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冬卷•散文篇】《李汝珍纪念馆文化活动随想》||王庆文

《当代文学家·2020·瑞冬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2020.10  第80期,总第292期

喜讯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继东、李锋古先生新任我刊文学顾问!

散文显示屏

··历史印记··

李汝珍纪念馆文化活动随想
(散文)
文/王庆文(江苏)
农历九月廿九日,阳光明媚,但初冬的冷却已染红了天地间的树叶,郊外的大地显得更加宽广。在这让人思绪万千的季节里,市“镜花缘”研究会在古镇板浦李汝珍纪念馆举办经典的相约金秋、颂读活动,于洋兄邀我参加。其实,这是现代人以读书的这样一种形式对二百年前李汝珍老先生表达最深情的缅怀。
1782年,十九岁的李汝珍随兄来到海州,居住在板浦场盐课司大使公署。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还精于围棋。他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古典名著《镜花缘》。此书是他在古海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是古海州地方文化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其实这本书更表达了老先生隐隐的情绪,李汝珍虽性情孤傲,怀才不遇,但他对日日生活的社会有理想化的追求,也更期望当时的社会能有某种程度上的变革。他借想象中的“君子国”表现他的社会理想。那里的宰相,“谦恭和蔼”,平易近人,“脱尽仕途习气”,使人感到可亲可敬。这里的人民互谦互让,“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卖主力争少要钱,售出上等货;买主力争付高价,取次等货,彼此相让不下。
经典颂读活动的第一项节目是由海州区朗诵协会的艺术家们朗诵表演《镜花缘》第七十二章节,“古桐台五美抚瑶琴 白蒁亭八女写春扇”。本章节通过井尧春、田舜英、孟瑶芝等人的对话,详细介绍了古琴的学习技法,包括指法、音理、歌决、泛音等等专业概念,这章节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古海州文人的生活风貌。古琴协会以古琴为朗诵配乐更让人如临其境。
接着情景朗诵《琴赋》节选,杨梅女士以《韦编三绝》配乐;吕晋、柯东明分别表演弦歌《归去来辞》《阳关三叠》;韩丽演奏古琴曲《醉渔唱晚》;丁冉等表演诗朗诵《相信未来》;杨羽、范新茹、李妍秀表演茶道等等。初冬时,通过艺术形式与古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南京农业大学沈立东教授结合自已研究的领域给大家解析了《镜花缘》进步的妇女观及其成因。涟水书画院杨建球向纪念馆赠送书法作品并现场展示书法技艺。
诗人、评论家孔灏说,李汝珍的多年坚守著成《镜花缘》这部小说,让人想起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坚守自己的本心和最初的信念,才能成就心愿,功德圆满。初心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更提醒我们在迷茫彷徨时不要忘了来时的路,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永葆初心,终能成功。这也许是李汝珍长年坚守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启示。
乘车返回的路上,市作家协会王红军先生谈起了板浦曾经的繁华;提到小时侯常见到的各式的鸟、漂亮的小鱼,现在很少见到了;过去邻里间串门攀谈的情况也成了记忆。这些不禁让人无限感慨。过去美好的事物终将慢慢逝去,许许多多的事和人需要人们去留存记录以延长记忆,李汝珍以文学的形式留住人间美好的片段,给今天的人更多的追忆。
路边的大地依然显得空旷,车上的人在沉思,大家不知是否是在思考文化传承的课题和每一代文化工作者应有的历史使命。
作者风采
江苏作家:王庆文

作者简介:

王庆文,70后,江苏灌云人,大学学历,机关工作者。喜爱运动,喜爱收藏字画,酷爱读书,工作之余对书法也情有独钟。特别喜欢在唐诗宋词元曲中畅游的文学爱好者。用翰墨书香文字,充实着业余生活。连云港市镜花缘研究会理事。
投稿快引

为方便投稿者投稿,现改为微信+邮箱方式投稿。

——加总编微信(SCJL003),声明所投稿件为“原创首发”。

——微信直接粘贴:内容(题目+文/作者名+正文)+个人简介+风采照。

——中长篇连载(内容提要+正文)投至邮箱2455478558@qq.com

——留下联系地址、微信号及手机号。

本刊顾问及主播团队

1

文学顾问:

孔灏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相裕亭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徐继东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李锋古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法律顾问:

吕庆根先生

2

书法顾问:

侍少华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李敬伟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摄影顾问:

王红军先生(江苏摄协会员、《江苏摄影》采编)

3

特约主播:

水.寒傲似冰女士

宁静女士

清山先生

愚人先生

《当代文学家》(瑞冬卷)截稿时间:12月25日/出版时间:12月28日/投递时间:1月5日//欢迎广大作家诗人踊跃投稿!!订刊、投稿请加总编清涟一荷微信SCJL003
轻按3秒加总编!
文学是一座桥,让我们感受世界的丰富和美好!关注《当代文学家》,心有所系勤耕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