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社工作的感觉如何?前景怎么样呢?

据我所知,国内的出版社都是国企,没有一家民企,涉及意识形态,没有谈判的余地。

9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把大部分市场竞争较激烈的事业单位放出来转型成企业,一方面减负,一方面也想增加这些单位的生存能力。出版社是2000年初才开始事转企改革的,应该是最晚改制的事业单位。

因为是文化单位,在管理考核方面,出版社虽然挂着企业的名头,也讲经济效益,但社会效益永远是第一位的,钱可以不赚,社会社益一定要讲。

也因为这个原出版社是国企中最像事业单位的,至今保持了一定的事业单位属性。

我觉得可以把出版社的岗位分成编辑岗、营销岗和行政岗三类,编辑岗是企业的产品研发和业务营销结合体,从策划组稿到内容把关、文字校对、图书排版、交付印刷、市场调研反馈,这一系列工作都要编辑,主要是责任编辑参与甚至主导,所以一家出版社的核心岗位永远是编辑。

编辑也分三六九等,一开始时出版社主要是跟在后面学习,主要工作也是文字内容把把关,俗称文字编辑。有了经验可以主导一些小项目,成为责任编辑,这个名字起的很形象,责任编辑责任更大,图书质量出了问题,内容导向有偏差都能找到责任编辑。

最高等的是策划编辑,策划编辑手里有大量的资源,作者资源只是一个方面,还是政府方面的、圈子里的(不要小看这个圈子资源,一本书能不能评上奖很大程度与人脉有关),高水平的策划编辑可以把不出名的小作者包装成大作家(当然他们一般不会这么做),调动各种资源,评奖、找补助、促销售,总之策划编辑是最牛的,有时他们忙不过来,只负责在外组稿找选题,责任编辑都可以找人替。

一家出版社编辑人员的地位是很高的,编辑队伍的带头人是总编辑,地位和社长相等,一个管图书选题和质量,一个管出版社的经营和管理,各有一块,有点双头政治的意思。

营销岗主要指图书营销人员,书不同于其他产品,单从外观看出不好坏,得有人推荐才行,这就要靠营销队伍了,好的营销人员可以抓住市场痛点,快速把一本书炒起来,也可以利用手上的资源把你的书放在各大书店显眼的位置,入选各大排行榜的名单。

当然,书的内容不行,营销队伍再强也没用,所以一家出版社营销与编辑常常会起冲突——书卖不出营销说书编的不好,编辑说营销力量不行,各种扯皮。

行政岗就复杂一点,有办公室、人事(小社会和办公室合并)、财务、出版科等,出版科听名字和编辑有关,实际上也是为编辑做后勤服务的,主要负责图书的印制工作。

编辑、营销、行政可以从考核方式进行区别,编辑主要从图书的毛利拿奖金,营销主要看回款(现在很多出版社为了防止编辑和营销扯皮,实行事业部制,把两个岗位进行捆绑),行政主要拿平均奖,社里效益好就多拿,效益差就少拿。

最后回到主题——出版社的前景,我觉得相对于其他传统媒体,出版社算是有前景的,现在报纸早就不行了,靠跟在领导后面跑腿混日子;电视台更不用说,上星的卫视大部分都发不下工资;杂志大部分也没有销量,少部分能活下来主要靠深度报道取胜。

从一部分能活下来的期刊可以看出,优秀内容仍然是市场欢迎的产品,图书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内容上,这是网络轻阅读无法与之竞争的地方。

以我个人为例,网络兴起的前几年我主要在网络上找文章,后来发现这种碎片式阅读成不了体系,后来开始读电子书,再后来我发现纸制书的排版与图书内容相关,阅读体验还是和电子书千篇一律的排版不同,又开始买纸制书。

现在我看新闻主要靠头条,碎片时间读碎片信息;时事财经热点靠杂志;小说靠电子书;人文社科类买纸制书。

网络时代信息大爆炸,读者需要有人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这就需要编辑这样的专业人士帮助筛选,纸制书形式传统,内容却可以很新,而对不同的阶层和阅读习惯,纸制书也可以以电子书形式出版发行。与几十年前相比,国人的阅读量已经大大提高,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都是出版社未来的发展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