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力鬼斧Air机箱评测:传承的外观,再进化的散热

联力与去年底推出了一款中塔机箱——鬼斧,其个性化的双侧板外观、考虑周到的内部结构设计以及强悍的散热性能让其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而我们评测室也给出了推荐银奖。今年,他们带来了这款机箱的“船新版本”——鬼斧Air。Air这个词在产品上可以用来形容轻薄小巧,但很明显这不是一款中塔机箱能做到的,所以这个Air在全新的鬼斧机箱上就应直译为空气的意思。鬼斧Air,就是一款在散热性能上进一步优化的“小改款”。

机箱规格如下:

更加素雅的外观,有待提升的质感和设计

相比去年的鬼斧,新的鬼斧Air第一眼看过去最大的变化就是前脸。虽然整体设计保持了和鬼斧一模一样的外突梯形设计,但是去除了前面板两侧的ARGB灯光区域。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块网眼钢板。我们拿到的这个是白色版本,所以显得更加素雅简洁。正面只有一个镀铬联力logo在底部。

顶部是机箱的前IO。即使是去除了前面板的ARGB灯光,但由于三把标配的ARGB风扇的存在,联力还是保留了控制灯光颜色和模式的两个按钮。剩下的就是比较常规的重启、带灯环的开机按键、耳机麦克风二合一的3.5mm插孔以及两个USB3.0(联力将其换成了更低调的黑色)。旁边一个堵起来的则是Type-C口。默认并不附带,需要购买联力官方的附件自行加装。配置上还是比较主流,但是按键的质感以及缝隙还有待加强,并且按键的功能图示和名称冲压深度过浅,不细看几乎无法分辨。如果官方能用颜色进行涂描或许会更好。

虽然远观这个纯白色的箱子非常漂亮,但细看箱体与前面板结合处还是可以看到非常轻微的色差。当然,毕竟是塑料和钢材两种材质,即使同一种颜色也很难克服这个问题。不过应该是由于漆面较薄原因,箱体表面看起来还是比较粗糙。

由于这是基于鬼斧推出的更新产品,所以鬼斧上独特的双侧板也得到了保留。虽然这是一个功能性设计,但在外观上也为其加分不少。在一众“大侧透”的机箱中显得与众不同。与鬼斧不同的是,这次的鬼斧Air下侧板换成了整面网孔的设计,理论上能带来更好的空气流动性。与机箱前面板的网孔相契合,从侧面看过去,你甚至能直接“透视”到内部的框架。

虽然这已经是联力第二次采用了双侧板,但对于开合方式上,个人觉得还有优化的空间。也许是为了一个更干净的外观,联力并没有在玻璃侧板上设置任何的拉手,玻璃也是规整的方形。内嵌的设计导致每次打开玻璃侧板前都需要先打开下侧板。如果能在玻璃边缘切割一个凹槽会使开合更方便。

与玻璃侧板相同,下侧板前方也没有任何缝隙。想要打开这块侧板只能从尾部抠开,就感觉有一丝丝...难受。鬼斧Air侧板内侧跟鬼斧一样,在边角处设置了泡棉减震,磁铁设置在泡棉底下。但实际开合起来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它的减震效果,每次关上依旧还能听到较为大声的钢材撞击声。扣上后可以看到还有一条较为明显的缝隙,用户可以在此安装另购的RGB灯条。

在机箱的右侧,由于不需要考虑气流,所以下侧板变成了整块钢板。钢化玻璃下的线材盖板让强迫症患者大呼舒爽。

至于机箱的尾部,就是比较常规的布局了——电源下置、后IO孔旁边预留有120mm的风扇位、PCI-E挡板。跟之前的鬼斧一样,显卡默认采用横置安装。

底部有一个抽拉式的百叶窗式的防尘网,四角均有橡胶脚垫。

总结来说,联力鬼斧Air基于之前的鬼斧改编而来,前面板和侧板换用了细密网孔的设计。整体外观在延续了上代设计的情况下变得更加简洁,全白的颜色让其看起来还是比较干净舒适,不过表面的粗糙感、侧板生硬的开合撞击声都让整体的质感下降不少。虽然考虑到售价比上一代产品还便宜了70元,来到了600元的价位,但个人觉得还是可以有一些改进。

依旧是几乎无可挑剔的内部设计

内部结构上,鬼斧Air与鬼斧完全一致,作为曾经获得我们编辑推荐奖的产品,其优秀程度不必多说。从左侧的主要区域看起,鬼斧Air主板托盘上写着支持ITX、M-ATX和ATX,实际上它还可以支持E-ATX尺寸的主板。只需要卸下右侧挡板顶部的两颗螺丝再将其反装即可兼容。

看到电源仓的顶部,有个镂空的可拆卸挡板,这个区域可以安装两把120mm的风扇或者两块2.5英寸硬盘。而旁边的可拆卸挡板则可以给前置冷排和风扇留出充足的空位。

下方就是电源和硬盘的位置了,这个区域两侧通透。可以让用户在任意一侧调整电源。旁边的硬盘笼支持三块3.5英寸硬盘,拨开一侧即可轻松抽出硬盘支架。如果想实现更优雅方便的硬盘热拔插,需要选购官方的硬盘热拔插套件。

相比于主要区域,侧边的设计就丰富很多,首先打开下侧板就可以看到预设的两个2.5英寸硬盘位。

卸下左边硬盘笼的一颗手拧螺丝就可以左右滑动硬盘支架,不过滑动还是需要较大的力气,这个问题在鬼斧上就已经存在,这样的设计一方面给前面的水冷留出了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电源仓有着更大的空间。得益于此,联力鬼斧Air的电源仓空间相当大,可以支持到200mm长度的电源。电源仓底部有缓冲泡棉为电源提供支撑。

而侧边的主要空间一眼看过去是两个硕大的理线挡板,都采用了手拧螺丝固定,拆卸方便。左边的挡板里是机箱前IO以及前置风扇的线材。就是比较常规的USB 3.0、音频、跳线。只不过加上三把ARGB的风扇的线材就显得比较凌乱了。

打开右边的挡板里面是另外一块钢板,专门用来放置集线器,并且提供了靠左/靠右两种安装位置,同样也是手拧螺丝的设计。

下方则是两个2.5英寸硬盘位,至此所有的硬盘位都已经盘点完,鬼斧Air总计提供了3个3.5英寸硬盘位+6个2.5英寸硬盘位,撑满主板的SATA接口还有余,存储配置方面鬼斧算是一步到位了。

机箱附赠的三把风扇通过单独的框架固定,卸下前面板以及左右两侧固定框架的两个手拧螺丝即可取出框架。可以看到机箱框架上还设置了走线孔位。风扇框架通过凸起固定在机箱框架上,正反都能安装。

风扇支持5V ARGB灯效,转速最高1300RPM。

机箱的结构方面到这也说的差不多了,兼容性上就在这一并总结:

  • 水冷:顶部支持240mm(Max),前部支持360mm(Max)。
  • 风冷:176mm,能兼容市面上大部分高端塔式散热。
  • 显卡:384mm(前部无风扇或水冷),等同于没有限制。

虽然前面指出鬼斧Air尚有优化空间,但在内部结构方面,无论是兼容性、扩展性、人性化设计方面个人认为均没有明显槽点。从设计合理性的角度考虑,鬼斧Air是我一定会推荐的一款机箱。

装机体验:大面积理线挡板带来极致整洁观感

抛开内部较为独特的设计,鬼斧Air的内部布局还是比较常规的,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款机箱装机过程十分常规,并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为了搭配这个纯白的箱子,我也特意挑选了以黑白为主调的一些配件,配置如下:

由于我们采用了联力自家的极圈 银 360冷排,只能装在机箱前部,因此首先需要卸下风扇支架,这样一来鬼斧Air就成了一款半开放式机箱,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硬件和接线。

电源方面我特意选择了这款较长的EVGA SUPERNOVA 1200 P2电源,稍微移动硬盘笼后可以轻松放入,前部的空间也足够放置冷排和风扇。

将电源、主板和水冷安装完毕后,就可以开始理线了 。前IO的线材弯折以后使用附带的魔术扎带扎好接入主板,水冷风扇的线材从顶部走到右侧挡板处,再接入主板相应接口。至此,主要的装机步骤就算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理线和插上显卡了。有一说一,我必须承认这个走线只是随意为之,并没有过多的思考,因此整体观感还是比较凌乱的,但这就是理线挡板的好处了,扣上两块理线挡板,再盖上下侧板。整个背面瞬间干净整洁,除了两条主板供电线外没有其他的裸露线材。

至于显卡方面我们还是选择了常规的横置安装方式,这也是鬼斧Air的默认配置。当然,如果你对于颜值的要求比较高,官方也提供了竖装支架和PCI-E转接线可供选购。

正面十分干净,没有多余线材。

在不开启RGB灯的情况下,整套配置在颜值上还是相当在线的,黑、白、漆面、金属都相得益彰。简约又不单调。

而由于玻璃侧板的存在,所以RGB灯光也毫无遮挡。虽然鬼斧Air相比之前的鬼斧去掉了前面板的RGB灯带,但是水冷风扇自带的RGB灯效带来的灯光还是能够透过网孔,依旧光彩夺目。(甚至有些晃眼...)

散热测试:散热能力极为优秀

我们的机箱散热性能测试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能更好的获得一致性,便于各类机箱散热性能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将发热模块+散热器视为一个大的发热体,将机箱视为一个散热器,这个大的发热体的功耗和温度会因机箱这个散热器的性能而不同。

我们可以将机箱当作一个大的热阻体来计算,通过测试得到机箱内外温度差及功耗,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热阻,考虑到测试时的精度和误差,以及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最终将机箱的散热性能指标转化为超能指数:

   Exp = 3.3*Pd/(10+Tc – Ta)

Pd指发热模块稳定后的平均功耗,Tc指发热模块的表面温度(此处为机箱内的平均温度,我们的测试点为CPU散热器风扇前5cm处和显卡下方某固定点),Ta指环境温度,Exp越大,表明该机箱的散热性能越好。

在我们的机箱散热测试模型中,搭配固定的风冷散热器(先马冰雪130),测试时,散热器的风扇满速运转。机箱风扇配置为前置进风风扇装满,1个后置出风,机箱风扇的转速控制为1000RPM,如果机箱没有标配风扇,则统一使用ProArtist M12风扇,转速同样控制在1000RPM。

鬼斧Air标配前置三风扇,我们还加装了一个后置风扇,转速均控制在1000RPM,在我们的测试下,机箱内平均温度26.9°C,稳定时发热模功率为295W,此时的环境温度为26.1°C,通过计算后可得出该机箱散热性能的超能指数为:

   Exp = 3.3*Pd/(10+Tc – Ta) = 3.3*295/(10+26.9-26.1)= 90.1

虽然这是我们首次使用机箱散热性能的超能指数这一指标,实际上我们内部有做过多次模板测试,因此光从这个分数来看,90+分足以说明鬼斧Air的散热能力,对于90+分的机箱,我们给出的评价是:散热能力极为优秀,甚至可能会是很久一段时间内的最好成绩。

总结:实用先行,颜值随后

或许你会奇怪我为什么会对这么一款有着独特设计的纯白机箱给出这个结论,难道只是因为不满它的质感和细节?当然我承认这确实影响了我的观点,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在内部结构部分,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联力的用心,不管是良好的硬件兼容性、最大限度的空间利用还是各种从用户装机角度考虑的设计,都让我从主观上非常喜欢这款产品。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外观就会发现,其实除了纯白的颜色,其他都是针对“散热”这个功能进行设计的。前面板和左侧版整面开孔的设计使它有着更强于上一代的散热表现,可以令人惊艳。所以总的来看,在颜值和实用方面,联力明显更偏向后者。

而即使鬼斧Air在实用上已经做到了方方面面,但官方还是推出了四款附件供消费者自行“进化”手上的机箱。如果你是一个实用性上的完美主义者,可以按需选购,只不过这样一来,机箱的整体价格就来到了千元左右,性价比就显得略弱了一点。如果你不在乎这些额外的功能,只是希望一个设计优秀,散热强悍的中塔机箱,其629元的价格就显得相当有诚意了,它绝对是我首推的一款产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