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像【干货】不会表达有深度的题目?教你站在宇宙中心看《人类》

你想过如何表达《人类》这类大题目吗?

法国知名摄影师Yann Arthus-Bertrand用了三年时间,走访全球60个国家,让2020个人在镜头前诉说自己的故事。里面包括乌克兰的自由战士、马里的农民、美国的死囚......每个人的故事加上对地球的俯拍,形成一个纪录片《HUMAN》(人类)。

所谓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美国著名摄影师亚瑟·罗斯戴尔所说:“当你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报道对象,你完蛋了;当你选择一个社区作为报道对象,你很困难;当你选择一个街道作为报道对象,你可以办到;当你选择一个家庭作为报道对象,你容易多了;当你选择一个人作为报道对象,你成功了。”

着手于个人,其实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

这部片子的奇妙之处在于你能以上帝视角俯瞰芸芸众生,又能面对面地与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的人们聊天。通过近景人物特写与大场景航拍、俯拍,真实而零散地展示了人类这个物种。导演说:“我们是一个满怀同情却也充斥着仇恨的物种,我试图搞明白这是为什么。”确实,无论从群体还是个人出发,人类都是如此复杂多样,永远不可能用一个个人或单一概念来代表。这种生物,兼具着善良和残忍,真诚和虚假,破坏和创造......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存在。

▲暴力会上瘾,是人性的阴影。

▲对一个小孩开枪的同时,身体里有什么东西永远地失去了。

▲对死亡的漠然。

▲武器毁灭了一切。

▲丰收就是快乐。

▲在某些伊斯兰教教法严苛的地区,同性恋即使死去,遗体也会被反复挖出来羞辱。

▲而为旱灾而负债,因无法偿还而自杀。

▲一夫多妻的社会族群。

▲因堕胎而坐牢的少女。

▲即使没有四肢,仍然还有爱。

▲爱是生命之光。

说实话,我们看遍了各种战争片、灾难片、战地纪实摄影作品......可能本次受访者的回答并没有特别触动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导演对于贫瘠、战争、犯罪以及情感,深切的表达欲望。而这种碎片式的穿插表达,却刚好印证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和渺小。自然界瞬息万变,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人们或许下一秒就会被大自然所吞噬,就像影片中令你捂住眼睛的一桢很快就会被下一桢所覆盖,不留任何痕迹。这么想,会不会觉得安慰?

对比产生震撼

影片中还包含了航拍、俯拍全球各地的场面,大场景与个人的叙述相结合,更加震撼人心。我们劳作、休憩、玩乐,日复一日,自知或不自知。像动物、像神、像人。

我们曾经只是自然选择的产物,我们依然携带着远古的基因。我们是动物,也是人类。然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宏大的框架之下,并没有公平可言,只有运气。爱,或许也能改变些什么。

▲辛勤的耕作。

▲美丽的田园,实质上充满了血泪。

▲城市森林,玻璃和灯光的海洋。

▲伟大又渺小的人类。

▲生活如蛆虫的人类。

▲群体的力量。

▲人类的秩序。

▲团结和协作,这是人性中光明的一面。

▲“相濡以沫”的快乐。

抛弃固有观念,《人类》让我们正视人生

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以黑色为背景,充斥着暴力、杀戮、贫瘠的封闭空间中,每个不同肤色、年龄、信仰的人却都渴望着被关注和聆听,他们无一不清醒、坚强、乐观。伤害、贫穷、死亡、和平等,每一话题都具有普世价值,传递着铿锵有力的嘶吼和静默无言的沉思。

而另一方面,在色彩丰富、“井井有条”的世界中面无表情地生活着的我们,和上述那些人的区别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是我们缺少了作为人的灵性。或者说作为一个群体,每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大家的生活都变得复杂且庸碌,追求的东西早已不再是作为人类本身的需求,而是一些原本并没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说你眼中那些不幸的人是大自然、权利和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而你却是身边同伴的牺牲品而已。

这二者,哪一种更悲哀、更值得同情?个人认为,感觉不到悲哀的悲哀,才是真正的悲哀。

那么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希望我们的镜头都能“像神一样”,俯瞰苍生,倾听独白,充满温柔和悲悯;努力做到能够客观叙述一切事物,不做过多无病呻吟或是粉饰太平地渲染,把评判的权利交给观看作品的人。其实《人类》这个题目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从宇宙的角度来看,人类只是非常渺小的生物,在46亿岁的地球上生活了200万年而已,相当于一天24小时中的3秒。所以请大家在创作的时候大可不必去回避有深度的题目,找到自己最熟悉的一个点,然后有条理地切入就好,记住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试着用摄影去了解这个世界,然后才能正视自己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