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新家园 相望泪双流——上世纪淅川移民迁安邓县档案(淅川文化探索之七十一)

1969年,国家将蓄水位提高至155米,高程147-157米高程之间居民面临再次搬迁。1969年春天,武昌会议召开。会议由“长办”主持,河南和湖北两省派代表参加。会议总结了前几批移民安置工作的经验教训,一致认为“远迁不如近迁,近迁不如后靠自安”。

按照“先低后高,先近后远”的移民搬迁原则,1971年2月11日,南阳地区专员公署在邓县召开淅川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会议,淅川和邓县两个县有关公社负责人参加。这次搬迁涉及淅川丹江口库区10个公社,92个大队,479个生产队,9162户,42197人(包括后来划归淅川的九重公社34户,167人)。

再一次的水逼人走。在移民规划方案尚未落实的情况下,丹江口水库水位上升,147米-152米高程的居民仓促迁出。在42197人中,城关公社宋湾公社23个大队,96个生产队,10679人(由于部分移民家属和工作人员随迁,实际搬迁11927人)迁往邓县,其余的均在县内自安。

迁往邓县移民最大的问题是住房问题。由于时间紧迫,突击建房,移民新建房屋出现了大面积随建随塌现象。一遇到雨天,移民们不敢居住在家里,只能往雨地里跑。这个问题导致大批移民思想不稳定,并有回流返迁现象。

移民住房问题引起了各级领导重视。1971年邓县革委会副主任李书周牵头处理移民住房问题,安排移民住房加固款32万元,稳定了移民情绪;1981年,邓县从丹江电费提成中拿出60.63万元,再次对移民住房进行加固;1983年后,“长办”先后拨款273.34万元,对近迁邓县移民住房进行改造,大部分住房改造成砖瓦结构。每人半间房,每间房占地16平方米,每间补助450元。此后,邓县累计拨付数百万元解决人畜吃水、农田水利和交通建设,淅川近迁邓县移民逐步稳定下来。(图片选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