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风光无限在险峰,老戏骨的树高百尺,落地生根
近几年来,当红流量明星“小鲜肉”们,愈发成为广大公众的群嘲对象,普遍鄙视和嘲讽"小鲜肉",已经成为社会舆论某种程度的“政治正确”。
除却他们的广大狂热粉丝,恐怕大多数普通公众,都会对他们的天价片酬,对他们的日进斗金,对他们的拙劣演技,不由自主地心生鄙夷。
然而,存在即合理,“小鲜肉”这种现象,在经济文化发达的社会自古即有之,其实并没什么大不了。 毕竟对外表美丽事物的喜欢,是全人类的共性。既然现代男性可以去大方自然地观赏各种身材火辣、衣着暴露的封面女郎,那么现代女性当然也同样可以理直气壮地“消费男色”。
因此,男性偶像给追星女孩“造梦”,满足她们精神世界的幻想,已经在全世界形成了产业化经营。而随着我国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与日俱增,同样造就了一个发掘潜力巨大的追星市场。
全中国近14亿人口,英俊漂亮的年轻人原本就不少,现代科技社会,高度发达的整容术和日新月异的化妆术,更可以极大提高他们的颜值。
而且,经过娱乐资本几年时间的摸索,如何批量制造新的“流量明星”小鲜肉,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链:
以一款被大炒热炒的综艺节目或者网络剧为媒介,通过漫天热搜遮蔽公众眼球、铺天盖地的营销水军快速造势,
让一些原本无人知晓的年轻人,只需其后台资本舍得投放水军,在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其中的佼佼者,或许便能一步登天成为成粉丝众多的火爆明星,甚至立马就敢开出一部网剧6000万、一部综艺8000万的天价片酬,还居然有无数投资方对他们趋之若鹜。
论其捞金效率,更远远超过了那些曾贡献无数经典角色和作品的老艺术家。
这样的现状,自然是绝大多数人看来,都是很不公平。
然而,买彩票中奖一次,收入可能胜过很多人十年的收入总和。但真有几个人会因为工作赚钱不多,就不工作,专心买彩票吗?或许有人会,但我肯定不会。
小鲜肉成功的本质,跟买彩票差不多。不知道多少少男少女在做着一夜成名的梦,但最后能成为流量明星的,只有那么几个。最终能够成名躺着赚钱的,万中无一。那些失败的人,被残酷的造星工业啃得连渣都不剩了。最重要的是,你成不成名,除了你是否努力、方式是否正确,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根本是不可控的。
你要么成为,要么就什么都不是,几乎没有中间道路可走。那些没有成功突围的小帅哥,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努力,一文不值,没有任何意义,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收益。没有人会为一个不能带来流量的小鲜肉付钱。
小鲜肉的世界,是个赢家通吃的世界,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世界。
而且,正因为可替代性实在太强,对绝大多数年轻艺人来说,真正大笔捞钱的时间,或许也就当下红火的这么几年。
趁着小鲜肉们皮相光鲜,影视公司们简直恨不得他们天天接广告,月月接新戏,一刻不停地做印钞机器,唯独从来就不曾考虑过他们的口碑风评,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老艺术家或者说老戏骨们,则是在过去被称为“文艺界”的,现在至少也是“影视圈”,不同于流量明星的“娱乐圈”的另一个世界。
戏骨的世界,成功仍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你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站在金字塔尖的仍然只有少数人,但你没有挤上去,仍然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并基本上能活得很好。
因为《人民的名义》热播,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达康书记”吴刚老师的演技爆表,还可能知道他拿过金鸡影帝,十年前就曾饰演过另一部大热剧《潜伏》的重要角色“陆桥山”,但所有真正的电影迷,大概都能列举出一群论演技绝不亚于吴刚老师的老戏骨。
比如王砚辉老师,他的际遇不如吴刚老师,没拿过权威大奖的影帝,也没主演过《潜伏》《人民的名义》这样收视爆表的电视剧,但一样能够靠演技安身立命,一样积极活跃在影视圈,并广受尊敬。
这不,2015年《烈日灼心》两分钟杀人犯的惊艳,2018年《我不是药神》的“张长林”院士,终于让他成为了有口皆碑的著名演员。
事实上,影视工业的从业者,绝大多数的可替代性都非常高。片场的随口八卦,酒桌上的一个段子,都有可能从此堵死某个具体从业者的一条路,这就是所谓的“业内口碑”。
即使是在当下粉丝经济占相当主导影响力的时代,从业者的发展前景,仍然主要取决于业内“千夫”对之的基本观感。大多数从业者和当红明星比起来,或许什么都不是。但千千万万什么都不是的从业者,构成了所有明星演员赖以为生的产业。
而真正捧红小鲜肉的那些狂热粉丝们,同时亦是最无情最无理性的一群人。
只希望自己偶像永远出卖一张漂亮脸蛋、永远一副梦中情人状,来给自己幻想的狂热粉丝们;极端到不许自己偶像为扮演角色而扮丑增肥,必须永远在镜头面前做花样美男状的狂热粉丝们;
一听旁人批评自己偶像“演技”便群起而攻之,甚至辱骂喷脏、徒招恶感的狂热粉丝们,而这其中,就很可能招惹了、得罪了她们不屑一顾的某个业内“千夫”。
跟某个当红明星互撕,对业内原本不是什么大事,除了双方的粉丝和利益相关方,没什么人真正在意。反倒是司机、场工间口耳相传的故事,可能会间接导致一个项目在咖位相当的明星间选择时的倾向性。假如一些不友好的传闻,开始在摄影、美术、编剧、导演这个层面的从业者间成为段子,那这种倾向性就会变得逐渐肉眼可见了。
假设某个在从业者心目中口碑甚高的资深业内,无端遭遇了狂热粉丝的谩骂诋毁,更足以在整个圈子里激发相当程度的同理心。
人都是趋利的,从业者或许会在社交网络上随着大流去斥责小鲜肉,但很少会仅仅因为讨厌某个人而拒绝一个靠谱的活儿。现实的确不允许一个项目用吴刚老师去取代,但最低限度仍可在和李易峰之间做选择题,更别说新出道的蔡徐坤们尚且在虎视眈眈了。
某家偶像爱豆或许对粉丝而言是稀缺的,但并非不可替代的。一句“粉丝自发”,不足以成为免责的理由。宠物咬了人,民事责任是要归饲主承担的。
因此,粉丝们或许当真可以为自己偶像,不惜卖掉全家的肾。但业内也会在酒桌上随口讲一个段子。
当一种敌意和反感的情绪在产业中逐渐蔓延,恶劣的业内口碑与风评,足以让一个如日中天的当红明星——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而且,娱乐圈里向来是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粉丝们长情的很多,但无情抛弃旧偶像,而去奔向下一个新人的,永远则是更多。
所有,单独比个例,可能所有人都会觉得小鲜肉比老戏骨付出少回报多,很不公平。
但比较两个群体,你才会发现,“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确实是长者的人生经验,是绝对没有错的。
( 本文部分内容为【韩丁】原创撰文 | 授权【狐狸晨曦】整理发布)
写文不易,若您喜欢,请轻轻一点下方栏,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