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病毒效应的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
20世纪80年代起,环孢素(CsA)、他克莫司(FK506)、雷帕霉素(Rapamycin)、霉酚酸酯(MMF) 等免疫抑制剂应用于临床,大大降低了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发生率,然而,随着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病毒也趁机而入,对患者的移植器官乃至生命都构成了威胁,除了应用抗病毒药物外,科学家们也在寻找着其他方法。
进入90年代后,多项研究表明,来氟米特已应用于多种器官移植,抗排异效应强、不良反应少,对慢性排异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并可发挥独特的抗病毒作用,是具有一定抗病毒效应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多项研究证实,来氟米特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如BK 多瘤病毒(BK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1(HSV-1)、乳头状瘤病毒(HPV)、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呼吸道合胞体病毒、EB 病毒、登革热病毒和肠道病毒71等,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来氟米特能有效干扰病毒包膜或核壳体的合成及组装,抑制病毒基因的复制和早期病毒基因的表达以及宿主细胞的增殖,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S6K1、Akt 等)。
在众多的抗病毒研究当中,最著名的是2005年芝加哥大学Williams教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研究,17名肾移植术后BK多瘤病毒感染的患者,经过来氟米特的6个月的治疗,15名患者血液及尿液中病毒载量持续下降,其中7名患者血液中病毒被完全清除,5名患者尿液中也未检测出病毒;在巨细胞病毒(CMV)临床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疗效,因此,实体器官移植后抗BK病毒和CMV病毒的国际指南中也做了来氟米特的抗病毒治疗。
来氟米特是否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呢?2003年的SARS原本已被人们淡忘,这张爱若华抗SARS病毒的专利也被我们遗忘。2003年9月,名为“来氟米特在制备抗SARS病毒药物上应用”的发明提交了申请,经国家药物筛选中心抗SARS病毒筛选实验证明,来氟米特具有抗SARS病毒、保护被感染细胞的作用,因此,来氟米特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可用于制备抗SARS病毒的药物。
来氟米特广泛的抗病毒效应以及在抗SARS病毒的研究,虽然远不足以支持其在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应用,还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持,但至少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