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离开宝钗后,宝钗的归宿是什么?书中早有定论:嫁给雨村

作者:正气歌声

宝玉和宝钗婚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其实不需要多说,正如《终身误》曲子里面所说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玉虽然和宝钗成亲,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已经逝去的黛玉。
宝玉不仅不喜欢读书,还痛斥读书上进的人为“禄蠹”。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如红学家们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思想进步,而是因为明清易代,作者不愿仕清,不愿为清廷服务,对那些卖身投靠异族政权的士大夫们很是鄙夷。在此国破家亡之际,还卖身投靠异族政权的那些读书人,不正是“禄蠹”吗?
也正因为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读书上进才显得那么的让人鄙视。而如果除去这层关系,读圣贤书然后去参加科举考试为官,那不就是一条“正路”吗?就算是伟大的思想家龚自珍也没有排斥这条路,而是一直参加科举考试,连续考了六次才中了进士。除了明清之际的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红学家人为地给曹雪芹拔高的那种思想。
也正因为是在明清之际的那个“虎兕相逢”“白骨如山”的“末世”,那种坚持民族气节,坚持不肯为清廷服务的气节,才真真正正地为世人所尊敬。
也正因为如此,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思想家坚持不肯仕清,邓之仪在不得不做了清廷的官员之后,发出了“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的痛入骨髓的感叹!大诗人吴梅村在迫于压力不得不出任“国子监祭酒”时,途径淮南,发出了“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的感叹!另一个大诗人钱谦益以自己曾仕清作为终身污点,暮年不顾自己行将就木的身体投身反清运动!大学者朱舜水为了坚持民族气节,东渡日本……
这样说来,坚持民族气节,不肯读书仕进并非是什么超出于常人的深刻的思想,而是那些心中还有民族气节的士大夫们的普遍心态!也是《红楼梦》作者的情怀。
也正是基于这点,宝玉和宝钗的分歧就完全能够理解了。
前面我们分析过,宝钗是影射清廷阵营的。她自然是希望宝玉能够为清廷所用,为清廷服务,而这正是宝玉所坚决不肯走的一条路!
宝钗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是矢志不渝的。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宝钗对宝玉说过读书仕进的话,可遭到了宝玉的鄙夷不屑,这让宝钗很是尴尬。但宝钗并未因此而丧失了对功名利禄的向往。
宝钗曾作过这样的一首词: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最后两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将宝钗对功名利禄的矢志不渝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这样一对在读书仕进问题上看法完全相反的两个人却成了夫妻!这还真可谓是造化弄人。
由于宝玉和宝钗二人志趣不投,宝玉对功名利禄毫无兴趣,而宝钗则信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样的夫妻生活,对宝玉来说,“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宝玉离开宝钗是必须的结果。
那么宝玉离后开,宝钗又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关于这个,其实作者早就告诉了读者,只是许多人从来不敢往那方面去想罢了。
在第一回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副的对联:
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红楼梦》中无闲笔,这样的一副对联在以后必然会得到应验!
这副对联的第一句与本文的主题无关,暂且略过不提,以后会和大家详细地讲述。第二句是讲宝钗,这里的“时飞”即是雨村的字!这也即是说,宝钗会嫁给贾雨村!
早在十多年前,笔者读高中的时候,就曾经将这一想法和同学有过探讨,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个太荒谬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宝钗就是一个知书达礼、恪守封建礼教的大家闺秀,怎么可能会另嫁他人呢?
这种观点显然是受主流红学家们的影响,但在我们“吴氏红学”看来,宝钗一心追逐宝玉,而且三更半夜还赖在宝玉房里不肯走,心机重重,并非主流红学家们所说的那样。在我们前面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这点,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者比我们所有人更清楚,贾雨村字时飞!这样说来,宝钗嫁给雨村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且批语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在第三回中说贾政为雨村谋补了金陵应天府之缺,雨村“拜辞了贾政,择日到任去了。”在此句旁甲戌本的侧批说:“因宝钗故及之”。此时 全书刚到第三回时,尚未说到薛家任何人,怎么挨得上宝钗?很显然,后半部的故事中,雨村要和宝钗有着密切的关系。
红学家吴世昌也持此观点。
吴世昌先生说:“(后面)雨村彼时已经飞黄腾达,而宝钗自己却已到了'好知运败金无彩’的可怜地步,不再那么富贵,也不发生什么'身份’问题了。而且宝钗是个重实际而不尚理想,精通世故而又'随分从时’的人,嫁给雨村又有什么不好呢?她被宝玉遗弃时还那么年轻,只要不是道学先生,也不必认为再嫁又有什么不对。关于这一点,棠村在小序中就已指出:雪芹'明写宝钗非拘拘然一迂女夫子。’我们又何必倒替素性豁达大度的宝姑娘'迂’起来呢?至于嫁什么人,更不成问题。她和贾雨村虽然处境不同,但他们在思想上、在感情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二人都是老谋深算,奸诈成性,一旦成为眷属,定能如鱼得水。所以若就思想性格而论,宝钗配雨村远远比配宝玉更为合适。譬如说,'宝姑娘’如果在雨村面前谈起仕途经济的学问,他决不会像宝玉似的'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所以仔细想来,宝钗如果配了雨村,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佳偶’,真所谓'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定有夫唱妇随之乐。可知第一回中'钗于奁内待时飞’一语,并不是泛泛的点缀,而正是脂砚所谓千里外的伏笔。”(《红楼梦》原稿后半部若干情节的推测——试论书中人物命名的意义和故事的关系)
在第三十二回里,雨村和宝钗二人出现关联的时候也是暗写,这回宝玉被贾政叫去会他,宝钗遇到袭人问宝玉为何匆匆而去,袭人笑道:“想是有客要会。”宝钗笑道:“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从没和贾雨村见过面,宝钗倒开始关心起雨村来了!这应该也是一个伏笔。
雨村这样的人,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枉顾人命,实在是令人不齿。而宝钗为了荣华富贵,完全不会顾及这些,也足可以见此人实在是被“功名利禄”迷了双眼,“无情”的评语一点不为过!
宝钗自从嫁了雨村之后,也终于拿到了她想要的一切。而宝钗也觉得终身有了依靠,正如吴世昌先生所说“二人都是老谋深算,奸诈成性,一旦成为眷属,定能如鱼得水”,随着雨村的步步高升,宝钗似乎也到了其人生的顶峰。

宝钗最终的命运又将是什么呢?我们“吴氏红学”今后将会继续给您讲述。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