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某款纯电乘用车的机舱结构总成,阐述了一种钢铝混合材料的纯电汽车机舱结构框架设计思路,并完成相关性能分析。
1. 框架结构设计
在汽车白车身结构里面,车身机舱是应对碰撞性能的重要区域,在50km/h 正碰及 64km/h 偏置碰试验中,其作为主要直接接触区域需要通过变形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考虑目标车型为纯电汽车,机舱区域的框架结构设计空间需要考虑避让电机总成、左右轮胎包络及前端模块总成。
结合上纵梁及副车架框架设计,采用“品”字形机舱框架结构,形成三个封闭连接,横梁纵梁相互呼应、结构紧凑,提高了机舱刚度、模态与机舱稳定性;如图所示,优化传力路径,将能量进行更充分吸收和分散。横向框架以前防撞梁为主,纵向通道以前纵梁为主通道,以上纵梁为辅助通道,并通过副车架安装板将副车架框架连接一起,在下部增加一个纵梁通道,提高碰撞试验过程中的稳定性。为满足机舱框架结构的碰撞吸能目标,需合理定义框架结构的吸能空间。吸能空间的设计及校核,需要考虑车型的整备重量及碰撞工况。目标车型为中大型纯电SUV,整备质量高达 2080KG;结合舱内附件布置及碰撞工况吸能需求(理论参考计算公式如下)。②平均压溃力与最大压溃力关系式:FAVG ∆= FMax Ƞ(1)(V 为测试速度;Ƞ为压溃率;aMax 为乘员舱最大减速度,与乘员伤害值相关,35g-40g)完成前碰吸能空间定义,实际目标车型的前碰轴向吸能空间为 417mm(为 a、b、c 值之和)。前纵梁作为机舱区域主要压溃吸能部件,由于内外侧轮胎包络及电机总成的限制,其 Y 向尺寸定位80mm;通过对标车的截面对比分析及周边附件的空间的安装需求,完成前纵梁主截面“日”字型的尺寸设计。碰撞试验中,为保证机舱区域由前往后的稳定压溃吸能,轴向梁截面的设计需要保持由前到后,由弱到强;轴向主梁由前到后包括吸能盒、前纵梁、前纵梁后端,根据前纵梁的主截面尺寸,完成前后端部件截面及尺寸设计。材料的选择定义,需要保证安装点性能需求的同时,保持碰撞试验过程中由前往后逐步压溃稳定变形吸能。得益于纯电汽车机舱区域规整的布置空间,目标车型的机舱总成采用钢铝混合材料设计,主要框架结构部件均采用铝合金材料,有效提升碰撞吸能效果及实现车身轻量化设计。前防撞梁采用挤压铝合金 GE7003-T7,吸能盒及前纵梁采用挤压铝合金 GE6063- T6,前纵梁后端采用铸造铝合金 SF36。前防撞梁采用挤压铝合金GE7003-T7拥有较高的抗拉屈服强度及断裂延伸率,有效保证碰撞变形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采用T7获取较高的断裂延伸率,避免其过早断裂,导致变形机舱框架结构变形失稳。吸能盒及前纵梁均采用GE6063-T6,属于挤压铝合金里面压溃吸能较为稳定的材料,也是前纵梁采用材料。前纵梁后端采用铸造铝合金SF36,虽然铸造铝合金抗拉屈服强度较低,但是铸造结构可以通过复杂的加强筋型腔设计,提供足够高的部件刚度,保证变形的稳定。而副车架安装盒是此区域唯一采用的钢板结构部件,由于副车架安装点需要较高的动刚度及强度性能需求,由于钢板较铝板有着较高的弹性模量,结合成本和重量分析,此处采用常规钢板材料 GC420LA。此区域主要涉及碰撞试验中的 50km/h 正碰及 64km/h 偏置碰试验,另外也需要考量重要附件安装点的性能需求,主要涉及到副车架的安装点性能要求。目标车应对 50km/h正碰及64km/h偏置碰工况的CAE分析结果如下。50km/h 正碰及 64km/h 偏置碰 CAE 分析结果图在 50km/h 正碰工况时,舱内区域无明显变形,吸能盒正常溃缩,纵梁前段沿轴向均匀压溃,中后段变形较小,组合支架及电器系统与周边无明显挤压;左/右侧加速度分别为35.7g/40.4g,达到小于 43 的目标要求。在 64km/h 偏置碰工况时,舱内区域无明显变形,吸能盒正常溃缩,左纵梁前段稳定轴向压溃,后段出现折弯;左/右侧加速度分别为 44.1g/ 34.5g,达到小于 45g 的目标要求。副车架的安装点动刚度分析结果如下,均达到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