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教养的缺失,让黛玉在唯我独尊中,众叛亲离
说黛玉教养缺失,一定会招致潮水般的口诛笔伐。没错,以林家的书香世家,还有探花出身的父亲对待贾雨村的谦恭态度,林家怎么会缺失教养呢?看看黛玉进贾府的表现,真是没有一丝一毫失礼之处,进退有度、应对有节,简直是儒家“诗礼”的化身,完全有资格做以“诗礼传家”为家风的贾府的典范。
然而,如果愿意细读原文,就会发现,黛玉这种极具教养的表现,并没有维持多久。等到宝钗进府,作者对黛玉的描写就已经用上了“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同时用宝钗“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体现出黛玉在贾府早已失了人心。
前面说了,林如海所体现的教养之一,就是对身份地位都不如他的贾雨村谦恭有礼。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教养高低的,就是看他如何对待比自己身份地位低的人,林黛玉在下人中失了人心,正是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具体表现。
有人说,黛玉只是失下人之心而已,下人们没见识,不能当成衡量黛玉缺少教养的标准。其实,活在底层的下人们,在情感的表达上都很直接,所以能明显看出他们不喜欢黛玉。而那些闺秀们,会表现得比较隐瞒,需要细读才能发现。
同为孤女,湘云受不了黛玉的刻薄而远离她。
“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史湘云怎么也没想到,她这个先到的贾母宠儿,会被后来的黛玉刻薄到不得不远离她。
湘云从小寄养在贾府,和宝玉青梅竹马,再加上二人都是爱说爱笑爱热闹的性格,因此而亲密无间。
然而,当她像往常一样喊宝玉为“二哥哥”时,却被黛玉取笑在了。
“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ㄠ爱三四五’了。”
俗话说,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揭短和打脸,都是很伤自尊的事。湘云“咬舌”的毛病,属于生理缺陷,拿人家的生理缺陷取笑,是很缺德的。
所以,即便湘云“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也受不了这种取笑,于是她马上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她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
这话说得在理,即使是十全十美的人,也不应该总寻别人的不好来取笑,何况黛玉本身也有诸多毛病。
黛玉的这种不顾别人感受的取笑,严重伤害了湘云。于是,她也和那些下人们一样,发现宝钗更好相处,她便渐渐远离了黛玉,主动亲近宝钗。
李纨和探春与黛玉三观不合,都与黛玉针锋相对过。
如果不是探春发起成立了诗社,她和李纨一样,私下与黛玉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主要原因是三观不合,没有共同语言。
李纨与黛玉三观不合,主要在诗书教养方面。如果黛玉保持了刚进府时的教养,那么她和李纨的三观就是最合的,都出自书香之族,都受到过儒家礼仪的严格教育,都知道该如何恪守规矩礼节。
但是,自从黛玉丢掉了这一切,变得“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凡事都想争先且牙尖嘴利,李纨就离她的三观越来越远了。
探春与黛玉的三观不合,则主要体现在生活态度上。探春务实,黛玉务虚,探春重实干,黛玉重虚度,探春在务实中为家族忧患,黛玉在务虚中只求个人的安乐。二人正处在对立的两面,就像水火无法相融。
如果贾府能一直处于极盛中,不相融就不相融吧,各自安好就行,但偏偏贾府在走下坡路,黛玉享受的岁月静好,需要探春这样的实干家负重前行,矛盾就自然产生了。
矛盾产生的时刻和李纨一样,那就是我在说正事,你却总在插科打浑。这其实挺烦人的,可见黛玉心中无正事,因此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正事,反而用她的闲心来打搅这些大忙人。
所以,探春和李纨,都在一个恰当的时刻,对黛玉发泄过不满,不过是以半认真半开玩笑的形式,具体是认真还是玩笑,以黛玉的聪慧和敏感,当然一清二楚。
两面三刀的王熙凤,当面把黛玉夸成花,却经常在不经意间给她挖坑。
在很多读者心里,王熙凤是最喜欢黛玉的人,对她多有关爱。然而,书中却通过贾瑞的经历告诉我们,王熙凤这个人,最是两面三刀,越是笑着,就越是在玩心眼。所以,贾瑞两番两次掉进王熙凤的甜蜜陷阱,最后一命呜呼。
另外,以黛玉的聪明,也看出了王熙凤这个人,最是喜欢“打个花胡哨”,就连看望被打伤的宝玉,都要做表面文章,“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
所以,她对黛玉的那些好,也是为了讨老太太的欢心,只为做给老太太看。
暗地里,她却在给黛玉挖坑,最明显的事例有两件,一是在宝钗生日时故意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即使湘云不说出来,大家也心照不宣,知道她是在内涵林妹妹,达到让黛玉心里不痛快的目的。
第二件就是到处宣扬宝玉与黛玉的亲密关系,在没有官宣之前散布这些传言,其实对黛玉很不利,有损黛玉的名声。
那么,王熙凤为什么对黛玉不满,其原因就在于黛玉的不劳而获,所得到的待遇,比她这个拼死拼活的正经孙媳妇还要好。凭什么?就凭黛玉的名字里有个“玉”字吗?所以,她无意中发了一句牢骚:“讨人嫌得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
迎春惜春不问世事,却与同样不问世事的黛玉长期不合。
迎春和惜春像是两个活在贾府的透明人,不问世事,象征性地参加集体活动,其余时间都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她们与黛玉的不合,主要是性格不合。黛玉高调,她们低调;黛玉好强,她们随意;黛玉爱诗词,她们对诗词没兴趣。
正是因为性格没有相合之处,她们和黛玉没有共同语言,书中明说她们“素日不大甚合”。
当然,也因为性格不合,交集很少,自然也没什么矛盾,就像现代社会的点头之交,见了面则彼此打个招呼,仅此而已。
同辈之中,还有一个宝钗,一直被黛玉视为敌人,自然也没办法像朋友般相处。
当然,这一切,都指的是宝钗和黛玉结为“金兰契”之前。
就在“金兰契”之夜,黛玉意识到了自己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连治病的燕窝都不敢问贾母要,而是极为低调地接受了宝钗的帮助。而她也醒悟了,之所以落到这种境地,是因为教养的缺失,“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从六岁母亲去世,到现在十五岁,近十年的时间,处于无人教导的阶段,在贾母无原则的疼爱中,唯我独尊,让身边的人一个个远离她,一个能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