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特殊教育的一束奇葩
特殊教育的一束奇葩
——马小琴和她的聋儿语训学校
陕西省泾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汪萍
马小琴,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聋儿语训学校校长。
横山县聋儿语训学校,创办于2007年7月,由校长马小琴创办,是一所民办特殊教育学校,现有学生68名,教师12人。
2015年十月份,有幸和几位校长一起参观了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聋儿语训学校,当我们一行人来到横山县聋儿语训学校时,马小琴校长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与我们进行了交流,探讨教学心得。谈及马校长的办学初衷,马校长神情严峻,哽咽着向我们讲述了她的一段凄美的人生经历。马校长告诉我们,她从出生、求学、结婚、生子,正常的走着自己的平凡人生路。婚后生育两子后,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大儿子在牙牙学语时,一次因高烧治疗不当,失去了听力。发现这一情况后,马校长一家人陷入痛苦之中,为了尽快回复大儿子的听力,马校长夫妇踏上了为儿子求医治疗的漫漫长途。跑遍了省内外的各个医院,花光积蓄并四处借债,也没有换回儿子听力的恢复。他们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首都大医院的权威教授身上但权威的话将她们的希望彻底浇灭。以现在的医疗条件,他们也对孩子的病情无能为力。残酷的现实她们无法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痛定思痛,她们选择了正确面对。无论多难,也要让儿子开口说话过正常人的生活,她毅然放弃一切,只身赴外地学习教育聋哑儿的知识。寒来酷暑年复一年,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手语知识。回家后,他立刻投入对大儿子的教学之中,从每个字的手语教起,日积月累,发展到对每个词语的手语教授,在教学时,他不厌其烦地让儿子观察自己的发音口型,让儿子逐步看清自己说话的意思,并让儿子发音与自己及外人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在慢慢能看懂别人说话的意思,并能与正常人交流。说到此处,马校长自豪地告诉我们大儿子现在已娶妻生子,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将儿子培养成功后,马校长也确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要将更多像自己儿子一样的聋儿培养成自食其力的人。一开始他租用民房,招收聋儿学生进行培训,成绩斐然。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马校长于2002年春自筹资金30万元,修建新校舍,并于2003秋迁入新校园,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影响力矿大,周边区县的家长也将聋儿送入马校长的学校。马校长的学校主要以挽救聋儿语言为目标,努力使入学聋儿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2010年至2014年中的四届毕业生,有19名学生参加高考,有16名聋儿考入西安美院特教学院,马校长的大儿子也是其中的一员。马校长的学校成为榆林市第一个有聋儿参加高考并被录取的特殊教育学校。
随后马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了他的学校,我们一行人走进教室,征得老师的同意,我们问了学生一些简单问题,学生们反映迅速,语言清晰,说话得体,我们暗暗叹服。当马校长告诉我们正在上课的老师就是她的大儿子时,我更是惊讶不已,大家纷纷与马校长的儿子握手交流,他大儿子表现得诺诺大方,思路清晰,略带陕北口音的普通话,语句清楚,声声入耳。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马校长经历了风雨,终见到得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