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闲读:“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今天接着读杜牧的诗。还是老办法,一边介绍生平轶事,一边读诗。
是的,杜牧很顺利地通过了进士考试,甚至,在考试之前,他已经知道自己会是第五名。这并不奇怪,如果把杜牧同榜的进士都列出来,依照他们后来取得的社会影响来排名次,吴武陵就算真替杜牧要到了“状头”(即状元)也是合适的。
过了进士试,又通过了吏部的“关试”,杜牧顺利获得由吏部发给的“春关牒”(李贺也通过了进士试,但最终没有拿到这个“春关”),这位宰相之孙,终于赢得了科举出身,他有资格安心等待吏部的铨选了。
(唐代的曲江宴)
当然,这个等待里,杜牧还要跟“秦地少年”们狂饮庆祝,还要到曲江游宴,还要到雁塔题名……,总之,杜牧的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他的人生要走向崭新的天地了。
最后一次制举试
在科举之路上,杜牧是我们写过的诗人里最顺利的一位,因为,他没有等吏部的安排,而是参加了当年的制举考试(这个不是常设考试,恰好这一年就有一科),在接下来的制举考试中,杜牧又顺利过关了。
什么是制举呢,就是“制诏举人”就是以皇帝名义举办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前面说的进士试,以尚书省的名义举办。还有一点,制举的时间与科目不确定,科目不同,重要性也不同。比如杜牧这次参加的科目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白居易和元稹他们参加的那次叫“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稹是第一名)。贡举则是大致每年春天举行。值得一提的是,杜牧参加的这一次制举考试,是唐朝最后一次制举考试,后来就再也没有制举科了,试想,如果没有制举科,杜牧以进士之身,排队待选,何时才能得到官职呢?所以,杜牧在科举这一块是真的幸运,这当然也影响他的性格。
(大雁塔)
制举试以皇帝的口吻出题,由参加者口答(口试)或“墨策”(笔试),其实就是策问的形式。考生的待遇也好,管饭,不像进士试的自带干粮,当然,考试结果公布也不发榜,而是以诏书的形式颁布,显然,制举试比进士试高大上了许多,因为这次考试通过,基本上就是可以立即使用的官员,所以考试时“糊名”,在具体操作上也严格得多。所以,制举考试也不简单,据白居易记载,他当年应制举试,准备是很用心的:“将应制举,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如白居易、元稹这样的高才,都是闭门准备才敢应试的,但杜牧并不紧张,他照常欢快地庆祝,并不是杜牧比元、白高明,而是人的性格完全不同。
828年的制举科目分三类,分别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基本是选朝官)、详娴吏理达于教化科(基本是选地方官)、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基本是选军事长官),各有侧重点,上面说了,杜牧参加了第一科的考试并顺利通过。跟杜牧一起通过这一年“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有十九人,这一年,杜牧二十六岁,真正的青年才俊!
(杜牧画像)
顺带说一句:这一年还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文武双料状元——郑冠,他是长庆三年(823年)的进士科状元,又通过了这次的“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且拿到第一名,相当于武状元。郑冠这个人也很重要,后面我们说李商隐时要讲到,郑冠曾经是李商隐的幕主。
获职校书郎
在唐朝,考中了进士,并不能马上就能当官。立即就能做官,那是宋代以后才有的规矩,在唐代,新科进士一般情况下要守选三年,才能获得实职。另外还有规定:六品以下的官员每次职位任满之后,基本也要守选三年,六品以上的官员虽不必守选,也需要极力运作,才有可能获得官职,你看,在唐代,当官其实也不轻松,为什么会这样呢?
(杜佑的《通典》书影)
因为唐代有当官资格的人太多了,按杜佑的《通典》记载:唐朝前期内外正官编制是一万八千八百一十五人,但有资格当官的人,包括诸馆学生(唐代非常注重教育)、科举取士、军功、门荫、流外入流等,合计达十二万之多。人太多,但编制太少,接近六比一,所以唐人有话:“士人二年居官,十年待选”。没办法,大家排排队,论资格、比能力、讲关系、论运作。
所以,唐代的官员,都在想办法缩短自己的待选期,不管是通过什么办法。
有例外,就是参加皇帝名义的制举并取得优秀成绩,比如元稹直接考了第一名,直接就是左拾遗(从八品,比杜甫的左拾遗来得难多了,所以他有机会出相);白居易成绩稍差,授了校书郎,杜牧也是校书郎,细想这并不容易,他们三个都是前后通过了贡举进士试、吏部科目关试、制举试,连过三关,直接授官,情有可原。
校书郎这个官职虽然品秩不高,但实是美职,唐代的名诗人,还有很多是从这个官职走上仕途的,比如前面的杨炯、张说、张九龄、王昌龄、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后来的李商隐、韦庄等都是以校书郎释褐起家的。
(白居易像)
总之,杜牧开始当官了,那个白天吃野菜,晚上没有蜡烛照明的苦孩子,熬出头了,他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前面写刘禹锡时曾举白居易的例子,白居易在做了校书郎之后:“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茅屋五六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仟,月给亦有馀。”虽然还不富裕,但总归是成了一个有闲暇(一个月只用上两次班)且经济独立的人。
开始幕府生活
杜牧在校书郎的位置上只干了半年,就接受江南西道观察使沈传师的邀请,去洪州(江西南昌)出任幕府巡官了,从此,滕王阁里,有了风流诗人饮宴的身影,他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张好好(那是后话)。
(滕王阁)
沈传师是大书法家,这里不多说,那是题外话,驱使杜牧愿意入幕的原因大概有两个:1、增长见识,杜牧是一心想着家国的人,他可不愿意当一辈子御用校对(何况也不可能);2、沈传师给了他丰厚的聘金。这笔钱有多少,无据可查,但大抵不会少于后来李商隐一次性获得的幕银:三十五万,三十五万不是小数目,比得上在校书郎这个职位干好几年。
(大书法家沈传师像)
当然,钱很可能不是主要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杜牧想历练一下自己。人际关系、地方实务、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但实际情况并不好,依照杜牧自己的记载:“十年为幕府吏,每促束于簿书宴游间”(《上刑部崔尚书状》),也就是说,杜牧对于工作实务并不得心应心,更何况还要忙于来往应酬,他深恨自己被现实裹挟着进入了一个碌碌终日的小官状态。
或者,这也是“风流”杜牧的开始!环境可以改变人,这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人性!
(杜牧老年画像)
既有宴游,当然就有女色,那个时代,官妓是合法的,甚至还给他们准备了专门的乐籍管理制度。对于一个文才过人的大诗人,美女、盛宴、欢歌当前,杜牧脑海里一定升腾起的是美好的情感吧,我们认为,这跟贩夫走卒们一般的狎妓可能有所不同,杜牧与这些歌女们的关系很微妙,他们的感情基础,基于杜牧对于女性美的欣赏与爱惜,也基于这些有才华的女性让杜牧心里生出的温柔,一个人在幕府里过活,他需要这样的情感来抚慰他孤单的心。有人坚决批判杜牧的好色与风流(坚决程度略小于白居易),但实质上,杜牧这些名诗人的生活层面,他们的“好色”,与通常所说的“淫”,有明显的区别。要说受大环境坏的影响,滕王的淫乐与不堪或许会给他一点点心理暗示吧。总之,到南昌之后,一个困苦少年从此向“风流”诗人演化了。当然,这个演化过程足够长,足够久,现在才刚刚是个开头。一个人对于时代与大环境的抗争,无论他多有才华,他也总是无力的吧。
一首赠别诗
生平先说到这里,我们顺带着读一下杜牧的《赠别二首》中的第二首,第一首之前读过,就是那篇“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第一首诗很有名,有名的是他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的总结,但人们往往忽略了第二首的细腻,也是真真的好诗,所以,挑出来简单说说,全诗如下:
(诗意图)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我们知道,这是杜牧在十年幕府生活之后写的一组诗,内容是写诗人与妙龄歌女依依惜别的心情的。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男女两个人就要分别了,而这种感情却无法描述,是多情呢,又不能长相厮守,既要天涯路远,那么是无情了,但却也不是,因为心底觉得恋恋不舍,就算举起酒杯强装潇洒的不在意,生生要挤出一丝笑来,却又完全笑不出来,为什么会笑不出来,当然是因为感情太深,太“多情”,不舍得。要分别了,对着自己心爱的人,当然是要笑出来的,因为“多情”,偏偏要分别了,恋恋不舍又笑不出来!多委婉,多细致,诗人将特别身份的男女临别时的情绪拿捏得多么到位。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然后诗人抛开自己,也抛开不写心爱的人动作神态,而是转写宴会上的蜡烛,因为诗人带着伤感的心情环顾四周的事物,所有的物事都染上了着伤感的色彩,蜡烛当然有“芯”,诗人用“芯”来比伤心人(诗人自己)的“心”,我也明明有心啊!蜡烛彻夜照明所流下的烛泪,正是为离别的人而伤心落的泪,多么心痛啊。这些泪,一直“到天明”,当然是因为告别的时间长,更衬托出男女主人的不舍。
(诗意图)
如果留意就会发现,杜牧的诗才,最多体现在他的绝句上,这些绝句,大多精炼流畅,用语清新爽逸却又表情达意精确,看似简单的四句,写出的情致却意味隽永,让人回味无穷,当然,像赠别诗这样的诗,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诗人特别“走心”,真诚永远是最能打动人的东西,所以,杜牧看不上白居易的诗,估计是觉得他们的“假”,“隔”,杜牧写诗,常常是把真诚的心放在诗里面,我想,这大概也是写诗的诀窍吧!
大概也是因为他精彩而真诚的诗太多了,才使他成了晚唐诗歌的另一座高峰,收获了与杜甫的“老杜”并称的“小杜”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