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说 | 十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三段故事,宽慰开学焦虑的父母

独立思考,终身学习
节日最重要的功用,是放假休息。2021年的中秋假期,千万学子迎来了秋季开学后的第一个假期。
明月皎皎,微风习习。在我的小胡说交流群中,不少父母忙碌了一整天,卸下了一身的疲惫,在群里诉说起自己和孩子的“开学焦虑”。
有不习惯住宿的,有没朋友感觉自己很孤独的,有在学校吃不饱睡不好的,有跟不上老师教学进度的,有吐槽室友的,有埋怨老师不回消息的,有后悔送孩子去外地读书的,有开学后孩子成绩一落千丈的……
我经常在群里开玩笑:看了各位父母的吐槽,可不敢结婚生子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境遇。如果您也处在类似的开学焦虑中,不妨听听十年前的我,刚进入衡中时的三段小故事。
故事一
刚上高一时,除了班长和学委,在全班同学中,我应该是并列第三位被全班同学都认识的同学。
因为我反复违纪了,确切地说,是军训的时候内务经常被扣分。
是我太邋遢太懒吗?
不是,是因为我带的被子有问题。
其他同学,大多带的是平时常盖的秋被,大概有三四斤棉花吧。我呢,带的是五六斤的厚被子,还是当年的新棉花,确实能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没想到,棉花太软,太厚,根本叠不成豆腐块。不是我不想叠好,是真的叠不成,教官来了,也照样压不出棱线和八个角。
但是,级部干事毫不留情,看你不是豆腐块,就扣分。一看通报,“303宿舍东南上”的被子总是出问题,一次扣5分。
某个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上午,当时的班主任叫上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抱上自己的被子,在全班同学的注目下,在校园草坪上叠被子。所以我说,我出名了。
说实话,当时的我,并没有觉得多么丢人。是被子难叠,又不是我故意不叠,能怪我吗?
我很坦然,因为这不是我的品质、态度和习惯问题,就是爸妈太热心,没想到坑了娃。
第一次放假回家后,我火速换了专用的军被,非常好叠,很容易成型。此后三年,我的被子应该没被再扣过分。
当时,也有同学用“样板被”,平时盖一套,整理内务时再拿出样板被摆在床上。现在的孩子,还有什么“叠被器”,还买那种专门的“样板被”,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至于吗?多练练不就好了?时间肯定是足够的。
叠被子,和打领带是一个道理。有同学喜欢用那种“拉链式领带”,一拉就成型。我仔细想了想,尽管知道自己手笨,但还是决定自己学,跟着网上的视频学打领带。多加练习,也就学会了。
个人认为,判断一个班的学风怎么样,看看有多少人在使用“样板被”就知道了。那一点内务量化分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是自己想不想“糊弄”。
这也糊弄,那也糊弄,抱着应付的态度在读书,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故事二
十年前,刚上高一的我,最大的梦想之一,是用上“整理箱”。
刚进宿舍时,发现自己很土,特别土。别人用的是透明又能装的塑料整理箱(如右图),我用的是编织袋(如左图)。
像我老爸这种基本不做家务的人,大概率无法理解我当时的痛苦。他肯定会振振有词,买那么贵的整理箱干什么?编织袋不能用吗?
能用,但是非常难用。比如叠衣服,你争分夺秒赶回宿舍,三下五除二叠好衣服,往塑料整理箱一放,非常整洁。但是,你要是往“软趴趴”的编织袋里一塞,很难摞整齐。
更遗憾的,是我当年没有零食吃。每次开学,看见室友搬着一小箱零食回来,非常羡慕。写到这里,劝各位妈妈可长点心,照顾好你家孩子的胃口和小情绪,千万别指望你家男人突然温柔体贴贤惠,不帮倒忙就不错了。
最令我震撼的是,是班上来自农村的同学。
现在流行说“衡水中学堵塞了贫民子弟读书的路”,起码在十年前,不是这样。
我很负责任地说:十年前,我的一个室友,提着一个桶,背上满满一条麻袋,独自一人从村门口登上县际客车,先坐到衡水汽车站,再转公交到学校,独自一人报到入学。
班主任很震惊,问道:你是一个人来的吗?你的家人呢?
这位同学心平气和地说:我是一个人来的,爸妈在地里干活呢,没空送我,我就自己来了。
他要交具体多少学费,我忘了,但肯定是公助生那一档。这样的故事,不是孤例。只不过,上述情节是我亲眼目睹,我可以为其真实性负责。
现在想来,着实佩服那位同学。最后,他也考上了很不错的大学。
当年的我们,心思真的比00后单纯多了。没人攀比吃穿用,更不懂谁的鞋贵,顶多是悄悄羡慕流口水。谁带的零食多,也会分给大家吃,完全不会意识到谁家条件好,谁家条件差。
不得不说,十年前的高一481班303宿舍,非常有战斗力。高一文理分班前的最后一次月考,班级前15,我们宿舍占了11个。
宿舍是随机分的,能有这么好的成绩,就是因为大家心思少,闲事少,闲话少。我们一起坚持了三个月,成为了系列里成绩最好的宿舍。
故事三
刚上高一时,我有点头疼学习,每天都要迎接漫山遍野的“篇子”。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共九科,我们都要一起学。
现在想来,论难度,都不难。个人感觉,只有政治和物理涉及“入门”这道坎,你得改变初中那套知识体系和答题方法,别的科都暂时和初中差不多。比如化学,分班前三次月考,我都是班级第二。
听说有的初中,不重视副科,只认真教中考那几门。这样的学校,肯定会坑惨孩子。
当时,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时间找老师问题。时间确实紧,上完课后的每个课间,老师跟前都有一堆同学,交流效率很低。
想来想去,我想到一个办法:我干嘛非得用嘴说,把问题写在纸条上,给老师看,不更方便吗?
比如,今天上午有一节是英语课,讲一套卷子。有一些知识点,我当时没弄明白,就迅速写到机读卡的背面。一节课结束,我就攒了五六个问题。
下课铃响了,老师一宣布下课,就有好多同学冲到老师跟前,抢着提问。假如你非在这时候问,难度很大,因为有的同学并不清楚自己是哪一步不明白,老师只能从头到尾再给他讲一遍。
这时,我会把纸条给老师,给老师说,我下午再去找老师问这几个问题。
这样一来,老师舒服,我也舒服。同时学九科,照样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
不知不觉,我已经高中毕业七年了。那些薄薄的机读卡,帮我在三年里解决了很多小麻烦。
刚开学,平心而论,各科都不算难。如果你现在手忙脚乱,觉得自己跟不上,多半是你自己学习习惯不好,这是初中三年的遗留问题。
怎么办?沉住气,一道一道题来,每节课都做好笔记,这才是学习的硬道理。听别的安慰鼓励都没用,不如踏踏实实记笔记、改错题。
所有高中学子都应该明白,从你踏入高中校园那一刻起,你的父母就只能当好你的后勤主管。学习方法上,父母是门外汉。
所有学习上的事情,我们都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坚持,靠自己问老师,靠自己模仿同学,靠自己纠正自己的坏毛病。
谁能尽快甩开父母,谁就能拔得头筹,给自己和父母脸上增光添彩。
(欢迎您转发、评论、点赞、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