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杀45万赵军,绝对是个技术活!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424031755/answer/1511367693

01

坑杀!

就像电影里,挖个坑,把人踹进去活埋?

不!

这样太残酷太不人道,战场上很少有这样大规模折磨俘虏的。

战场不是游乐场,杀人取乐只是极少数变态行为。

所谓“坑杀”,也不是望文生义的“挖坑埋杀”之意。

提起“坑杀”,我们脑海里跃然而出的是长平之战:

《史记》:“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如何处理俘虏,是秦军极为头疼的问题:

收编为奴吧,粮食又不够,养不起。

就算养的起,也还要担心俘虏造反,商纣王就是吃了这个亏。

遣散放归?回去后又操起家伙干你,等于这仗白打了。

将极少部分战俘押为苦力,其余的统统杀掉,是一个稳妥的解决办法。

别说,还真有:

《史记》:“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括号内容暂时保密),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为防止赵卒反覆为乱,白起不得不“尽杀”四十五万俘虏。

但这也带来另一个问题:

如何杀?

动动脑子想想,这些战俘会眼睁睁的任你变着花样的宰割吗?

蝼蚁尚且一搏,何况这些刚才要致你于死命的甲士?

千万不要傻乎乎的众目昭彰的处决他们,这样会刺激他们心底的求生欲而引发暴乱,尤其是数量庞大的时候。

想要顺利的完成杀俘虏这一难度极大的任务,你能够采用的手段有且只有一种——诱杀。

安抚他们紧张不安的情绪,从思想上腐蚀掉他们的反抗之心,让他们相信,坚定不移的服从你的命令将会有一条活路,再将他们分割成你所能够控制的规模,最后分批秘密处决。

等他们意识到这一现实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这样一来,杀战俘就成为一种偏向心里层面的技术活。

接刚才括号保密部分,注意加黑处:

《史记》:“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阬”是“坑”的异体字,表示坑害、地洞、陷阱、洼下去的地方等,引申有“蒙骗、陷害”之意,比方我们常说的“你tm坑我”,不是说你要挖个坑埋了我的意思,而是说你欺骗了我的意思!

太史公撰史带有浓厚的个人感情,提及白起杀降,不止用“坑杀”来理性陈述,还裹挟“诈”来向后人传达“坑”之本义,可见当时悲愤。

结论:“坑杀”是以欺骗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的大规模屠杀俘虏或平民的一种手段。

至于方法,可以采取活埋、殴打、刺杀、绞杀等。

在任何时代,人都是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春秋时期,诸国交战都恪守军礼制度,一般不杀俘虏,大都收编、敬献天子或者作为人质。

所以史家一般将“坑杀”这个词用作谴责,贬义词。

两千三百年过去了,被白起坑杀的四十五万赵卒尸首,到现在都没清理干净,以至于留下了诸如“露骸千步,积血三尺”之类的记录。

“杀降不祥”。

热衷于杀降的人都没有好的报应。

你以为这就完了?

并没有,继续讲。

02

古人惜墨,往往一个字词,便道尽事物源委。

比如“坑杀”,不仅包括屠杀的手段,还包含处理敌军尸体的方式:筑京观。

在古战场,处理尸体是一个选择题,你可以掩埋、筑京观、焚烧、暴弃于野、或者吃掉(“以人脯”)。

其中,掩埋和筑京观是符合人道主义的。

在信奉神鬼的先秦时代,焚烧也不人道,你把人家身子都烧没了,家人如何祭拜?亡灵如何安息?

如公元前284年的即墨之战,燕军在城外掘坟焚尸,激起齐人愤慨,一举击败燕军,凭借此仗复国。

大部分的做法就是筑“京观”。

京观: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

将敌军尸骸高高堆起,封土夯实垒成方锥形高台。

为什么要堆成塔形,而不就地掩埋呢?

原因只有一个:

挖坑效率太低,尤其是战国前期铁器还未大规模普及之前,挖坑基本靠刨。

不管是手刨还是工具刨,不管是自己挖还是俘虏挖,都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在战场上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试想,秦军想要活埋四十万之众的赵军,得要挖多长时间的坑,况且当时秦兵早已疲惫不堪,根本不想费劲用挖坑这种形式来残杀战俘,如果先将其杀死再筑成土堆则容易得多。

1995年,在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境内发掘的长平之战遗址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其长11米、宽5米、深1.2米。考古人员从坑中共清理出130具遗骸,其中60具有头骨无躯干,或头骨与躯干分离,14具属于被钝器或石块砸死,可能属于被活埋的仅有一具。这个现象说明,这些赵军并非被活埋,而是先被集体处决之后,再抛尸于此。

春秋时代,“京观”代表着正义讨伐邪恶之后震慑邪恶势力采取的一种手段,其作为打扫战场的方式,和掩埋一样,是符合当时“礼仪”要求的,并无不妥——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

但是到了后来,“京观”又被赋予了崭新而具体的象征——彰显军威、惩罚战俘、震慑敌军、提高士气。

战场上尸堆高筑是对虎视眈眈的敌国最好的震慑,是昭告天下自己兵强马壮最好的证明,“京观”内含彪炳战功的实际,也让战争狂人念念不忘:

公元8年,王莽篡汉以后,在诛杀的诏书上面写明要将反对他的人筑成“方六丈,高六尺”的京观;

公元395年,参合陂之战,慕容垂看到被北魏坑杀的燕军将士的遗骸,堆积如山,设坛拜祭后悲怒交加,染病身亡,后燕帝国由此崩塌;

公元418年,夏国进攻关中地区,将东晋军队阵亡士兵的首级堆积为京观,号“骷髅台”;

公元564年,北齐大将斛律光在邙山大战中大败北周将士,“尽收其甲兵辎重,仍以死者积为京观”;

公元631年,唐朝得知高丽曾将隋朝征讨高丽时留下的将士们的尸首筑成京观,遂通过外交手段,“瘗(yì,埋葬)隋士战胔(zì,带腐肉的尸骨),毁高丽所立京观”;

公元936年,辽国帮助军阀石敬瑭消灭后唐政权,将后唐皇室成员以及唐军将士尸体都埋在汾河岸边,“以为京观”;

公元986年,辽军在莫州打败宋军,将宋军尸体筑京观;

公元1410年,明朝大将张辅进攻安南,击败安南军队,杀死2000多名战俘“筑京观”;

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03

历史最早有“京观”的记载,是在公元前597年,楚军在邲地大胜晋军,为了炫耀军威,大臣们建议楚庄王“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理由也是非常的充分:“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但楚庄王并没有采纳大臣的建议,他认为所谓武功,应为止戈为武:

国家动武是为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而这场战争的阵亡者只是为自己的国家尽忠,若将他们的尸体筑成京观,并不是一位明君所为。

所以,楚庄王因邲之战而霸中原,并不单纯是以武力服众,更多的是以“仁德”来感召群雄,瞧不起楚人的孔子更是破天荒的以“楚王”来称呼楚庄王,司马迁也因此而著《史记·楚世家》(也与复陈国一事有关)。

如果说“坑杀”是贬义词,相比而言,“京观”就是褒义词。

虽然两者都不是什么好词。

为了严格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史学家将合乎楚庄王所言,惩治罪大恶极者标准的、或者至少是将敌军尸体堆积封土的,就称之为“京观”;

而认为根本是滥杀无辜、或者是屠杀战俘后将尸体堆积封土的,就称之为“坑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