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比邻完整版】2018年考研心理学312基础综合真题答案解析(上)
昨天发布的312真题答案解析为回忆版
内容有错误&不完整&凌乱的排版
(各位大侠海涵)
今天将完整版奉上!
2018年考研心理学312基础综合真题解析
(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神经冲动的传导形式有
A.化学传导和声传导 B.电传导和光传导
C.化学传导和电传导 D.光传导和热传导
【文都比邻解析】答案C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它与动作电位具有密切关系。神经冲动的传导服从于“全或无”的法则。神经元反应的强弱不随外界刺激的强弱而改变,这种特性使信息在传递途中不会变得越来越弱。
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在突触间传递的化学物质的媒介。当神经冲动传导到轴突末梢,突触前成分的突触小泡内储存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经过突触间隙作用到突触后成分,改变突触后成分膜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了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导又称为化学传导。(参见《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P12)
2、根据鲁利亚的观点,由边缘系统与脑干网状结构等组成的机能系统是
A.平衡系统 B.调节系统
C.动力系统 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
【文都比邻解析】答案C
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激活系统),由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其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3、人们在加工和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会更高,该现象被称为
A.自我图式 B.自我意识
C.自我确认 D.自我参照效应
【文都比邻解析】答案D
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注:出版的高而基没有本考点;但是北师大、华中等院校的高而基、阿范题题库中有该知识点。
4、当个体在弱光条件下直接观察物体时,往往看不清楚,但稍微移动一下物体,使其成像在视网膜边缘,则会看得清楚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视网膜边缘棒体细胞更多
B视网膜边缘椎体细胞更多
C视网膜中央窝对弱光最敏感
D视网膜边缘对强光最敏感
【文都比邻解析】答案A
视觉一般包括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其中:
(1)棒体细胞是夜视器,感受明暗;
(2)锥体细胞是昼视器,感受细节和颜色;
(3)视网膜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对光最敏感。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5、在阳光照射下,个体对波长为560nm的黄绿色光最敏感,而在黄昏时,对波长为505nm的蓝绿色光最敏感,这种现象被称为
A.马赫带现象 B.普肯耶现象
C.闪光融合现象 D.视觉掩蔽现象
【文都比邻解析】答案B
当人们由锥体视觉(昼视觉)向棒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变化。例如,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这就是普肯耶现象(又称“浦金野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白天或夜晚),人们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
6、下列关于感觉和知觉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B.知觉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累加
C.知觉与感觉都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反映
D.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文都比邻解析】答案B
知觉和感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联系
它们都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2.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则是事物的整体。但是知觉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它已经将各种感觉信息整合成一种结构,并融合了人们的经验。同样一个事物对不同人来讲,感觉是一样的,知觉是不同的(掺杂了知识和经验)。
7、学生很容易在作业本上看到教师用红笔写下的评语。这体现的知觉特性是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选择性
【文都比邻解析】答案D
知觉选择性指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背景。
8、一个学生在解题时,被其他同学谈论的奇闻轶事所吸引,这种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随意前注意
【文都比邻解析】答案B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既有预定的目的,又无需多大意志努力就能完成的注意。随意后注意一般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9、在睡眠的第二阶段中间或出现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是
A.α波 B.β波
C.波 D.纺锤波
【文都比邻解析】答案D
在清醒状态下脑电波是高频低幅的β波(14~30Hz),安静时是低频高幅的α波(8~13Hz)
睡眠四阶段的脑电变化: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频率和振幅都较低。
第二阶段:偶尔出现睡眠锭(短暂爆发的高频高幅的脑电波,纺锤波)。
第三阶段:频率变低、波幅变大,出现
波,有时会出现睡眠锭
第四阶段:持续高频低幅的波。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阶段),出现像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眼球转动,梦境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
10、根据系列位置效应,个体按顺序学习一个由30个词组成的词表后,回忆正确率较低的部分是
A.开始 B.结尾
C.中间 D.开始和结尾
【文都比邻解析】答案C
材料在系列里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它表现为系列末尾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好(称为近因效应),其次是前边呈现的材料(称为首因效应),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差。
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查看阅读原文下载
以下仅公布答案
单选答案:
11-20:CABDC ABCAB
21-30:DBCAB ABBCD
31-40:CADBA CADDA
41-50:DDCBA CABCB
51-60:ABCAD BDCDC
61-65:CADAB
多选答案:
66:ABD
67: ABCD
68:AD
69:AC
70:ABCD
71:ABCD
72:CD
73:ABD
74:BC
75:ABC
<真题点评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