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收藏中国?从三大角度分析文物的流失及思考

原创嫏华2019-11-08 18:31:10前言: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西方来到中国,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里搜刮艺术珍品,盗走了雕塑、家具、瓷器、书画等大量国宝。敦煌壁画、龙门石窟、昭陵六骏……这些稀世珍宝现存何处?在盗宝者中,除了臭名昭著的斯坦因、华尔纳、卢芹斋,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幕后黑手"?谢林·布里萨克和卡尔·梅耶通过查阅私人文件、历史档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忆录,详细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段时期,以美国人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如何想方设法获得中国艺术品的一段历史,这些文物最终催生了中国古董市场在欧美的蓬勃发展,也激发了中国人依靠艺术市场促使国宝回归的努力。今天,我就从侵略者掠夺、西方人对文物的买卖和把文物作为研究资料收集这三个方面来讲述文物流失的情况。同时,我会在文章最后的结语部分讲述我们要如何看待"收藏中国"的态度和"收藏中国"对我们的思考

01、文物被掠夺:战争的发生让文物大量流失;无数的中国人已经自身难保,只能远远看着文物被掠夺这几年,我们经常能听到中国高价买回文物的新闻,最有名的应该就是2000年保利集团用500万美元买回了3件当年被抢走的圆明园青铜兽首。这件事的意义不用我多说,媒体认为这件事是"历史性事件",甚至有人说,中国收复文物的活动,已经成为本世纪最昂贵的文化战争。

那么在了解文物流失前,我们应该要了解一个词——额尔金主义那什么是额尔金主义呢?额尔金是英国的一个收藏家,但他由于大肆收购别的国家的文化藏品,因此额尔金主义也意味着文化洗劫。西方人对圆明园的抢劫,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一次文物流失。当时,成千上万的英法联军士兵闯入了圆明园,把搬得动的皇家财宝恨不得都拿走了。这次抢劫之后,整船整船的瓷器、珠宝、家具、绘画、服饰、刀剑和雕塑等,一路向西,被运到英国和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伦敦拍卖活动中的东方珍宝,大多挂着"源自圆明园"的标签。而法国的枫丹白露宫里至今还保存着当年被作为战利品进贡的中国文物。来到西方的第一只京巴狗,也是这次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战利品。更绝的是,维多利亚女王给这只小狗起的名字就叫"Looty",意思是"战利品"。可见,在那个时代的侵略者看来,获取战利品是战争胜利者天然的权利。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打进了紫禁城,占领故宫长达一年之久,并且大肆劫掠艺术珍宝。虽然早在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已经签署法令,要求在战争中保护古典艺术作品、图书馆和科学藏品,并要求通过和平协商确定文物的最终所有权。而且,1900年时的美国总统麦金利,也确实要求在北京的美国军队停止掠夺,但并没有起到什么实际作用。担任八国联军统帅的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承认,事实上,所有国家无一例外都疯狂地参与了掠夺。就这样,在这次劫难中,又有一大批中国文物被带到了西方。在我看来,战争总是残酷的。但也不乏有人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比如,这些文物的掠夺。但在当时看来,作为战胜国的士兵,理应得到好处。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承,也在这一次次掠夺当中,被抢走,被断裂。事实上,文物被掠夺是我们的文物被"收藏"的最重要一种形式。可这种形式,也是最不正义,也最具有争议的。没人愿意自己国家的文物被抢走,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但在战争面前,我们都是弱小的。文物的流失,也提醒着我们曾经有这么一段被侵略的过去。

02、文物被买卖:无数外国人看到了文物的商机,因此纷纷来到中国,用极为低廉的价钱,把无数文物"买走",而清政府和古董商也同流合污让文物流失威廉·柔克义也是一位重要的收藏家。在中国期间,他深入西藏考察,收罗了大量的西藏文物,以及汉语、蒙古语、满语、藏语的古籍善本。这些后来都被他带到了美国,其中有大约1100册藏在弗利尔美术馆,还有6000件则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国会图书馆也因为这6000件宝贝而成为了全球西藏研究的中心之一。摩根曾担任过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董事会的主席。他从1890年开始致力于艺术品收藏,尤其是对中国瓷器特别感兴趣,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1913年,摩根去世,两年后,摩根租借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批中国瓷器,被整体打包出售,小洛克菲勒买下了这批摩根收藏中最好的部分。小洛克菲勒和摩根一样,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简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小洛克菲勒曾说,他从不愿意在马匹、游艇、汽车或其他愚蠢的奢侈品上浪费钱财,他唯一的嗜好就是瓷器。瓷器是他唯一不在乎花钱的东西,他把研究瓷器作为一项最好的娱乐和消遣。为了购买摩根收藏的这些瓷器,小洛克菲勒从父亲那里借了100万美元。据说,小洛克菲勒一生中一共买入了超过400件中国瓷器,花费总计超过1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现在听着可能不算多,但这可是100年前的1000万,在当时绝不是小数目。我们来打个比方,今天1美元只能从苹果 iTunes 商店下载一首歌,而在小洛克菲勒的时代,1美元就可以买一条连衣裙了。看到这里,我只是觉得又可气又好笑。好笑的是,中国的瓷器和文化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和喜爱。但可气的是,无数的文物流落异国他乡,并且都以极为低贱的价格被收藏。什么时候,我们所珍惜的,在别人眼里就如同草芥一般呢?这不得不说,真的是一件可叹又可悲的事情。

有买就有卖,在文物买卖的交易中,清朝的官员和中国的古董商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政府的高官端方就利用自己当官的身份和地位,把不少新出土的珍贵文物收入囊中。在他出访西方时,又把这些古代陶器、玉器和青铜器慷慨地送给了和他会面的西方的官员和博物馆馆长等人。这样,在端方的身边,就聚集了一批收藏文物的西方朋友。担任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征集代理人的福开森,就是端方家的常客。福开森曾经从端方那里买了一套青铜器,这套西周时期的礼器至今还被放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青铜时代展厅最重要的位置展出。这些文物现在还藏在福格艺术博物馆。按照华尔纳的说法,他这种行为不是抢,而是买。因为他向看管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支付了150美元。实际上,这区区的150美元,既包括了他带走的那些珍贵文物的价钱,还包括他们一伙人在敦煌期间吃住的费用,以及牲口的草料,甚至包括了他给王道士的小费。对于华尔纳带走的文物,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论。2004年,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樊锦诗要求西方归还这些从敦煌拿走的文物。但是福格艺术博物馆坚持认为,这些文物是当年他们从华尔纳手中买来的,而且有发票作为依据。购买中国文物的,除了华尔纳这样的探险者,还有一些传教士。比如,英国传教士怀履光在担任河南省主教期间,就从盗墓贼和文物走私贩手中获得了大批文物。这批文物被加拿大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收藏。此外,西方那些财力雄厚的企业家也投入到文物买卖和收藏之中。尤其是20世纪初的美国,正处于镀金时代的顶峰,不仅在经济上蒸蒸日上,而且在全球大肆扩张自己的势力,这也反映在文物收藏上。有钱的美国财团很愿意在这方面花钱,金融家摩根和洛克菲勒家族最为突出。总而言之,流失到海外的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文物交易而被西方人带走的。比如敦煌的壁画、佛像,是被华尔纳那样的所谓探险家欺骗性地买走的。龙门石窟雕像、昭陵六骏浮雕等文物则是通过卢焕文这样的中间商,以看起来比较正常的文物买卖形式,流失到西方的。和作为战利品被抢走的文物相比,因为这些文物流失时借助了经济手段,即便这种手段只是名义上的,也使文物的归还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的文物,也有无数的人把这些文物"流传"出去。而被流传出去的文物成为无数金融大鳄手里可以供他们炫耀的藏品。我不知道当在国外博物馆看见我们自己国家的文物被展览,而上面还写着是别国的名字,大家是什么感想。我只是觉得难过,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让自己国家的文化流传出去,并且要打着别国的烙印呢。我想,如果文物有思想的话,他们应该会难过哭泣吧。

03、作为研究之路带走的文物:通过正常和友好的方式走出国门的,这些文物在学术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明义士就是一个例子。他是最早收藏甲骨文的外国人,在中国期间,明义士总共收集了35913件带铭文的甲骨,以及23000件其他古代文物。这些文物后来被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收藏,也正因为这样,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成了西方首家开创性地系统收藏甲骨文和古代青铜器的博物馆。北美博物馆里收藏的有一批文物是当年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被西方人带走的。相对而言,这样的文物的专题性比较强,比如,康格夫人主要收藏宫廷服饰,夏洛特主要收藏满族服饰,威廉·柔克义主要收藏西藏文物,劳费尔主要收藏民俗物品等等。因为这些文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术研究而不是经济上,因此也不容易在归属问题上引起太大的争议。这批文物的流失相比其他两种方式,是更为和平,也更被大家所接受的一种方式。我们并不是说要固步自封,不和别的国家交流。我们所要求的仅仅是,用一种和平、文明的方式来交流。我们很乐意和别的国家做学术研究,但前提是用一种正确的、可接受的方式。靠着抢劫和"买卖方式"所得来的文物并不高尚。

结语:最近这几年,西方人也已经开始反思"收藏中国"的行为。法国人曾经以枫丹白露王宫收藏的圆明园文物为荣,但现在,荣耀感正在消退,法国公众开始反思当年侵略其他国家和掠夺文物的不光彩的历史。而且,随着我国文物保护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保护好自己国家的文物,利用这些文物开展学术研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收复文物的活动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合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