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卵击石:1942年日英兴楼海战始末。
1942年1月27日,英军在马来亚半岛全面溃败之时,两艘英军驱逐舰在危急中接到了一个艰难的任务:趁着夜色突破20多艘日本军舰的重重保护,摧毁日军在马来西亚兴楼附近尚未卸载完毕的运输船队,面对这一艰难无比的任务,她们能成功吗?
1942年1月份对英帝国在马来亚半岛和新加坡的部队来说注定是个难熬的月份,自从去年12月Z舰队的两艘主力舰沉没以后,自知已无力和日军争夺制海权的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就大半撤离了新加坡准备到锡兰进行重组,只在新加坡留下了少量轻型舰艇以试图牵引日军兵力。在海军撤退以后,留在马来亚半岛的英军部队结局已经注定。1月26日,驻马来亚半岛的英军已被全面击败,被迫沿着仅有的几条铁路和公路往新加坡撤退,英军高层面对这一情况忧心忡忡,除了正在撤退英军后面穷追不舍的日军追击部队外,漫长的撤退大军在现在还有可能遭到日军从海上发动的两栖行动的威胁。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26日早些时候,当一支日军运输船队被发现接近柔佛州最北端已被日军占领的兴楼港( Endau)时,英国人最担心的事情似乎成真了。
S作战计划
兴楼港的位置
兴楼本身只是一个并不算大的小港口,但关键的地方在于有一条主要的东西向横向公路始于这里。日军曾计划从海上运输第18师团对该港实施两栖登陆,但在英军全线崩溃的情况下,把守当地的两个澳大利亚营根本无心再战,在18日匆匆放弃了该港向后撤退,之后沿马来亚东海岸南下的日军木庭支队在21日占领了已不设防的兴楼港。由于战局变化,日军方面也做出调整,原定登陆该港的第18师团改前往宋卡集结,此后日军又计划从宋卡派出两艘运输船,运载航空基地部队和燃油弹药前往兴楼卸载,准备在当地建设航空基地以配合围攻新加坡,行动代号“S作战”。
1月24日,参与作战的日军舰船开始在宋卡进行集结,运载着陆军第96飞行场大队、80吨炸弹、5000多桶航空燃油以及13万发航空子弹的日军运输船堪培拉丸号以及关西丸号自然是这次行动的主角。其直接护航任务由桥本信太郎海军中将指挥的第一护卫队负责,后者以第三水雷战队下属的旗舰川内号轻巡洋舰以及第11、第21驱逐队下属的6艘特型驱逐舰为核心,另有第一扫海队下属的5艘扫海艇、第十一驱潜队的3艘驱潜艇、特设扫海艇音羽丸号、留萌丸号、以及5艘特设哨戒艇,整个船队合计共有21艘军舰和2艘运输船。此外,由高木武雄海军中将指挥的重巡洋舰铃谷号、熊野号,轻巡洋舰由良号、驱逐舰凌波号、磯波号和敷波号将为船队提供远程支援,来自陆军第12飞行团的97式战斗机则负责提供空中掩护。
日本海军第三水雷战队司令桥本信太郎海军中将
日军作战序列:
运输船X2:堪培拉丸号、关西丸号(运载陆军第96飞行场大队)
第一护卫队(总指挥:桥本信太郎海军中将):
第三水雷战队:
旗舰:川内号轻巡洋舰
第20驱逐队:朝雾号、天雾号、夕雾号驱逐舰
第11驱逐队:初雪号、白雪号、吹雪号驱逐舰
其他兵力:
第一扫海队:第1-第5号扫海艇
第十一驱潜队:第7-第9号驱潜艇
特设扫海艇音羽丸号、留萌丸号、以及5艘特设哨戒艇(舰名不详未查到资料,待补充)
两艘日军运输船之一堪培拉丸号
日军旗舰川内号轻巡洋舰
日军第20驱逐队的三艘特型驱逐舰正在进行训练
由于各种各样的延误,日军船队直到1月26日早晨才抵达兴楼附近,不久之后在7点45分被一架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哈德逊式轰炸机发现,此时日军船队距离兴楼还有10英里路程。在扫海艇的带领下,船队最终在9点15分进港下锚,选择的下锚位置在距离兴楼港口所在地恩多河口五到六英里的地方,此后两艘运输船就开始着手卸货,而护卫舰艇则组成了一个半圆形的防御队形,半径约八英里,以对付可能出现的英国潜艇的威胁。日军运输船在11点30分完成上午的卸货工作后再次转移位置,在12点整转移到离岸2至3英里的位置,并再次下锚,准备在此地完成剩下的卸货工作并在当地过夜,然后在次日返回宋卡。
洛克希德哈德逊式轰炸机,在此次海战中首先发现了日军舰队
驱逐舰出击:
发现日军的登陆行动后,英军立刻开始策划反击行动,首先上场的是空军部队,尽管驻新加坡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部队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损失惨重,但还是尽力组织了进攻,可惜在日军战斗机的拦截下毫无效果:
当天下午15点,来自新加坡要塞的12架维克斯“牛羚”式鱼雷攻击机和9架哈德逊式轰炸机在12架水牛式战斗机和9架飓风式战斗机的掩护下发起了第一波空袭,遭到19架日军战斗机拦截,5架“牛羚”被击落,投下的炸弹无一命中,日军只损失一架战斗机。
下午16点15分,9架“牛羚”式和3架“长戟金枪鱼”式鱼雷机在无战斗机掩护情况下再次试图攻击,遭日方12架战斗机拦截,5架“牛羚”式和2架“长戟金枪鱼”式被击落,仅一枚炸弹擦伤了关西丸号,日军方面8人死亡,17人受伤。
最后,当天晚上时分,6架哈德逊式轰炸机进行了最后一轮轰炸,仍然毫无效果,反被日军战斗机再次击落2架。
一张描绘英军维克斯“牛羚”式轰炸机遭日军97式战斗机攻击的绘画
空军攻击毫无效果使得英军不得不开始考虑采取其他攻击方式,比如说——派出驱逐舰进行夜袭,可惜,海军的兵力同样捉襟见肘,现在新加坡港内只有两艘老掉牙的旧式驱逐舰可以执行这个任务了:她们分别是来自英国海军的“珊奈特”号(HMS Thanet,H29)和来自澳大利亚海军的“吸血鬼”号(HMAS Vampire,D68),接下来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两艘驱逐舰的舰史。
珊奈特号驱逐舰
珊奈特号属于S级驱逐舰,该级是英国海军在日德兰海战后为补充驱逐舰数量而大规模建造的小型驱逐舰,这级驱逐舰分成三种设计,包括标准的海军部S级(Admiralty S-class,55艘)、以及在细节上和标准型略有不同的桑尼克罗夫特S级(Thornycroft S-class,5艘)及亚罗S级(Yarrow S-class,7艘),共有67艘服役。珊奈特号便是这个大家族里面的一员,她属于其中的标准型海军部S级,标准排水量1075吨,最大设计航速36节,主要武器为3门102毫米炮和2座双连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她于1917年开工建造,1919年正式服役,没能赶上一战,一战结束被调到中国舰队服役,并成为皇家海军在香港的常驻舰艇之一。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珊奈特号在大屿山海峡一带布置了水雷,此后便一直留在香港近海巡逻。直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香港。珊奈特号与另外一艘友舰哨兵号在当晚由香港调回新加坡,并加入远东舰队,辗转在马来亚等地参与护航任务,此时距离她服役已经有23年了。
吸血鬼号驱逐舰
而另外一艘驱逐舰吸血鬼号则更加老旧不堪——她的舰龄比珊奈特号还大,已经服役25年了。吸血鬼号属于V/W级驱逐舰,该级是一战时期英国海军为和传闻中的德国海军新型驱逐舰对抗而设计的新型舰队驱逐舰,也认为是一战驱逐舰设计理念的集大成之作。该级标准排水量1188吨,最大设计为34节,主要武器为4门102毫米炮和2具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后换装为两座4连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该级共有67艘建成服役。这其中,吸血鬼号于1916年开工,并于次年建成服役。该舰原隶属英国海军,后于1933年转租给澳大利亚海军服役,在二战爆发以后被派往地中海战场服役,曾参加了卡拉布里亚海战和希腊战役,直到他在1941年5月因为长时间作战损耗导致主机故障,被迫离开地中海前往新加坡进行修理,并就地加入了Z舰队,此后她又参加了马来亚海战,亲眼见证了两艘主力舰的沉没并捞起了225名幸存者。
吸血鬼号在1942年时的一张照片,后部第二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已被拆除,加装了一门76毫米高炮
新加坡当地海军指挥官欧内斯特·斯潘纳少将( Ernest.Spooner)在当天下午时分召见了吸血鬼号舰长威廉·莫兰海军中校(William Thomas Alldis Moran),下令吸血鬼号和珊奈特号立刻出击,在夜间对兴楼的日军运输船队进行夜袭,行动由莫兰负责指挥。这一任务的风险是非常明显的,但现在英国人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稍稍能让莫兰放心的是,空军的侦查报告显示日军运输船队“仅有两艘驱逐舰护航”,因此,只要设法绕过这两艘驱逐舰找到日本人的运输船,然后把鱼雷打出去以后借助夜色开溜,任务成功的可能还是很大的——大概吧。
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两艘驱逐舰在16点30分离开了新加坡,开始往兴楼方向驶去,担任旗舰的吸血鬼号负责领队,姗奈特号则跟随在后,开始了这场以卵击石的行动。
吸血鬼号舰长莫兰中校
夜海雷击:
在从新加坡出发以后,莫兰指挥两艘驱逐舰以25节航速从马来半岛与东部岛屿之间的近海水域穿过,向着兴楼一路驶去。莫兰自然是希望他的小小舰队能够全程保持不被发现,给日本人一个惊喜,可惜今天幸运女神实在是没有眷顾英国人,在出发后仅仅20分钟,一架正好路过的日本海军第22航空战队下属的陆攻就发现了这两艘英国驱逐舰,并立刻向第一护卫队发出警报:
“1650时敌轻巡两只,位于嘉恩角45度方向100海里处,航向35度,航速24节,附近天气晴朗有薄云,视野范围30海里”,这封电报也很快就被川内号轻巡洋舰收到,坐镇于该舰的桥本信太郎海军中将随即下令加强警戒准备夜战,但没有改变防御队形,日军船队仍然保持着上午开始的半圆形防御队形。
英军驱逐舰从新加坡出发后的航迹
晚上10点27分,两艘英军驱逐舰开始接近兴楼附近海域,由于此时月亮还高悬在空中,莫兰明智的认识到直接去冲日军泊地显然是自杀行为,于是指挥两艘驱逐舰先向西北方向的雕门岛( Palau Tioman)航行,暂时避开日军,直到1点51分月亮逐渐被乌云笼罩后才命令以15节航速转向西方航行开始搜索日军船队,此时海面能见度约为两英里左右。2点37分,吸血鬼号的瞭望哨在右舷30度方向上发现一艘日军驱逐舰正以15节航速向东航行,那是第20驱逐队的天雾号驱逐舰,两艘英军驱逐舰上顿时紧张了起来,7门102毫米炮齐刷刷的指向对手,就等开火命令了。不过莫兰发现这艘日军驱逐舰似乎没有发现自己,于是选择了不与其发生冲突,当对方不存在,擦肩而过的双方很快便脱离了接触。
天雾号驱逐舰
刚刚和天雾号脱离接触没多久,2点40分,吸血鬼号的瞭望哨又报告在距离一英里左右发现一艘“峰风级驱逐舰”,并且正以低速直直的朝两艘英军驱逐舰冲来,莫兰认为这应该就是报告里提到的那第二艘驱逐舰,由于距离太近似乎已不可能避免交战,莫兰下令发起鱼雷攻击。先头的吸血鬼号随即一面加速到25节向南方转向以图拉开距离,一面向对方发射了两枚鱼雷,定深分别为6英尺和8英尺,航速设定为35节。
英军驱逐舰发射鱼雷
实际上,这艘所谓的“驱逐舰”是日军第一扫海队下属的第4号扫海艇,当时她正以12节的速度在亚齐岛西北约两英里处的锚点以东巡逻。她也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两艘不明身份的舰艇,但艇长认为这可能是其他友舰,于是下令准备发送识别信号,这时舰员才看到了那两枚直直的朝他们冲过来的鱼雷,其中一枚在距离该艇只15至20码的距离上擦了过去,第二枚则直接从船底穿了过去——幸亏英军驱逐舰将她误认为是一艘驱逐舰,鱼雷定深太大,不然这艘小船怕是当场就要上天了,惊魂未定的第4号扫海艇这才意识到对面是敌舰,但此时两艘英军驱逐舰又迅速的在黑夜里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第4号扫海艇,属第一号型,排水量800吨,装备2门120毫米炮和一门80毫米高炮,从远处看确实和驱逐舰有几分相似
让人感觉奇怪的是,在遭到雷击后第4号扫海艇并没有开炮示警或者打开探照灯照射敌舰,也没有在丢失目标后尝试搜索敌舰,反倒是一直在忙于用无线电联络其他友舰,而且由于不明原因的延迟,直到20分钟以后才终于和第11驱逐队的吹雪号驱逐舰取得了联络,并且在电报中还错误的将敌舰的位置通报为“在嘉比兰森岛西北方”,和实际位置偏差了足足六英里,而发现敌舰的警报则直到3点05分才由于吹雪号驱逐舰通报给日军全体各舰。
日军舰队的防御队形
回头再说英军这边,在向第4号扫雷艇发射完鱼雷后,两艘英军驱逐舰再次向西南方转向,此时吸血鬼号还剩下两枚鱼雷,不过珊奈特号的鱼雷还一发都没有用过。 从到目前为止所遇到的巡逻舰艇的位置来看,莫兰现在确信运输船肯定是位于近海,两舰再次将航速降低到15节,以使它们的尾流不那么明显,并继续搜索日军运输船。 但是,近30分钟的小心航行,两艘驱逐舰已经接近浅滩附近,仍然没有发现日军运输船的踪迹。此时已经3点13分了,考虑到不久后天就要亮了,那时候两艘驱逐舰暴露在大白天将十分危险,莫兰只好决定停止搜索准备打道回府,虽然实际上非常不幸的是,两艘英军驱逐舰实际上已经走到日军运输船附近了,如果莫兰能再多一点耐心搜索一下,可能之后发生的事情会变成另外一个模样,但历史没有如果。
归途
3点13分,两艘英军驱逐舰开始向东南方转向,以25节航速准备返航,然而,回家的路显然没那么好走,莫兰最不想遇见的事情发生了——回家路上杀出了个陈咬金来。
3点19分,吸血鬼号的瞭望哨报告左舷发现一艘日军驱逐舰正以12节航速航行,这是第11驱逐队的白雪号驱逐舰,此时她在接到警报后正着手搜索英军驱逐舰,两边正好撞到一块了,此时双方距离为1500码。莫兰对于日本人还有第三艘驱逐舰这件事情感到略为吃惊,但眼下也只能一搏了,莫兰下令再次展开鱼雷攻击,吸血鬼号首先发射了一枚,珊奈特号则干脆把全部4枚鱼雷一股脑的都发射了出去。
不过,莫兰在今天晚上的全部好运气都到此为止了。实际上白雪号在3点15分就发现了两艘英军驱逐舰,但认为对方可能是友舰没有直接开火,而是向对方接近试图核实身份,英军驱逐舰发射的这5枚鱼雷很不幸全部射失,白雪号接下来又开始向两艘英军驱逐舰发送灯光信号,在迟迟没有回应后,3点31分,白雪号舰长菅原六郎下令打开了探照灯照射,灯光照亮了领头的吸血鬼号的身影。
白雪号驱逐舰,摄于1931年
几乎就在同时,白雪号的127毫米舰炮也朝着吸血鬼号发出了怒吼,莫兰只好下令迎战。但现在情况对英军来说非常不利,两艘英军驱逐舰加起来总共也只有7门102毫米炮,而白雪号却有6门127毫米炮,而且对方的航速可达38节,而英军的两艘驱逐舰理论最大航速也才34节,更不要提常年服役现在根本跑不出这个理论航速,更可怕的是,日本人可不止有这一艘驱逐舰,如果拖下去整个第三水雷战队都包围上来的话,这两艘老爷驱逐舰显然会死的渣都不剩,现在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只能祈祷上帝保佑了。
英军航迹图
战斗一开始,白雪号就瞄准了领头的吸血鬼号开始射击,很快便有炮弹命中,不过在射击了18发炮弹后该舰的配电盘就出了故障,不得不暂停射击2分钟进行抢修。英军一边,领队的吸血鬼号则乘机向白雪号打了三轮齐射,然后释放烟雾往南方撤退,跟在后面的珊奈特号也试图开火,但由于先头的吸血鬼号释放了大量烟雾,战场视野恶劣,根本看不清目标,只打了三发炮弹,莫兰则以无线电联络珊奈特号不要恋战,利用自己的烟雾做掩护赶紧开溜。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完成配电盘抢修的白雪号开始将目标转向珊奈特号,第一轮射击就起到了决定性的效果,一发命中机舱的127毫米炮弹直接切断了珊奈特号的主蒸汽管道和辅助蒸汽管道——她逃不掉了。
正以全速航行的珊奈特号,可惜这次她的运气实在太差
遭到重击的珊奈特号很快就失去了全部动力和电力,就连舵机也卡死在了右满舵的位置上,莫兰只好无奈的看着这艘在不断冒出大团大团蒸汽的友舰在海面上转了一个大圈,然后像死鱼一样的瘫在了海面上。3点38分,另外一艘日军驱逐舰夕雾号也包围了上来,莫兰只好狠下心来,丢下已经无可救药的珊奈特号开始往南全速撤退。对于他来说幸运的是,摊在海面上不断冒出大团蒸汽的珊奈特号显然吸引了日本人全部的注意力,其他的日舰也陆续围拢上来,旗舰川内号、驱逐舰吹雪号、初雪号、朝雾号和扫海艇第1号开始集中围殴珊奈特号,无视了在黑夜里一抹烟跑路了的吸血鬼,经过455发炮弹的蹂躏后,珊奈特号最终在4点18分沉没,舰长伯纳德.戴维斯带着61名舰员游上了岸,并在几天后回到了新加坡,不过被日军俘虏的另外30人就没这么幸运了,这些人很快就遭处决。
附:日军各舰弹药消耗情况:
川内:140毫米炮弹72
吹雪:127毫米炮弹102
初雪:127毫米炮弹50
白雪:127毫米炮弹100
朝雾:127毫米炮弹61
夕雾:127毫米炮弹65
天雾:127毫米炮弹6
第一号扫海艇:120毫米炮弹17
第4号扫海艇:120毫米炮弹2(存疑,盟军纪录中该舰从未朝他们开过火)
盟军方面弹药消耗情况:
吸血鬼:102毫米炮弹X74,533毫米鱼雷X3
珊奈特:102毫米炮弹消耗不明,533毫米鱼雷X4
后续:
经过一夜亡命奔逃的吸血鬼号在28日早上10点返回了新加坡三巴旺海军基地,奇迹般的无一人受伤,莫兰因为没能完成任务而且损失了友舰遭到上级的指责,但是让两艘老掉牙的驱逐舰去摸老虎屁股本身就是十足的自杀行为,UP反正认为这事上莫兰已经尽力了,责任不在于他。
两周以后,新加坡要塞沦陷,一部分幸运逃回新加坡要塞的珊奈特号幸存者乘坐吸血鬼号在最后时刻乘坐吸血鬼号成功逃亡而出,但另外一部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被日军俘虏后投入战俘营,有5人死于虐待和强行劳动中,没有看到战争的最终胜利。
在海战中幸运逃生的吸血鬼号则没能延续好运,在1942年4月8日被日军飞机炸沉于亭可马里附近,莫兰中校也不幸随舰阵亡。
在海战中担任日军主帅的桥本信太郎海军中将在瓜岛战役中指挥了多次“东京快车”偷运,后于1943年3月调往海军水雷学校,10月又被任命为第五战队司令官,1945年5月在马六甲海战中其乘坐的重巡洋舰羽黑号遭英军驱逐舰鱼雷攻击后沉没,桥本信太郎本人随舰毙命,后晋升海军大将。
珊奈特号上最后的幸存者理查德.亨利.丹哲海军鱼雷中士在海战结束后被被俘,幸运的活过了二战,在战后平静生活至1997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