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习“四字经”:读、背、译、写

文言文有不同于白话文的一些特点,因而需要有符合其特点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读、背、译、写是文言文学习的“四字经”,文言文学习要练好这“四字经”。

一、关于“读”

这里的“读”包括朗读与默读。朗读、默读各有功效。对文言文来说,朗读与默读都不可或缺。朗读要求读出声音、读出感情、读出抑扬、读出气势,最基本的要求是读音正确,停顿合理。朗读可以强化记忆,帮助理解。文言文有不少生僻字词,有不同于白话文的构词特点及句式特点,理解难度大于白话文。对生僻字词要读准字音、理解意义,对不同于白话文的构词及句式特点要正确理解、合理停顿,这些,一方面要靠反复朗读强化记忆,熟读成诵,一方面要靠朗读发现问题,纠正误读。感情表达是否合适,抑扬处理是否恰当,文章气势是否读出,文句停顿是否正确,等等,这些,都与理解是否到位有关。但应该看到,朗读对理解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很多时候光凭反复朗读并不能达到理解感悟。这就需要默读。默读比朗读更有助于理解。因为:第一,默读偏重于“思”,速度可快可慢,符合思维特点;第二,默读不受声音干扰,更能保证“思”的质量;第三,默读碰到疑难可看注释和翻阅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可见,默读有助于理解。只有理解正确,才能停顿合理。如对“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是读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呢,还是读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呢?这就有个是否理解的问题(当然,这还涉及不同的诗歌朗读理论,比如有人主张五律统通通为“二二一”,七律通通读为“二二二一”)。同理,只有理解到位,才能正确表达感情、合理处理抑扬、准确读出气势……那么,怎样理解呢?一方面,要借助已有知识,调动“库存知识”;一方面,要借助注释、工具书等掌握新的知识,达到新的理解。无论哪种情况,“理解”都要以“知识”为凭借,可见“知识”对认识未知领域作用巨大,不可或缺。有人过分夸大朗读的作用,认为反复朗读就能自然理解感悟。这是不符合认知规律与认知实际的,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而人的心理机制相同,我大概不是特例。甚至可以断言,有的文章机械朗读一万遍也不能理解!当然,朗读对于理解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对学生来说,理解了的东西需要通过朗读来强化记忆;对老师来说,需要通过听学生朗读去发现问题(问题往往源于理解不正确),纠正误读,启发理解。

二、关于“背”

这里的“背”指背诵。背诵是积累的条件,没有背诵就谈不上积累,一个中学生、大学生,如果不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段名句,恐怕谈不上是一个文化人。背诵是思考的基础,没有背诵,没有积累,没有思考的材料,头脑空空如也,也就谈不上思考,谈不上深化认识。因此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名段名句。因此,背诵指定数量的名篇名段名句,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好文言文的主要途径之一。还应该认识到:规定背诵的篇目只是下限量的基本篇目,学有余力者应该尽可能增加背诵的篇目。比如:人教版教材对《逍遥游》《琵琶行》等未要求背诵,对《滕王阁序》等也只要求背诵其中的一小部分,学有余力者最好都应全文背诵。

背诵需要理解,也能检查理解,促进理解。很多时候,理解了的东西才容易背诵,因此,背诵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有的东西可以先背下来,等待以后慢慢思考、慢慢感悟、慢慢理解,比如古代私塾就这样做,现在也有不少人提倡这样做;只不过,这种情况下背诵的难度很大。背诵也能检查理解情况,促进加深理解。很多时候,之所以还不能熟练背诵,是因为还不能透彻理解;而为了熟练背诵,需要再去加深理解。这就促进了理解。比如:对一篇文章,先背哪段后背哪段?对一个段落,先背哪句后背哪句?这就有个对文章文段的内容及内在逻辑关系是否理解的问题。不背诵就不知自己是否理解,一背诵就暴露了问题,了解了情况。通过背诵去暴露问题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去有的放矢采取措施,这是学习文言文非常有效的办法。

三、关于“译”

这里的“译”指翻译,即将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应该看到:同文言语法等文言知识被轻视、被淡化一样,文言文翻译也是相当被轻视、被淡化的,因为落实字词通常被看作内容“琐碎”做法“老土”,常常被贬低为“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其实,学习文言文,翻译的环节十分重要,因为它能促进理解,加深认识。比如:对一个文句文段能否正确朗读、合理停顿,这与其能否正确翻译有关——能正确翻译,就能正确理解意义,就能正确读出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停顿;反之,可能会将一个词拆读为几个词,或者将几个词合读为一个词。再如:对一个文句文段是否真正理解,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就是看其能否正确翻译。或许,对一个文句文段,有的学生不练习翻译也能讲出其大概意思(这样的学生往往有较丰厚的“库存知识”),但往往是肤浅的,粗糙的,不准确的,不到位的。当然,“理解”具有相对性甚至无穷性,能正确翻译也只是达到了基本程度的理解,还算不上是对其“微言大义”的理解,因为对许多文句文段,不同知识功底的人会有不同质量的理解,同一个人也会有常读常新的理解。但这些都不否认翻译对理解的重要作用,因为他们的理解都是以翻译为前提的。正因为翻译对理解有重要作用,故高考卷通过要求考生翻译文句来测试考生的理解水平,且分值不断提高。有人说,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继承传统文化,不学其语言,不学其句式,何必胶柱鼓瑟,拘泥于字词,纠缠于翻译?然而,不落实字词,不翻译文句,也就不了解古人的文章内容,不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怀,也就谈不上继承传统文化。

那么,文言文学习怎样搞好“译”呢?首先,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学生在这一环节,应借助“库存知识”或翻查工具书或听教师范读等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做到停顿大体合理。其次,翻译课文,加深理解。学生在这一环节应逐句翻译,力争做到精准理解(包括词句用法、课文内容、作者感情等)。要反复翻译,通过翻译暴露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措施,通过多次反复加强记忆,巩固理解。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因为直译最能落实词句意义;如果能够,最好要做到字字落实,尽管字字落实常遭诟病。对不符合现代汉语语序的,对没有现代汉语相应词汇的,对运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的,一句话,对不能直译或者直译比较别扭,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或者表意不明的,要采用意译。总之,要力争做到信达雅。再次,反复诵读,强化理解。学生在这一环节,应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纠正误读,正确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抑扬、读出气势,以便熟读成诵,强化理解。在这些过程中,初步感知的朗读和强化理解的诵读都是为翻译理解服务的,因为文言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是理解,没有理解就等于没有学会。(参见拙文《文言文教学要重视理解》,《语文教学之友》1998.4)对所学文言文,包括测试卷中的文言文,无论浅易深奥,最好都要练习翻译,这才学得扎实。

四、关于“写”

这里的“写”指默写。默写可以检查背诵。要求背诵的篇目是否真能背诵,是否准确背诵,通过默写可以有效检测。默写还能促进背诵,促进理解。有的篇目自认为背得“滚瓜烂熟”,已经达到要求,可一默写,往往就会暴露问题:或者有所遗漏,或者有所增添,或者因理解错误而不能正确书写……通过默写,暴露了问题,再针对问题采取措施,这就促进了背诵,促进了理解。背诵与默写各有优劣:背诵速度快,可反复多次进行且较少受场合限制(可坐着背,可站着背,可走着背……)但识记的精准性和长效性不如默写;默写速度慢,往往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反复多次进行且受限于一定的场合,但识记的精准性和长效性胜过背诵。二者宜因时制宜,交错进行。默写的运用有讲究:宜在背诵熟练的情况下进行,因为,此时未知领域小,难点突出,易于暴露问题、锁定问题,解决问题;不宜在背诵还差的情况下进行,因为此时未知领域多,难点多,问题多,不易于暴露问题、锁定问题、解决问题(处处是难点与问题,也就无所谓难点与问题),何况背诵太差,也就不能默写。因此,默写应在背熟后进行。默写要严格要求,不能多字,不能少字,不能写别字、写错字;对易混字形、易错部位要写得格外清楚,切不可投机取巧,潦草书写掩饰缺陷,因为评卷给分,这些是重点关注的对象。默写要老实认真,不能把“默写”变成“抄写”,因为抄写对检测思维的有效性、对促进思维的深刻性、对形成记忆的长效性等远不如默写。默写要以课本为依据,因为不同的课外资料对一些字词的注音、字形的写法及词句的解释可能会与课本有所不同,而课本由专家精心编写而成,经过了审慎的比较和周密的思考方才决定取舍,其规范性和权威性远高于课外资料;有时丢开课本仅凭资料,可能会遭受迷惑,“误入歧途”。默写要忠实于课本,要按课文面貌进行,课文用通假字就写通假字,课文用本字就写本字;切不可自作聪明,弄巧成拙,如将课文的通假字写为本字。对所有能够背诵的篇目,最好都要练习默写,换言之,能够背诵的篇目最好都能默写;这才学得扎实,记得长久。

总之,读背译写是文言文学习的“四字经”,文言文学习要力争练好这“四字经”。为叙述方便,本文分别依次谈了读背译写的一些作用;其实,读背译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言文学习应相机采用。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