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家谱微

没有“心脏”的微生物

细胞核

我们人类是有心脏,并靠其维持生命的。那微生物有没有“心脏”呢?在微生物的细胞当中都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像心脏一样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等方面起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把它称为细胞核。是不是所有微生物都有细胞核呢?不是。在微生物界有一类群微生物不具备真正的细胞核,它们的“心脏”被科学家称为拟核。一般情况下,拟核无核膜,没有核仁。它的遗传物质DNA也仅为一条双链环状结构,极其简单,并且DNA也不与组蛋白结合。具有拟核的微生物是通过二分裂的方式来繁衍后代的。这一典型的微生物类群被称为原核微生物。它们不光在细胞核上有区别,而且细胞壁(大多数微生物含有肽聚糖)、细胞膜(没有固醇)、细胞器(没有液泡,溶酶体、微体、线粒体、叶绿体等)等方面也与具有真正“心脏”的微生物有区别。原核微生物是在生物出现的早期阶段就已出现的最早的类群,所以在细胞结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原始低等。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蓝细菌等。

有“心脏”的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界既然有不具“心脏”的微生物,自然也就有具有“心脏”的微生物,这类有“心脏”的微生物就被科学家称为真核微生物。他们认为,一切细胞生物都是同源的。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不论是原核微生物,还是真核微生物,也不论是简单的单细胞微生物,还是形态结构较复杂的多细胞微生物,它们在物质组成成分、遗传变异、物质代谢和生长繁殖方面的共同性是主要的。但生物是发展的、进化的,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造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差异。所以真核微生物比原核微生物要进化得多,它具备了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具有核仁,其遗传物质为多条染色体,DNA与组蛋白也结合起来,更加有效地繁衍后代。

真核微生物的繁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在细胞中存在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器,如液泡、溶酶体、微体、线粒体、叶绿体等,为物质运输、营养代谢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它们比原核生物要高等。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好热性细菌及其起源

生物可以生存的温度界限究竟是怎样的呢?美国的微生物学家,特别是对温泉微生物进行了精心研究的布罗克曾对各类生物可以生长繁殖的温度上限作了归纳。

虽然有记录说明动物中的鱼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昆虫等能在高温环境下生存,但布罗克把这些生物可以生存的温度上限定在50℃以下。可是细菌生长温度的范围更广。在美国黄石公园92℃的温泉中,细菌的某些种类还能够生长繁殖,这就是好热性细菌。为什么好热性细菌能够抵挡住高温呢?原来它们的DNA链上的碱基不同于其他生物,由DNA所产生的蛋白质和核酸具有不同的氨基酸成份,使这种细菌的抗热性能大大增强。

对于好热性细菌的起源问题,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最著名而又非常离奇的想法是著名的阿累尼乌斯提出的,他认为好热菌是从高温的行星——金星飞来的生物。比较公认的见解是,好热菌是从好温菌逐渐或是通过飞跃适应环境演化而来的,但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还有待研究人员的进一步探究。

蓝细菌

蓝细菌

蓝细菌原来被误认为与蓝绿藻是“一家人”,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蓝细菌微生物的细胞核是原核的,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才把它同蓝绿藻区分开,另立了一个“门户”,改属原生生物界的光能细菌类而与真细菌并列,现称为蓝细菌。蓝细菌的形状分球状和丝状两种,球状的蓝细菌是单个的微生物,它具有两层细胞壁,在细胞壁的外面常包围有一层或多层的黏质层,外形与细菌的荚膜或鞘相似。

而丝状的蓝细菌是由许多个单个细胞串联在一起形成的,每个细胞彼此之间有孔道互相连通,形成一个整体。蓝细菌在地球上分布极广,从两极到赤道均有它的身影,但它的行动却并不快,均以滑行运动,而且体外没有如细菌鞭毛样的运动器官。由此看来,蓝细菌的存在已很久远了。蓝细菌是光合自养菌,能利用光能自行合成养料,并且能耐受极端的环境条件,例如: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单细胞的蓝细菌能在岩石层下的缝隙内,利用少量湿气和日光生活。对于蓝细菌的生殖,人们现在只知道它还处在无性繁殖阶段,还没发现有性生殖。它们的繁殖,是典型的由一枚母细胞分裂成两枚子细胞,比较简单。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种较原始的自养生物,对它的研究还不很深入,有许多问题有待后人来解决。

放线菌

放线菌

放线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在高山深海和北极地区都有它们的存在,尤其在土壤中,无论是数量和种类都是最多的。由于最初发现的放线菌的菌落呈辐射状,因此而得名放线菌。放线菌的菌体为单细胞,其结构与细菌基本相似。大部分真放线菌菌丝由分支的菌丝组成。菌丝分2种型态,一种为匍匐生的基内菌丝,基内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向空间生长伸出另一种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叠生在营养菌丝上面,它可能满盖整个菌落表面,呈棉絮状、粉状或颗粒状。除少数种类外绝大多数的放线菌都是异养菌,需要依靠外界的营养物质来生活。但它们的食性颇为不同,有的喜欢吃简单的化合物,另有一些专喜欢啃硬骨头,以纤维素和甲壳质为食。现在对放线菌的研究很多,它的重要经济价值就在于放线菌能产生各种抗生素。抗生素能有效地防治人类和牲畜的传染性病害,还能有效地抑制和杀死各种细菌,对防治动物病害和植物病害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人类有用的一群微生物。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这一名字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立克次的医生,是他首次在1909年研究落基山斑疹热时首先发现了这种病原体。次年,他由于感染斑疹伤寒而死去。这种立克次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型微生物。它具有与一般细菌类似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又具有与病毒类似的在活细胞内寄生生长的特性。立克次体能侵染人类,诱发疾病,它们一般经携带立克次体的节肢动物叮咬或其粪便污染伤口而感染人。立克次体侵入人体后,常在小血管的内皮系统中繁殖,引起细胞肿胀、增生、坏死、循环障碍及血栓形成,并且立克次体具有毒性物质,能引起红细胞溶解,甚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而死亡。对于立克次体目前尚无理想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所以对于立克次体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搞好环境卫生,防止节肢动物的叮咬,对于患者可用氯霉素或广谱抗生素来治疗。

支原体

支原体

支原体也称类菌质体,是目前已知的即使离开活细胞也可以独立生长、繁殖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和最小的细胞型生物。支原体的外形呈高度的多态性,基本形状为球形和丝状。此外还有环状、星状、螺旋状等不规则形状。与其他细菌不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形成一种“油煎蛋状”的菌落,中间呈淡黄色或棕黄色,边缘通常呈乳白色或无色,好像一只煎熟的鸡蛋。支原体广泛分布在土壤、污水、动植物及人体中,多为腐生菌或共生菌,只有少数为致病菌。现在仅肯定肺炎支原体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人类经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可出现具有保护性的表面抗原体,还有可供诊断用的非特异性冷凝集素和MG株链球菌凝集素。经研究发现,支原体对热及抗生素敏感,所以在医疗中多用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来治疗支原体导致的疾病,疗效颇好。

衣原体

衣原体病菌

衣原体是一种比立克次体稍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衣原体仅能在脊椎动物细胞质内繁殖,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没有运动能力。衣原体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周期。衣原体分原体和始体两种形态,原体是一种圆形的小细胞,直径仅为0.3微米,具有极高的感染性,它可以进入寄主的细胞中形成一个空泡,把原体包围起来,原体逐渐长大成为始体,始体不断分裂,直到空泡中充满新的原体后,当寄主细胞破裂时,空泡也随之破裂,去侵蚀其他的细胞,这就是衣原体的致病原因。衣原体可直接侵入鸟类、哺乳动物和人类身体之中。衣原体中的砂眼衣原体是人类砂眼疾病的病原体,能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是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鹦鹉热衣原体还可侵入鸟类的肠道引起鸟、禽的腹泻或隐性感染,人类如接触病鸟,也会由呼吸道侵入而引起感染。临床发现:衣原体对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及乙醇,酚等化学药物都很敏感,所以临床上多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来治疗衣原体疾病。

肺炎双球菌

肺炎双球菌

肺炎现在已不再是什么不可治疗的顽症了,然而在旧中国,穷人得了肺炎就像是接到了死神的邀请信一样。是谁这么厉害?它就是肺炎双球菌。如果把肺炎病人的痰注入小白鼠的体内,24小时内小白鼠全部死去。后来研究发现,肺炎双球菌有2种类型:①R型,不会使人得病。②S型,会使人得病。将S型菌用加热方法杀死后注入到小白鼠体内,小白鼠是不会生病的。但如果将杀死了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起来,一起注入到小白鼠体内时,意外出现了一小白鼠死了。

被杀死的S型菌“阴魂”不散,借用R型菌的躯体又复活了。这种“借尸还魂”,科学上称为“转化”。科学家们推测,一定是某种物质进入到活的R型菌中去变R型为S型了。后经实验证实,这种神奇的物质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在一起,结果R型菌均转化为S型菌,并遗传给了它们的后代。后来,这一现象在其他细菌中进行试验,也均获得了成功,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遗传的物质确实是DNA。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1975年2月3日,在由东京飞往巴黎的日本航空公司的一架巨型客机上,144名乘客吃了飞机上的早饭后,突然都肚子痛起来,呕吐不止。飞行员只好临时改变航线,将乘客全部送到哥本哈根的医院抢救。虽然大部分恢复健康,但仍有个别乘客丧生。后经查,此次事件是由于给这架飞机提供食品的公司的疏忽造成的,其罪魁祸首就是一种小小的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体。人体皮肤和鼻咽部带菌率为20%~50%,医院的医护人员带菌率更高,有时可达70%,是重要的传染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引起皮肤、黏膜,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化脓性炎症,有时进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如污染食品后,会导致食物中毒。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这种菌的耐药菌株已显著上升,对一些常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的耐药菌株已高达90%以上,对少数新药还很敏感。对于该菌的防治主要是采取各种抗生素的治疗,药效不错,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仍不容忽视。

酵母菌

酵母菌

酵母菌是指一切能把糖或其他碳水化合物发酵而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微生物。这是一个统称,并没有分类学上的价值。我们日常最常见的酵母菌就是家中用来发面做馒头的所谓“酵头”。如果你把少许酵头搅和在清水中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你就会看到许多圆形的细胞,这些细胞就是酵母菌。酵母菌都是由1个细胞构成的,虽然也有几个或几十个连成一条线的,但它们彼此之间并不发生联系,仍然是各顾各的。我们把连成一条线的酵母菌称为假丝酵母。当条件合适时,酵母菌就开始为传宗接代做准备了。它们有2种方式来完成繁殖:①芽殖,不断在酵母菌细胞的一端,生出一个小细胞,细胞核也分裂出一份,进入到小细胞中,长到一定程度时,小细胞就脱离母体而独立生活了。②裂殖,就是酵母菌的核一分为二,同时细胞膜也从中间向内凹陷,最终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酵母菌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被用来酿酒、制面包、制馒头等,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好帮手。

霉菌

霉菌

说“霉菌”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如果说“发霉”、“长毛”了,可能就会有许多人恍然大悟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事:吃剩的馒头、米饭、糕点以及长时间不用的皮包、衣服在它们的表面上常会长出一点点、一堆堆、一簇簇毛绒状的东西,并且发出一股浓浓的霉味。这就是霉菌,它们偷偷地潜伏在食品、衣服的表面上,刚开始时,颜色很淡,不易发现,但随着菌丝的不断生长,互相扭结、相互缠绕,颜色会逐渐加深,可以有黑、白、绿、灰、棕土、黄……各种颜色。

并且只要温度,湿度合适,霉菌就会大面积蔓延,造成极大的损失。1960年,在英格兰的一家养殖场里的10多万只火鸡突然全部昏迷不醒,不到几天工夫就全部死去。科学家们经过1年多的调查才发现原来是火鸡们吃了发霉的花生粉后才发病的。在发霉的花生粉中有一种霉菌——黄曲霉,它能产生一种带荧光黄曲霉毒素,是它们杀死了这些火鸡。但霉菌有过也有功,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在二战中救活了无数的伤员;米曲霉和酱油曲霉可以给人们用来酿造酱和酱油;柠檬酸、抗生素的生产中也有霉菌的身影。只要妥善利用,霉菌也会成为人类的朋友。

青霉

青霉菌

夏天,吃过的柑橘皮上常会长出一些绿色的毛绒绒的霉菌来,它们就是我们要认识的青霉的一种——橘青霉。对于青霉大家也许陌生,但是它的产品——青霉素,大家都听说过吧!自从1927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的抑菌作用以来,青霉素挽救了无数细菌感染病人的生命。我国民间也流行用橘皮泡水喝治感冒的作法。实际上,在空气中、土壤里、果实的表面上都附着多种青霉的孢子。青霉菌与酱霉、曲霉的关系都很接近,只是青霉菌的分生孢子梗与众不同而已,它不是在顶端形成一个球状体,而是连续地长出短分支,短分支再长出短分支,顶端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分生孢子。整个分生孢子梗就像一把扫帚一样,这也是青霉的一个重要特征。青霉菌对人既有益也有害,它能使我们的食品、衣物全部腐烂霉变,使农产品受到大的损失,而另一方面它又能产生青霉素、柠檬酸、葡萄糖酸等有机物,为人类治疗疾病,创造财富。青霉菌就是这样一种既有益又有害的细菌。

甲烷菌

甲烷菌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大自然慷慨地为人类准备了各种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现在越来越重视的原子能。但这些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专家们估计它们可能在100年内,就将被消耗殆尽。如果能源都消耗完后人类如何生存?那时就只有依靠“生物能”了。生物能,顾名思义,当然是生物产生的能源,我们通常称之为“沼气”。它是由一些微生物在发酵时所排出的气体构成,这种气体是可以用来燃烧的,这就成了人类需要的能源了。这种能产生沼气的微生物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甲烷菌”。甲烷菌的性格、脾气也与其他微生物不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的生长繁殖。所以现在人们常常利用这一特性,人工构建一些密不透气的池子,在里面放上甲烷菌爱“吃”的食物,如各种农作物的茎、叶及许多排泄物、废弃物。这样甲烷菌就能生长并排放出一种无色、略带一点蒜臭的可燃性气体,这就是沼气。沼气的用途很多,可以用来照明、烧水、煮饭,并可用于发动机器,此外,沼气发酵后的剩余物还可用于肥田。所以发展沼气既能制取便宜的生物能源,又能得到质量好的肥料,可谓一举两得。

蝗虫霉

蝗虫灾害

如果你是一个注意观察大自然的人,那么你也许会注意到在生长茂密的水稻叶子上,常常会发现有些蝗虫一动不动地停留在水稻叶子上僵死了,在蝗虫尸体的周围还会布满许多小白点。这些蝗虫就是被蝗虫霉所杀死的,那些小白点就是蝗虫霉的孢子囊。蝗虫霉是怎样杀死蝗虫的呢?原来当蝗虫霉的孢子落在昆虫身上后,在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就发芽生长。孢子的发芽管穿过昆虫的表皮侵入体内,形成菌丝。菌丝到达血液后,产生一种很短的、成段的虫菌体,这些虫菌体随血液分布到昆虫的全身,不断侵害虫体的脂肪、肌肉和神经组织,于是虫体便逐渐涸竭死亡。染病的昆虫最初表现为极度萎靡不振,行动迟缓,临死前,它会爬到植物的顶端,紧抱植物的茎或叶而僵死。蝗虫霉对于消灭自然界的蝗虫起很大作用,其死亡率可达98%,是以菌治虫的一个好材料。

白僵菌

白僵菌

在杀虫真菌中,白僵菌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占昆虫病原菌的1/5还要强。在欧、亚、非、澳及南北美洲均有白僵菌的分布。白僵菌的传播主要依靠分生孢子,借助于气流、雨水或虫体间相互接触,传染给健康虫体。白僵菌或通过口腔、气孔、伤口直接侵入虫体,或分泌几丁质酶等酶类,溶解昆虫体表的几丁质外壳,侵入虫体。进到虫体内后直接吸收昆虫的体液生长,逐步蔓延,直至使虫体的各种组织全部破坏。最后,当菌丝体吸尽体内养分后,便沿着虫体的气门间隙和各环节间膜,伸出体外,形成气生菌丝,然后再产生孢子。此时,可看到虫体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茸毛。“白僵菌”这一名称由此而得来。白僵菌虽然能致许多种昆虫于死地,对人畜无害,但对家蚕和柞蚕等益虫有较大的伤害。因此,利用白僵菌杀灭害虫时,要加倍小心,防止对当地的养蚕业产生不良影响。

绿僵菌

大量农药的使用,严重危害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随着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的效果越来越差。对各种害虫的生物防治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在农业害虫的微生物防治措施中,白僵菌颇具盛名,而绿僵菌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绿僵菌可以说是微生物防治的“元老”。早在1879年,利用微生物消灭害虫的第一次实验就是利用绿僵菌感染奥国金龟子幼虫的方法进行的。 后来,由于没有掌握它的生活规律,施用方法不当,防治害虫效果不很稳定,应用一直受到限制。近十几年来,由于科学家对绿僵菌深入研究的进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究表明,绿僵菌的菌丝体穿破害虫的表皮进入害虫体内,在血腔中生长,并且产生毒素,毒素刺激害虫组织变质,使害虫的细胞膜坏死,导致细胞脱水死亡。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长出绿色的分生孢子,以感染其他的害虫,周而复始,达到杀死大量农作物害虫的目的。开展绿僵菌的研究,对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根瘤菌

根瘤菌

大家知道,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大量需要的三种元素之一,这种资源在自然界里是十分丰富的,空气中约有80%是氮气。但这些氮气都是以游离的氮分子形式存在的,植物无法吸收利用。这就需要根瘤菌的“帮助”了。如果你把花生大豆之类的豆科作物连根拔起时,就会发现在它们的根部有许多的小疙瘩,这就是根瘤菌的“家”。可在实验室中无菌培养的豆科小苗却没发现根瘤,原来根瘤菌有一种本领,只要遇到豆科植物的根,它们就能钻进去,一直到根毛的中央,刺激根部细胞的分裂,形成一个小瘤。它们就在这些小瘤中“生活”,把存在于土壤中游离的氮分子变成能被植物利用的氮的化合物。生物学上把这种作用称为固氮作用。根瘤菌的固氮本领相当高强,600~700平方米豆科作物根瘤菌在一年的时间内,可固定10~15千克氮,相当于施用50~75千克硫酸铵化肥的效果。在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利用微生物固氮来提高土壤肥力,采用把瓜类和豆类农作物在同一块地里轮作的方法提高产量。近几十年,大量施用化肥对土壤结构破坏极大。如能利用根瘤菌来进行生物固氮,将大大缓解这种状况,真正实现绿色农业。

疫霉

疫霉

真菌的种类繁多,其中也是“鱼龙混杂”,其中有对人类有益的,也有危害人类的。在19世纪的中期,马铃薯曾是欧洲和美洲东部居民的主要粮食,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我们今天吃的大米一样。然而在1845~1846年间,爱尔兰的马铃薯发生了大面积的腐烂,不仅田间的植株发生腐烂,而且堆在窖中的马铃薯烂得更快,这场晚疫病使欧洲5/6的马铃薯被摧毁,有10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亡,约164万人逃离北美。许多生物学家、植物学家、医生历时10年才证明这种病是由于一种称作疫霉的菌物寄生所致。并且进一步证实是在地里被传染上病菌的。疫霉首先感染叶片,使叶片上产生水渍的斑区,在其上面产生霉状物,如果空气湿润,则病区一直扩展至叶柄和茎部,同时产生无数的游动孢子。它们被雨水冲刷到土中,沾染在地下的薯块上,继续危害下一年的马铃薯生产。现代农业已采用“马铃薯生长点脱毒技术”来消除马铃薯晚疫病,通过人工培养马铃薯幼苗,彻底切断疫霉的传染途径。

白粉菌

患有白粉病的树叶

在夏末秋初的日子里,在公园常常会看到一些花木的叶片上有一层白粉,有时在白粉中还夹杂着一些小黄点或黑点。在温暖的温室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往往一发生就是满眼的雪白,这种病就叫做白粉病,而引起这种病的微生物就是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科的真菌。在生长季节中,白粉菌的分子孢子四处飘散,遇到合适的花木,它就定居下来,首先在植物的表面长出许多无色而有分隔的菌丝。从这些菌丝上伸出一些侧枝,穿过表皮细胞,进入到表皮下层的细胞中。它们的顶端或者膨大,或者产生分支,用来吸取被寄生细胞的营养,科学家称之为吸胞。由于叶片缺少了必要的营养,导致叶片变黄或提早脱落。它们如果寄生在嫩梢上,嫩梢就会枯萎不能生长。我国的经济作物,都容易受白粉菌的侵染。白粉菌还十分耐干旱,在干燥的地方也能生长发育,是农业的一大害菌。目前,主要使用各种硫制剂来消灭它们,如硫磺等。

玉蜀黍黑粉菌

玉米黑粉菌

玉蜀黍黑粉菌主要侵害玉蜀黍植物,导致寄主患黑粉病。在植物的地上部分,也就是除了根以外,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均会发生黑粉病。一般多发生在叶片叶鞘衔接处、近节的腋芽上、雄花穗或雌花穗上。被侵染处植物的组织迅速膨大,最大可达10厘米以上,形成白色肿瘤,鲜嫩的时候可以食用。成熟后,形成黑色的厚壁孢子,破裂散发出来。厚壁孢子呈球形,表面有明显的细刺,以在土壤中越冬为主。第二年,当玉蜀黍种子萌发长为幼苗时,厚壁孢子也开始萌发,形成担孢子,担孢子侵入寄主细胞中,发育成菌丝,吸收寄主的营养。由于菌丝的刺激使寄主的细胞膨大,并促进其他部分的养料向被害部分输送,因此这部分细胞分裂旺盛,形成肿瘤。当菌丝将受害部分的营养都消耗掉后,菌丝分为若干节,每节又长出厚壁形成厚壁孢子,厚壁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新的寄主上,可再次发生感染。虽然玉蜀黍黑粉菌对植物危害很大,但它可以促进营养向局部集中,使局部膨大、组织细腻,并且口感好,因此未成熟的肿瘤是一种很好的餐桌美食。

甘蓝根肿菌

根肿菌

在沙俄时代有一位贵族生物学家伏罗宁,他在研究甘蓝菜根部肿大的原因时,发现了一种必需借助他私有的一架当时认为“复式高倍”的显微镜才能看到的一种菌物,他称之为根肿菌。这种菌物有些不同于前面谈到的菌物,因为在根肿菌的生活史中有一个像原生动物那样的变形虫阶段,它们能蜒动而在寄主细胞内外转移,当甘蓝根肿菌进入甘蓝的根细胞之后,能分泌一些刺激物质,促使根细胞加速分裂,从而造成根部肿大。根部肿大以后削弱了根系的吸收作用,从而使甘蓝的生长发育不良,严重的可导致大片甘蓝地的绝收。甘蓝根肿菌是一种纯寄生性菌,所以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而且并非到处都存在,因此在国际上被列为植物检疫对象。不过也要注意:土壤中有些线虫也能诱发植物的根系产生肿瘤,不过瘤的形态区别很大,不难分辩。

长喙壳菌

甘薯又称红苕,是我国广大地区作为主食或副食的一大经济作物,每年的产量很大。由于甘薯具有含糖高、含淀粉多等特点,工业上常用来作为淀粉、粉条和酿酒的原料。但甘薯在贮藏时却极易在表皮下产生圆形的“黑斑”,称为甘薯黑斑病。黑斑处的薯肉会变成灰绿色而且很苦,这是因为病斑处产生了许多有机物所致,其中的甘薯酮是有毒的,牛吃多了会患气喘病而死亡,这些都是由于长喙壳菌寄生引起的。长喙壳菌是子囊菌的一种,它的子囊壳像一个长颈烧瓶。它们在甘薯表面的黑斑中突出来,很像一个小黑刺。在子囊壳中有许多子囊孢子,当它们释放出来后,首先侵入到苗床上的种薯块长出的幼苗中,然后随着幼苗的长大把分生孢子传播到新结成的甘薯块上,并潜伏起来。当甘薯收获后,如果贮藏温度在9℃以上时,长喙壳菌的菌丝就开始穿透细胞与细胞之间,吸取营养。菌丝也由原来的无色逐渐变为深褐色至黑色,在甘薯表面形成“黑斑”。所以预防甘薯黑斑应从育苗时做起,不要用带菌的甘薯育苗,贮藏时也要做到在9℃以下贮存,从根本上切断长喙壳菌的传播。

患有黑斑病的甘薯

锈菌

禾本科植物是个大科,全世界约有6000多种,分布极为广泛。这个科里有许多粮食作物及其他重要经济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同时,禾本科的植物又是锈菌的主要寄主。锈菌与普通的真菌,如木耳、银耳等不同,锈菌必须利用活的植物体来寄生才能生长发育。因此也称它们为纯寄生物。每年由于锈菌的寄生对粮食作物的危害极大,锈菌大发生的年份,常造成饥荒。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锈菌就极为重视,甚至在罗马第二代国王统治时期专门在每年的4月份设置了一个“锈菌节”,向神祈祷消除小麦锈病。后经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锈菌在一个生活周期即1年中要完成2种繁殖即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在小檗的体内进行。担孢子被风吹到小檗的嫩叶上,萌发后从气孔侵入,经一段时间后发育形成锈孢子。锈孢子被风吹到小麦的叶片、叶鞘或杆上,也可从气孔侵入,不久就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此时,小麦的表皮被顶破,进入所谓的“红锈期”。夏孢子很多,可侵染小麦两次。当冬天来临,麦粒成熟时,夏孢子中会出现冬孢子,肉眼看为黑色,因此称为黑锈病。冬孢子是用来越冬的。冬天过后冬孢子又将继续发育成担孢子,进入锈菌的另一生活周期。

锈菌

茭白黑粉菌

茭白黑粉菌

茭白又称茭笋,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人们主要是食用它白色肥嫩的茎。在白色的茎上,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黑色的条纹,而那些没有黑色条纹的茭白的茎是不够膨大鲜嫩的。这些区别并不是品种间的差别,因为那些黑色的条纹其实是茭 白黑粉菌寄生在茭白的茎上产生的冬孢子。茭白黑粉菌能够分泌出一种生长素,刺激茭白的细胞迅速膨大,因此鲜嫩可口。而没有茭白黑粉菌寄生的茭白,就显得比较瘦小,经济价值较低。其实,不只是茭白黑粉菌有刺激生长的功效,玉米、高粱的黑粉菌也有此功效,有些地区的农民就利用这种特性,使高粱、玉米的果实寄生上黑粉菌。侵染的初期,膨大的组织是白嫩的,可以作为食品食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如果黑粉菌的内部黑粉,也就是黑粉菌的冬孢子已经生成时,就不可再食用了。通过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黑粉菌是一种病害菌,但如果我们利用的得当,也可以化害为益。

胶锈菌

在20世纪30年代山东青岛的一处苹果园中,曾发生过一场大的病害,在病树的叶正面有许多蜡黄色至黑色的斑点,而叶的背面肿大的红褐色斑点上却有许多灰白色的细毛。患病的树落叶很早,果实的数量和质量均受到影响。而与此同时,在附近的松柏上都开出了杏黄色的胶质的花朵。经过科学家们的诊断,才知道这是由于胶锈菌寄生的结果。原来胶锈菌一生中需要两个寄主,即苹果树和松柏科的树。夏天,胶锈菌寄生在苹果树上,进行它的无性世代的繁殖,产生许多的夏孢子,传播出去,继续感染其他的树,等到冬天快到了的时侯,它就转而寄生到松柏科的树上,形成芽管侵入到松柏科树的体内,以躲过严寒的冬天。等到开春,春雨一淋,越冬的冬孢子中的胶质物就会大量吸收水分,膨大成杏黄色、半透明的胶质花朵状物,就这样,柏树也开“花”了。开“花”后,胶锈菌继续在苹果树上繁殖,这样又开始了另一个生活周期。这种病害是极厉害的,我们可以利用胶锈菌与两种植物间的关系,凡是种苹果树的地方就不栽种松柏科的树,切断胶锈菌的传播。

脉孢菌

美味小吃霉豆渣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夏天的时侯,我们吃完的煮熟的玉米,如果把玉米的穗轴抛在地里,而天气又比较温暖,那么不久就会看到在穗轴上长满了橘红色的霉层,这就是脉霉。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真面目,它是由许多有分隔的菌丝构成的,它们就像树枝一样向四面八方伸展着。在“树枝”的顶端有许多近似球形的小细胞,这些就是它的分生孢子,脉孢菌就靠它们四处传播。我们看到的玉米穗轴上的橘红色的霉层就是由这些菌丝互相缠绕而构成的。脉孢胞菌的用处很多,在福建长汀有一种非常鲜美的食品,叫做霉豆渣。豆渣是做豆浆或豆腐后的残渣,有人用来炒着吃,或做成小小的豆渣饼来吃,口味当然不会好,但是脉孢菌一到,情况就大有改观,把成块的豆渣像做霉豆腐那样用脉孢菌进行发酵后切成小块,和上作料煮熟,非常鲜美可口。

酱曲霉

酱油和酱的制作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也食用酱油或酱,那么肯定是从我国传过去的。制酱,在我国早期的原料是煮熟的拌有蚕豆的面粉块。把这些材料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让它自然发霉。等到全部长出黄绿色的霉层后,就加入盐水使它在太阳下面发酵,不断翻动并稍稍加水,一直等到全部成糊状、呈酱色时,就算发酵完成。这些“偷偷”帮忙的微生物就是酱曲霉和其他一些霉菌的混合物,酱曲霉经常分布在土壤和空气中,只要接触到合适的材料,就立即附着在上面,生长发育。酱曲霉是由许多有分隔的菌丝构成,而且有树枝状的分支,在每一个分隔开的细胞中都有许多的细胞核。有时我们还会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顶端膨大成圆球状的侧枝,这就是酱曲霉的繁殖器官——分生孢子梗,在它上面往往长着一串串的分生孢子。虽然酱曲霉对人类有益,但它家族中的一些成员,如黄曲霉的一个菌株即会对人畜产生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并有致癌作用。因此,如果自制酱或酱油时一定要小心,确认无毒后方可食用。当然,我们日常食用的酱和酱油是没有毒的。

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

柴可夫斯基是世界著名的俄国音乐家,他的一生中创作了二百余首乐曲,其中《天鹅湖》、《睡美人》等曲目,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1893年的11月6日3时,他却猝然身亡。后经最优秀的医生检查才发现了“凶手”——霍乱弧菌。原来柴可夫斯基在午饭时喝了一杯生水,病从口入。霍乱弧菌发病时间由4小时~3天,病人大多会有剧烈的腹泻和急剧的呕吐,造成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最终由于失去了大量水分和水中的电解质脱水而死。霍乱属于烈性肠道传染病,在生水中可生存8~35天,在海水中存活的时间更长。早年由于把含有大量霍乱弧菌的河水作为居民生活用水而引发的霍乱大流行的事例比比皆是。但霍乱弧菌对于热和一般的消毒剂十分敏感,水只要煮沸就可使它死亡,2%的漂白粉、3%的苯酚只要5~10分钟便可将其杀死。所以,一定要充分煮熟食物后再食用。饮水也要烧开后再饮用,防止病从口入。

蛭弧菌

蛭弧菌

1962年,德国的科学家斯督普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极小的弧形细菌,它像蚂蟥吸人血那样,附着在细胞表面,拼命的吮吸着。他把这个“吸血鬼”称为蛭弧菌。蛭弧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它的个子比一般细菌都小,在它的细胞的一端,拖着一条较粗的鞭毛,这是它游泳用的“桨”。当它遇到合适的宿主细胞时,就以每秒钟超过它体长100倍的速度,向宿主冲去,一头栽到宿主的细胞壁上。然后像钻头那样,经每秒100转以上的速度,在宿主表面快速旋转。同时它会分泌几种酶,去消化宿主的细胞壁。5~15分钟以后,宿主就被“钻”出一个小窟窿。这时,蛭弧菌就收缩身子,一头钻了进去,在宿主细胞壁的小孔上定居下来,吸取和消化宿主的“血肉”来养肥自己。要不了多久,蛭弧菌就伸长成螺旋状,并分裂成许多小段。待宿主细胞壁被进一步消化溶解后,这些小段便一齐破壁而出,开始新的生活。蛭弧菌的这一特点,引起了科学家的强烈兴趣,有人用这种“吸血鬼”来对付水稻白枯叶病菌和大豆疫病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蛭弧菌将在防治人类疾病,确保家畜和农作物健康生长方面,大显神威。

幽门螺旋菌

我们知道人的胃有两个开口,上接食道,称为贲门,下接小肠,称为幽门。在幽门处我们往往会看到一种致病菌——幽门螺旋菌。这种病菌感染是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据统计,我国的一般人群幽门螺旋菌感染率为30%~60%;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有70%~95%的高感染率。被幽门螺旋菌感染后,极大多数表现为慢性炎症,即常说的慢性胃炎。其中有约十分之一的患者可发生消化性溃疡,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有些患者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发展为胃癌。由此看来,幽门螺旋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并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在治疗幽门螺旋菌的方法主要有2大类:①以质子泵抑制剂来治疗,如洛赛克、达克普隆等。②以铋剂来治疗。但无论哪种方法,治疗结束四星期后均需再次复查,以确定没有残余的幽门螺旋菌。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极为有益的菌群,它们生活在人体肠道的后段,在许多动物体内也发现了它们的身影,尤其在牛、羊等反刍动物中最为常见。自从1899年Tissier首次在婴儿的粪便中发现它们以来,人们对它们的研究逐渐深入,各种产品层出不穷。最早的像珠海的丽珠肠乐,以及近年来的三株口服液,它们都是利用活的双歧杆菌进行发酵后直接服用。但随着对双歧杆菌研究的加深,人们发现,直接服用活菌效果不佳,大部分均被胃酸所杀死,所以近年来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至双歧杆菌生长促进因子(简称双歧因子)的研究中,像美国的脑白金,中国的昂立一号均属这类产品。通过服用双歧因子可大大促进身体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繁殖。那么双歧杆菌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原来,双歧杆菌具有生物屏障的作用,它们生活在肠道的最内层,可以阻止各种有害细菌的入侵。其次它们还能产生多种维生素供给人体,产生酸使胃肠内的环境保持酸性,促进维生素B、铁、钙等离子的吸收,而且还具有抗肿瘤的功效。研究发现,双歧杆菌多的人身体的素质就好,双歧杆菌少的人极易患病,吃含纤维多的食物则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吃含脂肪的食物则双歧杆菌减少。双歧杆菌可以说是人类的长寿菌,应多加爱护,促进其增长。

乳酸菌

培养基内的乳酸菌

中国经济不断进步,带动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一个新台阶。人们已从讲究吃饱、吃好逐步发展到讲求营养结构,健身防衰老的新层次。发酵食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全面的营养结构,易消化等特点,逐渐被老百姓们所接受。这些全都应归功于乳酸菌的发现。乳酸菌是一群能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且主要产物为乳酸的细菌的通称。所以从分类学角度而言,“乳酸菌”是一种不合规范的称呼。然而这类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并且在工业、农业、医学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经过乳酸菌发酵的食品,提高了酸度,增加了独特的风味,可产生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酶,使食品的营养结构得到改善,提高了营养价值。酸度的升高使食品的保存期延长了,有助于防止食品的腐坏。并且还可产生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

黏菌

黏菌

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曾出现一次大恐慌:在人们的房前屋后,街道寓所周围均出现了一团团,各种颜色,并且能缓慢移动的胶状物体。最初人们以为是“外星人”入侵地球来了,人人自危,纷纷逃离。然而后来的研究表明,这完全是一场虚惊,这些“天外来客”不过是一团团的黏菌罢了。由于当时该地的气候十分温和,并且出现了一场长达半月之久的阴湿天气,给黏菌的生长创造了一个大的培养皿,让人们大大的吃了一惊。其实很早以来,菌物学者就已经注意这种生物的存在了,觉得它们的行为和性能比较像低等的原生动物,但又具有微生物的一些特性,它依靠各种细菌或一些真菌的孢子为食的。我们在自然界看到的黏菌多为黏菌的子实体。它们的形态各异,色泽多样。有绿、橙、红、褐和蓝,但多为黄色和白色。它们附着在各种植物表面上,造成污染或遮蔽阳光而对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造成损害。近年来,随着对黏菌研究的深入,发现黏菌还是生物工程,尤其是遗传工程良好的基础研究材料。

菌藻的结合体——地衣

地衣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有一种用来测量酸碱的试剂——石蕊试液。它就是由一种叫做石蕊的地衣体内提取出来的。那么什么是地衣呢?在古老的树木上和暴露在地面的岩石上常可以看到许多形态各式各样的附着物,有的是紧紧地贴在上面,有的是以假根附着在岩石上,伸出直立的分支。这些生物既不完全是植物,也不完全是动物,而是微生物和藻类的混合体,它们就是地衣。如果用人工的方法把它们俩分开的话,则多数不能存活,即使有少数能够在培养基上存活,也不再出现两者共同生活时的形态和功能。由此看来,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地衣中的藻类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给菌类碳水化合物,而菌类能分泌出各种藻类没有的物质,如糖醇等,供给藻类的生长,两者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地衣的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制做纺织业的染料剂,也可用作治病的草药,有些国家的人民还直接将地衣做为食物来食用。地衣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生物,应多加保护,合理利用。

噬菌体

细菌看不见摸不着,地球上的生物无论是庞大无比的鲸鱼、大象,还是凶猛的毒蛇、猛兽,均无法对它造成伤害,然而这小小的菌儿却并不肯与你和平相处,总是伺机捣乱。一旦让它们“得逞”,轻者叫苦连天,卧床不起,重者往往性命不保。

噬菌体

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在微生物世界里,有一种更利害的超小微生物,它们专门寄生在细菌内并溶解细菌,名字叫“噬菌体”。噬菌体的个子很小,大约是细菌的1/1000~1/100,所以它能够侵入到细菌的内部,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一样,把细菌闹得天翻地覆。那么噬菌体是怎样吞噬掉细菌的呢?原来,当噬菌体碰到合适的细菌后,就毫不客气地用它的尾部牢牢吸附在菌体的外壁上,尾端的6根尾丝,会像钢索一样分散开来,紧紧吸附在细菌的外壁上,接着分泌出一种酶,在细菌的细胞壁上溶解出一个小孔,将头部里面的核酸注入菌体里面。注入的核酸会极快地在细菌体内复制,繁殖起来,直到充满整个细菌体。随着细菌的破裂,新的噬菌体又散发出去,寻找新的宿主细菌。噬菌体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但不用担心,因为它们只寄生在细菌和其他的原生生物,对人和高等动植物没有什么影响。

头孢菌

头孢菌粉

在20世纪,科学工作者研究出一种新的抗生素——头孢菌素。它与青霉素一样,也是由霉菌类之一的头孢菌所产生的抗生素,所以称它为头孢菌素。它有更强的抑菌作用,能够消灭更多种类的致病菌,属于广谱性的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它对大部分革兰阳性菌和一些革兰阴性细菌均有抗菌性能。如它对肺炎、肝炎、化脓、胃炎等一系列由细菌引起的严重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医疗效果。特别对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病菌,也显示出其优越的杀菌效果。这种新抗生素没有青霉素对很多人会产生过敏反应的那些缺点,十分安全,令人放心。

据资料报道,在头孢菌中不仅找到广谱抗生菌的菌种,如抗绿脓杆菌抗、结核杆菌的新品种;而且还发现抗真菌,抗原虫,抗病毒和驱除寄生虫等具有奇妙作用的新品种。

嗜盐菌

嗜盐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海鲜已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在吃海鲜时,尤其是海产的鱼和虾,有时会引起食物中毒。以前人们大多认为是由于海鲜存放的时间过久,不新鲜,致病菌污染的结果。但明明是新鲜的海鲜为什么也会中毒呢?原来在新鲜的海鲜上有一种特殊细菌——细菌中的怪物——嗜盐菌。之所以给它取了这么一个怪名字,是因为它特别“喜爱”盐。普通微生物只能生活在百分之一以下的食盐培养液中,而嗜盐菌一定要在3%~4%的食盐培养液中才能生活,并且嗜盐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3~37℃,与人体的36.5~37℃的体温十分吻合,所以一旦它有机会窜入人体,就会在肠内迅速繁殖,结果人就得急性肠炎了。并且嗜盐菌还不怕冷,科学家作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零下20℃的温度下,将嗜盐菌放在含有蛋白胨的水中保存,11个星期后,它仍生活得很好。有人还在冰冻冷藏了好几个月的鱼虾上发现了它们的“身影”。但它们很怕热,只要遇到56℃以上的温度,5分钟后就会死亡。所以,在吃海鲜时一定要充分煮熟后再食用,这样,嗜盐菌本领再大也无法施展了。

军团菌

军团菌

1976年在费城举行的一次退伍军人集会上,暴发了一场大的流行性疾病,当时病因不明,被称作军团病。直至1977年,凶手的真面目才被查清,原来这是一种两端钝圆的小杆菌,长度为1/5微米到2微米,宽度为0.03~0.09微米,并且形状多种多样。该菌引起的疾病——军团病,任何年龄的人均可能患上,但多见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军团菌多隐藏在土壤中,进而污染水源,汽化形成溶胶颗粒,漂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进入人体后可能导致病人出现肺炎的典型症状,而被误诊为肺炎而耽误治疗。另一种症状为病人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咳嗽、腹泻、胸痛、咽痛、失眠、协调不良等症状,发病率高达95%以上,目前已流行到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区。2007年,我国也有病例发现。1978年,在美国的乔冶亚洲曾专门召开了国际性军团病专题研讨会,说明世界对军团病的高度重视。较常见的是嗜肺性军团菌,对它的治疗仍无好的方法,有科学家推测,这种病菌是由外星世界传来的,许多问题仍是个谜,有待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

磁铁细菌

1975年的一天,美国生物学家布莱柯麦在清除污水时,随手从水中采了一些水样,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起来。突然,他发现有一类细菌总是不约而同的朝同一方向游动。布莱柯麦被这个奇特现象迷住了,不知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他终于发现,这些细菌的运动方向原来受磁场的控制。如果用磁铁来改变磁场,那么这些细菌就会改变运动方向,而与磁场的方向保持一致。布莱柯麦将这些带有磁性的细菌称为磁铁细菌。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他终于揭开了磁铁细菌的奥秘。原来,在细菌体内有自己的“罗盘”,这是埋藏在体内的一串“念珠”,由10多个黑色的氧化铁颗粒构成。并且在磁铁细菌的头部都有一种纤毛状的触角,是细菌的“接收天线”,用来感知磁场的变化,产生摆动,推动细菌前进。磁铁细菌的“罗盘”是天生的吗?不,这是它们出生后,吸收了溶解在周围水中的铁离子,通过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才逐渐形成的。通常磁铁细菌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水底污泥中,体内的“罗盘”会在它们被掀上水面时,及时地辨明方向,使它们很快潜入水底,返回故乡。冶金学家认为,可充分发挥磁铁细菌富集铁元素的作用,请它们去采矿,分离化合物中的铁元素,彻底改变现在采矿的艰苦局面。

结冰细菌

结冰细菌是由美国怀俄明大学的一些生物学家发现的。他们在研究植物的传染病时,给植物撒上了腐殖土。实验时曾出现短暂的低温冰冻天气。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对植物造成冻害的,可这一次却是例外,植物冻死了一大片。科学家们在腐殖土中找到了罪魁祸首,这是两种结冰细菌,如果不是它们暗中作怪,植物是不会冻坏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结冰细菌表面有一种物质,能起积聚水分子的作用。这种细菌是靠植物细胞的尸体提供的营养生活的。一旦植物细胞因结冰而死亡,便成了结冰细菌的美味佳肴。为了防止结冰细菌对农作物的危害,生物工程专家已培育出一种突变种结冰细菌。只要把这种突变种结冰细菌引入植物体内,它们就会替代结冰细菌,使植物免受冻害。这一实验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果园中获得了成功。喷射过突变种结冰细菌的橙子树,甚至在-5℃时也不会结冰。可不少科学家对大规模使用这种细菌仍持保留态度。因为广泛使用这种突变结冰细菌后,它们就会在各个地方大显神通,将结冰细菌排挤掉,从而使地球上水的结冰温度从0℃降到-5℃,甚至更低一些。这样,全球的气候将随之而发生难以估量的变化。

细菌大夫

白细胞细菌

一提到细菌,人们往往会马上联想到各种疾病,如肺炎、伤口发炎、肝炎、感冒、发烧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为害人类,使人得病,相反还有一些“好”细菌,它们会帮助医生给人治病,这就是——细菌大夫。细菌大夫的功劳可不小,一直以来,人体的排异现象在医学上是一大难题,常使皮肤和各种器官的移植功亏一篑。细菌大夫的到来使情况大有改观,科学家们在霍乱菌的分泌物中发现了一种能抑制人体排异反应的蛋白质,只要在手术的前一天,给病人注射这种蛋白质,手术后病人就会减轻甚至不再发生排异反应了。白细胞细菌是另一位优秀的大夫,它们能分泌出毒素来杀死动物体内的白血病细胞,从而治愈白血病。并且这种毒素对于人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及肺癌、子宫癌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细菌大夫的发现使人类治疗各种疾病的道路又多了一条,随着各位细菌大夫的相继发现,并应用于医疗中,人类的各种顽症均有望彻底根除。

耐高温的细菌

通常,细菌在30~37℃的环境中是非常活跃的。当温度超过50℃时,细菌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的。如果把它们放在100℃的沸水中,要不了多久,这些微生物就会全军覆没。人们利用这一点常常用100℃的高温来杀菌消毒。但有一些细菌与众不同,它们一点也不怕高温。在美国黄石公园的温泉中,生活着一种芽孢杆菌,能耐93℃的高温,另一种芽孢杆菌,在108℃的高温下仍安然无恙。最令人惊讶的是,在一处火山口附近发现一种能耐300℃高温的细菌。为什么这些细菌不怕高温呢?原来耐高温细菌的蛋白质的成分和结构与普通的细菌不一样。当环境温度超过100℃时,这些蛋白质会采取一种神奇的对策: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一种保护性外壳。由这样的蛋白质组成的细胞膜,就像一层“隔热墙”把高温拒之门外,使细胞内的正常生命活动不受影响。对于耐高温细菌的起源,多数科学家认为,它们是从普通细菌中分化出来的。在高温环境下,经过许多世代的适应和变化,逐渐获得了抗高温的本领。

吃混凝土的细菌

我们知道,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和黄沙。这些东西细菌怎么会吃?然而怪事还是发生了,1984年1月13日,在英国西北部费德里尔市发电厂的一座高达125米的巨大冷凝塔在一阵风中突然倒塌了。这座冷凝塔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坚固得如碉堡一样。它怎么会塌了?后经科学家的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专门吃混凝土的细菌,名叫“混凝土吞食杆菌”。这种细菌是怎样吞食混凝土的呢?原来在水泥中含有石灰,混凝土吞食杆菌能分泌出一种酸,与石灰发生作用,把石灰一点点溶解掉。这样,由表及里,细菌会一点点将混凝土中的石灰全部吃掉。结果,在混凝土中就产生了许多细微的孔隙。外表看来,没什么变化,而内部已是千疮百孔。一阵大风袭来,只有轰然倒下了。怎样对付这些讨厌的细菌,成了建筑学家们面临的新问题。经研究发现,将建筑物的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或在混凝土表面涂上一层塑料薄膜,使细菌难以附着在混凝土上,就能防止它们吞食混凝土,破坏建筑物。

能织布的细菌

菌丝纤维

你可能知道用棉、丝、麻、毛及各种化学纤维可以做各种衣服和纺织品的原料,但你见过用细菌吐出的“丝”织成的布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就会穿上用细菌“丝”织的布做的衣服了。说到细菌织布,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微生物的奠基人巴斯德就曾发现一种胶醋酸杆菌能使酒变成醋,同时会“吐”出一根根的细丝来。进入20世纪后,英国科学家布朗对这一现象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这种细菌的膜上有一些细孔,能把葡萄糖变成很细的纤维“喷”出来。并且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一种荧光增白剂后,细菌受到刺激,会将许多细丝合并起来,变粗,生产速度也提高3倍。产出的纤维长而结实,质量上乘,比天然的棉花还要好,可用于造纸和纺织工业。其后,英国的沙加尔又对布朗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改进后的细菌48小时内在5升的培养罐中制出0.5千克的菌丝纤维,比各种天然纤维的生产周期不知快了多少倍。而且一年四季均可生产,成本还十分低,只需一点点糖蜜、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就可以大量繁殖,大批地生产。因此我们相信人们穿上细菌织的布已不是很遥远的事了。

发光细菌

荧光素

你听说过细菌能发光吗?你见到过细菌发光吗?说到发光细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那是在19世纪初,西太平洋的巴布亚岛上,当时该岛正被荷兰殖民者所占领。在一个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名巡逻的荷兰哨兵发现,海洋中有无数的亮点飞速的向海滩扑来,哨兵急忙跑去查看,奇怪的是当他走到海边时,亮点一下子全部消失了,而他的身后却留下了一长串闪亮的脚印。哨兵以为这是魔鬼留下的脚印,吓得狂奔乱跳起来,闪光的脚印也一直跟踪而至……这其实是发光细菌同他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现在已经知道海洋中有100多种发光细菌,在发光细菌体内含有一种叫荧光素的物质,它在荧光酶的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发出闪闪的亮光。虽然一个细菌发出的光是很微弱的,但是几十万亿个发光细菌发出的光,足可以抵得上一支燃烧的蜡烛。尤其在漆黑的夜晚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发光细菌在某些化学物质的激发下,发出的光的强度会发生改变。现在它们已在海关和刑事侦察部门中担任探查各种毒品和走私犯罪的重要任务。

邮票细菌

我们知道细菌有3种形态:球形、杆形和螺旋形。然而大自然的力量是无尽的,常常会创造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生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方形细菌,就是大自然的杰作之一。英国科学家沃尔斯比首先发现了它。一次,沃尔斯比在西奈半岛海岸边的一个与海相通的盐水池旁观察水样时,发现在载玻片的水膜上飘浮着一些小方块。后来他发现,这些小方块居然像细菌那样分裂增殖,这才确定这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菌。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的样子,多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边长1.5~2微米,厚为0.2~0.5微米,少数为三角形或不等边四边形。它们也像细菌一样地分裂,由一变二,由二变四,首先变成“日”字型,再变成“田”字型,直至分裂成16个,然后它们之间才彼此分开。在此之前它们一直连在一起,很像一版没有撕开的邮票,邮票细菌由此而得名。这些细菌的出现,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细菌为什么选择方形的结构?它们如何生活在饱和的海水中?这种方形结构对人类有何启示?这些均需要后人来研究。

什么是真菌

显微镜下的真菌

在夏末秋初,每当雨后,在田野草丛中,常可以看到一簇簇各种颜色的蘑菇。人们饭桌上的木耳、滑菇,市场上卖的平菇、香菇,号称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灵芝仙草,这些都是真菌家族的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真菌和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吃的酱油、腐乳;穿的花布、丝绸,都有真菌的功劳。真菌还能把淀粉变成葡萄糖、柠檬酸、乙醇等许多重要的工业原料。既然真菌与人类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它究竟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呢?简单地说:真菌是具有真正细胞核的,能产生孢子的,并以吸收方式得到营养的有机体。它们一般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营养体常呈分支状,具有甲壳质或纤维质的细胞壁。不过,在真菌中也有“坏人”,在通风不良而又潮湿的仓库里,东西会发霉,水果会腐烂;铁路线上的枕木会因霉菌而报废。许多疾病也是由于真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脚气就是由于真菌寄生在人体的表皮而引起痒、痛等症状。真菌具有神奇的威力,同时又有巨大的破坏性,如何利用益菌,控制害菌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新任务,只有认识真菌、了解真菌,才能更好的利用它,改造它。

真菌的营养体

菌丝

虽然真菌肉眼看不到,但是它的结构却是很复杂的,在真菌的一生中,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特征。现在,我们来认识真菌的营养体,顾名思义,真菌的营养体是给真菌提供营养、维持真菌生存的结构。“菌丝体”是多数真菌常见的营养体。菌丝体的典形构造是向四周伸展的丝状体或绒状体。各个组成单位称为“菌丝”。

菌丝的直径很小,最大的在100微米左右,最小的还不到0.5微米。通常菌丝直径多在5~6微米左右。菌丝大多是无色透明的,但也有有颜色的,生长较老的菌丝也可能会有颜色。有的菌丝中还有横隔膜,把菌丝分成一节节的。真菌的菌丝除营养作用外,还可形成各种组织:如有的真菌许多菌丝体纠结成团,形成坚硬颗粒,叫“菌核”,有的菌丝体平行扭结成索状组织,称为“菌索”,起到保护真菌免受不良环境影响的作用。寄生性真菌中,有的菌丝会产生旁支,穿入寄主细胞中吸取养料,所以称为“吸器”。有的真菌还能形成“菌网”或“菌套”,来捕食各种小软体动物作为自己营养的补充。但无论菌丝体怎样改变,它们的本质还是为真菌提供营养。所以把菌丝体称作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的繁殖

真菌的繁殖体

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真菌也不例外。当真菌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就开始为传宗接代作准备了。真菌的繁殖器官大多是由营养器官转变而来的。

真菌主要是产生各种各样的孢子来作为繁殖单位的,孢子常成万成亿的产生,数目大得惊人,而体积却非常微小。真菌的孢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两个细胞内的两个或多个细胞核及其周围的原生质结合而成的,称为“有性孢子”,它们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及担孢子等,而另一类是由单细胞分裂形成的,称为“无性孢子”,它们包括游动孢子、孢囊孢子、芽孢子、粉孢子、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等。为什么一种真菌要产生两种不同的孢子呢?原来有性孢子对抵抗不良环境和保存菌种具有重大作用,而无性孢子对于个体数目的增加和真菌的繁衍意义重大。靠着这两种真菌孢子的互相配合,互相弥补,真菌虽经历了几次大灾难,仍能繁茂的生活着。

子实体层

蘑菇的子实体层

如果我们对蘑菇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菌盖的下面有一些呈叶状或管状的结构,我们把叶状结构称为菌褶,把管状结构称为菌管。菌褶和菌管上均布满了孢子。孢子的形状各式各样,它的形状、颜色、大小、花纹是蘑菇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而这些孢子着生的担子就是子实层的一部分。子实层分布在菌褶的两侧和菌管的里面。子实层上有担子、囊状体等。这些子实体层的责任可谓重大,它们肩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在它上面的担子上着生着孢子,在未成熟时多为白色,老熟后就变成各种不同的颜色,随着风的飘动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去建立新的家园。子实体层为它们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充足的营养。当孢子们都散发出去后,子实体层中的营养也就消耗得差不多没有了,子实体层就会逐渐枯萎而死了。

菌盖

菌盖

我们通常所说的蘑菇是指真菌的子实体,也就是它的地上部分,它们的样子很像一把插在地里的雨伞。其实在地下还有一大部分的菌丝体,蔓延出好远。我们要认识的菌盖仅仅是蘑菇子实体的一部分,就是好像帽子一样扣在子实体上的部分。菌盖的形状多种多样,较常见的有钟形、斗笠形、半球形、漏斗型等。并且由于菌盖表面的表皮上含有不同的色素,因而菌盖还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有白、黄、褐、灰、红、绿等,而且各类颜色中又有深浅之分。在菌盖上还有各种附属物,如纤毛、环纹,各种鳞片等,有的蘑菇菌盖上还会分泌出各种黏液。而幼小的蘑菇和成熟的蘑菇也稍有差异,甚至会完全不同。一些蘑菇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当被异物碰伤后,伤口会逐渐发生颜色的变化,例如:牛肝菌受伤后会变成青蓝色,稀褶黑菇的伤口会先变成红色后变为黑色。蘑菇的菌盖是分类学上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我们食用的主要部分,应注意区分毒蘑菇和食用菌,防止中毒。

真菌的菌柄、菌环、菌托

菌柄

如果我们把蘑菇比喻为一把雨伞,那么菌柄就是伞中央的硬杆。真菌的菌柄大多生在菌盖的中央,也有少数生在菌盖的一侧或稍偏。菌柄有肉质的、蜡质的、纤维质等各种质地;颜色多种多样,有白、红、黑、褐等多种颜色;形状也千奇百怪,圆柱形、纺锤形、杵状等,并且形状可随生长阶段而发生变化。在子实体发育早期,是由一层膜包围着子实体的,我们称它为总苞或外菌幕,有的厚些,有的薄些。膜薄常常随着子实体的发育就逐渐消失了,而厚的外菌幕常全部或部分遗留在菌柄的基部,形成一个袋状物或杯状物,这就是菌托。知道了菌托的由来,菌环就比较好理解了,在菌盖的发育中,它的边缘和菌柄连在一起,形成一层膜称为内菌幕,这层膜有薄的,也有厚的,也有蛛网状的。子实体长成后,内菌幕常在菌柄上留下一个环状物,这就是菌环。带有菌托、菌环的蘑菇多属于毒伞一类,大多有毒,采食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当心误食中毒。

真菌的命名

真菌

真菌是植物界中庞大的一门,在世界上有10余万种之多,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名称,而且因国而异。同一种真菌,有中国的名称——中名,有外国的名称——外名。国内各地区、各民族又有其习惯的名称——俗名、别名等等。其优点是适用于当地,但因地区的局限性,有的含糊,有的不专指一个种而是指一个类群。为了科学的准确性,避免混乱和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世界各国都采用“双名法”来为生物界命名,称为学名。“双名法”是根据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1753年发表的“植物的种”一文中所介绍的命名原则。以后经过7次国际学术会的协议,而确定下来的国际命名规约。根据“双名法”的原则,每一种生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组成。第一个字表示该种真菌所隶属的属名,为名词;第二个字是它本身的种名,为形容词。依拉丁文法规则(性、数、格)与名词一致。在印刷时,学名用斜体字,在手写时,学名下加横线。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的第一个字母不必大写。正式学名要在种名之后加上命名人的名。如扁柄伞菌的学名为Agaricus compressipes Chiu。Agaricus是本种所隶属的属名——伞菌属,compressipes是本种种名,是形容本种伞菌具有扁平菌柄特征,Chiu是我国著名真菌专家裘维蕃的姓,说明这个真菌的学名是裘维蕃定名的。这就是真菌定名的一般程序。

真菌的分类单位

和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的分类单位一样。“种”是分类上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物种都有它自己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指出:物种是不断变化的。但在一定的时间内,物种又是相对稳定的。科学家们根据各种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将自然界的物种人为地划分开来。把具有共同祖先,亲缘关系较近的各个“种”,归纳为较大的分类单位即“属”,按照起源共同性原则,又把一些“属”归纳为“科”,把“科”归纳为“目”,“目”又归纳为“纲”。最后还是按亲缘关系,把“纲”合并成“门”。门是分类学上的最大单位,也是最高等级。这就是生物分类系统上通用的单位:“门”、“纲”、“目”、“科”、“属”、“种”。在每一级单位上,又常设有较小的单位而冠以亚字,如“亚纲”、“亚目”、“亚科”、“亚属”和“亚种”。

种以后还设有“变种”、“型”等单位。“门”、“纲”、“目”、“科”、“属”的学名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除属、种的拉丁名可印成斜体字外,科、目、纳、门都用正体字,而不能印成斜体字。

真菌的采集

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业余爱好者,真菌的采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能否有效、全面地采集某一地区的真菌,关系到许多重大的发现。首先采集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标本筐,小纸盒等用于盛放易碎、易压坏的种类,准备好各种规格的短刀、剪枝剪,另外还要带有足够数量的号牌、白纸、报纸用来记寻、包扎。

其次在采集过程中要依据采集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采集方法:对于高等担子菌和盘菌类的采集,要注意采集完整,可略带一些基质采集。而如果是枝梢、枝条、叶片上的病害真菌标本,一般用剪枝剪取病枝或带有病叶的标本的枝条,夹在标本中即可。当采集到一种真菌后,野外记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记明采集日期、场所、寄主的名称、寄生的部位、温度、湿度及土壤的酸碱度等;其次记录标本的外部形态,包括大小、习性、结构、菌幕、菌环和菌托的有无,菌盖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最后记录菌肉的颜色,割开后有无变色、质地、尝味等。有条件的要及时摄影,防止有些真菌干后会变色。经过以上的步骤,就可以将标本收好,开始下一个真菌的采集了。

真菌与植物根的结合体——菌根

菌根菌

在陡峭的悬崖上,我们常可以看到一株株的苍松翠柏在石缝中傲然挺立。它们的环境那么恶劣,却生长得如此茂盛,这是怎么回事?生长所需的养料从哪里来?而草原上的土壤营养条件不知要比石缝中好多少倍,但树木反而不能生长。这种现象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是由于真菌的菌丝与植物的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菌根”所造成的,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菌根菌”。在草原的土壤环境里,菌根不容易形成,所以树木不易成活。还有兰科的一些植物如天麻,要是没有菌根菌,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菌根到底是如何帮助植物生长呢?原来,真菌的菌丝生长在植物的细胞间或细胞内,或者在根的外面。真菌用它庞杂的菌丝体把土壤和植物体根系联系起来。菌根菌分泌一些特殊的酶类来分解不溶解的有机物和矿物,使它们变成能为植物所吸收的物质,帮助植物的生长。真菌又从植物体内获得自身发育所需的营养。双方均受益,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共生”。

了解不多的半知菌

半知菌

真菌界包括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它们是依据其有性世代所产生的有性孢子的特征来区别的。鞭毛菌除少数低等的以外,产生卵孢子;接合菌产生接合孢子;子囊菌产生子囊孢子;担子菌产生担孢子。但很多真菌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个体发育并不进入有性世代,甚至有的菌株失去产生有性孢子的能力。还有可能我们观察真菌的时机不当,常常只遇到它的无性阶段而看不到它的有性阶段。因为我们只了解其生活史中的无性世代而不了解它的有性世代,所以常称他们为半知菌,这些真菌都放在半知菌亚门中。半知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种类也较多,已知有1825属15000种以上,在数量上仅次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许多种寄生在植物或动物体上。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约1/2属于半知菌,它们能引起苗木枯死、植物叶斑、炭疽和疮痂、植物枝条枯死和丛生等病害,对农业的危害很大。

蘑菇

蘑菇

蘑菇属真菌的范畴,但它并不是真菌分类学上的一个自然类群。蘑菇大多属于真菌中的担子菌,但也有少数属子囊菌。在以前的分类系统中,将蘑菇放在植物界的一个分支上,但近年来有人认为它们不具叶绿素,而且含几丁质,应单独把它们分出来另立一界——真菌界。蘑菇在我国的分布极广,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多种多样,适宜各种蘑菇的生长,所以一年四季我们都可见到它们。特别是夏末秋初生长是最为旺盛的。蘑菇大致可分为有益和有害两大类。有不少种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因此自古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就有采食蘑菇的习惯,并且成功地将不少野生种类驯化栽培,成为名贵的食品。并且在蘑菇中有许多的品种可以药用。有些种类与高等植物共生,形成菌根,成为某些森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因素。但也有些品种是有害的,能使木材腐朽,危害林木。还有一些种类,含有有毒物质,误食后会引起中毒,重者还会致死。所以在食用前一定要辨认清楚,千万不可乱食不认识的蘑菇。

鞭毛菌

鞭毛菌在这里不是指哪一种真菌,而是一类具有相似特征的真菌的统称,它们在进行无性繁殖时都能产生具有鞭毛的游动孢子,所以把它们称作鞭毛菌。这一类真菌除极少的一部分为典型的单细胞外,大多是分支的丝状体构成,菌丝通常是无横隔的,只有在繁殖的时候才暂时形成横隔。当鞭毛菌进行无性繁殖时会产生单鞭毛或双鞭毛的游动孢子。如果是双鞭毛的游动孢子,那根稍长一点的鞭毛下部僵直而上部柔软能甩动,称为尾鞭。稍短一点的鞭毛则在鞭毛侧面生出许多茸毛,称为茸鞭。无性孢子具有鞭毛,是这一类真菌区别于其他菌类的重要特征。鞭毛菌大多是水生,只有少数两栖生、陆生、腐生或寄生,但不管它们的生活方式如何,它们的无性孢子均有鞭毛,均可在水中运动,因此又把这类真菌称作“水生真菌”。这类真菌大多是有害菌,危害很大,应多加预防。

水霉

水霉

养鱼的人都知道,在渔业上有一种危害极大的病菌,也就是我们要说的水霉。水霉大家并不陌生,在饲养的金鱼的鳃部或腹部我们常可以见到一些白色的斑块,极不容易治疗,患处的组织会逐渐腐烂,直至死亡,死亡的鱼身上会布满白色的菌丝,传染也很历害。水霉属于鞭毛菌亚门,卵菌纲,水霉目。正如大家所见到的,水霉的菌丝体白色,绒毛状,分支较多,无横隔。水霉产生的无性孢子称为游动孢子,因为在它们的前端具有两条鞭毛,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动。游动一段时间后,又成为一个静止的孢子,以后又从这个静止的孢子生出一个新的肾形的游动孢子,称为第二型游动孢子,它会钻入鱼体的组织中发展为鱼病。这种现象称为双游现象。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水霉侵害鱼苗、成鱼和种鱼,特别是正在孵化的鱼卵,破坏寄主的组织,使寄主肌肉腐烂,以至死亡,对鱼类的危害极大。用2.5%食盐水,5%漂白粉洗涤病鱼鱼体数次,可治愈。

捕食性真菌

植物中除了大家已熟知的猪笼草,茅膏菜和水中的狸藻以捕虫为生外,还存在着一些能捕食虫儿的微生物,它们就是藻状菌纲中的真菌。在农业上有一种细长如线头的软体线虫,它们危害庄稼的根部,破坏作物的养料输送线,夺走植物的肥料。虽然它们的平均体长仅0.1~1毫米,但是它们繁殖能力极强,且移动迅速,到处繁殖,四处捣乱,危害农作物的生长。“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捕食性真菌就是它们的天敌。捕食性真菌的捕虫方法极其巧妙,在真菌的菌丝体的每个分支上都长了专门用来捕捉线虫的结构——“捕虫环”,就像捉狗时用的钢丝索套,在捕虫环的内侧长着密密麻麻的钩刺,平时捕虫环是瘪瘪的,像一个漏气的救生圈,一旦猎物钻入,捕虫环内侧马上吸水膨胀,体积猛增到原来的3倍,捕虫环也随之收紧,并越收越紧,任猎物如何挣扎,也难以挣脱。这时捕食性真菌的菌丝从四面八方慢慢把猎物裹住,分泌出消化液把猎物消化掉,作为自身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科学家们人工培养这些真菌后,应用于农业防治线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担子菌

灵芝

担子菌是真菌中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一类,担子菌与其他真菌有着许多不同。担子菌的菌丝体十分发达,在菌丝中有横隔。担子菌的菌丝要完成2~3个明显的发育阶段,即初生、次生和三生菌丝体。初生菌丝体的菌丝通常从单核的担孢子产生。次生菌丝体的菌丝是典型的双核菌丝,来源于初生菌丝,由两条单核的初生菌丝配合而生,一条菌丝的每个细胞中的原生质都流入到另一条菌丝的每个细胞中。因此,配合后的菌丝,每个细胞中都有两个细胞核。三生菌丝体是由次生菌丝体构成的复杂组织,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蘑菇。除了锈菌目和黑粉菌目外,其他的各目担子菌都有明显的担子果(也就是蘑菇)。担子果的差别很大,有一年生的,也有多年生的;有脆弱的,也有坚硬的;有伞形、扇形的,也有蹄形、珊瑚枝形的;有直径可达1米以上的,也有肉眼刚能看到的;有的重达30多千克,有的不足5克。在担子菌中,有人们爱吃的香菇、金针菇,也有治病救人的灵芝、猴头。可以说,大部分的食用菌都属于担子菌。担子菌是名副其实的“食用菌的家”。但也不是所有担子菌的子实体都可以吃,像毒伞属中的各个种类大多是有毒的,误食后会感到极度的不适,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食用菌的一般特性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膳食结构也已由吃饱、吃好逐渐向有营养、低脂肪、高蛋白的方向发展。食用菌就是一种很好的现代营养保健食品。食用菌大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那里的空气新鲜,污染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是一种真正的绿色食品。其次,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极高,以香菇为例:每100克干香菇中,蛋白质含量占12.5%,糖类含量占60%,而脂肪只占6.4%,富含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第三,营养成分易被吸收:约75%以上的物质能被动物及人体所吸收,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废物”,可吸收成份比一般水果蔬菜高得多。第四,食用菌的维生素含量大,种类也多,是大豆的20倍,海带的8倍,可以说是天然的维生素宝库。看了这些描述,相信读者都会对食用菌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但也要提醒大家:并不是所有的蘑菇都是可以食用的,食用前一定要识别清楚,防止误食毒蘑菇而中毒。

抗癌的微生物——食用菌

食用菌

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之一。得了癌症,就像一脚已跨进了鬼门关一样,令人“谈癌色变”。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在不懈地努力工作着,试图找到治疗癌症的方法。终于有的科学工作者发现,如能常食用菌类食物,有防治癌的诱发和扩展的作用。日本国立癌中心的科学家们用新鲜香菇浸出液,给移植了“肉瘤-180”(一种专供动物试验的皮下肿瘤)的小白鼠服用,5个星期后,这种癌细胞被消灭了。这些科学家经细致的研究和探索,从香菇浸出液中分离了6种多糖体,发现有两种多糖体对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起到免疫学的预防特性效能。而且食用菌含有降胆固醇和降血压的有效成份,所以,现在世界各国的科学工作者纷纷提倡人们多吃含食用菌的食品,以预防和制止各方面袭来的致癌因子的活动。

仙人环

仙人环(蘑菇圈)

在茫茫的草原上,如果你运气好的话,你会看到在嫩绿的草丛中生长着一簇簇的蘑菇,而且它们还排成整齐的一圈,形成“蘑菇圈”。传说那是由于天上的仙人到人间跳舞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作“仙人环”。如果你碰到“仙人环”的话,那你就丰收了!并且今后你还可以再来这里采集很长时间。那么仙人环是怎么形成呢?原来,菌丝的生长是朝着四面八方均匀地生长的,而蘑菇只生在新的有活力的菌丝上面,老的菌丝一般是不生蘑菇的,这样随着菌丝一年一年的向外生长,我们在地面上就会看到蘑菇逐渐长成了一个大的圆环,并且逐年扩大。而环的内外两侧,由于菌丝能分泌各种酶,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特别适于各种草的生长,所以在“仙人环”两侧的杂草生长异常旺盛,这就是“仙人环”的成因。

鸡菌

鸡菌

在热带和亚热带,已知有上百种的蚂蚁有“栽培”真菌,并以真菌为食的习性,它们穴居地下,为害植物。它们将植物的各个部分咀嚼得很碎,像海绵一样,然后将真菌种在上面,真菌就在上面生长。蚂蚁们就以菌丝体的顶端膨大的圆球为食。其中的一些突起,突出蚁穴钻出地面,那就是鸡菌。可以说,只要有鸡菌的地方,地下一定有蚂蚁。鸡菌是一种美味的食用菌,菌柄上粗下细,菌盖初出地面时为黑色,以后呈棕黑色,全面张开时伞的直径可达20厘米,常常从边缘开裂,呈鸡爪状,这也是鸡菌名字的由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鸡菌与蚂蚁的关系十分密切,只有在蚂蚁的“哺育”下,鸡菌才能正常地生长,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会带上菌种一起迁移,而废弃的蚁巢上就不会再长出鸡菌了。如果能把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搞清楚,那么人工栽培鸡菌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困难了。

金针菇

金针菇

金针菇是一种驰名中外的食用菌,它以其鲜嫩滑脆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国内外市场上极为畅销。我国是最早认识和利用金针菇的国家。在《四时纂要》、《农桑辑要》等多部古书中对其栽培均有记栽。金针菇原名金钱菌,古代称作构菌,日本称之为“耳”,是一种以食柄为主的小形伞菌,因为其柄具有金针菜(即黄花菜)的外观和脆嫩口感,所以大多称为金针菇。金针菇的大面积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70年代,食用菌科技工作者们根据中国各地不同的情况,就地取材,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试栽均获成功,现在主要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稻草等原料进行栽培。目前金针菇的产量已跃居世界食用菌产量的前四名。金针菇中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其他菇类,具有增加儿童身高和体重并促进智力发展的功能。金针菇国内外称之为“增智菇”,并对预防高血压和治疗肝病有较明显的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保健食品。

蜜环菌

蜜环菌

说蜜环菌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提起榛蘑,可以说没几个人不知道的,其实榛蘑就是蜜环菌的俗名。榛蘑是一种我们经常食用的菌类,在夏、秋季节生于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根部或树干的基部。榛蘑的子实体丛生或群生,其菌盖呈扁半球形,成熟后逐渐展开,钝头,最后中央低压;菌盖上有褐色至黑褐色的毛状鳞片,中央多,四周少,在菌盖的边缘有条纹。菌盖呈蜜黄色至栗褐色,而且带有菌环,所以给它起了个蜜环菌的名字。蜜环菌是一种常食的菌类,并有清肺、驱寒、益胃肠等功效;还可治疗皮肤干燥、眼炎、夜盲症等疾病。近年来发现蜜环菌的菌丝与天麻具有相同的药用成分,现在正在大量用人工发酵的方法培养蜜环菌的菌丝,用于代替天麻。

银耳

野生银耳

银耳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佳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人工栽培历史。近年来普遍采用塑料袋代料栽培,使银耳的产量获得大幅度的提高,逐渐进入老百姓的餐桌。银耳与黑木耳是两种很相似的食用菌。银耳的子实体呈乳白色或淡黄色,特别是烤干后的色泽更黄。过去做银耳买卖的人常用硫磺把银耳的菌体薰白以迎合顾客喜欢白色的心理,其实干银耳的本色应该是黄色的。不过人工栽培的银耳在胶质的厚薄以及它应有的药效与天然的银耳有一定的差别。人工栽培的银耳往往“花朵”薄而色泽淡白,还缺少应有的滋味而且性质脆而没有胶质感,营养价值也较差。在银耳的生活中需要一种特殊的生物因子——伴生菌。原来银耳菌丝分解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淀粉等大分子化合物的能力极弱,所以需要依靠一种伴生菌——羽状菌丝(也称耳友菌丝、香灰菌丝),先把木材或培养料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银耳菌丝才能吸收利用,这是银耳在营养上的特点,也是与其他大多数食用菌不同之处。

猴头

猴头

猴头菇因为它的外形有些像小猴子的脑袋,特别是干燥后变成褐色时更像,甚至像刺猬,故又名刺猬菌、花菜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著名山珍。它们寄生在阔叶树,如栎树之类的落叶树上。当它们的半寄生半腐生的菌丝发育到一定时期,就在栎树皮上横生出白色柔软肉质的倒卵形担子果来。这个担子果没有明显的头盖。从担子果上部长出长达1~3厘米的齿状结构,看起来就像猴子的头发,有些部位也有密集绒毛状的不孕菌丝。过去只能在林间采集得来,所以数量不多。物以稀为贵,售价就比较高,现在大多采用人工栽培。近年来猴头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产量不断提高。从猴头中提取出的多种猴头多糖和多肽类物质,具有抗癌活性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国内用猴头菌丝体制成的猴菇片,已广泛用于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并对医治食道癌、胃癌、十二指肠癌等消化道系统的肿瘤也有一定的疗效,且无毒性和副作用,深受患者和医院的欢迎。

茯苓

茯苓

中国地大物博,各种奇花异果数不胜数,茯苓就是其中的一种。茯苓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神农本草经》中将茯苓列为药中上品,它具有利尿、安神、平心律、助消化之功效,可治疗水肿、失眠、心悸、腹胀等疾病。准确的说茯苓是真菌的一种菌核。前面已经讲过,菌核是由无数的菌丝体纠结缠绕在一起,并经过特化而形成的。在现已知道的真菌菌核中,茯苓的菌核是真菌中最大的,最大的可达60千克,一般重约2~3千克。在我国南北各省均有野生茯苓的分布。茯苓多生长在丛林中的松树下面,埋藏在土中不易寻找。刚从山林中采到的新鲜茯苓,外形很像山药,呈球形或块状,不光滑,有瘤状物或皱褶;外皮色泽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白色或浅粉色。由于对于茯苓需求的加大,在我国南方还用松木进行人工栽培取得了成功,现已大规模生产。

雷丸

雷丸

我国出产许多珍奇而名贵的药材,其中真菌药材在药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雷丸”。雷丸,顾名思义,是一种圆圆的像丸子一样的东西。

在我国南方比较茂密的树林或竹木中常有发现。雷丸大小好像鹌鹑蛋一般,多为歪卵形或歪球形。直径在1~5厘米左右,大的有如山梨,小的好似黄豆;表面呈褐色或者具有细密的纵纹。风干后坚硬如铁,剖开里面呈白色或灰白色,也有橙褐色的。雷丸与茯苓一样也是真菌的菌核。当条件适宜,春暖花开时,有时会从菌核中长出蘑菇来 。在药材中,雷丸作为一种特效驱虫(主要是绦虫)药,十分受欢迎,并且无副作用,主治小儿疳积病、虫积、蛊毒及腹痛等。还可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治疗血吸虫病、囊虫病、挠虫病等。雷丸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大药店中均可以买到。

虫草

虫草

一提到“虫草”,大家马上会联想到“冬虫夏草”。其实,冬虫夏草只是虫草中的一种,而虫草是一大类寄生在鳞翅目幼虫体上的子囊菌的总称。为什么虫子的头上会长出“草”来呢?原来在土壤中有许多虫草菌的子囊孢子,当鳞翅目的幼虫在土中爬行时,会寻机吸附在幼虫的身体上,逐渐膨大,长出芽管伸入到鳞翅目幼虫的体内,一点点侵蚀昆虫身体内的各种组织,直到布满幼虫的整个体腔。这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死了的幼虫,当遇到湿润的条件时,菌丝就从幼虫的尸体中发育出来,形成我们看到的虫草。虫草是一味名贵的常用中药,适用于治疗肺结核、年老体衰及慢性咳嗽、气喘等疾病,并有强壮和收敛镇静之功效。由于虫草特别名贵,不仅国内销路很广,而且国外的需求量也很大,但是由于人们对虫草资源的过度开采,虫草的资源受到极大的损害,今后应该多加保护,不要“涸泽而渔”。

猪苓

猪苓

猪苓是担子菌亚门中一种多孔菌的菌核,由于其外形与猪的粪便很相似,故又名“野猪粪”。猪苓多见于柞、桦及山毛榉科等阔叶树的根间土层下,是真菌的菌丝相互缠绕后转化成的一种保护结构,将猪苓的菌核种在地下,辅以适宜的温度和湿润的环境,不久,就在它的上面长出了猪苓的子实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猪苓花”,味道鲜美,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食用菌。猪苓菌核的外形极不规则,并有许多凸凹不平的瘤状突起,颜色多为黑色或近黑色,质地坚硬,剖开后,内部近似于白色或淡黄色。猪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我国山区的劳动人民把猪苓用以治疗肿瘤等疾病。经研究发现,它的主要药效成分是一种利尿剂,小孩子便秘时可用猪苓粉末和蛋白冲水调服。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又从猪苓中成功地提取了一种抗癌药物——猪苓多糖,对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肠癌等多种癌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香菇

香菇

香菇又名香蕈、冬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香菇属。香菇以其气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逐渐成为佳肴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近年来又发现在香菇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用成分,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从香菇中提取出的香菇多糖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保健食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香菇原是一种野生菌,我国勤劳的人民历经800余年将其驯化为人工栽培。在宋朝时就已有专门种香菇的“菇农”了。那时主要方法是“砍花”,就是把树木伐倒后,在上面砍上规则的形状不一的坎,然后利用香菇孢子的自然喷射来接种。这样做的缺点是周期长,生产效率很低,并且还会浪费大量的木材。进入20世纪下半叶后,许多科研工作者对香菇又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技术革新,现在的菇农多采用木屑、棉籽壳等材料进行香菇的栽培,缩短了生产周期,又节省了大量的木材资源。目前我国的香菇产量雄居榜首,并已出口远销到欧洲各个国家。香菇集营养与保健于一体,是一种理想的食品,今后发展前景十分远大。

草菇

草菇

草菇是我们在市场上常可见到的一种美味的食用菌,从分类学角度看,它属于伞菌目光柄菇科,小苞脚菇属,因为草菇的基部有蛋壳形的菌托包裹着,所以也有人称草菇为苞脚菇。草菇是一种草腐性真菌,由于体内不含叶绿素,不能利用光能进行营养物质的合成,所以只能利用和吸收现成的有机物。野生的草菇大多生长在植物的枯枝烂叶上。我们所说的草菇是指它的子实体,也就是用来食用的部分,在地下生长着草菇的主体——菌丝体,没有菌丝体就没有草菇的子实体,菌丝体为草菇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我国栽种草菇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据考证,在18世纪初的中国就已开始了,曾作为贡品献给朝廷,此后逐步传到东南亚各国,这些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称草菇为“中国蘑菇”。有人对草菇的营养成分做了分析发现,草菇的蛋白质含量是蔬菜的3~6倍,其营养价值介于肉类与蔬菜之间,素有“素中之荤”的美名,其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也很高,是一种极佳的健康食品,对防止癌症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效果。

橙盖鹅膏

橙盖鹅膏菌

橙盖鹅膏属于鹅膏类,因为它们的幼菌体很像白色的鹅蛋而得名鹅膏。这个蛋形的物体展开后,就会形成一伞状的子实体。在伞盖上有橙黄颜色,上面还可能有菌托的残片。伞柄一般是白色的,上部往往留下一个膜状的环柄,在它的基部往往留下包膜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杯状的菌托。这一切特征都与民间所流传的毒蘑菇的样子完全一致,但橙盖鹅膏却是一种异常美味可口的可食性真菌。古时的恺撒大帝对此真菌曾赞不绝口,因此它的拉丁名就用恺撒大帝的名字来命名。另外橙盖鹅膏还有一个变种,它的形态与橙盖鹅膏非常相像,但全子实体上下都是白色的,因此叫做白鹅膏,也是一种美味可食的菌类。可以食用的鹅膏很少,除了上面介绍的两种以外,还有灰托鹅膏、隐花青鹅膏、赭盖鹅膏可以食用。其他的鹅膏类都或多或少有毒,甚至剧毒无比,而且与可食性鹅膏的样子很相近,一旦误食,轻则呕吐,腹泄不止,重则危及生命。因此,在野外采集蘑菇时一定不能乱采,对不熟悉的千万不可乱尝试,以防中毒。

吃毒蘑菇为什么会中毒

带毒的蘑菇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毒蘑菇的样子各种各样,种类繁多。并且经研究发现,一种毒蘑菇中经常含有多种毒物。一种毒物又经常存在于许多种蘑菇中,并且一种蘑菇含有毒物的种类和多少,又可因时间、地区而不同。并且不同的人因其饮食习惯、体质不同,及同别的什么食物一起吃,或吃的前后又吃了什么,生吃或熟吃,水洗或不水洗,这些都会对中毒的症状有些影响,甚至有些人怎么吃也不会中毒。这些现象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经对毒蘑菇的毒性成分分析知道:这些有毒成分大多是一些肽类及碱类的衍生物,如被误食入人体中,通常会发生胃肠不适等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此时主要是刺激胃及小肠的黏膜,此后,各种毒蘑菇的变化就较复杂,有的毒素能侵入人的肝脏,破坏肝细胞,有时也破坏肾脏,有的能作用于神经系统,使人神经兴奋,神经错乱,有的能使人产生许多幻觉,甚至会因溶血而危害人的生命。因此,如出现上述症状千万不可轻视,应立即上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尽量减轻毒素对人体的损害。

蘑菇中毒的类型及毒理

从“为什么中毒”中我们已知道:中毒是由于毒蘑菇中含有一些肽及碱类的衍生物,它们被人体吸收后,作用于不同的器官而使人中毒。在临床上按毒素对人体造成的主要损害将中毒的类型分为4大类: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溶血型。下面我们分别加以论述:①肝损害型。这种中毒主要是因毒伞、白毒伞以及褐鳞小伞等引起的,病死率高达90%,中毒症状多出现在食后6~24小时后,开始先有吐泻,后出现假愈期,此时正是毒素入侵肝脏破坏肝细胞的时候,之后出现肝痛、肝肿、黄疸、出血,重症患者可死于肝昏迷。其主要致病毒物为毒肽和毒伞肽。②神经精神型。这种中毒可使人神经兴奋,神经错乱,神经抑制为主要症状,能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心跳缓慢和血压降低,丧失时间与距离的概念,有的狂歌乱舞,有的烦躁苦闷,甚至行凶杀人或自杀,但不会留下后遗症。③胃肠炎型。使胃肠机能紊乱,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痛、也有疲倦、昏厥、说胡话的,一般病程短,恢复快,愈后较好。④溶血型。这种症状以鹿花菌为主,食后在一两天内由于红血球遭大量破坏而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重者可因续发尿毒症而死亡。

蘑菇中毒的治疗方法

蘑菇中毒具有一般食物中毒的特点,所以一旦误食后会被误认为是食物中毒。并且伴有剧烈的吐泻,也会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或肠胃炎等其他病症。故在诊断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发病前后的进食情况,并及时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否则到了中毒后期,不但治疗困难,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确诊后首先要尽快设法排除毒物,常采用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方法。其次对于毒蘑菇中毒,应及时用各种药物解毒。如服“通用解毒剂”(2份活性炭,1份氧化镁,1份鞣酸混合溶于水)20克解毒。第三,应根据不同的症状对症治疗。由于剧烈呕吐和腹泻,体内水分大量损失而引起休克,此时应及时补充体液,如有中毒早期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者,可注射或服用阿托品。若有神经症状,如抽搐、昏迷或呼吸障碍,可加用脱水剂治疗。如兴奋、狂燥及痉挛等症状,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0.2克。对于溶血型患者,可紧急输新鲜血液,并可加注葡萄糖液,注意防治休克及衰竭。但是各种解毒的方法都只是一种补救措施,掌握一定的菌物学知识才是解决中毒的根本。

墨汁鬼伞

墨汁鬼伞

墨汁鬼伞又名柳树蘑、柳树钻,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台湾、四川、青海、甘肃等地。在春秋季的道旁、林中、草地上就可以发现墨汁鬼伞的踪迹。它们是一丛一丛地生长在一起。幼小的时候,墨汁鬼伞是蛋形的,后来逐渐伸展开来呈钟形,菌盖的顶端钝圆,菌盖的表面有近褐色的细小鳞片,而且表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粉,但很快这层粉就消失了。菌盖的周边是灰紫色的,成熟以后变成黑色,边缘常有沟纹或呈花瓣状。墨汁鬼伞的菌褶是互相分离的,生物学上称之为菌褶离生,非常密,最初的时候是白色的,后变成黑色,成熟时液化成墨汁,墨汁鬼伞的名字由此而来。它的菌柄是长锤形的,向上渐细。菌环生于菌柄的下部,早落,不易看见。这种蘑菇的味道十分鲜美,可以食用,但对某些人可能有毒性,特别是与酒类一起吃时,最容易中毒,中毒后可引起精神不安、心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耳鸣、虚脱、发冷等症状。不过一般不会引起死亡,大多经过抢救后短时间内就可痊愈。

鹿花菌

鹿花菌

鹿花菌的菌盖与我们以前所介绍的各种真菌都不相同,呈一种不规则的球形,开始的时候是红褐色的,后逐渐变成咖啡色至黑褐色。菌盖上有细绒毛,菌盖扭曲成脑状。在春天或秋天,生于地上。这种菌与可以食用的羊肚菌极为相似,所以误食中毒多是因将它误认为羊肚菌而引起的。鹿花菌含有毒素马鞍酸,它能引起人体红细胞的大量破坏,而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一般发病比较慢,潜伏期长达6~12小时或更长,病人会突然感到腹痛、头痛、发热、寒战、腰背肢体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呼吸急促。由于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可在短时间内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及血红蛋白血症,严重者可能昏迷或抽风,并最终死于休克或衰竭。但马鞍酸这种物质不抗热,60℃和干燥都能破坏掉马鞍酸。因此,煮几分钟后喝汤或干吃都不会中毒。

裂丝盖伞

裂丝伞盖

裂丝盖伞是蘑菇中形态较特殊的一种,它的菌盖不大,大约2~4厘米,近圆锥形或钟形,中央凸起,幼小的时候呈淡乳黄色,上面附着有丝状毛。在菌盖的中部有时有不规则的龟裂,或形成粗糙的鳞片。当裂丝盖伞逐渐成熟以后,菌盖就会辐射状的开裂,并常常露出菌肉来,裂丝盖伞由此而得名。而且裂丝盖伞的菌褶和菌托也比较特殊;菌褶会随着生长期的不同而改变颜色,初期为淡乳白色,后变青黄、灰白至褐色。菌柄的上部带有白色的点状鳞片,下部因扭曲而常撕裂成纤维状。这种裂丝盖伞见于河北、江苏、青海等地。夏秋季节在柳树附近比较多。裂丝盖伞能产生神经精神型中毒症状。误食后发病时间很短,仅1~2小时甚至更短。除了胃肠道的极度不适外,还会出现大量的出汗、发热、发冷、瞳孔放大、视力减弱,甚至失明。但病程短,如能在中毒初期及时催吐,洗胃后服用毒性吸附剂,肌肉注射阿托品等效果较好,大约5~6小时后即可痊愈。

毒粉褶菌

毒粉褶菌

毒粉褶菌是一种颜色并不鲜艳的毒蘑菇,它的菌盖污白色,宽6~20厘米,最初毒粉呈扁半球形,长大后逐渐开展,最后接近于平展。菌盖的中部稍稍向上凸起,边缘呈波浪状,经常裂开。毒粉褶菌的菌褶是粉红色的,这与它的名字极为相符,但幼小时菌褶为白色,所以常常会出现误采。毒粉褶菌是一种极毒的毒蘑菇,此菌的毒性是由法国真菌学家凯莱首先证实的。有一次他外出采集标本时,住在他开磨坊的亲属家,吃了这种毒蘑菇后,严重中毒,大吐大泻,幸好吃的不多,又及时采取了措施,方保住了性命。事后他称这种毒蘑菇为“磨坊主的泻药”。这种毒蘑菇不仅毒性强,而且误食后发病较快,约食后半小时就会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胃肠炎型中毒症状,以及心跳减慢、呼吸困难、尿中带血等,食用较多者会死亡。用小白鼠做实验,把毒粉褶菌的提取液注射到小白鼠的腹腔,死亡率达60%以上。

褐鳞小伞

褐鳞小伞

褐鳞小伞的菌体小,菌盖宽仅1~5厘米,是蘑菇中较小的品种,肉质赭黄色带粉红色。最初褐鳞小伞呈凸圆形,熟后扁平,中央稍稍突起,菌盖表面密布着红褐色的小鳞片。有菌环,但是没有菌托。菌柄白色略带粉红色,长1~6厘米,有淡淡的蘑菇香味。春天至秋季生于草地上、竹园内,分布不很广,但这种蘑菇极毒,病死率极高。食后一般发病较慢,潜伏期达15~20小时,有的更长,最初仅是出现强烈的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然后似乎就病愈了,约1天以上不会有明显的症状,易使人产生错觉,以为没事了,其实这时正是“侵略内脏器官期”,导致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黄疸、心肌炎、皮下出血、肝昏迷等。

再后来为精神症状期,严重者烦躁不安、昏迷不醒,最后抽搐、休克死亡。由于这种毒蘑菇中的毒素侵害肝脏,因此死亡率十分高,而且有一个“假愈期”,易使人产生错觉,因此发现中毒者,一定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骗。

毒红菇

毒红菇

毒红菇主要出现在夏、秋的雨季,几场雨过后,在阔叶林地的边缘以及丘陵草地上就会看到毒红菇。毒红菇的子实体是肉质的,一个或几个生长在一起,最初毒红菇的伞盖是半球形的,随着毒红菇的逐渐变大而平展呈圆盘状。伞盖的中央略向下凹,直径大约4~10厘米,伞盖的表面是鲜红色的,边缘的颜色较浅。如果在淋雨后,毒红菇的颜色还会变浅,呈粉红色,一般是珊瑚色,这时其外形特征与可食的红菇就极为相似,易被人们误采、误食。但也并不是区分不开的,毒红菇的菌盖边缘有条纹,味道很辛辣,凭这两点可与红菇区分开来。毒红菇是一种分布比较广泛的毒菌,在河北、吉林、江苏、安徽、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均发现过。

误食毒红菇后主要引起胃肠类型中毒症状。一般会很快出现中毒症状,发生强烈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还出现面部肌肉抽搐、心跳加快、体温上升或下降,但一般不会死亡。经及时催吐,对症治疗,即能很快痊愈,是一种毒性较弱的毒蘑菇。

白毒伞

白毒伞

白毒伞在云南又称为白罗伞,属于鹅膏类,幼时呈鸡蛋状或钟状,长大以后平展开来,全体纯白色,菌盖宽7~12厘米。分布河北、吉林、江苏、安徽、江西、广西、河南、四川等地,6~9月在杂木林中地上可以找到,是一种分布广、毒性极强的毒蘑菇。如果误食后,最初只有胃肠道感觉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便血等。但不久症状会消失,一两天内无明显症状,称为“假愈期”,使人以为不会有什么事了。此期过后,患者的病情会迅速地恶化,表现为呼吸困难、烦燥不安、嗜睡、肌肉抽搐等。白毒伞中所含的毒伞肽和毒肽会严重地损害患者的肝、肾、心、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等,会使患者出现极度不安,继之昏迷,病死率极高,切不可忽视,要及时抢救治疗。对于和病人一同食用毒蘑菇而尚未发病的人,也必须进行肝功检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种毒蘑菇与可以食用的橙盖鹅膏的变种——白鹅膏极为相似,但后者菌盖的边缘有条棱,菌托大而呈苞状,以此来与白毒伞进行区别。千万不要误采,以防中毒。

臭黄菇

臭黄菇

臭黄菇又名臭黄红菇,之所以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是因为从分类学角度来看,它属于红菇科,但是臭黄菇的子实体的伞盖呈土黄色或土褐色,而且子实体老熟以后会发出腐臭味,综合以上三个特点,科学家们给它起了个臭黄红菇的名字。臭黄菇小的时候菌盖呈半球形,伸展后呈扁平盘状,中间略下凹,直径8~15厘米,菌盖中央的颜色要比四周的颜色深。在幼小湿润时菌盖粘,菌盖的边缘向下弯曲,长大后展开,成熟后的菌盖表面有一层发亮的黏液。如果把臭黄菇碰伤后,受伤的部位颜色会变暗,这是鉴别臭黄菇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蘑菇有毒,味道苦而辣,误食后在半小时左右就会发病,如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还出现神经错乱,头晕眼花,乱说乱唱,严重者有面部抽搐、牙关紧闭、昏睡等症状出现。但一般病程较短,如经及时抢救治疗,一二日内即可痊愈,死亡者很少。这种蘑菇的分布极为广泛,4~9月在松林及杂木林中地下丛生,采集时要注意识别。

蛤蟆菌

蛤蟆菌

蛤蟆菌在真菌学上的学名称为“蟾斑红毒伞”,它的菌盖鲜红色,并有白色至淡黄色的鳞片,与蛤蟆身上的斑纹很相似,所以又把它称作“蛤蟆菌”。在产地人们常将其与稀饭和白糖拌在一起来毒杀苍蝇,一枚蛤蟆菌可毒死数百只苍蝇,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毒蝇菌”。毒蝇菌幼时菌盖近球形,后变为半球形,最后平展。表面粘,菌盖的颜色鲜艳,多呈红色至橘红色,上面有白色或淡黄色的鳞片,有呈同心环状的菌托,包于菌柄的基部。菌环生于菌柄之上部,大而厚,易脱落。蛤蟆菌是一种较常见的有毒真菌,已知其含有胆碱、毒蝇碱、蕈颠茄碱等,误食中毒病人最初表现沉醉状,一二小时后便开始呕吐和腹泻,同时发生头痛、耳鸣、出冷汗,很快便转成类似发酒疯状。儿童误食后的主要症状是昏昏欲睡,几小时后苏醒过来便觉得好了,两三天后完全康复,死亡很少。蛤蟆菌分布很广,且外形与可食的橙盖伞相似,故一定要区分后再采,防止中毒。

皮肤丝状菌

丝状菌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要说到人体的皮肤病,大概谁都能说出两三个来。如果这些皮肤丝状菌是真菌引起的话,那么或多或少都与皮肤丝状菌有些关联。虽然与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相比,真菌性的皮肤病对人的危害不是很大,但它对人的“形象”影响却不容忽视。经研究确认,真菌性的皮肤病多是由发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及小孢霉属等皮肤丝状菌的寄生而引起的。它们侵入人体的皮肤,引起浅表性的感染,像常见的头癣、脚癣、体癣……还可侵入到指(趾)甲中,引起甲癣;小孢霉及发癣菌又能侵染头发及毛发,引起头癣、黄癣及发癣。并且皮肤丝状菌除使人及动物感染外,还可以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只要皮肤稍有伤破,潮湿或多汗就易被皮肤丝状菌侵蚀,大约1星期后就显出丘疹、水疱或脓疱,并四处蔓延,对皮肤造成损害。为了预防该病,要讲究卫生,尽量避免与患者或患病的动物接触。发现染病后,一定要及时治疗,防止再继续加重。

足癣菌

足癣菌

足癣俗称“脚气”、“香港脚”,是一种由足癣菌引起的传染性的皮肤病。由于这种真菌多生长在潮湿、温暖的地方,所以大多在像公共浴室的公用拖鞋、浴盆中、游泳池的池底、跳板上生长繁殖。如果不慎染上了足癣,脚趾间往往奇痒无比,有的还伴随着溃烂,全身持续低烧,如不小心又被其他病菌所污染,又会增添红肿、发炎等症状。有的病人在大腿上还会起一条红线,或在大腿根起一个疙瘩。这实际上是淋巴结发炎的结果。生了足癣后,一定要注意患处的卫生,不要用手去抓“脚气”的奇痒部位,如用手抓过后,再去抓身体的其他部位,就易使足癣菌感染其他部位引起像趾甲癣、手癣、头癣等各种癣病。由此可见足癣菌的危害极大,一定要提高卫生意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对于脚癣病人的毛巾、鞋子、袜子都要经常消毒。保持皮肤干燥,对于预防脚癣具有重要意义。

木耳

野生木耳

木耳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种常见的食用菌。我们通常所说的木耳实际上是指木耳的子实体,称为担子果。是木耳用来进行有性繁殖的“器官”。在我国木耳的野生资源很丰富,在林间的倒木枯树上常可以见到。它们的担子果呈透明至半透明的胶质,有耳状、杯状和折叠的叶状之分。富含胶质和菌物蛋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木耳的人工栽培历史也很悠久,在我国广大的山林地带都有木耳的栽培。

从前的栽培手段比较原始,只是在伐倒的树木上经过一定的清理后,用斧头砍上许多等间距的裂隙,利用木耳孢子散发的特性来自然接种,这种方法生产效率低,费工费时,对资源的浪费极大。现在,经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已开始利用各种代料(如木屑,玉米芯)来人工栽培木耳。在人工模拟的自然环境下,木耳的生长极其旺盛,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直线上升,是解决我国林木短缺的一种手段。有报道说:木耳具有润肠、去毒之功效,而且对癌细胞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