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这些能够为你一整年健康蓄力的养生方法,你知道几个?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习俗
《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在这个时节已经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在“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冬至时节,无论起居饮食还是进补,冬至养生最重要的原则是时时顾护“阳气”。
起居:早睡晚起,养精蓄锐
冬至是一年中夜最长的一天,气候寒冷,晚间到清晨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人体应顺应自然,晚上早睡,清晨不宜过早起床,尽量不让阳气外泄。
冬至前后,建议要睡好子午觉,“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保持充足的睡眠不仅能够帮助人体养阳,冬更有助于一年之中阳气的生长,以期下一年的阳气充足,少生疾病。建议在22:00之前卧床休息,早上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活动。
饮食:清淡温软,慢补缓进
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但进补不一定需要大补,选择温补的食材进行“慢补”,循序渐进,更适合养生的节奏。
天气一冷,就习惯吃些热、辣的食物驱寒,但需要注意不能过度辛辣刺激、浓浊肥腻;且注意不吃生冷食物,以免刺激肠胃,造成腹痛、腹泻等,应以清淡为主,以免消化不良,给肠胃造成负担。选择适宜的烹调方式非常重要,建议尽量多采用炖、煮、蒸、烩等烹调方式。
顺应时节,合理进补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从冬至时人体内阳气开始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
饮食要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
肉类可以选择冬天最常见的温补肉类——羊肉、鸡肉来煲汤。除了肉类,冬天还适合多吃些坚果,比如板栗、核桃、开心果、花生等,坚果类的有益脂肪,冬天吃能够帮助我们身体抵御寒冷,增强身体素质。
温润清补
其他可多吃芋头、枸杞、海参、益智仁、杜仲等补益肝肾之品或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以助发阳气、利于封藏。
养生防病
从冬至到小寒、大寒这段时间是最冷的季节,心脏和高血压病患者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防寒保暖
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室内通风
气温低,室内一般都是空调、取暖器齐上阵,且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这样容易滋生病菌。适当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有利呼吸道健康。
预防摔伤
冬天雪花虽然美丽,但也暗藏了危机,雪天容易骨折、摔伤。冬天穿着较厚,老年人更容易在冬天摔倒,从而导致擦伤、扭伤乃至骨折等问题。因此一定要多注意,日常适当补充营养,强壮骨关节。
坚持泡脚
中医认为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但泡脚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不过泡脚也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来决定。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收好这些冬至养生小技巧,顺利健康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