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题宝典(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刘先生说,从今天开始,我将在我的头条账号上,陆续把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教学资源展示出来,供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如果能对你的语文学习和教学有点帮助,我将非常高兴。如有不足,也请批评指正,我一定万分感谢。

今天的话题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这是一个高考必考题。以下内容有同步PPT课件、WOD格式文档,有需要的朋友请关注并在评论区留言索取。

图片来自同步PPT课件

图片来自同步PPT课件

解题前提:心静

心不静则神不凝。只有平心静气,总揽全局,方能洞悉秋毫,明辨是非。

1.读

①读原文,明确主旨思路。

快速阅读文章,抓关键词句,作简要勾画。

关键句子有: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段首句、含义深刻句、富有特色句等。

(1)年代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表范围的词(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

(5) 举例子(例如、如、人名)

(6) 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说得正确些” 表明前后意思相同。

(7)概括性的词语:

“总而言之”“综上 所述”“总之”“因此”表明下文是 总结的话,是文章(段落)的结论 (观点)所在。

②读题干,明确考查问题。

2.找——找依据,发现信息来源。

3.比——比题文,看异同

把文章和选项进行比照(比用词、比句间关系、比推论、比题干与题肢),确认对还是错。

总体上说,文章内容与选项信息存在以下特点:

(1)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2)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3)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以下六种方法:

1.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文本没有的内容,造成对内容的曲解,或无中生有。

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5.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需要补充提醒的是——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在设置正确选项时,往往运用“似非而是”的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远离”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相符。

为达到相应的效果,往往在变换句式时运用合理的省略、调序、增添、替换、归纳或发散。

论述文本阅读技巧讲解

1. 比对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添、改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先看两个考题示例:

示例一:

【有效阅读信息】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2014·安徽卷第1题)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示例二:

【有效阅读信息】……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

(2013·安徽卷第2题)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① 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

例如:

图片来自同步PPT课件

②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凡”“全”“部分”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现象。

例如:

图片来自同步PPT课件

③程度词、频率词 、时间词(如 “总是” “偶尔”“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说法绝对等。

示例一:

【有效阅读信息】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绝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

(2013·安徽卷第1题)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示例二:

(2012·江西卷第7题) 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有效阅读信息】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2.比对关系(指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审查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特别注意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等。

示例一:

【有效阅读信息】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2014·湖北卷第6题) 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解析:原句两部分构成的是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示例二:

【有效阅读信息】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2012·天津卷第6题)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解析:强加因果。原句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特别提示:

比对词语,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分两步:

A、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B、比对选项每一分句的意义、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除了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外,我们也要注意“无中生有”这种关系。

3.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

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示例:

【有效阅读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2015年课标卷II 第3题)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解析:不成立。丢掉了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推断不成立。同时B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

4.比选项——看选项是否对应

比对时不能只看选项本身与原文是否一致,还要看看选项回答的是不是题干中的问题。题干中若有“根据”、“证据”、“原因”等限制词时,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对应关系,否则就犯了答非所问的错误。

示例:

【有效阅读信息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句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猃,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2014重庆) D.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美、探索美的重要原动力。

解析:D选项答非所问,不是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而是对其作用的阐述。

灵犀一点

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选择题,虽然题目不难,但因内容过于专业,设题点过于隐蔽,考生很难做全对;即便做对了,又耗费较长时间。所以,复习时要把重心放在“快速”“准确”上。为此,应注意:

1.坚持一个原则

即答案一定在原文中。我们完全可以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培养两种心态

(1)专注。做题时要高度专注,全身心地进入阅读和解题状态,切勿心浮气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2)仔细。

虽说信息全都来自原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有的看似与原文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千万马虎不得,要细之又细。

3.用好两个方法。

比对法和排除法。重点是比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