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听冷雨,以热粥抵消寒气
一入10月份,北方的秋就开始向着初冬迈进,一场接着一场的雨,裹寒夹冷而来,教人猝不及防。天潮地湿,这时候太原的暖气还没送上,撑伞已不挡风,加厚的雨披便顶风而上,好歹遮蔽些寒气罢。
深夜,当潇潇雨声扰醒了温暖的梦,便再也无法安枕。窗外,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连思绪也被濡湿,不禁思及夏日的晴暖来——剪秋绘春绣夏染冬——若得四季平和,便无所遗憾了。我也知道四季应该分明,该冷时冷,该热时热,这才符合自然五行运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掀开被窝的暖,披衣起来,喝一杯热水,敲一阵键盘,洗漱备饭,而后启动电车,走进雨里风里,眼前茫茫,思想也茫茫,看不见花花绿绿,只看到天地之间这一方领域,播放的影片非黑既白,凄凄冷冷,从片头到片尾,惆怅,是唯一的表达。
前车后辙,多少人都奔波在风里雨里。雨声呜咽,携着十月冷冷的风,浑身武装,从头盔到雨衣,从电车的棉挡风再到后座孩童的护膝,寒流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或为了薪资,或为了求学,人们仍奔波在路上。 流年连敲带打,将季风最后的一丝温暖悄然掩藏,渐入深秋,叶黄枝疏,眼前无高山可仰,无清泉可濯,只这雨点散如碎玉的微芒,也隐在岁月长流里了。
顶着冷雨去,冒着寒风回。炉子点燃,熬煮一锅热粥,米豆皆入水中滚着,到院子里伸手摘几颗红枣,洗净投入锅中,寻一个矮凳坐了,捧一本书,提升灵魂。
书卷之气,便从零零星星攒起,萦绕在读写之间,提炼生命的气质,一点点靠近,一步步前行,那些让你沉浸醲郁含英咀华的诗句,会与生命相互融合,有爱,有温暖。
锅里冒着热气,辞章在齿颊留香,唤家人吃饭的语气轻快了许多,日子虽然艰辛,总有热粥可温,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为爱的人做饭,在五谷蔬果的忙碌中,总能激发出生活的希冀。
打开抖音,正播放王惠的京韵大鼓《探晴雯》:“凄风冷雨不可听,乍分离处最伤情。”听一听冷雨,喝一口热粥,一任时光穿过指缝,悄悄地溜走。这样也好,活着,就这么赖在岁月里,让一碗热粥驱走寒气,此刻,我已身披秋色,心境五颜六色,感受生活的美好。
活到这个岁数,走过遍地狼烟,又何惧凄风冷雨?做一个被岁月遗忘的人,沉浸于诗酒茶,不被风雨惦记,不被距离限行,用一指阳光,温暖自己,善待别人,接纳可咸可甜可平淡的生活。让棱角被光阴打磨,在生活这个大缸里栖身,留一点自己的嗜好,取悦自己,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这么一想,寒气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窗外的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锵敲在窗棂上,浮漾湿湿的雨光,灰而温柔,背光幽暗,迎光则微明,待粥香四溢,袅袅升腾,窗里,窗外,云缭烟绕,氤氲成诗,鼓琴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