。’因题八字于卷首云:‘性命可轻,至宝是保。’”(12) 烘焙:烘烤。(13) 决眦(zì):为看得仔细把眼眶都瞪裂了。这是夸张说法。【原诗题解】此诗既赞扬了张猛龙碑拓本的精妙,又表达了自己精心修补拓本残损字的苦心和感受。【原诗译释】1. 数行古刻有馀师:几行古代的碑刻也有许多可学之处,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古刻:此指张猛龙碑的拓本。馀:同“余”,我。这句是化用赵孟頫的话:“昔人得古刻数行,专门学之便可名世。”2. 焦尾奇音续色丝:我精心修补了残损字,就像给焦尾琴接上了断弦,依然音色奇妙。焦尾:古琴名。《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奇音:音色奇妙。色丝:一语双关,既是“绝”字的分拆(“绝”拆开就是色、丝两字),又表示琴弦,合在一起表示断弦。续:接续,接上。3. 始识彝斋心独苦,兰亭出水补粘时:(我通过修补张猛龙碑残损字),才理解了赵孟坚为落水的定武兰亭帖进行精心修补的那种难以为人理解的苦心。始:才。识:了解,知道。彝斋:赵孟坚的号。心独苦:难以为人理解的苦心。兰亭出水:见【启功自注】及【译者附注】⑾。这两句诗是把一句话拆开而成,须合起来理解。附图:张猛龙碑其廿八世人那得知其故,墨水池头日几临。可望难追仙迹远,长松万仞石千寻。【启功自注】“积石千寻,长松万仞”,碑⑴中语也。余于书,初学欧碑⑵、颜碑⑶,不解其下笔处,更无论使转⑷也。继见赵书⑸墨迹,逐⑹其点画,不能贯串篇章,乃学董⑺,又学米⑻,行联势贯⑼矣,单提一字,竟不成形。且骨力疲软,无义自振⑽。重阅张猛龙碑,乃大有领略⑾焉。北朝碑率镌刻粗略,远逊唐碑。其不能详传毫锋转折之态处,反成其古朴生辣之致⑿。此正北朝书人、石人意料所不及者。张猛龙碑于北碑中,较龙门造像,自属工致,但视⒀刁遵⒁、敬显隽⒂等,又略见刀痕。惟其于书丹笔迹在有合有离⒃之间,适得生熟甜辣味外之味⒄,此所以可望而难追⒅也。昔包慎伯⒆遍评北碑,以为张猛龙碑最难摹拟,而未言其所以难拟之故。自后学⒇言之,职此之故(21)而已。【译者附注】(1) 碑:指张猛龙碑。(2) 欧碑:欧阳询碑。(3) 颜碑:颜真卿碑。(4) 使转:指怎样使用笔毛,怎样转折。(5) 赵书:赵孟頫的书法。(6) 逐:追随,模拟。(7) 董:董其昌,号香光。(8) 米:米芾。(9) 行联势贯:整篇的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气势都贯通起来。(10) 无义自振:没有振作的气概和个性。(11) 领略:领会,收获。(12) 其不能详传毫锋转折之态处,反成其古朴生辣之致:指北朝碑在刀刻时没有把书丹墨迹完全刻出来的地方,反倒成就了北碑古朴生辣的味道。(13) 视:比较,比照。(14) 刁遵:《刁遵墓志》也称《刁惠公墓志》。志文楷书,共二十八行,每行三十二字,原石刻于北魏熙平二年(517)。清雍正年间在河北省南皮县出土,其一角已残缺。(15) 敬显隽:敬使君碑又名《敬显隽修神静寺碑》、《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显俊碑》, 全称“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之碑”。东魏正书碑刻。兴和二年(540)立于长社。清乾隆三年出土,后移至陉山书院。现存河南长葛县。隽:同“俊”。(16) 有合有离:指刀刻与书丹墨迹之间有相合的地方,有不相合的地方。(17) 生熟甜辣味外之味:在生、熟、甜、辣各种味道之外的特殊味道。(18) 可望而难追:可以看出来,却难以达到。(19) 包慎伯:包世臣,字慎伯。(20) 后学:启功自称。(21) 职此之故:由于这个缘故。【原诗题解】此诗表达启功临摹张猛龙碑的体悟,认为张猛龙碑难以模拟的地方在于刀刻痕迹与书丹墨迹之间有合有离,形成了特有的韵致。【原诗译释】1.世人那得知其故,墨水池头日几临:世人哪能了解我天天在墨池边多次临摹张猛龙碑的缘故。那:同“哪”。其:代指“墨水池头日几临”,这是拆一为二的句法。墨水池头:化用王羲之临池习书的典故,曾巩《墨池记》:“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2.可望难追仙迹远:张猛龙碑韵致高远,虽然能看出来,却无法达到。仙迹:指张猛龙碑。3.长松万仞石千寻:张猛龙碑挺秀如万仞长松,劲拔似石壁千寻。仞、寻:均为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积石千寻,长松万仞”是张猛龙碑中歌颂张猛龙政绩之语,此处用来形容其书法的形状、风格。附图:张猛龙碑“积石千寻,长松万仞”其廿九江表巍然真逸铭,迢迢鲁郡得同声。浮天鹤响禽鱼乐,大化无方四海行。【启功自注】张猛龙碑书势与瘗鹤铭⑴同调,文有“禽鱼自安”及“鹤响难留”之句。梁刻瘗鹤铭在镇江焦山,魏刻张猛龙碑在山东曲阜,书碑时正两政治集团对峙,“岛夷⑵”、“索虏⑶”讦詈⑷不休之时,而书风文笔,并未以长江天堑有所隔阂。乃知中华文化,容或⑸有地区小异,终不影响神州之大同也。自拓本观之,瘗鹤铭水激沙砻⑹,锋颖全秃,与张猛龙碑之点画方严,一若⑺绝无似处者。自书体结构观之,两刻相重之字若鹤字、禽字、浮字、天字等等,即或偏旁微有别构,而体势毫无差异。乃知南北书派,即使有所不同,固非有鸿沟之判⑻者。今敦煌出现六朝写经墨迹,南北经生⑼遗迹不少,并未见泾渭之分⑽,乃知阮元做“南北书派论”,多见其辞费⑾耳。【译者附注】(1) 瘗鹤铭:《瘗鹤铭》是六朝著名的摩崖石刻,刻在江苏镇江焦山断崖石上。瘗是埋葬之意,瘗鹤铭,即葬鹤的铭文。书家题名为上皇山樵,为一个取名华阳真逸的隐士所撰。刻石年代历来众说不一。该碑铭为楷书摩崖,存90余字。其书法意态雍容,格调高雅,堪称逸品,被尊奉为 “大字之祖”,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坐标意义的传世名迹。《瘗鹤铭》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的临江摩崖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后遭雷击全碑坠江,裂为五段,崩落长江中。清代康熙年间,曾任江宁、苏州知府的陈鹏年退居镇江,历时3个月,将《瘗鹤铭》断碑打捞上岸,对石刻进行清理修补,建亭加以保护。现摆放在焦山碑林。(2) 岛夷:北朝人谩骂南朝人的话,意为居住在海岛上的蛮夷。(3) 索虏:南朝人谩骂北朝人的话,意为头上绑辫子的胡虏。(4) 讦詈(jié lì):攻击,谩骂。(5) 容或:或许。(6) 水激沙砻(lóng ):被水冲激,被沙打磨。(7) 一若:仿佛,很象。(8) 鸿沟之判:非常大的差别。(9) 南北经生:南朝和北朝的写经者。(10) 泾渭之分:泾水清而渭水浊,形容分别明显。(11) 辞费:废话。【原诗题解】此诗说明南朝的《瘗鹤铭》、北朝的《张猛龙碑》虽相距遥远,政权对立,但书风文笔基本相同,表明中华文化并不会因距离遥远、政权分裂而阻隔。【原诗译释】1.江表巍然真逸铭:江南有声名赫赫的华阳真逸撰写的《瘗鹤铭》。江表:江南。魏然:形容声名显赫。真逸:华阳真逸,《瘗鹤铭》的撰写者。2.迢迢鲁郡得同声:在距离江南非常遥远的山东曲阜又发现了与《瘗鹤铭》书风文笔相近的《张猛龙碑》。迢迢:遥远的样子。鲁郡:指山东曲阜,《张猛龙碑》的发现地。同声:同调,指书风文笔接近。3.浮天鹤响禽鱼乐:漂浮九天的仙鹤欢快的鸣叫,水中的游鱼也自得其乐。这句诗一语双关,既是化用《张猛龙碑》中“禽鱼自安”“鹤响难留”的文句及两碑共有之“浮”“天”等字,也是以鹤鸣鱼乐之景暗喻中华文化四海同辉。4.大化无方四海行:中华文化的影响不会受地区的限制在四海都是同样通行的。大化:中华文化的影响。无方:不限于某一地方,某一方面。附图:瘗鹤铭其三十铭石庄严简札遒,方圆水乳费探求。萧梁元魏先河在,结穴遥归大小欧。【启功自注】六朝书派,至大小欧阳⑴,始臻⑵融会贯通。端重之书,如碑版、志铭,固无论⑶矣。即门额、楹联、手板、名刺,罔不以楷正为宜⑷。盖使观者望之而知其字,明其义,以收昭告之效耳。扩而言之,如有人于门前贴零丁⑸,曰“闲人免进”,而以甲骨文金文或章草今草书之,势必各加释文,始能真收闲人免进之效。简札即书札简帖,只需要授受两方相喻⑹即可,甚至套格密码⑺,惟恐第三人得知者亦有之,故无贵其庄严端重也。此碑版简札书体之所以异趋,亦“碑学”“帖学”之说所以误起耳⑻。碑与帖,譬如茶与酒。同一人也,既可饮茶,亦可饮酒。偏嗜兼能⑼,无损于人之品格,何劳评者为之轩轾⑽乎?唐太宗以行书入碑,盖以帝王之尊,不尽顾及路人之识与不识。武则天以草书入碑,其碑乃以媚其面首⑾者。燕昵⑿之私,中搆⒀之丑,何所不至?彼不顾路人之全不能识,而路人亦正掩目而走,又何须责以金石体例⒁乎!【译者附注】(1) 大小欧阳: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及其子欧阳通。(2) 臻(zhēn):至,达到。(3) 无论:不用说。(4) 罔不以楷正为宜:没有不是以端正的楷书为宜的。(5) 零丁:贴在门上的纸条。(6) 授受两方相喻:写的和看的两个人明白。(7) 套格密码:给书信加密的一种方法,用许多小方格,在小方格里绕着弯写,从方格顺着念,不知道是什么话。写的人给对方一个小本子,写着念的路线,按照路线来念,才能明白。(8) 此碑版简札书体之所以异趋,亦“碑学”“帖学”之说所以误起耳:这就是碑版、简札两种书体作用不同的地方,也是“碑学”“帖学”之说误传起来的根由。(9) 偏嗜兼能:只爱好一种或者两种都爱好。(10) 轩轾(xuān zhì):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此指评判高低。(11) 媚其面首:取媚她的面首。面首:供女人玩弄的美男子。(12) 燕昵:私下亲热。(13) 中搆:此指隐私的居处。(14) 责以金石体例:责备武则天以草书入碑不合乎金鼎碑石的体例。【原诗题解】此诗指出,碑石的庄严风格和简札的遒美风格要达到水乳交融很不容易,南朝、北朝的书家都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最后到唐代的欧阳询、欧阳通父子才真正融会贯通。【原诗译释】1.铭石庄严简札遒:金鼎碑石的风格庄重端严,简帖书札的风格圆润遒美。2.方圆水乳费探求:碑石的方正和简札的圆润要做到水乳交融需要耗费许多心力去探索。费:需要耗费许多心力。3.萧梁元魏先河在:南朝北朝的书家都在方圆交融方面做了开创性的探索。萧梁:南朝梁的皇帝姓萧,故称梁为萧梁,此处代指南朝。元魏:北魏的皇帝姓元,故称北魏为元魏,此处代指北朝。先河:开创者,先导者。4.结穴遥归大小欧:南朝北朝书家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欧阳询、欧阳通父子融会贯通的书风。结穴:旧时堪舆家谓地脉顿停处地形洼突,地气所藏结,称为结穴。此指南北朝书风的归结处。附图1:欧阳询书皇甫诞碑附图2:欧阳通书道因法师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