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塘包含着整个家庭的家族关系与生活敬仰

火塘又称火坑,在我的老家这边,一般布置在吊脚楼二楼最里面中间的一间房屋里,是平时做饭取暖的地方,有时也用作待客、祭祀等活动。火塘四四方方,像一枚寄托乡愁的邮票,又像一扇连通天地的窗口。

火塘一般在房间中间靠里的位置,一米宽左右的正方形,四边用四块青石围着,形成一个大概二十公分深的小坑,里面用和好的黄泥抹成一个十公分深的小坑。在吊脚楼开火坑,为了美观平整,一般是把地板开口,朝下用木板做一个方形盒子,再用青石黄泥,避免温度过高烧掉楼板。普通的木板楼承受不了这样的重量,还要在地基上撑一根柱子顶着,为了通风利于燃烧,楼顶的木板也要留一个更大的栅格窗口。这样既避免了时间久了楼板支撑不住,又能在燃烧柴火的时候青烟能够及时通过楼顶散逸出去,利于空气流通。

火塘主要是为了生火做饭而建,要配备一把火钳,土坑上放一个圆形三脚铁架,我们这边叫青架。青架上面可以放铁锅、烧水壶等,平常煮饭做菜都在这里。火塘上边,顺着房梁用铁丝做一个挂东西的四方吊架,用来制作烟熏特产。

一年四季我们一家人都在这间火塘屋里吃饭。农村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烧柴火做饭,每到火塘生火时,缕缕炊烟循着楼上的栅格窗升到楼顶,钻出土瓦的缝隙,从屋顶飘向天地间。一家人一起忙着煮饭烧菜,然后围坐在火塘边一起享受可口的饭菜,虽然只是普通的青菜白米饭,却也能吃出珍馐美馔的味道。有客人的时候,父母在里面忙碌的准备着平时舍不得吃的好酒好菜,等饭菜做好,大家一起围在火塘边,男人们把酒言欢,女人们闲话家常。

冬天寒冷时节,除了要外出劳作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和我们兄妹几个,都围在火塘边取暖。一边不时添柴保持火势,一边听爷爷讲他年轻的经历,年少的我们总有各种各样幼稚的问题,逗得爷爷奶奶在旁笑声不断。等到父亲母亲回来,就是听他们说着家里村里的各种事情,然后在夜晚的某个时候,将火塘里的炭火用灰掩盖好,一家人就都进入了梦乡。

不管平常一家人吃饭还是接待客人,在火塘里的落座都是有规矩的。老人都是坐在最里面的位置,客人要尽量坐在靠里面相邻老人的位置,其次才是其他家人,在表示对祖先和长辈尊敬的同时也体现客人的尊贵。孩子一般都在靠近父母的位置,方便管教,防止他们做出不当的行为。我们这边有句俗语'火笑笑,客来到',哪家的火塘烧火越旺,表明这家的人情关系和家人都很兴旺。

因为一家人都是在这里做饭吃饭,火塘也成为祭祀灶王爷和祖先的地方。房屋新开火塘,首先就要选择良辰吉日进行祭祀后才能动工。平常逢年过节,也要在这祭祀一下灶王爷,期望灶神保佑食物安全健康。村里最为隆重的翁普祭祀,只能在火塘边进行。翁普饭的摆设有一个规矩,就是长桌必须跨过火塘并留下最里面的老人的座位,而吃饭时火塘里必须有火种不能熄灭,即使是用灰掩盖也要露出明亮的火种。

火塘传承自先祖,续接着子孙,包含了整个家庭的家族关系与生活敬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