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查视力1.0,怎么还说孩子是近视
每次在门诊跟家长说,你家小朋友视力不太够,看度数是近视了。
比较懂的家长就会问,近视多少度?但也有不少是弄不太清楚视力和近视的关系,会反复的问视力是多少。
视力和近视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常近视度数越高,视力相对越差。但并不是说视力0.8就是近视100度。
其实就有点类似体重和胖的关系。
好比告诉你某人110斤,其实在不知道对方是男是女,是1米5还是1米7的情况下,你是没办法判断对方到底胖不胖的。
视力也是一样。单纯告诉你视力0.8,你在不知道对方年龄和度数的情况,你也判断不了这个视力是不是正常,对方有没有近视。
比如4岁的小朋友,视力0.8,很可能还有点远视,那就是正常的。
而一个10岁的孩子,有可能就是因为开始近视,所以视力下降到0.8。我们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
近视是一种屈光状态
简单来说,视力是你看东西的能力,而近视是眼球的屈光状态。
我们都是从小婴儿慢慢长大,刚出生的时候,眼球也是相对较小,因此,大多是远视眼。
当不断接受外界视觉刺激后,眼球会逐渐发育,不仅会变长,视力也是逐渐提升。
正常情况下,12岁左右眼球会完成发育,即正视化的过程。也就是眼睛在放松的状态下,外界物体进入眼内刚好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上,屈光度数是0,视力可以看到1.0或以上。
但是由于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个“正视化”的过程被打破,眼睛在变得没有远视度数后,眼轴还在继续增长,使得外界物体只能聚焦到视网膜前,也就是近视眼。
近视的本质是一种屈光状态,简单来说,就是眼球相对它的镜头来说,太长了。由于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因此视网膜上就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通常就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裸眼视力可能会虚高
平常大家说的视力,其实主要是指裸眼视力,也就是没有配戴眼镜等矫正时查的视力。
视力可以说是眼科最常见的检查了,是诊断和评估疗效的重要依据。
但是因为视力是一项很主观的检查,与生理、精神状态有一定关系,还受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很容易出现波动。
而且不少人在查视力的时候,还会采用一些辅助动作来帮助更好的辨识视标,比如眯眼、皱眉、抬头等,以产生针孔效应来提高视力。
我还见过背视力表的小朋友。尤其是一只眼睛视力好的孩子,会先查好眼,然后迅速的把视力表背下来,然后再查另一只眼,避免视力不好被发现。
但这种虚高的裸眼视力,因为它只是一种表现视力,通常是不稳定的。
当我们提醒被检查者,不要眯眼抬头去看,或者控制好视力检查的时间,不要给过多的时间让其反复辨认视标,相对就能查出更准确的视力。
这就提醒我们在临床上,就算只是查视力,也要认真细致。避免因为视力虚高而没有进一步做屈光度数检查。
比如有文献报道,查视力1.0,但散瞳验光发现近视175度,如果你没有认真细致去查,一看1.0正常,可能就漏了。还有一些戴旧镜视力虽然查着是1.0,但其实度数是有增加,也要及时更换眼镜。
有一点近视需要立刻矫正吗
目前专家共识,对于散瞳后确认近视度数100度或以上,就要及时配镜矫正。
不及时矫正,不仅会让近视度数发展的更快,还容易引起视疲劳。有研究表明,一半的儿童视疲劳会表现为眨眼增多。
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情况,我时常会碰到近视两三百度的小朋友说自己的视力就是最近1-2个月下降的。但其实你仔细追问,就会发现近视开始的时间早得多。
这就类似温水煮青蛙,视力是逐渐缓慢下降的,开始可能依靠代偿能力,还能维持虚假的高视力,但当视疲劳不断加重,依靠眯眼等辅助动作也能难维持虚高的裸眼视力时,就可能表现出明显的视力下降。
这时候到医院来检查,通常近视度数就偏高了,有些因为度数太高,第一次配眼镜足矫可能还适应不了。
因此,家长们还是要更细心,当发现孩子出现眯眼看东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而不是就简单的问下孩子,你看得见吗?
因为大多孩子都会回答你,我看得见!等我在临床再追问,那你黑板或投影的小字都能看得清吗?他们才会说,有些看不清。
过期儿童游医生祝大家儿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