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清化益肾汤加减..益气化瘀.清利湿热..李寿山
清化益肾汤
【来源】李寿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黄芪30~50克,白术、当归各10~15克,丹参15~30克,冬葵子、土茯苓、益母草各30~50克,益智仁15~20克,浙贝母10~15克,白茅
根30~50克。
【用法】每日1剂,文火久煎,分2次温服。
【功用】益气化瘀,清利湿热。
【方解】本方系由《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葵花茯苓散、当归贝母苦参丸等化裁组成。方中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助运以扶正,气虚甚者量大;黄芪配当归、丹参增强益气养血化瘀之功,使瘀消而不伤正;冬葵子、土茯苓、浙贝母、白茅根清热解毒利湿,为祛邪之主药,量宜大,有黄芪、当归之助,使湿去而不伤阴,可放心大胆用之;益母草活血化瘀而利尿,且有降血压之效。对血瘀湿盛水肿甚者可用至60~100克无妨;益智仁温肾摄精以固肾气治本。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化瘀、清利湿热之效。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症见水肿时轻时重、时起时伏,或始终水肿不明显,腰痛倦怠,或无明显症状,舌质偏淡,或有紫气瘀点,面色不华,脉沉细或弦。
尿常规检查有蛋白、管型、红白细胞等或有血压高、贫血、胆固醇与类酯质高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肾亏虚、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而兼夹湿邪血瘀之水肿,肾劳证者。
【加减】
*尿少,浮肿明显者加石韦、车前草。
*有胸水、腹水者,另用蟋蟀7只、蝼蛄7只,研细末,分2次服,酌加黑白丑。
*有血尿者,加琥珀、小蓟。
*瘀血明显、舌有紫气瘀点、或舌下络脉淡紫粗长,水肿难消者,加红花、水蛭粉(每次1克吞服) 。
*面色?白、短气者,加人参(或党参、太子参) 。
*头眩烦热,口干不多饮,舌质偏红,加生地、女贞子。
*舌质偏淡加熟地、枸杞子。
*背寒怕冷、便溏、面光、血压偏高者,加怀牛膝、苦丁茶。
*食少难消者,加谷麦芽、鸡内金。
*蛋白尿日久不消失者,加芡实、金樱子、鱼鳔粉(每次2克吞服) 。
*遇新感有表证者可选加麻黄、生石膏,或金银花、连翘、板蓝根。
*曾用激素者,加菟丝子、鹿角霜,待病缓解后渐停激素。
【疗效】多年应用,治验甚多,若能灵活加减,每获良效。
【附记】有水肿者,宜少盐饮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