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纪念馆参观记:苏沪浙赏秋自由行开篇

十月南疆跟团游结束二十天后,博主夫妇于2020年11月13日又开启了从江苏扬州到浙江普陀山的自由行。离开长沙时最高气温还在25摄氏度的秋季气候,23日返回长沙时最高气温已仅有个位数,进入了气候学上的冬天。因此博主将此次游程定义为晚秋苏沪浙自由行。其实到游扬州,博主夫妇已经酝酿多时,不想再往后延期了,本来安排在今年阳春三月之时,众所周知的原因给错过了。秋风肃起,大雁南飞。银杏开始了一年中最华丽的篇章。深秋季节很多朋友都去各地观赏银杏美景,博主作了比较细致的攻略,发现博主此次准备到游的扬州、镇江、上海、宁波和普陀山除了常规景致,同样也有欣赏银杏美景的好地方,能够做到常规景观和银杏美景两不误。因为扬州是我和老伴都没有到游过地方,所以旅行的第一个景区就从世界遗产城市、世界运河之都扬州开始,同时顺游镇江;之后在上海休闲两日;因为浙江普陀山博主还是三十年前到游过的了,加上老伴也还没有到游过,于是把普陀山列入到了行程的末尾。原来计划是从上海坐轮船到普陀山,因为疫情原因轮船停开了,只能从陆路走,于是又把宁波列入了顺游行程之中。因为退休了有时间,没有安排乘坐高铁出发,乘坐普铁卧铺性价比更高。14日早晨到达扬州,在预订的扬州宾馆入住后,因为旁边就是史可法纪念馆,我们的第一个游览景点就从这里开始。

史可法纪念馆(又称史公祠)是纪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广储门外街24号,扬州梅花岭畔、南临古护城河、史可法路南端,内建明代史可法的衣冠墓,占地6000多平方米。墓分地面和地下建筑两部分,墓周围绕以短墙,墓前立“史忠正公墓”石碑,墓之左右各辟圆门,上嵌“梅花岭”石额。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清同治九年重建,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朱德委员长题写牌匾。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公祠所在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16年元旦起免费开放。

现今的史可法纪念馆已修葺一新,已成为融历史、文物、风景于一体的游览胜地。纪念馆内环境优美,银杏参天,四季花木怡人。所陈列的史可法文物史料内容丰富完整,是扬州市一个极其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也是极好的旅游胜地。

江苏省会南京是博主夫妇到过很多次的城市,就在去年几乎同一时间,博主夫妇就曾又一次到游过南京,此次就只是乘车路过了。

这是站台上拍摄的南京最高楼紫峰大厦。

早晨8点多钟列车正点到达扬州站。

博主夫妇入住扬州宾馆,安放好行李后,随即前往隔壁的史可法纪念馆。

敬爱的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的“史可法纪念馆”的匾额,浓墨正楷,雄健遒劲,使纪念馆更显得庄严肃穆。

走进纪念馆,园内绿柳、翠竹、劲松、寒梅,清幽而肃穆,幽雅且宁静,飨堂前两珠银杏,已有近300年历史,粗大、高直、浓荫蔽天,犹如两杆旗帜,亦似两方丰碑,为墓园添色,为史公壮威。银杏也是扬州市树。

飨堂内端坐着史公的雕像,沉着之概,深思之神,使人仿佛见到“行不张盖,食不重味,夏不扇,冬不裘,寝不解衣”的一代忠臣。

史可法的精神是民族的骄傲,在中华正气篇上是熠熠发光的一页。史可法在为官期间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现今祠堂两边的楹联上写着:尚张睢阳为友,奉左忠毅为师,大节炳千秋,列传足光明史牒;梦文信国而生,慕武乡侯而死,复仇经九世,神州终见汉衣冠。史可法为政很有惠声,以“廉政爱民”为朝野称道。当六安城垣倾圯时,他自捐俸修葺,“佐以节省之姿不下二千金,而不支金帑,不费民财,虽一砖一石,亦目寓而心经焉。”而他自己却“终岁布衣蔬食,约己裕民。

从弘光元年(1645年)4月15日到25日,这就是扬州十日保卫战。清兵至少十万人,扬州守兵仅万多人,可谓敌众我寡。多铎不断派明降将劝降,史可法说:“我为朝廷首辅,岂肯反面事人?”接着多铎亲自出马,连发五封书信,史可法都不启封,全部付之一炬。史可法清楚地知道,在这样的艰难的情况下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他只能抗战到底,以一死报国。他首先招集诸将说:“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之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接着他一气写下了五封遗书,除一致豫王多铎,其余都是给家人母亲、夫人、叔父、兄弟的,21日又作遗书给母亲和夫人:……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25日城西北崩塌以后,清兵攻入,城陷。史可法欲以佩刀自杀,部属强行夺过佩刀,拥其走入小东门,清兵迎面而来,史可法大呼:“我史督师也!可引见汝兵主。”遂被俘。多铎以宾礼相待,口称先生,当面劝降,许以高官厚禄。史可法骂不绝口,严加拒绝:“我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壮烈牺牲于南城楼上,时年仅44岁。  

1962年史可法三百六十周年诞辰,当代大文豪郭沫若作诗以为纪念,“国存与存亡与亡,巍峨庙貌甚堂堂,梅花岭下遗香在,铁何时返故邦”。


    


   

后面是忠义廊。  

遗墨厅中,有史公《复多尔衮书》、《临难家书》,有他的墨迹联对:“琴书游戏六千里,诗酒清狂四十年”,“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斗酒纵观廿一只,炉香静对十三经。”尽管有些是拓本,但史公的遒劲笔力、豪放的气概充溢字里行间。


   

园内到处是绿柳、翠竹、劲松、寒梅,清幽而肃穆,幽雅且宁静。  

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的照片。  

梅亭前,池塘一方,池塘之北正是梅花岭,岭上寒梅虬劲,香溢池水,端坐亭内,漫步池边,“千朵梅花满池水,一弯明月半亭风”的诗情画意顿时涌出,令人陶醉其间,乐而忘返。


   

参观结束,返回前院。飨堂前两珠古银杏,已有近300年历史,粗大、高直、浓荫蔽天,犹如两杆旗帜,亦似两方丰碑,为墓园添色,为史公壮威。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有大批学生来此参观。

这两根有名的古银杏树同样是扬州赏秋观赏银杏树的好地方,除了吸引游客的目光,也是本地摄影爱好者每年秋季打卡的地方。这里博主就遇到了几位扬州市民在拍摄金黄银杏树的美景,他们说每年都会来此拍照。


  


  

史公祠银杏的美,不在于多,贵在精致,贵在壮美。“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深秋时分,院内两株乾隆下江南时种下的银杏树,树叶泛黄,遍地飘零,铺满了小院。这里一直被网友称为“可与满城尽带黄金甲相媲美”的江苏最美秋色。

走出纪念馆大门,抬头回望高耸的金黄银杏古树巍然屹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