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膨胀土边坡病害处治方案讨论(假日专题)
一、基本情况
某场地位于热带雨林剥蚀丘陵区,自然地形较为平缓,坡度多为0~15度,冲沟密布,沟内多有水流。
该场地某段挖方边坡从上至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 )、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层(Q3el)和第三系(N)沉积岩风化层构成,岩性主要为粘土、泥岩夹局部砂岩,和局部有较厚煤层分布。其中: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粘土呈黄褐色、红褐色、白色,含水量高,稍湿~饱和多呈可塑状,局部软~硬塑,属膨胀土,自由膨胀率约44%,膨胀力68KPa。
第四系上更新统残积层(Q3el )粘土,灰色、,白色、红褐色,多呈硬塑~坚硬状,属膨胀土,自由膨胀率约49%,膨胀力52KPa。
全~强风化岩泥岩,主要由第三系沉积岩(N)风化形成,白色、黄褐色,多呈坚硬粘土状,局部夹中密~密实状态的砂土。其中全风化层自由膨胀率约46%,膨胀力63KPa。
工程场地的大气影响深度为 3.90m,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 1.76m,地下水位8~11.0m。抗震设防烈度为 Ⅷ 度
该段边坡原设计高约18m,分三级设置1:1.5坡率放坡,其中边坡平台宽为3.0m。边坡开挖的过程中发生多处滑坡,坡体地下水水渗流丰富,亟需对病害进行处治。
图1 滑坡局部
图2 滑坡后缘膨胀土粘土近照
图2 滑体中多有富含高岭土、蒙脱石的风化物
图3 坡体地下水渗流严重
二、处治方案原则与理念
1、区内降雨量充盈而地下水丰富,病害处治应加强“治坡先治水”的原则,积极有效的截、疏、排影响坡体稳定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提高坡体的自身稳定性。
在残坡积、全风化层中积极设置边坡渗沟,控制膨胀土边坡的大气影响层深度,并积极设置仰斜排水孔疏排坡体地下水。病害处治工程施做前完善堑顶截水沟,加强坡体负地形凹槽段急流槽的设置。
2、区内属于膨胀土段,边坡的稳定性处治应贯彻"防水、控湿和防风化为主"与“放缓坡率、加宽平台、加固坡脚”原则。
依据膨胀土性质,结合征地红线的影响,边坡坡坡率可取1:1.5~1:2,平台宽度可取2~3m,采用锚杆工程依据“固脚强腰、分级加固”的理念对边坡进行加固处治。
3、工程施工过程中要贯彻“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理念,积极施做边坡渗沟+骨架与锚杆框架工程,在提高边坡稳定性的基础上,积极对坡面进行分割而减少坡面冲刷,快速完成坡面草灌结合绿化,提高坡面防冲能力。
三、处治方案设置
1、在堑顶设置截水沟,防止坡后汇水流入边坡区。
2、根据红线按1:1.5坡率,平台宽2.0m进行刷方,将原滑坡全部刷掉。
3、对残坡积和全风化层在坡面上按间距5.0m左右、深约1.5m设置边坡渗沟,有效控制大气影响层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4、依据工程的重要性、地震、降雨、地质条件等因素,全坡面设置锚杆框架进行加固,锚杆长度依据“固脚强腰,分级加固,兼顾整体与局部”的原则分别设置6~18m(考虑膨胀力效应)。除有效加固坡体外,对坡面进行分割,减小坡面径流。
5、在坡脚设置露出地面1m高的护脚墙,墙顶设置长20m的仰斜排水孔,有效疏排坡体地下水位,提高坡体自身稳定性。
6、各级平台设置上挡式排水沟,材料采用耐沉降、抗裂的钢波纹管截排坡面汇水,防止对下级边坡冲刷。
7、坡面及时进行绿化防护封闭坡面,绿化时在草籽中加入30%根系发达灌木的种子,有效固定浅层坡面。
图4 笔者建议工程地质断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