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替汕头大学免学费 所以我劝你不要去

作者:邓肯

1
最大的诚意

当下正是高考生报志愿的时候,为了争夺优秀考生,各大学都努力塑造自己的人设,比如汕头大学就一直标榜自己是李嘉诚的自留地。

16号,汕头大学抢在高考出成绩之前放出了最大诚意——因为李嘉诚每年增加1亿捐款,所以本科生全部免学费。

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大学免学费曾是个很大的诱惑。90年代,很多老百姓辛苦一年攒不下2000元,而大多数大学的学费都在2000元以上,所以军校和师范院校挤满了平民子弟。

我1998年到上海读书,那年上海各大学的学费普遍比内陆高1000元左右,所以我的同学中几乎没有农民后代。如果20年前有哪所大学说不要学费,足足可以把自己的录取线凭空提高50分。

20年过去了,工资比90年代涨了七八倍,大学学费却只翻了一番,所以很少有人计较学费高低。但是,对于汕头大学来说,免收学费还是一件大事。

根据汕头大学自己公布的数据,2010年汕头大学收入总计4.47亿,学费21%。2012年学校收入总计6.9亿,学费占15%。2019年预算6.77亿,估计学费比例和往年差不多,即汕头大学要增加15%-20%的开支来垫付学费,的确很有诚意。

新闻提到李嘉诚每年因此多给1亿捐款,也和我们的估计差不多。

李嘉诚支持的力度如此之大,学校的诚意如此之足,如果我是学生的家长,当然……要建议孩子优先考虑一下别的选择了。

2
钱很重要

打开汕头大学的官方网站,近年的预决算数据点一下就是404,好在这几年它的预算也没有涨,所以我们还是可以看2012年的数据做推断。

2012年汕头大学总预算69286.2万元,其中医学院预算32338.14万元,其他所有专业加起来总预算只有36984.06万元,而医学院人数只占总数的1/4。

所以,平均到每个学生,医学院的生均经费15万元,其他专业生均经费只有3万多元。

3万多元是什么概念呢?2018年广东省的高等教育总投入800亿,平均每个大学生4.1万,这还不算中央对中山大学等部管高校的投入。广东省有38所本科院校,17所独立学院,76所专科,汕头大学在靠前的一类本科行列里。

但如果不读医学院,汕头大学的生均经费在广东省还赶不上国家拨款部分的平均水平。对了,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生均经费最低的学校是合肥工业大学,人均5.3万。

对于大学来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肯定是万万不能。哈佛是世界第一大学,决定性因素是几百亿美元的哈佛捐赠基金。苏州大学本来是地方性的低调院校,近年地位突飞猛进,就是因为苏州经济规模大,能给大学巨额的财政支持。

即便在汕头大学内部,也能体会到钱的重要性。2018年以前,汕头大学仅有的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就在医学院,这就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只看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是一个正常水平的学院,但如果看整个学校,汕头大学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广东很有钱,李嘉诚很有钱,唯独汕头大学没有钱……

所以,如果报考汕头大学,记得选择医学院,其他专业则三思而后行。因为无论是否收学费。目前中国很少有因为学费就赶人的本科院校,借点贷款读个像样的学校,毕业后两年就把学费差价赚出来了。

3
政府没钱,李嘉诚也不行

汕头大学的前身是1979年的汕头医学专科学校,底子不差,毕竟现在广东省的大多数院校,那时还是中专。1980年,李嘉诚拿出3000万港元,作为汕头大学的建校经费——当年全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也只有20亿左右。

这3000万港币,拿给给顶尖高校,也是一笔足以开设新学院的巨款,对于汕头几乎是天文数字。之后李嘉诚陆续捐款80亿港元,现在稳定每年捐款2亿。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李嘉诚都对得起家乡汕头,对得起汕头大学。

然而到了今天,汕头大学还是一个名气远大于实力的准本科高校,原因很简单,汕头是一个名气远大于经济规模的“特区”。

中国大学几乎都是公立学校,主要经费来源是政府。地方政府有钱,学校就有钱。

虽然李嘉诚捐款不少,虽然汕头大学的预算不高,但李嘉诚的捐款最多只占学校总开支的1/3左右,大头还得是地方政府出。如果地方财政不给力,再来两个李嘉诚,汕头大学的实力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回溯到几十年前,汕头的底子比汕头大学还要好。汕头市是1980年建立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与之并列的三个城市是深圳、厦门和珠海。但是,如今的汕头人均GDP只有深圳的五分之一,所以深圳大学的投资远远压倒汕头大学。

即便不与其他“特区兄弟”比,汕头的经济数据也相当难看。2017年,汕头常住人口560多万,而GDP只有2350.76亿,人均不到4.2万,最低的潮南区只有2.47万。这是什么概念?

传统印象中广东最穷的山区韶关,同年人均GDP都有4.3万多,成功超过了汕头。至于潮南区,不要说在富裕的广东,哪怕放在湖南湖北,也只能和少数民族山区县做对比了。

汕头的财政比GDP更惨,2350亿GDP,公共预算收入只有150亿元。对比一下,同年湖南株洲GDP是2530亿元,略高一点,而公共预算收入337.8亿元,翻了一倍都不止。

所以,虽然株洲人口只有汕头的70%,虽然株洲没有李嘉诚的捐款,也能供养五个大专院校和湖南工业大学,去年还升了一类本科。而汕头只有汕头大学和汕头职业学院,办来办去只能标榜自己是李嘉诚的自留地。

至于广东省其他地市,经济发达,财政收入高,供养的大学水平突飞猛进,比如广州大学,80年代是几个各企业自办的职业培训专科,现在预算已经超过20亿元,快速从从专科升二本,二本升一本,已经甩的汕头大学连尾灯都看不到了。

从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看,广州大学和汕头大学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汕头大学不收学费的“优点”,实在抵偿不了教育水平的相对下降。在知乎上搜索“汕头大学”,第一页几乎见不到任何正面评价——回答者往往是汕头大学的在校生。这一点倒是中国大学的独一份。

4
路线错了, 走得越远越绝望

汕头和汕头大学的失败,本质上其实是80年代一种经济建设模式的失败。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四个经济特区各有自己的目标,深圳仿效香港,珠海对接澳门,厦门计划配合台湾,而汕头依托境外潮汕籍富豪,企图走一条“藏富于民”的道路。

80年代,汕头最出名的产业是走私和大量的小作坊。在近乎无政府的经济环境下,汕头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特区口岸地位,发展迅速。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汕头商人,比如现在还有相当比例的摄影器材商店是汕头人,这都是口岸走私带来的商业遗产。

然而到了全面开放时代,特区和口岸的优势变弱了,而汕头却未能在之前的阶段确立产业优势,反而因为制度性劣势不断退步,变成了现在要被韶关扶贫的荒诞状态。

李家城的同乡做生意,总是想着税越轻越好,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对于小作坊和走私集团来说,这个思路倒是很合理。

但是,只要稍微想在实业方面搞一点升级,这条路就走不通了——没有税,那哪儿来的高速公路?哪儿来的电力容量?哪儿来的城市?没有基础设施,怎么发展经济?

2019年的汕头的确有人意识到了问题,但有点晚了:

作为经济特区,沿海口岸,汕头到2019年也只有230公里高速公路,这在全国的城市里面可能得倒数。比如说,同时期株洲有超过600公里高速,佛山市完全不靠海,全凭陆路运输,高速公路里程也有汕头两倍。

80年代,各地方政府都没有明确的目标,试错法是主流思路。所以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潮汕模式遍地开花。

但是到了90年代,随着产业升级压力增加,各地都发现再也不能乱搞了。苏南、温州都选择了集中投资基础设施,搞重化工,搞产业集群的模式。到现在苏南已经是全世界基础设施最发达的区域,而温州人也终于圆了几十年的铁路梦。至于同为特区的深圳,已是世界顶级大都会。

只有汕头还停留在80年代的无政府时代,政府没钱,企业也没攒下多少。

所以,虽然李嘉诚持续给钱,汕头大学的相对地位还是每况愈下,不断被原本高职升级的兄弟院校赶超,唯一能拿出来标榜的优点就是当年尚可的医学专业,以及李嘉诚不断给钱——但怎么也填不满弱势政府的投资缺口。

今年汕头大学不收学费,固然是好事,但本质上还是炫耀“李嘉诚又给了一笔钱”。对此,我希望他们去听听2017年李嘉诚在汕头大学毕业式上的发言:

“愚人常常抱怨……他们渴望‘赢在起跑线上’,希望有个富爸加上天赋的优越组合,认为‘人能弘道’、改变尘世复杂和无可奈何的扭曲太负重,‘道能弘人’肯定更舒服。”

在绝大多数大学都不会因为欠学费而赶走学生的今天,选择汕头大学之前还是要多想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