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御 | 经典问题应对思维的实践
* 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这几天我们都处在疫情防御的攻坚状态,大有国家“封城”之举,小有各个村拉起的围栏、竖起了挡板制止走亲访友,目力所及之处口罩成了独特的景致,一举一动无不展示着大家齐心协力战胜疫情的信心。
制止人员流动、常戴口罩、勤洗手等都是这场战役的具体措施,而这些具体措施能被疫情防御专家推荐、国家推广,那么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便是符合制止疫情传播的客观规律的,是有效地问题解决方案。得出这些具体措施的这个过程运用的便是经典的问题处理模型——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01—
定义问题。关于此次疫情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就三类:
其一,疑似/确诊病例的治疗,所谓的恢复现状类问题;
其二,未接触病例的大众要进行的预防,所谓的维持现状类问题;
其三,为了以后不再有类似疫情出现的前瞻性建设,所谓的期望达成/美好未来建设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主要由专业的医务工作者来解决,不管是疑似病例的观察、还是确诊患者的医治,甚至包括疫苗的研发与生产等,这类问题的解决有专业的、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第三类问题,在当前疾病突发期,容不得考虑,解决暴露在眼前的第一类、第二类问题为先。第二类问题,则与绝大多数的民众息息相关,处理好了,既可以为第一类问题的解决留出充足空间,又可以为第三类问题的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疫情预防,就属于第二类问题,通俗的讲就是“有哪些具体方法可以使我避免被病毒传染?”,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是“具体的预防措施”。只要跟着这些措施去做,就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防止被病毒传染——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给解决了。
定义问题,是应对和处理问题的第一步。大众防疫问题的定义,即是对具体的有效的预防操作措施的探寻。
—02—
分析问题。就此次疫情防御而言,其是否成功的标准是“能否阻断外界病毒与我之间发生链接传染”,对此需要分析三个因素:
其一,主体-病毒的存活状态;
其二,客体-“我”的活动状态;
其三,关联-病毒传播给“我”的途径。
致使此次疫情传播起来的,无非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病毒的存活状态。“病毒的存活需要载体,一旦离开载体时,病毒就会死亡”,既然该冠型病毒存活着,那么它一定有它的载体。试想我们能否通过使它与载体分离而杀死它们,甚至使它们连同载体一起消灭呢。如果载体不是人,那么可以这样消灭病毒,以前的“猪瘟”即是如此。但是现在病毒的载体是人,分离杀灭即是医学治疗手段;共同消灭,不可取,法律、人道要坚守。
“我”的活动状态。作为一个个体,吃喝拉撒睡,独处与群居并存。每日生活起床、洗漱、吃饭、人挤人上班、触碰他人、摸手机、与人对视、如厕、洗手、交谈、喝水、讨论,去看电影、逛商超、走亲访友,喝咖啡点外卖……如果人独处着,那么就不存在病毒传染,可“人是群体性动物”很难长时间独处。只要人与人接触时,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关联状态。病毒以人为载体进行存活和传播,而人与人接触时病毒传播的途径有哪些?最主要的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而根据抗疫现状可得出飞沫传播是主要途径——飞沫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1m)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使得病毒传播给他人。
—03—
解决问题。即为应对和处理这个问题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其建立在对该问题的分析基础之上,针对分析出来的问题的核心要素对应的采取措施,这样达成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主体-病毒方面,分离病毒与载体进行对抗,是医学研究以通过疫苗治愈的范畴,对于大众预防行为没有可取性。客体-“我”的方面,在病毒肆意地时候,不要聚群、出入公共场合,减少自己在病毒面前的暴露,降低被传染的机会。关联方面,以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两个方向入手。
大众疫情防御措施的重点应放在“关联”方面。就呼吸飞沫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咳嗽、打喷嚏或说话;其二,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咽炎或支气管镜检查等)。对此可采取的措施:首先,减少面对面说话的频次,咳嗽或打喷嚏要遮挡,最好用纸巾挡着;其次,疫情严重的这段时间尽可能的避免去医院,甚至离医院越远越好。
针对接触传播,一方面,是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另一方面,其他间接性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引起的传播。对此可采取的措施:首先,拉开与病毒之间的距离,不要去医院和人员密集的公众场合避免接触病毒;其次,保持卫生勤洗手,如接触其他可能与病毒想干的物件或者被迫去公众场合时,佩戴防护手套、勤洗手,如果条件允许,防护面具也可佩戴。
—04—
就问题定义、分析,理性的推导得出的具体预防措施,可整理成下面五点:
坚决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
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用纸巾挡着
保持卫生,用清洁液勤洗手
避免外出,进入人流密集的场所
非必要,不外出。若出门需佩戴口罩、手套
以上预防的具体措施的得出,遵从了经典的问题应对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是客观的、是趋近于事物本质规律的,以此得出的具体措施使用起来会更有利于“预防目的”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