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经历的“痛苦”,不必说出来
文/唯晨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生而为人,谁都避免不了吃生活上的苦,不同的是有的人喜欢四处倒苦水,显得生活很难,有的人则习惯隐忍,总会给人轻松感。当然,在普遍之中总会存在个别的真困难,那种极端的苦也只有当事人自己能懂,人总是在未尝到更苦的时候,误会自己是最苦的那一个。每个人心中都装着说不出来的心酸和无奈,不要指望靠着说出来让别人理解且同情,毕竟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谁都不会太在乎,更不可能感同身受地懂。生活赐予的伤唯有自我修复,谁都希望能够被理解被心疼,遗憾的是鲜少有人对别人的事情格外上心。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无论是起因还是结果都截然不同,毕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总会令人大吃一惊。你无法预料也不会知道,自己在无意间说的某句话做的某个动作会将谁戳痛,所以,无论关系怎样,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可保证彼此间的感情不变质。曾通过这么一个故事,说在森林中有一只小猴子,在林间跳跃的时候不小心受了伤,那是一条被树枝划开的口子,虽然很疼但并算不得重伤。但是小猴子觉得这是个令自己最痛苦的伤,于是只要遇到伙伴便扒开伤口给对方看,一边哭诉一边接受别人的安慰。有时候为了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伤口的严重,还会刻意地展示出触目惊心的一面,只是这样会将原本即将愈合的伤口反复开裂。
小猴子的伤口在“配合”它四处诉苦之后,慢慢恶化,原本能够愈合的伤竟逐渐恶化,最终由于伤口感染过重,可怜的小猴子最终丢掉了性命。那些见过它伤口的小动物们在小猴子消失后慢慢将它忘记,森林依旧还是那片森林,谁都不曾注意一只猴子的消失。其实,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每分每秒都有“大事”在发生,但众人的记忆却总是很短暂。有些事情,对别人来说只是一件恶性社会事件,在当时或满心痛苦或大声发表观点,可一旦“风头”过去,则彻底忘记。但那件事情对当事人而言却是一生的伤痛,永远都过不去,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原。这就是最现实的人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在人际交往中,没必要将自己的心事全都表露出来,无论欢喜或悲伤,别人都不可能感同身受。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我真替你开心”“我真为你难过”的场面话,情绪的产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甚至在同样的经历之后并不能产生相同的情绪,那些说“理解你”“懂你”的人,只不过是想找个机会拉近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拉近多半带有目的,若非经济合作,便是情感需求。表达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性,而聆听则是需要不断地修炼才能让自己做到的淡定。做人不可过于爱表达,言多必失,无论什么话,一旦说多了之后就会被嫌弃被排斥。在人际交往中,从来都是多听者博学,少说者少错。
汉语成语中有个词叫感同身受,指的是一种犹如自己亲身经历之后的感受。然而,这世上从来都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心情,若能猜出八九已是了不得。复杂的是人心,“懂”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鲁迅先生曾写过这么一段话:“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通常情况下,对于别人的痛苦没有人能做到真懂,有些可怜和心疼已属不易,多的是觉得吵感到被打扰。
世界就是这样,你已经很痛苦了,我却因为被你痛苦的样子吓到而烦躁。终究是谁也无法真切去感受另一个人的感受,毕竟人性自私,自己的感受尚且顾不过来,更别提能够抽出精力去全身心地替旁人着想。周国平曾说:“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便是一种浅薄的自负,热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诩朋友众多,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社交场上的主宰绝对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者无聊。”这一生,你所经历的痛苦,不必完全说出来,毕竟没有人能将它们真正放在心上,那些愿意细细聆听的人若非闲来无事爱凑热闹,便是在寡味的生活中急需寻一味调剂。
作者简介:唯晨,自由撰稿人。热爱文学,对诗词及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