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你一生的靠山!中医通心阳、治心梗的方子,值得学习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中医基础理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人活着,都想有个靠山。

我们的身体,拿什么当靠山?

我觉得,是我们的心阳。

心阳是什么?是心的阳气。它既是心脏功能正常行使的一种体现,也是支持心功能正常发挥的一种能量。心阳不足,心脏功能受损。心阳一灭,心脏功能终止。

当然,我们的生命,也就随之消亡。

什么样的人容易心阳不足?我告诉你,就是冠心病、心绞痛、心梗,证属寒邪阻痹、气滞血瘀的患者。

来,看一张医案吧。

话说有一个女性,姓张,年55岁。她看病之前,已经有冠心病病史5年了。天气凉的时候,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容易发病。发作时,她习惯用点含服的药,也能缓解。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发作3天,症状始终不见明显缓解。

刻诊,见心绞痛,患者说自己心脏仿佛是缩在那儿了,缩窄痛,或者是压缩痛,连及左臂和左肩。整个人怕冷,四肢不温,脉象沉迟,舌苔白腻。

医师姓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

他寻思片刻,写了一个张方子,很简单,就六味药:全栝蒌12克,薤白6克,细辛3克,川芎8克,生蒲黄15克,姜黄6克。水煎服。

患者用了5剂,感觉胸痛心痛大大缓解,但是依然感觉胸口里有寒气,发凉。医师守前方加高良姜3克。

这一次,患者用了10剂,基本痊愈,从前的不适几乎消失了。

这里面藏什么门道啊?我给你梳理一下,你就看懂了。

患者脉沉弛,舌苔白,四肢不温,感寒而发,胸中自觉有冷气,这毫无疑问,是心阳不足,寒邪凝滞了。寒邪主收引。气血遇寒则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而心绞痛。寒邪为阴邪,使得阴津不化,故而生痰湿,舌苔发腻,是内中有湿的表现。

综上所述,我们就明白了,当前就需要办三件事:一,通心阳,化解寒邪凝滞于心脉的局面;二,行气血,化解气血凝滞不通而作痛的局面;三,化痰湿,寒湿散则心阳可复。

按照这样的思路,你就理解医案中方子的意思了。其中,栝蒌和薤白能通心阳;细辛、川芎、蒲黄和姜黄能行气化瘀;栝蒌则兼具涤痰之效。二诊时候加入高良姜,文中散寒,化湿助阳。

这个医案和医方,虽然不复杂,一看就懂,但是它很典型。这也是我老师当初教导我,必须认真体会、记忆的医案和医方。因为临床上这类证属寒邪阻滞、气滞血瘀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很常见。熟记这个医方和医案,可以让我将来面对病家的时候,不慌不乱,有案可寻。

老师的教导,让我受益一生。现在,我也要和我的读者分享。

我想强调的是,咱们大伙一定要好好保护心阳。为什么呢?你看上面的医案,心阳不振,所以气滞血瘀作痛,所以痰湿凝滞,一切都源于心阳不足。它才是根源。

心阳如何保护?

1,妙用中药薤白。薤白,我以前讲过,是通心阳的一味药。拿它煮粥就很好。

2,不要熬夜。熬夜,伤的是心阴。心阴不足了,阴不育阳,心阳日久就受损。

3,主要保暖,不要让自己受寒。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前胸和后背要保暖。

4,好好吃饭,饮食规律科学,不糊弄,不吃凉食。脾阳充足,是令心眼充足的基本保障。

5,不要纵欲。肾精亏虚,肾阳不足,日久会累及心阳。

6,有了冠心病、心绞痛,要尽早治疗,尽早控制,不要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发展到最后,心阳亏虚了,问题就麻烦了。

好了,基本就说这么多。文稿里的医案和医方,我希望大家能仔细揣摩。非专业的读者,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借鉴应用。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