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7)

第三章 六经病辨证与针炙配穴

第一节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浅析:此言太阳病提纲脉证。太阳为六经之首,主表而统营卫,外邪客表,太阳受病,脉必应之见浮。太阳为诸阳所系,而头为诸阳之会,同时,项为太阳专位,病则头项强痛。太阳之上,寒气治之,足太阳膀胱为寒水之府,病则头项强痛。太阳之上,寒气治之,足太阳膀胱为寒水之府,水中化气上行外达以卫外,是为太阳经气,邪闭太阳经表,阳气不得敷畅,则表必恶寒。正邪交争于表,治当顺应病机,以汗为大法,使邪从表解,汗出则愈。
     按:太阳病之针治,不能离开督脉。《素问骨空论》说:“督脉为病,脊弱反折。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入循膂络“。若督脉之阳气不足,则易感受外邪,侵入太阳经即可现太阳经病变。同时,督脉为手足三阳之会,总督诸阳又统摄元气,为阳脉之海,故外则调整和振奋诸阳经气,内侧沟通脏腑精气,本此义选太阳病穴,则大椎,大杼,风门,申脉,后溪为是。
    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为督脉之要穴,手足三阳入脑必经之驿路,故一切外感病,阳经病均可针之。大杼为骨之会,善治骨病,发热,恶寒,咳嗽等。风门乃风寒外邪侵入之门户,属膀胱经穴,为督脉与足太阳之会,主表病之头项腰背诸疾。与大杼相配,更能加强大椎疏散表邪之效。取通督脉的手太阳后溪穴,配通阳跷的足太阳申脉穴,又为八法主客相应,主治目内眦,耳后,颊颈,肩疾患,又因二穴属太阳,通督脉,故可疏调督脉之阳气与太阳经气,令气血通畅,邪不可犯。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浅析:此言太阳中风脉证。风邪中肌所见之脉证,谓太阳中风。风卫皆阳,相搏则即见发热。风性疏泄,袭于表则卫不固外,中于肌则营不守内,故汗出。汗出营弱则恶风。营阴外渗,脉道松驰,则脉浮而缓。太阳中风脉证,反映出气血不充于外,表之抗病力不足,徒见汗出而表不解的病机。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浅析:此言太阳伤寒脉证。寒邪伤表所见之脉证,谓太阳伤寒。太阳本气为寒,太阳之阳为本寒所化。若寒邪束表,阳气外闭,则病于标而涉于本,故人必见恶寒。其热已发或者未发,是言发热的强弱。其实,太阳病的恶寒本身当具有发热含义。寒主收引,其性凝滞,寒客而卫闭营郁,故体痛。正气抗邪外达,汗出不得而逆于上,故呕逆。寒邪外束,无汗而表气不宣,故脉应之三部俱现浮紧。总之,太阳伤寒脉证,反映出正邪交争于表互不相让的病机。

原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原文: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症不见者,为不传也。(5)
  浅析:此二节,前论阴阳表里相传,后论六经之气相传。陈修园讲:”人之言伤寒者,有正传,有邪传,有阴阳表里之气相传,有六经连贯之气相传。“所言不无道理。盖太阳与少阴相表里,”颇欲吐“即少阴病”欲吐不吐“之意。”躁烦者“以躁为主。躁者乱,烦者热,肾躁心烦,脉必不静而数急。属太阳病初传少阴的见症,是为表里相传。言循经相传者,二,三日值阳明,少阳主气,太阳证犹在而不见阳明,少阳证者,则病气未传。
   此大意是,察病当先从具体脉症入手,又当从经络,气化,脏腑表里,及日数等多方面的相互关联上考虑。进而抓住病机,解决主要矛盾。

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浅析:此言太阳病与温病的鉴别及温病误治变证。太阳表证本当不渴,且恶寒与发热并见。而温病是热邪内蕴津液已被耗伤,此时一感表邪,便可直接诱发成病。其症候表现,尤以不恶寒而渴为有别于太阳表证。所以,温病治当禁忌汗,法宜清热生津。此节仲景不惜笔墨,详述温病误汗之变,意在告诫人们:太阳病与温病万不可能混。
      按:伤寒病在表,里证即表证所侵入者,治当发表为主。温病其病在里,表证即里证所浮越者,法宜清里为主。温病基本治法是清热生津,针刺合谷,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清里之蕴热,开闭宣窍。配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络穴,调畅三焦气机。佐大椎,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宣通诸阳经气,均用泻法可清泻里热,开郁祛邪。继取胃之合穴足三里,调运中土,益津血之源,属培土生金之义。配太溪肾经原穴,滋阴壮水使津液上输。若误汗致风温变证,见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等温邪内炽,风火交煽者,取足临泣,足少阳胆经之俞穴,配外关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为八法主客相应,主清胆热,利三焦,熄风活络,通泻胸腹腔间火郁之邪。加肺俞,合谷清降肺热开郁解表。若逆传心包,可点刺心包经井穴中冲,继取大陵心包经原穴,通里心经之络穴,疏通心气泻热安神。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又属津液内竭,肾水亏耗,以致无溲可失而成小便不利,则本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义,取肾俞膀胱经之背俞穴,配太溪肾经之原穴,补肾壮水滋阴。取复溜肾经之经穴,生津液润清金,配三阴交调调三阴。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如惊痫,时瘈疭,为火邪焚心,神明失主险候,可取十二井点制出血,导火清心以救急。次取神门心经之原穴,与内关心包经之络穴,通脉活络以祛火邪,收敛心气以定惊痫。若火熏之,则为火助邪热,实上加实,必亡血亡阴而促命期。观此而知实证,热证万不可炙。

原文:病有发病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浅析:阴阳寒热标本纲要。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之道,可见之于寒热。大言之,发热恶寒者,乃泛论三阳之阳性疾患。无热恶寒者,乃泛论三阴之阴性疾患。是为据寒热以辨阴阳来路的一大纲要。小言之,是指太阴,少阴。盖太阳与少阴脏腑经气相通,太阳膀胱寒水之化必赖少阴心火与肾阳蒸动,借太阳经脉而达于表,形成太阳之气以护外。若寒邪客表,太阳受病,表阳闭郁则见发热恶寒,是以太阳为其来路。少阴肾中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若肾阳虚微,气化不足,则太阳之表亦虚,如此表里之阳皆虚,虚则寒邪入里,必见无热恶寒,是以少阴为其来路。
     观日数之阴阳,可预后病愈之期。因六经日行一经,三阳在前三阴在后,六日为经气周尽,阴尽阳生,是阴病得生阳之气助之,故曰”发于阴六日愈“。七日为经气再周之始,为阳经主气,阳病可值时而解,故曰”发于七日愈“。此乃示人眼目,非以日数相拘,故临症当依具体脉证为准。

原文: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浅析:此承上节,举太阳头痛为例,言发于阳者七日愈。”行其经“谓自行其本经。太阳主表而表莫高于头,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柯韵伯认为:”七日,乃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变之日。歧伯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有明证也。故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作再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络,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其说当是。
     按:胃乃水谷之海,后天之本,胃气充实则邪不内传,故欲做再经者,针足阳明,宜取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三里,主消纳水谷,运化精微,补脏腑虚损,为健运中土之要穴,且该穴又是阳明之枢纽,可疏导阳明通运上下,主气机升降,内补气血而外调营卫。则外邪不复内侵。

原文: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末上。(9)
    浅析:太阳病欲解之时。太阳经气上借督阳下借肾阳,为诸阳所系,故太阳即阳之巨大者,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以昼夜言,巳至末即午时正中,”日中而阳气隆“,值太阳气旺,则病可值时欲解。
     注:昼夜周时,阳主昼,阴主夜。天之阳即卯至酉,天之阴即酉至卯。同时阴阳之中又各有阴阳:昼时卯至午为阳中之阳,午至酉为阳中之阴,夜时酉至子为阴中之阴,子至卯为阴中之阳。故子午卯酉作为相互联系又各自不同的阶段性标志,便构成十二时辰阴阳消化变化的周期。观六经病欲解时的规律,阳经病均在阳时欲解,阴经病均在阴时欲解,而阳时中的三阳与阴时中的三阴,则依阴阳消长的多少又各俱特点(详见六经病欲解时条析)。

原文: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浅析:此言表解后正复预测。易感风邪者谓之风家。此指太阳中风证解后,尚见不清爽状态者,乃是表病初愈,邪未净尽,正未全复,十二日为经气再周末日,病气怠尽而经气复始,故可痊愈。言表解之后而测痊愈之期,意在告诉病家无需再医,可自行调养,必恢复如前。

原文: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11)
      浅析:此据病情辩寒热真假。程郊傅说:”寒热之在皮肤者,属标属假,寒热之在骨髓者,属本属真。本真不可得而见,而标假易惑。故直从欲不欲处断之,情则无假也。不言表里,言皮肤骨髓者,极其浅深,分言之也“。这说明,体有强弱则病有阴阳,证有寒热。临床上既应掌握阴阳病证的一般规律,更需了解阴极似阳,阳极似阴的变化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此从欲与不欲处着眼,辨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确是言简意赅,功力之深可见一斑。

  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瑟瑟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之主。

  桂枝方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一枚, 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等片刻,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浅析:此言太阳中风证治。阳浮而阴弱,即举之见浮,按之又弱。浮为太阳本脉,卫被风袭,相搏则热自发,弱为气血不充于外,卫不固而荣不守,因汗自出。瑟瑟恶寒,言汗出遇寒则毛窍聚敛,而呈畏缩状。淅淅恶风,乃言恶风之甚。翕翕发热,是指热在肌表如火炙状。风为阳邪,若汗出徒耗其津而风邪不解,则邪壅肌腠,进而影响三焦气机的宣畅,迫于肺则鼻鸣,逆于胃则干呕。十分明显,由风中肌腠致生营弱卫强,是本证的基本病机,故治用桂枝汤解肌驱风,调和营卫。
  治则:健胃解肌而调卫和营
  配穴:风池,京骨,后溪,申脉,足三里

  释义:取京骨足太阳膀胱经之原,风池足少阳与阳维之会,因太阳主一身之表,阳维主阳主表,二穴针用泻法,主治太阳病头项强痛,功能散风解热。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穴,通阳跷脉,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俞,通督脉,督脉统摄一身阳气,二穴八法相配,针用平补平泻法,可疏调督脉的阳气与太阳经气,解肌驱风以达表。同时加足三里胃之合,健运后天之本,令谷气内充而达调营卫之用。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浅析 此泛论桂枝汤之适应证。仲景设桂枝汤方,不止限于治太阳中风,凡病,若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证者,均宜运用。柯韵伯讲:“此条是桂枝本证,辨证为主,合此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等,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诚为熟读精思之言。
  按 此承上推广桂枝汤之用,可着眼于表热兼汗出方面配穴,如太阳病头痛,发热,可择取大椎,肺俞,风府,风池,以泄经中之邪;汗出,恶风,可择取后溪,申脉,京骨,大杼,足三里等,手法平补平泻,扶正解肌以驱邪。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芍药三两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三两 去皮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方,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浅析 此言太阳经输不利证治。几几即伸颈貌,项背强即项背之肌强急不舒。太阳经脉行于项背,风邪侵入,经气不利,进而津液不能上达濡养经脉,故呈此象。因现太阳中风证,故于桂枝汤方,加葛根走项背之经,取解肌生津之义。
  治则 解肌生津
  配穴 后溪,申脉,大杼,天柱,筋缩

  释义:针后溪申脉为八法穴主客相应。太阳病见项背强急者,又当配以足太阳膀胱经背部俞穴大杼,天柱,与督脉穴筋缩。因膀胱经与督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足太阳膀胱经之背部俞穴均在督脉两侧,其经气与督脉相通,故选此三穴以疏通气血,濡养肌肉,缓解强急,共奏安中解肌升津之效。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浅析 言表证误下后桂枝汤的使用。下后其气上冲者,说明邪仍在外,未因误下而内陷,正气仍有表解之势,故与桂枝汤,服法如前。反之,若不上冲,是下后里虚,邪已内陷,自然桂枝汤不可服。此节教人临证要抓住病机,掌握病势,特别是经误治以后更要注意辨证。
 原文: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浅析 言表实证禁服桂枝汤。桂枝汤本为解肌,与专力发表的麻黄汤大相径庭。桂枝方义,是从脾胃入手,通过调养气血来调和营卫,故病邪在肌用此,可使精气充于肌腠而驱邪,则邪与汗共并而出,即所谓“桂枝本为解肌”。麻黄汤证是邪实于皮表,欲汗不得,与桂枝证有虚实之分,故万不可于麻黄证投以桂枝汤,犯“实以虚治”之忌。针与药同理,用药法度严谨,用针亦当如之。

 原文: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浅析 言湿热证禁服桂枝汤。酒能酿湿酿热,惹因酒生热,蒸于外而汗出者,属热证在内也。与桂枝表虚证的汗出不同。此是以酒客作眼,推而论之,凡汗出者,需辨热在表里,属里热汗出者,不可用桂枝汤。
 法则 清热降逆除湿
 配穴 至阳,通谷,二间

 释义 至阳属督脉穴,为督之脉气所发,点刺出血可疏经降逆以止呕,通谷为足太阳膀胱经所溜为荥,二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荥穴,荥主身热,故二穴相配可蠲湿热之壅

 原文: 喘作家,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徽似汗。
 浅析 此言喘家患太阳中风证治。喘家即素有喘病患者。桂枝证悉俱,唯又兼喘者,仲景于桂枝汤外,加厚朴输脾宽胸,杏仁宣降肺气。
 法则 解肌降逆定喘
 配穴 鱼际,合谷,阳溪,丰隆

 释义 肺与大肠相表里,鱼际为手太阴肺经之荥,主治表证的发热,头痛,咳喘等,功能调理肺气,解表去热。配合谷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开闭宣窍,引热下行。阳溪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经穴,功能宽胸降逆平喘,若挟痰者可配丰隆化痰降浊。四穴共奏疏风解表,降逆定喘之效。

 原文: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浅析 误服桂枝汤变证。里有热者桂枝汤当禁用,里热盛者桂枝汤尤当禁用。里热盛,再助以甘温辛热剂,则实上加实,不仅伤津,且易伤及血脉而生痈脓之变。
 治则 清热通络,宣泻壅滞
 配穴 尺泽,曲池,外关,足临泣

 释义 尺泽为肺经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可宣导上焦气机以泄肺热之壅,配大肠经合穴曲池,走而不守,擅能宣气行血,凡气血阻滞之证皆能舒畅而调和之。外关通于阳维脉,针之疏解表邪,同时与足少阳胆经俞穴足泣相配,为八法主客相应,可清热凉血。

 原文:太阳病,发汗,逐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徽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1)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浅析 此言过汗阳虚证治。太阳病法当发汗。但汗出是“遍身挚挚徽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今发汗至汗漏不止,不仅桂枝本证未除,且阳随汗泄,膀胱寒水无阳以化气,故在外恶风,在下小便难。阳气者,柔则养筋,阳虚不能柔养筋脉,故四肢徽急,难以屈伸。方中附子大力回阳以固少阴之本,阳回则汗止,汗止则津复。
 法则 扶阳解肌
 配穴 百会,气海,委中,足三里

 释义 百会为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炙能升举阳气,回阳固脱,气海为元气之海,炙之振扶元阳,固少阳之本。配以足三里胃经之合,补益中阳,令阳回汗止而津复,则筋脉得养,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可解,小便难可愈。因病始于太阳,故加委中太阳膀胱经之合穴,疏调太阳经气,是为标本兼顾之义。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浅析 此言误下伤阳证治。太阳病不以汗解而反攻下,致使邪陷胸中,邪滞于胸,阳气拒邪欲出外达,故脉见急促,说明病有外解之势。治仍以桂枝汤作为主方,去芍药之酸收,恐敛邪不散,有碍胸满。若见微恶寒者,乃下后阳虚病陷少阴,必于前方加炮附子壮阳固表方能济事。
    治则 开郁化滞,益气扶阳
    配穴 内关,公孙,足三里,气海
    释义 内关为手厥阴之络,通阴维脉,功能调气开郁,通脉活络,对邪滞而气机不畅者尤宜,公孙为脾经之络穴,别走胃经,功能健脾和胃,理中降逆,二穴八法相配,善调上中二焦疾患,功能宽胸和胃以消下后之胸满。若阳虚而微恶寒者,加取胃之合穴足三里穴,补益气血,调和营卫,炙气海壮阳固元而袪阴寒,则先后天之本兼顾。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寒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浅析 此言太阳病日久邪衰的辨证治法。太阳病,正邪交争八九日之久,当见分晓。仲景提出三种转机,剖析八微:一是正邪交争见热多寒少,又无少阳,阳明证,且见脉微缓者,说明邪衰正复,故病可不治而愈。一是脉但微而证恶寒,说明病进邪胜,言“阴阳俱虚”即表里皆虚。陈修园说:“太阳以阳为主,今脉微即露出少阴之沉细象,恶寒即露出少阴之厥冷及背恶寒象,不独太阳虚,即少阴亦虚也。阴阳指太少言最切。”是为表里相传,病入少阴脉证。一旦是正气尚有来复之机,呈面热身痒,属表邪怫郁之象,故当解表,因病久正气耗伤,治宜小汗作解。这里仲景用“反”“欲”二字形容正气来之不易,助以桂枝麻黄各半汤,轻剂以和之。
  治则 扶正和营卫
  配穴:京骨,大钟,后溪,申脉,合谷,复溜。

病始于太阳,日久见脉微而恶寒,取京骨足太阳膀胱经之原,配大钟足少阴肾经之络,先针后炙疏调表里经气以和营卫。温肾壮阳而固本,则太阳之阳气敷畅,脉微恶寒可愈。若日久表邪未尽,呈面热身痒,治当小汗解表,可取通脉的手太阳经之俞穴后溪,配通阳跷的足太阳经申脉穴,轻施振颤之术以解表,同时取合谷手阳明经之原穴,配复溜足少阴经之经穴,用平补平泻手法,则小发汗中亦有调补气血,和阳益阴之用。

原文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
     浅析 言桂枝证兼经邪热甚治法。太阳病桂枝证,初服即反见其烦而表不解者,为邪甚凝滞经中不得疏通,以致药力外达受阻,反郁于心胸而生烦也。治先施以针刺,疏通经脉,以泻经邪,再发挥药力之用则是表解烦除。
   按 针刺选穴,仲师针风池,风府,实当明晓。查风府属督脉,为脑海。督脉为手足三阳之会,故称总督诸阳,此脉由尾骶上行入络脑,外则统摄诸阳,内则沟通脏腑精气,取之宣调气血,贯通诸阳,令阴平阳秘。《针炙资生经》说:”歧伯对黄帝之问,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然则风府者,固伤寒所自起也。“风池为手足三阳,阳维,阳跷八脉之会,主偏正头痛,有清热散风之功,二穴为阳经必经络路,泻之可驱经邪,治伤寒百病。

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玫,擘
    以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浅析 此言于肌表之治,探求太阳之用。桂枝本为解肌,麻黄专于发表,病有在肌在表的不同。然皆为太阳主之,其气相通。本桂枝证,服汤汗不如法致大汗出,此时的”脉洪大“,是医者拔苗助长,汗阳泄气,外盛一时的反映,与白虎证的热盛于内者迥然不同。故仍服挂枝汤如前法,啜粥以壮谷气,则精胜而邪却。然此大汗出后,津气愈虚,寒侵而毛窍欲闭,是为邪中于肌又复伤于表,肌表同病,形似疟状,则主治当太阳肌表兼顾,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于解肌中少少宣发表邪故愈。
  治则 小汗解肌透表
  配穴 大椎,后溪
  释义 督脉为诸阳之海,大椎属督脉经穴,又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后溪通督脉,属手太阳小肠经所注为俞,二穴相配,用平补平泻法,小汗解肌达表,疏调督脉之脉气与太阳经气,治寒热似疟,可疏调表里而解肌。

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浅析 言太阳病过汗转属阳明证治。桂枝汤服法,是取微似有汗者佳,今令大汗出后,津气两伤,表邪乘虚入里化热,形成阳明里热脉证,热盛则已伤之津愈耗伤,见大烦渴不解,脉应之洪大。治宜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胃生津。
  治则  清热益气生津
  配穴 少商,商阳,合谷,金门,胃俞,足三里

释义 取肺井少商,大肠井商阳,点刺出血以清泻经中热邪。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取手阳明之原穴合谷疏经清热,宣导气血,疏泄热邪壅滞,配足太阳膀胱经之郄穴金门,清热散风。同时补胃俞滋养胃阴,足三里调胃益气,四穴相配,功能清热益气养阴,令其津复,则邪热除而烦渴止。

原文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浅析 言表邪内传轻证及治法。太阳病,发热恶寒属必见之症,此热多寒少,说明邪渐离表,若是正胜邪衰,则脉宜缓而不弱,今热多寒少,脉不缓,而微见其弱,是去表入里之象,属太阳向阳明内传的初期脉证。阳主表,无阳则不可用麻黄汤发汗。故对这种外症未净里热渐长之证,惟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少少清肃表里,可以防微杜渐。
  治则 清肃表里
  配穴 后溪,申脉,合谷,复溜
  释义 太阳病欲内传而见热多寒少,取手太阳小肠经之俞穴后溪与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八法相配,可调经气,和营卫以解表。复取大肠经原穴合谷,疏泄气血之郁热。配足少阴肾经的复溜穴固水之下源以生津。四穴同取,用平补平泻手法,轻刺久留,是为小汗兼清热之法。

原文  服桂枝汤,或下之,有头项强痞,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炙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以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浅析 此言里水兼表证治。本条所举诸症,汗下后仍在,说明汗下之前就有,证非汗下所治。问题在于水饮内停,留中不得运化下行,故小便不利,心下满微痛。水阻三焦,气机不得畅达则无汗。此表里之气不和,全责之于水。故解表得先行水,水去则表里自然调畅。治用桂枝去桂,不犯无汗之禁,加白术茯苓,温中健运利水。
  治则 健中行气利水
  配穴 阴陵泉,足三里,气海,三阴交
  释义 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可运脾化湿而利小便,补胃之合穴足三里健运中气助后天生化之源,促升降气机调畅而水道行,气海为生气之海,能补元真不足,振扶阳气,为治气病要穴,气运则水行。同时补三阴交以调下焦气化。四穴合用,通经调气,助阳运中,则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可除。

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 甘草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以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浅析 误汗变证随证治之举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伤寒脉浮当无汗,然病本少阴阴阳两虚,阳虚不能固摄,则外见自汗出而微恶寒,下见小便数。汗出便数则阴虚于下而津泄于外,致心火之热炎上故心烦,进而邪从热化,循少阴经脉下行,至足灼筋,故脚挛急,医者不辨,误作太阳中风而反与桂枝欲攻其表,则少阴阳虚愈甚,致手足厥逆。同时,已虚之阴又被辛温之剂耗散,其热循经上扰,故咽中干,阴阳俱虚已甚,必水火不交,中土不和,见肾躁心烦而吐逆。若徒以大剂回阳,必有愈耗真阴之弊,然阳虚致厥又需先复,故惟宜甘草干姜汤甘辛以缓,令阳气渐复而不伤阴,则厥愈足温。继之更作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令阴复筋濡则其脚即伸,如此阴阳调和,其病可愈。又病本阴阳俱虚,治疗尤当切合病机,若辛温太过,则伤阴化热化燥,以致胃气不和而谵语,治可少与调胃承气汤调和胃气。若发汗太过,甚至误以烧针劫迫使火汗出,而造成亡阳者,又当用四逆汤回阳救逆。总之,言病要掌握病机,论治要强调辨证,做到知常达变,诚为重要。
   治则 复阳温中,益阴濡筋
   配穴 百会,足三里,关元。京门,肾俞,三阴交,太溪。

释义 病本少阴阴阳两虚,误设桂枝汤后变证峰起,虚实寒热错杂又皆系阴阳之根所变,于治实难措手。然阳虚致厥,阴虚致脚挛急,阴阳俱虚,水火不交致生烦躁吐逆者,又为主要病机,故扶阳溢阴令水火既是为取穴之大法,其寒热挟杂外观,又可按阴中隐阳,阳中隐阴手法调和治之。今本甘草干姜汤与芍药甘草汤方义,拭言针治。复阳温中者,取胃经合穴足三里,调和胃气,益脾兴阳,培后天生化之本。
    百会为诸阳之会,功能升举阳气,疏调诸阳,调运气血,贯通经气,令阳气达于四末。加关元任脉与足三阴之会,为三焦元气所发,联系命门真阳,功能补肾壮阳,和中益气,三穴同取,手法阴中隐阳,先泻后补,以治阳虚致厥。益阴濡筋者:取京门肾之募穴,肾俞为肾本输,二穴为俞募配穴法,培益下元,滋补肾阴,助少阴主枢而上济肺金,肺肾气足,则上有主而下能纳。太溪为肾经之原穴,补肾阴而壮水。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会,功能调补三阴以滋肾,益脾,养肝,和血脉濡筋骨。四穴同取,手法阳中隐阴,先补后泻,是为阴虚致脚挛急之治。
    注:关于本节所举调胃承气汤及四逆汤方,一是调胃泻热,一是回阳救逆,是为应急治变而设。后有专论,故针治此不赘述。

原文:问曰:病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关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了,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3)

注:此节解释上节,于误药之变申明其义,兹不赘述。

(0)

相关推荐

  • ​桂枝汤

    ​桂枝汤 桂枝 (去皮)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炙) 二两  生姜 (切) 三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拆算现代剂量] 桂枝 (去皮) 45g  芍药 45g  甘草 (炙) 30g  生 ...

  • 桂枝二越婢一汤  (古方学习)

    [日学一方]桂二越婢一汤 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麻黄.红枣.生姜.石膏. [经典方证] 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太阳病,风寒束表,内有郁热证.症见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为 ...

  •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最近没顾上更新,今天写一下. 我看了一下上一篇是写到了伤寒兼证.今天继续表郁轻证.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 ...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 <伤寒论讲义>按章节重点条文背诵1-13 辨治总纲 1.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发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

  • 心得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义名麻桂各半汤. 方剂组成:桂枝5克,麻黄5克,芍药.生姜.炙甘草.杏仁各3克,大枣4枚. 以上各味,用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再入诸药,煮取约300毫 ...

  • 20201207伤寒论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法16,方14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法16,方14 1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热发汗出,恶寒,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3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 ...

  • 《伤寒论》笔记:大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其二)

    桂枝汤相关证 桂枝汤的相关证,我们还要再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条目对比 总括 脉 头项 是否恶寒 是否发热 是否汗出 是否恶风 其它 方剂 第1条 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 而恶寒 第2条 太阳病 脉缓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5,36条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①,头项强痛②而恶寒③. [注释] 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头项强痛:头痛项强.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③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5. 伤寒论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①,头项强痛②而恶寒③. [注释] 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头项强痛:头痛项强.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各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各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概说] 现在我们讲太阳病上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在讲这一篇前,先把太阳病总的内容介绍一下,使大家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太阳病就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正气 ...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 ...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 ...

  •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下(9)

    原文: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15)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

  • 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5)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①,头项强痛②而恶寒③. [注释] ①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②头项强痛:头痛项强.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③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 ...

  • 【第八课】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八)

    2016-10-06 21:13:03 广州-袁超明(909895898)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方十五. [桂枝去桂加 ...

  •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