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 #我国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

最近在总理答记者问时表示: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

关于这组数据的讨论使这个话题上了热搜,有评价“客观务实的态度,可以避免盲目乐观”,有表示“总理记者会,感触最深的是总理的这几句大实话”,有的调侃“一夜之间,各种惨法”,有的补充“6亿人里面,老人、小孩等非适龄劳动力,和精神及伤残病患无劳动力的人等,最起码已经有5亿以上,别直接以为是青壮劳动力有这么多月入不到1000元”……

我国有6亿人人均月收入只有1000元,这组数据要如何看待?站在观察员的角度,我们尝试着对这组数据的第一反应、和对它的客观解读两个方面进行一些观察、思考和分析。

-01-

对这组数据的主观反应及理由。

看到这组数据,第一反应联想到了@雾满拦江 老师曾写过的一段关于我国人均收入的描述——

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比你想象的更要穷!

2019年,我国人均GDP,是7.08万元。意思是说,去年,我们全国人民拼死拼活,平均每人赚到7.08万元。

但这些钱,不能全进你的手,国家有些大头开销,教育,行政,基建,国防……总之国家要拿走这些钱的大概六成,你能拿到四成。——所以2019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

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你干了一年,平均可能拿到的钱——全年3万元,那么你每个月平均拿2500元。

当时看到这些数据,不以为然。现在从总理口中讲出——14亿人口里有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感受很强烈些,敢情之前看到了月均2500元还高了。究其感受强烈程度不同的原因何在,根据第一反应做了粗略的思考分析——

前者是个人发声引用,看过之后“原来这样呀”就过了,没有多大触动。未被触动的原因有三:其一,数据是客观的也是多维度的,个人仅抽取部分信息引用感觉有些主观;其二,引用的目的在于自证,即为了多提供一个维度来理解所讨论的社会现象的客观成因;其三,个人引用有一种个人“对抗”的意味,将正能量爆棚的媒体号宣传的“大国盛强”面具给撕一撕,以正视听。

后者是总理代政府发声,“这又不是啥光荣的事,本质问题可归结为你们治理国家没能做到位”,从政府嘴里讲出来听着有点意外,却能引起触动和讨论。原因有三:一来,政府有公信力做支撑,既然这样说了,绝大可能就是值得相信的;二来,政府自己说自己不是,不遮丑、不端着,有一说一,也是坦诚接地气儿;三来,政府既然能把问题放在台面上,那么就有针对性措施的给出,这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

-02-

对所表述数据的再解读。

听到这组数据一些人很是诧异,北上广深稍微像样点的房子月租都得2000多,这1000怕不够半个月房租,还不谈水电气费。30块一杯的奶茶,一月只能喝33杯,早中晚餐按最节省的40元算,只够吃25天,别的花销还不敢算,这样想想也忒恐怖了。有的人舒了口气,以前看着别人动不动月薪好几万,可焦虑了,现在看看这些数据觉得自己还好,不是太差……

如果按照以上任意一种方式解读,都有失偏颇。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总理的表述是站在国民生计统筹兼顾地角度上讲的“人均收入”,即包括了不适宜劳动的小孩和老人,以及劳动能力缺失的伤残人士及精神症状患者等。而上述例子里的解读则是拿“青壮劳动力”的个人收入与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做比较。

政府的这组数据,表达的意思,好比一个青壮男劳动力月入10000元,妻子照看小孩无收入,他与妻子均为独生子女,父母和岳父母也都无收入来源,此时他们家有7口人,人均月收入为1400(10000/7)多元。如果你作为一个青壮劳动力,仅仅拿个人月收入与人均收入比较就没有意义了——若你月薪5000元,和人均1400元比而生出优越感或者同情心不属实;若你月薪1000元,和人均1400元比而生出自卑感……那确实得再想办法增加些收入了。

所以我国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这组数据得从整体的国计民生来看,虽然数据统计如此,也是客观事实,但这并未影响整体大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信息: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

统计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都比上年有所增长,且收入增长幅度略大于消费增长幅度,即从数据上看我国整体居民生活水平处在稳中求进的状态中,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所以不要因为“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而盲目悲观,你的生活还是你的生活;也不要因为之前的“厉害了我的国”而盲目乐观,你的生活还是你的生活。

-03-

以上,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对该组数据的反应做了描述和解释,不难看出数据或信息一般是客观的,而不同的人对其进行的不同解释,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客观数据或信息后面的客观现实的情绪反应。

若没有探知数据的本意而贸然解释为利己的,如“大部分人没有我赚的多”内心生出自得情绪也就自然,或者“大部分人还是挺不容易的”生出怜悯也就可以理解。此类情绪积极地利用起来可以使自身再接再厉,好好工作创造受益,自己的生活也未来可期。

相反的,若同样未探知数据本意而解释为不利自己的,如“我连这么低的人均收入都不到”内心生出自卑和自责情绪也无法避免,或者“这么多人都比我强”自怨自艾及自我否定的情绪也会不自觉表露。长此以往,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既然不管怎样做都是这个样子,那还要啥努力,既然折腾了也没希望,干脆就这样破罐子破摔算了。

如果能理性的就这个数据进行分析和理解,宏观的问题归宏观,具体的个人生活归个人。前者是客观大事,需要大环境调整才可慢慢改善;后者是个人生活,整体上在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着,也会慢慢地越来越好。大问题客观存在也是严重的,一时无解,但小个体是有希望的,若更多的小个体一同努力,就可以慢慢地改善大问题。

遇到一些社会现象——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理性分析之后理解它,同时对事件发展又抱有希望,这便是思维带给我们的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