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花中偏爱菊
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何以花中偏爱菊
作者|董先明
朗诵|王旭
中国人对菊花可谓情有独钟,从唐朝就兴起了“斗菊”之风。到了宋朝,民间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更是蔚为壮观。
古人深谙赏菊、品菊、咏菊、画菊的雅趣,历代菊花专著或菊谱层出不穷。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菊花文化。这种文化广泛而深刻地体现在诗词、小说、绘画和民俗中。
唐朝元稹诗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不畏秋寒、不惧风霜,从容绽放,人们便将菊花这种特有的物性,引申过渡到形容人的精神品格上,用以称赞高雅脱俗、隐逸退让,特立独行的品节操守。
正因为如此,一株菊花,便足以引诗情于碧霄。古往今来,咏菊的诗词歌赋,可谓洋洋大观,佳作迭出。有的赏其姿,有的赞其色,多是借物咏怀、托物言志之作。
最早以菊入诗的应首推屈原。他不仅用诗写菊花可以食用,还以菊花寄托理想。他在《九歌》中咏道:“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这是借秋菊表明自己人格的高洁。
陶渊明应该是咏菊的形象代言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尽了诗人脱离樊笼后悠然自得的状态。“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从此,菊花便有了“霜下杰”的美名。
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节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民间便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孟浩然在《过故人庄》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约。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也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风雅之事。
优秀的咏菊诗,都是作者的人格写照。南宋诗人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就展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风骨。在当代,陈毅元帅的《秋菊》一诗堪称经典。“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诗人借菊花表达了大无畏的气概。
画家们常常选择菊花作为抒情的重要表现对象,或娇艳、或雅致、或冷峻、或疏朗,用一支健笔画出灿灿秋光。其中,八大山人的菊,以墨勾勒,有高清野逸之气;吴昌硕的菊,气势磅礴,有超群绝伦之气;齐白石的菊,苍劲俊逸,有清隽高雅之气。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情不同。金秋时节,我附庸风雅,走进了成都人翘首以盼的第59届菊展园。帅旗、绿牡丹、绿云、黑菊、十丈珠帘、玉壶春……各色菊花,千姿百态,俊秀飘逸,满园馨香,一片接连一片,铺陈出灿烂如霞的花海景观,让秋韵增添了几分浓浓的诗情画意,让人领略了“秋日胜春朝”的美好与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