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之问 | 推陈致新与六要素层叠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2019-05-08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推陈致新”出自《本草经》。前段时间有人在博客争论中医有没有“新陈代谢”的概念,正方好像溃败找不到文献依据。我来加点料。
《本经》有两条提到推陈致新,柴胡、大黄。那么请问,不吃柴胡大黄,就不推陈致新了吗?推陈致新意味着什么呢?排出糟粕或废水废血、邪气代谢废物谓之推陈,补充有营养温煦之功的津血谓之致新。
这实际就是生机、生气之机的问题,那么还有一个词描述这个过程,叫做游行出入,或者往来出入。出自哪里?都在《针经》,《素问》反而没有。《素问》本来有“生机”一词,结果误为“玉机”,这个略过。“所言节者,非皮肉筋骨,神气之游行出入也。”这个挨边,这句属于抄袭,原著作权属于先秦子华子,说子华子是医学史上的宗师级是不够的,是古代生物学家、人类学家。
子华子的原文是: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所以任物谓之心。这是医学基础,离开这里谈不上医学。
为什么要强调生机,因为这是生命的根本机制和现象:往来,出入,任物。奠定了内外治法的基础。反过来说,没有任物,外治法的“以物相使”是无根的;没有往来、出入,内治法是无法实施的。往来出入等价于游行出入。
往来:循环输布;出入:呼吸、饮食消化、排泄;排泄包括汗吐下等;排泄是出路问题,是推陈。那么入路是什么问题?入路就是致新。
所以推陈致新、往来出入,生机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医学基础,不是阴阳五行。有了往来出入的生命,是不够的,植物人也有。所以任物谓之心,这个心不是心脏、不是血循环,而是对外物外界的信息反应、相应。
严格说,出入概念包括了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所以任物是非条件反射的神经到精神意识的基础功能。在非条件反射能力后的,条件反射训练,形成记忆,一切记忆都是条件反射。于是,“心有所忆谓之意”。
没有任物之心,不能够构成记忆;没有记忆,就没有意识;没有意识就没有好恶,没有好恶就没有追求,也就不会思考,没有价值取向,也就没有深思熟虑,也就谈不上智力。
因此,子华子描述的是,从生命的由来,从生命最根本的功能现象,到意识的出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建立。现代生理学、心理学,也不过如此。所以子华子是先秦大神级科学家。
这一段是甲乙经篇首“精神五藏论”,是传抄自涪翁针经。传说灵枢第一篇也曾经是精神论、精气论。除了甲乙经的作者真正理解这段,灵枢的作者根本上不理解,才会放到第八篇去。
南北朝甲乙经之后,无人明白子华子讲什么,包括素问的作者。于是素问从第一篇“平人气象论”讲临床诊断技能,变化为“上古天真论”讲养生,讲德全不危、生气不竭、藏德不失,最后链接生气通天,是有明确目的的转向。
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生气,生机之气的歪曲,最终生机误为玉机。生之本的问题于是本于阴阳、四时之气,本于天气?
而古人说的是“本神”--本于神气之往来出入;本于德--天之在我者德也,物得之以生谓之德;“大德曰生”;故曰“德全不危”“藏德不失”“生气不竭”。
生机与四季有关系,但不是他说的那个决定性的关系,适变而已。养生学的那一套,与治病毕竟有着较大距离,与医学理论的构建,更有巨大差异。
更大的问题是,估计有很多人没注意到,白虎汤方后的被改,是因为什么。春三月“苦里冷”还是“尚凛冷”的问题。白虎汤到底是不能用于里寒,还是不能用于天气冷?显而易见,这是素问的影响。
而这也是六要素的核心,寒温问题。六要素从寒温问题入手,解释伤寒论的体系,太庞大,一两句说不清,等书出来,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六要素的核心问题,并不是平面的组合,而是层叠法。
这个层叠首先在于,仲景的表里概念,并不是简单的病位定义,而是结合寒热概念的表里,意味着代谢出路的方向问题。如病在表当以汗解之,这是存在寒热问题的,如“发热恶寒发于表”,发热不恶寒就得小心还能不能发汗,或者无热恶寒还能否攻表,存在病位之外的寒热条件。
这是第一个层叠。第二个层叠是出路与入路的问题。简单说,吉益东洞的问题,认为全是毒,毒药攻邪?好像是对的。那是因为吉益东洞误会伤寒,不知道少阴病的定义是虚证入路问题,更不知道少阴篇,为什么有很多食物,包括粉、蜜、鸡子、阿胶、猪肤、米等等,涉及到食治问题。
层叠表里寒热先后缓急,再层叠同治法,再层叠补虚法,再有补虚写实的救逆法。六要素层叠是对过去一切注解伤寒论的颠覆。
张仲景的层叠建模,构建出了六病。但不是什么六经。就连三阴三阳,也绝非原文。大的格局是寒热病均有死证,而死证必属厥阴病。
为什么呢?死证无非两点:津血虚竭、藏府功能衰竭。津竭而厥,胃竭而死。寒热病都会有厥,至于是不是所谓的“阴病”,还需要小心。
所有的定义中,有很多的误会。从少阳病到少阴、厥阴,目前为止都全是误会。如果真正理解了,会对之前的药法经验有帮助,而不是倒退。
另外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漏掉的温病体系定义。除了第6条的解释问题,由于中暍的误会,导致风温、三阳合病等的错误解释,必然导致如浅田伯宗一样的误治杀人还自以为正确。
对于诸可与不可,学界有两派一派认为是旧文,另一派认为后增。我的看法这是增文,因为太多的炫脉,仲景是很低调的,根本不会炫耀脉法。
其次是脉法进入标题,是王叔和《脉经》影响,唐本之后,唐本小标题是不强调脉的,就是辨病形证。不是说脉法不重要,而是真的没那么重要。喜欢脉法的可以去研究下,但是那不是仲景文。因为仲景根本没有什么关脉,只有关上,关下之类,“弱反在关”这类已经不是原文。
有关脉也不算错,但语言体系变了。就是凭脉诊断病位。如果对六要素层叠有所了解,脉诊是辅助的,根本无法单独判断,比如148条脉虽沉紧,不得为纯里病。为啥不是纯里病,因为有表证,不能完全凭脉,否则一定会出错。
四诊合参而得。以脉定病,既不自洽也不是追求目标,当然以脉炫人,还是可以。从辨病形证,到辨脉证并治,是个较显著的变化,这是小问题,大问题是基础定义需要纠正,回归原本的仲景理论框架,推动与现代语言体系的交流。
祛邪泻实,是伤寒论首先注重的方法。基于游行出入的生机法则,恒热机制的寒热调节,表里输布与排泄方向,升温降温的由内向外机制,而有表里先后、寒热同治、表里同治法则的递进,是为了给邪气出路,首先是游行出入的出路问题,这是从祛邪路径开始的定义法;其次是虚证的补虚,是入路问题;其后是补虚泻实的出入兼具的问题,从而实现层叠定义。从生命机制的出路入路建模,通过表里寒热叠加,再由虚实对称完成理论系统构建,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本源,是中医根本生命力之所在。
硬核伤寒论大纲:往来出入--津液胃气--恒热机制--寒热调节--表里输布--升温降温--由内向外;表里先后--寒热同治--表里同治--邪有出路:泻实法则;正气入路:补虚法则;出入并举,补虚泻实;温病法则;津竭而厥,胃竭而死。
摘自《伤寒论》六要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