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炎:相声没有一夜暴富,但有红线和底线
今年是著名相声演员赵炎从艺50周年。11月30日,中国广播说唱团举办了赵炎艺术成就研讨会以示庆贺。姜昆、李金斗、李增瑞、李立山、李国盛等相声名家,及赵炎的众位弟子等集体出席,表达对这位马季先生的高徒、《五官争功》和《吹牛》等著名作品表演者的敬意。
“当下网络直播相声很热闹,我不排斥网络直播这一方式,只是这缺少与观众互动的单向表达方式我不太适应。”12月10日,赵炎接受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采访,谈到当下相声生态时如是说。1951年出生于北京的赵炎寄语青年演员:要有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要有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样最终才可能在专业领域做到出类拔萃。
谈网络直播:警惕幻想一夜暴富、唯流量是论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尤其是前半年,相声演员们无法开展线下演出,网络直播说相声因此勃兴。对于这种新业态,赵炎表示他早已注意到这一点。“尤其是冯巩老师,付强拽着我弄,我倒不是排斥网络直播这一方式。只是这缺少与观众互动的单向表达方式我不太适应。”
他还称,如果说侯宝林大师是广播的时代,那么他的师父马季、师兄弟姜昆、还有他则都主要是通过电视来表演相声。现在网络直播时代,自媒体铺天盖地,他真有点不太了解、有点代沟,感觉落伍了。
“现在网络直播很热闹,也很喧嚣。 年轻人学习新鲜事物能力很强,动作也很快,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要警惕幻想着一夜暴富、唯流量是论,最终还是要靠扎实的相声基本功来赢得观众的掌声和笑声。”赵炎说道。
谈基本功训练:要有工匠精神 知道什么是红线和底线
当下青年相声演员如何才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在赵炎看来,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基本功过硬,就是贯口、单口、对口、群口相声都得会,尤其是唱这一块,包括太平歌词,还有京剧。“你要正着唱,要外行内行都认可。这就得看你的腔是否严格按着标准来。还有一种是歪着唱,只需逗乐观众就行,这个不需要太高的技术。”赵炎说道。
赵炎还表示, 青年演员要有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要有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态度,最终才可能在专业领域里头做到出类拔萃。另外青年相声演员在舞台上演出,要自律,要尊重艺术,知道什么是红线、什么是底线。
“以前我们在电视上说相声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有底线的,就是涉及家庭伦理的包袱,还有互相占便宜的、嘲讽残疾人的绝对要废弃,要追求干净、清新、高雅的相声艺术,要有所追求与取舍。现在我发现一些嘲讽残疾人的包袱出现了,这个要被禁止才对。”赵炎说道。
谈内容创作:一个好的相声节目必须要有好的生活基础
谈到有关相声内容的创作问题,赵炎表示,在他年轻时,一年到头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舞台演出,另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深入生活搞创作。那时,他所在的中国广播说唱团在全国有山东烟台、湖南桃源、河南许昌等多个生活基地。在那里,他和同事们一边深入当地百姓生活,一边寻找创作素材。
“当时桃源是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烟台有几个全国劳模,我们本着这个目的去采风,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歌颂体的相声作品。”赵炎说道,现在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在生活当中搜集素材,在电脑上粘贴复制一些素材、修改一下一个作品就诞生了。这样的作品缺乏生活基础,没有营养。
在赵炎看来,一个好的相声节目必须要有好的生活基础,他还列举了他比如他和老师马季表演的相声《吹牛》,创作源泉就是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来内陆做生意的港商:他们有的在踏踏实实地诚信经营,也有一些是皮包公司的老板,整天不着调地自我吹嘘。《吹牛》讽刺的正是这些乱象。
此外,赵炎认为,好的相声要学会观察生活。比如,他跟老师马季演的《五官争功》,就是认真观察生活的结果,“采用拟人化的表现形式,显得生动自然又妙趣横生”。与此同时,《五官争功》也体现了相声创作“艺无止境”的特点,“一开始是对口相声。马季一个人同时扮演鼻子、耳朵,嘴巴,演不过来,很累;我帮他分饰了几个器官,也不行。后来随着冯巩、王金宝、刘伟的加入,我们一人演一个器官,变成了群口相声。这样的结构安排让主题更加鲜明。”赵炎道。
忆恩师马季:他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戏比天大
采访中,赵炎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师父马季的辛苦栽培分不开。在他的印象当中,马季是一个比较低调,淡泊名利的人。“他其实不太喜欢相声业内那套旧的拜师江湖学艺的规矩。总说都新时代了,大家在一块演出是亦师亦友、相互尊重与学习的关系。所以他在圈子里人缘很好,为人很亲和。”
最让赵炎难忘的是,马季母亲在北京家中病逝时,他们都在上海演出。在主办单位的一次次苦苦哀求下,马季为了不让观众失望,信守诺言,坚持演完三场表演,才飞回北京料理母亲后事。“我当时就在旁边观察着马季老师,他在台上演出,心里却在流泪。他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戏比天大’,他为我们相声人树立了典范。”
内容来自北京头条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