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忆 | 巴锅美食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曾任职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巴锅

——老年纪事之十九

文/老农民

有一种五台食物,名叫巴锅。包括巴锅窝窝,巴锅角角,还有巴锅山药蛋,间或还会有蒸南瓜,蒸扒面等等。说起来,很是惭愧。吃这种食物那还是四十多年前的时候,吃过后,齿颊留香,想起来,总会抿嘴频咽口水。至今,总禁不住还心有想望,胃有盼头,不知古稀之年何日再次享受这不亚于山珍海味的食物。

说起这食物,实在再普通不过,实际上就是咱们日常的窝窝、角角,只不过做法稍有特别。只是这亳不特别的特别,无形中给这普通的农家食物,增添了无限的美味。

还是先来说说这做法吧,当下,真可以说是独家秘诀,难得真传。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听也没听过,更不要说亲口品尝。做法其实很是简单:把准备巴锅的所有食材准备妥当,包括包好的角角,和好的窝窝面,山药蛋,南瓜等。就开始烧火,等到锅(加个说明,这锅须是农村的大锅)烧热时,再依次往里放置食材。先在锅底扣一大碗或者小奎子,扣的大碗或者小奎必须底朝上。围绕大碗或小奎放些大小均匀的囫囵山药蛋,然后舀水,水的多少要以食物熟透,山药蛋烤好为准。趁着锅的热度,在锅的上半部把要“巴"的窝窝和角角依着顺序一个挨一个排排队“巴"好。有时,还有在碗底或奎底的地方放一箅子,蒸些南瓜和扒面之类。农村做饭,大部分时候是使用柴火,火的大小不易掌控,可要求还蛮高。火要均匀,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生。听到水不再哧哧,表明锅里已经没水了,再续一把火,肯定窝窝也好,角角也好,还有山药蛋也好,一定是理想的状态——金黄不焦。当然会持家的主妇总会恰如其分正正好。

我不知道诸位前些日子,看没看过一个微信视频。闺女烧火,妈妈“巴锅",巴着巴着,妈妈便到一边擤鼻涕去了。擤完了,也不晓得洗手,要继续“巴锅"。看不顺眼的爸爸,嫌妻子不讲卫生,推过妻子要自己来。想不到这爸爸也好不在哪里,为了给自己加力加油,竟然呸呸两口唾沫吐在巴掌上,下手“巴锅",一旁的闺女见此情景,实在无奈至极。这个视频除了擤鼻涕,吐唾沫不地道外,其他都是“巴锅"的必要流程。

锅"巴"好了,掀起锅盖,一股浓郁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这香味混杂着玉米面的清香,莜麦面的浓郁,山药蛋的纯厚,还有野菜的清爽,每到这时总禁不住抿嘴张鼻猛吸几鼻,算是先过过味道的馋瘾。把焦黄焦黄的窝窝、角角、山药蛋用铲子铲起来,盛在一个大箅子上摆在面前,再放一盘多年的老咸菜,一盘现调的甜苣菜,就着一碗不稠不稀的红稀饭,这在农村茶饭中实在是绝配,一家人尽情品尝这地道的农家饭菜,那心情真是说不来的欢欢喜喜。

在农村底层生活的二十几年中,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调剂生活。先是母亲,后是爱人总会三不六九(五台方言,意为时不时的)的给巴巴锅解解馋,也算是把窄逼的生活过得有了些许花样。这不计其数的巴锅中,最不能忘记的是在二伯家吃的那一次。

记得那是某一年的冬天,从天和拉炭回来,已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那正是农村一劳晌的午饭时间。天寒地冻,手脚冰凉,一天的奔波,已经疲乏劳累。饿得前心已经贴了后背,可正好爱人有事去了娘家,正愁怎样解决这肚饥的问题,堂妹说,她家正好吃巴锅。自己本就不是一个做作的人。一听这话,立马跟上堂妹,进了二伯家。

那时年轻,就好这口,就好吃些糊圪噌噌糊圪渣渣的东西,总觉得吃起来那才带劲,牙叉骨一动的一动的有嚼头。再加上纯天然,地道货,没有添加剂,绝少调味品,要比现在烧烤摊上的货好上百倍还不止。说话之间,几个巴锅角角,几个巴锅山药蛋就已经下肚。那吃相犹如风卷残云,狼吞虎咽。正是没见过真的狼吞虎咽,可真正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狼吞虎咽。

正如俗话所说,乐极生悲。想不到的是可能咬得口大,嚼得不烂,猛然一口咽下去,竟然划破了喉咙,还唾了几口血唾沫。以至以后的多少年里,只要身体一上火,总是最先扑到这创伤处,红肿发炎好长时间,才慢慢能恢复正常。但从没有因此后悔过,只要一想起巴锅,还总是紧抿双唇,频咽口水,馋相十足……

即使是五台农村,不吃这样的巴锅已经多年。你想,每天馒头大米,又好做又好吃,谁还般般数数(五台方言,意为食物样子多)地去做这些麻麻烦烦的吃的;二来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家家小锅小灶,实在无法满足吃巴锅的条件。只好任由这传统好吃的食物自生自灭。所以写这篇短文,只为记住这渐渐远去的传统食物,也为难得再有分享机会的巴锅食物留个念想……

文/老农民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原创投稿,其他公众号如需转载,

请联系小编加白名单,严禁洗稿盗用,谢谢合作。

(0)

相关推荐

  • 马铃薯的故事

    我爱土豆,很多年来,都想为土豆立传.试着写写! 土豆在各地的叫法都不一样,一般是土豆.马铃薯,云南就叫洋芋,山西叫山药蛋,还有个文学流派是"山药蛋派"呢,代表人是赵树理. 也许,洋 ...

  • 农村家常饭,妈妈的味道,一生的最爱

    〓 第 1429 期  〓 文|王万荣  编辑|王成海 莜面饭,天天吃不厌.耐饥饿又抗寒,内蒙人称之为宝贝饭,无论你客居哪里,想忘掉莜面饭,实在是难上加难啊! 莜面饭,妈妈做得莜面饭,真是乡愁饭. 莜 ...

  • 和五台闲僧《锅碗瓢盆交响曲》(二)

    和<锅碗瓢盆交响曲>(二) 前言:咱们先说说这个五台闲僧,真是没法儿说.诗书画倒是皆雅,当然是多才多艺.但就是有一样毛病大了--好读歪书.写歪字.画歪画.想歪事,见天这么逗趣逗哏滴歪巴自己 ...

  • 我见过的最苦的山药蛋

    我见过的最苦的山药蛋,那幽怨的眼神,看一眼就忘不了.

  • 窝窝头 / 文:吴瑞宗

    窝窝头 吴瑞宗 "美哉窝窝兮,天地之所产,人力之所造.内二外八,纤手成就.远望似将军之帽,近看似染靛之袍.似馒头而无底,像烧饼而又高.窝窝头仰面大笑:俺今日哪比往朝!运未来暂且藏头,既得时方 ...

  • 和五台闲僧《锅碗瓢盆交响曲》(一)

    和<锅碗瓢盆交响曲>(一) 前言:咱们先说说这个五台闲僧,真是没法儿说.诗书画倒是皆雅,当然是多才多艺.但就是有一样毛病大了--好读歪书.写歪字.画歪画.想歪事,见天这么逗趣逗哏滴歪巴自己 ...

  • 五台人忆 | 爸爸的故事

    作者简介:刘华,五台县人,现居太原,国企小职工一枚. 在我记忆以来,父亲的工作不是高官,不是商人,就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说这话之前我没有想博得任何人的同情,因为我知道,这个社会跟我一样状况的还有很多 ...

  • 五台人忆 | 父亲

    作者简介:山水间(网名),五台人,小名 虎虎,忻州工作. 父亲 收回最后一瞥目光,我默默地注视着墓匠师傅将父亲墓前的石板扣上,就在我转身即将离去的瞬间,千种惆怅,万般痛楚突然涌上我的心头.父亲啊,我们 ...

  • 五台人忆 | 1968年5月的某一天

    作者简介:陈大宁  :五台人.下过乡,放过牧,上过大学,教过书.现已退休. 那年草青青 1968年5月的某一天,呼市各中学老三届(包括初高中)百十多名同学在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欢送人潮中登上开往草 ...

  • 五台人忆 | 温柔的力量

    作者:周龙翔,56岁.山西五台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现在广州工作. 温柔的力量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九日,母亲入土为安,回到了家乡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的半山仙境. 母亲于一九三一年农历十一月初二出生于五台 ...

  • 五台人忆 | 杨树叶勾起的回忆

    作者简介:卫卫,老家五台,曾从事财务工作.现居住忻州 巧儿得知我和梅子回到了五台,特意到村里砍回不少的杨树枝,约好让我俩去她家摘杨树叶子. 好多年都没有吃过杨树叶了,我们兴奋不已.小时候,春天常吃嫩杨 ...

  • 五台人忆 | 看电影

    作者简介:闲云野鹤,五台人. 小时候,在老家乡下最盼望的是看电影. 电影在一个乡的十几个村里轮流放着.到了临近村子的时候,便有些迫不急待了.那时,课后作业也不多,便相跟上哥哥以及其他伙伴们去看.大黑天 ...

  • 五台人忆 | 坐飞机

    作者简介:滤岸松(网名),五台人. 坐飞机 1994年,我们要去贵阳开会,行程是,先从太原坐飞机到北京,再从北京转机飞贵阳.那时的坐飞机,可不是想坐就能坐的,还得经过领导批准呢.说到要坐飞机,我很兴奋 ...

  • 五台人忆 | 读东野圭吾《秘密》感受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曾任职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读东野圭吾<秘密>感受 --老年纪事之二十 ...

  • 五台人忆 | 一向年光有限身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曾任职于忻州师院,现已退休. 一向年光有限身 --老年纪事之二十三 听说老家要唱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