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菜

一年又一年,春风吹醒了大地,吹醒了小乡村,吹醒了小草小花,也吹醒了七七菜。

七七菜,学名刺儿菜,又名虎蓟(大蓟)、猫蓟(小蓟)、马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千针草、野红花,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只有极少数的地方不会生长。七七菜,之所以有这么多名字,也是因为古往今来各地叫法不同吧。

春日,七七菜最先在村子里湿润的大水沟两面的斜坡上,以及松软的春地里发芽。水沟两侧还是枯草陈杂的时候,它们就开始萌动了,在枯草丛中,在年前秋收后特意留出的准备来年种花生或者地瓜的春地里,陆续探出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像是替其他花木打探春的消息。

七七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生的七七菜,先出两个椭圆形的尖角,柔软细嫩,虽可见叶周上的小刺,但摸一下,并不刺手,只觉得非常可爱。

用手拔起来一颗,就能带出一截四五厘米的嫩嫩的白芽似的根。刚从主根上生发出来的小白根,嫩白嫩白的,光滑如玉。

随着七七菜渐渐长大,叶周的锯齿越来越明显,刺也越来越硬,不小心碰到会被刺得既痒又疼。

生活在乡村里的孩子们,对七七菜,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我从记事起就知道,它可以止血。在野外不管谁被割伤或者扎伤流血了,随意拔起身旁地上的七七菜,摘叶片放于掌心,两手用力揉搓,直搓到菜叶蔫熟,可挤出汁液,将汁液滴在伤口上,连剩下的渣滓也捂在伤口上,很快就可止血,还可以杀菌,屡试不爽。

从小到大,不知道被割伤多少次。拔草的时候,割麦子的时候,割地瓜秧的时候,只要和镰刀打交道久了,都有各种被割的经历,只要是在野外,便就地取材,靠七七菜止血杀菌。

记得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挎着篮子,带了镰刀在野外拔草。看见路边有一堆很肥的草疙瘩,学名叫牛筋草。对牛筋草,我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特别喜欢它新生的样子,白色的叶柄,带着嫩绿的叶子,刚下过雨之后的他们更觉好看,叶尖上带着水珠,晶莹剔透,惹人喜爱,而且不管是兔子还是鹅,都爱吃这种嫩草。

只是当时我要拔的那颗牛筋草,并不是刚出生的模样,根系早已非常发达,草叶繁茂,要徒手拔起它,已非易事,必须要用镰刀砍。于是左手拽着草,右手拿着镰刀,用力砍草根,这牛筋草抓地非常稳,不砍它几下,很难一下子拔出来。

“吭吭吭”,一下,两下,三下……

结果,一不小心镰刀砍偏了,砍到左手虎口正中,顿时鲜血直流,小伙伴听见我“哎哟”一声,急忙跑过来查看。但见到这流血事件,也并不慌张,赶紧找来路边的七七菜,揉搓了几棵,挤了汁液到伤口上,很快血就止住了。

七七菜除了外用消肿杀菌止血之外,和榆钱、苦菜等野菜一样,在饥荒岁月,也是充饥野菜之一。

老家流传下来的老话讲:“七七菜,俩夹夹,饿不杀的白头老妈妈。”

夹,是角的意思,老家话管“角”叫“夹”;老妈妈,是老太太的意思。只要有七七菜长出来了,人就有可以挖来充饥了,也就饿不死人了。

母亲说,她小时候,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充饥,村里人都去野外挖七七菜吃,从七七菜发芽就开始挖,连嫩的白根都一起吃掉,一直吃到七七菜打骨朵开花。

宋代文学家晁补之,山东巨野人,他曾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收麦呈王昌龄秀才》,诗中两句“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其中的“刺蓟”指的就是七七菜。麦收时节,窜了杆子开了花的七七菜,高达一尺,美是美的,可这开了花的七七菜,是名副其实的刺蓟了,很难下咽的吧,但对穷人来说,有的吃总比没得吃要好。

晁庄寂莫依东山,王庄负郭容往还。

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

穿鞋戴笠随麦陇,旱日炎炎烟燎颜。

贱贫辛苦事当尔,君屋鳞鳞三百间。

过去的岁月难忘怀,从古到今,和其他野菜一样,七七菜也是救命菜之一,不知道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经历过忍饥挨饿的人们,对于这些野菜,有一种非常深厚的情感。

如今人们吃七七菜,再也不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回味一下那过去的味道,更是为了让餐桌更丰盛一些。七七菜加肉可以包包子,还可以做成香喷喷的豆面菜或者花生面菜。

趁七七菜比较嫩的时候,拔一些回来,洗净淖水,切碎,锅中添水,倒入七七菜,开锅后加豆面或者花生面,煮十分钟左右,再加适量盐,即可出锅,美味又营养,还可以吃出一种清新的田野的味道。

麦黄时节,七七菜长卵形的花苞次第开放,密密匝匝的细碎如针般的花瓣,插满花苞,像一个个小绒球,高高地挺立着,给野外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