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爬山,却总是约不到人

上周末阳光正好,在南方温润的气候中,出去户外运动一下最适合不过。于是,打算约几个小伙伴一起去爬山,虽说这座城市周边的山都是“小土丘”,但与钢精混凝土支起的大楼和拥挤的柏油马路比起来,它更自然。出去走走,亲近亲近自然,放松下持续一周紧绷的神经,也活动活动筋骨。

只是……约不到人!发信息联系了一些小伙伴,得到了各种婉拒的理由,有的说已经有安排了,有的说要去趟外地,有的讲定了电影票,有的说暂定吧,有的干脆没有回应……;还有一些小伙伴比较直接,(男)问:“有没有女生去?”,得知没有后回应:“那不参与”。有的小伙伴(女)就问得比较委婉:“几个人呀,有谁去?”,得知只有熟悉的两个男生,回应:“我们下次再约吧!”喊了一圈,也没能多喊一个。最后,就两个人去爬了山。还别说,爬山还挺好玩——

山脚下条状型的池塘,被荷花拼图似的盖了起来,像一条绿色长道。大石刻前的漂亮小姐姐们一个个轮流凹着造型,连那只棕色的泰迪也跳着要一起美腻。上山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打在青石阶上,小盆友挽着裤脚在妈妈前的台阶上拾级而上。山顶平台上的寺庙香火旺盛,浓浓的“香”味罩着整个平顶,善男信女们虔诚地求拜着大佛小神,嘴里不忘索要财富与姻缘。“天池”里面龙龟鼎被扔下去的银币砸的蹦蹦作响,也殃及或是散漫游弋的、或是爬木板上晒太阳的小龟龟们……

感受这些见闻我挺喜欢,想到了本可以和更多小伙伴一起来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不来呢?也不仅仅是这次的爬山,之前的好几次组织其他活动,比如羽毛球、外地游、图书会等,也是组织不起来。这个问题困惑了好一阵子,尤其是“没有女生,就不参与”、“人少了,就下次吧”。对此困惑,专门和朋友谈论了很久,本篇文字就讨论结果及类似回复(不涉及具体个人)背后的思维运作过程做个简单推演。

-01-

男生:有没有女生?

先从最直观地情形“没有女生,就不参与”来看,它展示了一个行为标准——有没有女生。如果有,符合这个标准,就会参与;如果没有,不达标准,就不参与。秉持类似标准的男生不是特例(包括我自己),只不过有些人说出来了,而有些人隐藏未说。我们来看看这个标准及其结论反应的是怎样的逻辑推演过程。

把上面的标准转化成小前提,就是成了“爬山(集体活动)没有女生”,得出“我(男生)不参与爬山活动”,可符合该推理的大前提可能为“(男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目的是认识更多女生”,这个潜在的推理过程为:

P1:(男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目的是认识更多女生

P2:这次爬山(集体活动)没有女生

-----------------------

C:所以,参与这次爬山与我(男生)的目的不符

接着,上面推理的结论C,可以作为下面推理的小前提,再得出推理为:

P1:人不会参与和自己目的不符的事情

P2:参与这次爬山与我(男生)的目的不符

-----------------------

C:所以,我(男生)不参与这次爬山活动

可以看出行为背后的观念,简述为“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而对于与目的不相干的事情一般是拒绝的”,这里男生把爬山活动的目的定义成了“认识更多女生”,如果事实是“没有女生参与”,若还是选择“参与爬山活动”就与他自己的目标相违背了,则做出“不参与”的选择就是顺应自己观念的。如何想(认为)就如何做,观念和行为是一致的。

至于这些行为于大众来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它所涉及到的观念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认同这一观念的,顺理成章;不认同的,如有些人认为“参与集体活动的目的是接触更多有趣的人”,那么男人、女人无所谓,只要有趣就行,持这个观点的人就不认同上面“没女生,就不参与活动”的行为。

-02-

女生:都有谁去?

按着上面的观念,敢情在男生男性视角里对于性别存在着偏见——就看有没有女性。那么女生是不是也如此呢?只要有男生参与活动,就会去参与?或者还要考虑别的因素?

就这个问题,最先思考的是男女在性征喜好上大体相同,即女生也是建立在是否有男生参与活动的基础上决定自己的行为的。然而,客观事实并非如此,同一时间同样的约女生爬山,她们不会明着或者暗着问“有没有男生”(也不排除组织者就是男生,不需要问),而最多的反应是“都有谁去?”,根据参与的人是谁,来决定自己要不要去参与这次活动。事后和一朋友(女生)就这种现象聊了聊,她稍加思索后说“我是不是参与一场活动,确实不是看有没有男生,看的是有没有我感兴趣的人在参与”,有了,就会参与;没有了,就不参与。

把上面女生的这句话转化一下成小前提,就成了“爬山(集体活动)没有我感兴趣的人”,得出“我(女生)不参与爬山活动”,可推导出的大前提为“(女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目的是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人”,这个潜在的推理过程为:

P1:(女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目的是接触感兴趣的人

P2:这次爬山(集体活动)没有我感兴趣的人

-----------------------

C:所以,参与这次爬山与我(女生)的目的不符

接着,将上面的这个推理的结论C,作为下面推理的小前提,可得出推理为:

P1:人不会参与和自己目的不符的事情

P2:参与这次爬山与我(女生)的目的不符

-----------------------

C:所以,我(女生)不参与这次爬山活动

这里的第二个推理与男生部分的第二个推理一致,可以认为“人不会参与和自己目的不符的事情”是男女共同认可的一个观念。相比较于男人看性别,女生对兴趣点的看重更显的“高级”一些。当然,这个“高级”不是对应的“低级”,而是侧重于说明女性除生理行为之外的情感需求,而男性的表现则是阶段性目的的聚焦。

以上只是从一个点做的观念的推测,并不代表所有女生在决定去参与一个活动时都是如此考量的”。很明显地,对于坚持“爬山就是活动筋骨”这一观念的女性来说,只要时间合适,不管活动中有谁——是男是女、是否感兴趣,都无关紧要。只要自己想“活动筋骨了”,爬山活动就会参与;不想了,就不参与。

-03-

参与活动有什么好处?

不管是男生关注“有没有女生”,还是女生关注“有谁参与”,其背后的逻辑都反应一个观点——“做这件事能不能达到我的目的”,前者是接触异性,后者是接触感兴趣的人。看来,一次活动组织,只要有女生了,就会有男人愿意参与;只要有让女生感兴趣的人了,女生就会愿意参与。给参与的个体符合他们目的达成的条件,活动组织起来才会容易很多。这就是上面已经提到过的一个推理——换成肯定表述为:

P1:人愿意参与和自己目的相符的事情

P2:参与这次活动与我的目的相符

-----------------------

C:所以,我愿意参与这次活动

依这个逻辑,要想更多人一起来参与一次活动,那么活动必须设计符合参与者目的达成的事物。像上面男生要接触女生,女生要接触感兴趣的人,如过联系的男生是女生不感兴趣的,那么女生不会参与,男生也就不会参与……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棋,这也就是好几次约朋友一起玩却约不到人而形成的困局。

面对这个困局,之前的想法是改变活动形式,比如玩桌游、去周边游、知识分享等,但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多样性尝试,且不管哪种形式都有喜欢的人,也有不喜欢的人,这样不能触及问题的核心,便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而本质的思考在于——给活动注入价值,比如说,一开始邀请几个或是风趣幽默、或是温文尔雅、或是机智聪慧、或是帅气多金等,一般能让女生感兴趣的人做活动发起人,这样再邀请女生参与就容易很多,有了女生参与,男生参与活动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各自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能朝自己的目的趋近,则皆大欢喜。

在这个逻辑下,要想成功的组织活动,就必须考虑为参与者提供怎样的价值,让大家花了时间来参与你组织的活动,觉得值,这才是关键。如果按“邀请高价值的人”来组织活动,就会遇到另一个新问题——活动如何给有“高价值”的人提供价值呢?仅仅靠参与者的“羡慕”、尊重?还是有对应的金钱上面的回报?在活动免费自愿的前提下,这一项明显地行不通。除非活动组织者中本身就有“高价值”者,而且愿意亮出肌肉提升活动的价值。

回归到本质,还有另一种解决的思路——让更多人觉得“爬山(类似的集体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比如发自内心的觉得周末出去爬山运动一下远比躺沙发上一天对身体更健康,比如和其他人一起去古镇游玩一下比一个人呆着看电影更有趣……若类似的观念在大脑中生根发芽,那么一旦遇到休息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或组织、或参与一些活动就自然而然了,也就避免了“有没有女生”、“都有谁?”的考量,而更侧重于自身觉得这样组织和参与活动,就是趋近于自己的目的达成的。毕竟,内驱力于一个人,是最强劲、最持久的动力。

以上,就是从男生看“是否有女生”而决定是否参与集体活动、女生看“是否有感兴趣的人”而决定参与集体活动的思维推演,从而介绍了人们在做决策时倚重的观念的差异。不同的观念会形成不同的行为选择,但归根结底,这些观念背后的总依赖还是“与自己目的趋同的价值获取”。

如果要组织更多人一起参与一次活动,要么想法设法满足参与者的本质利益诉求,要么改变参与者的观念使其认可将要进行的事情的价值。这两点方式,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挺常见,在企业中的应用——前者表现为薪酬福利,后者表现为愿景使命价值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