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懋石室:中国古代线描石刻的瑰宝
宁懋石室
1913年出土于洛阳翟泉村,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石室高138cm,面阔200cm,进深78cm。由8块石板组成,双坡式屋顶。正面入口处为一对执剑戟的甲胄武士,其余各面则为墓主人生活场景及孝子故事等内容。“丁兰事木母”位于石室左边山墙外壁上层。据墓志记载,宁懋本为鲁人,流寓西域,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随孝文帝迁都洛阳,任营戍极军等职。景明二年(501年)卒。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与其妻郑氏同葬洛阳北邙。
宁懋石室线刻流畅细丽,人物、山水描摹准确,与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所藏北魏孝子石棺同为北魏石刻线波士顿所藏为宁懋石室,中国北魏横野将军甄官主簿宁懋墓上祀宗祖的石室。约建于孝昌三年(527)。1931年2月在河南洛阳故城北半坡出土﹐流出国外﹐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石室以数块石板及石质屋顶拼装而成﹐高1.38米﹐宽2米。石室仿木结构﹐为单檐悬山顶﹑进深二架椽﹑面阔三间的房屋。无门﹐下有基石。每间刻出人字拱二朵及檐柱等﹐山面刻蜀柱﹑叉手。在内外壁画上以阴线刻满绘画﹐依一定规制﹐将不同内容的画幅安排在特定的位置上。正面门外两侧各刻一金甲武将﹐执戟﹑剑﹑扬盾﹐著武将装束﹐怒目扬眉﹑神采飞扬﹐是驱恶闢邪的守门神。门两边各刻有“孝子宁万寿”﹑“孝子宁双寿造”的字样。两山面上分上下栏刻丁兰﹑舜﹑董永及董晏4组孝行﹑历史故事﹐画面均以独幅形式表现主要的情节内容。内部正壁是3位贵族以及陪伴的侍女像﹐左右山面则分别刻有乘骑和牛车的出行行列﹐门内两侧刻绘著在庭院间以屏帐围隔的庖厨图。在许多画面中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当时马具﹑车服﹑陈设﹑器用等形像。而在丁兰﹑舜﹑董晏及庖厨图中都画有庭院﹑房舍及帷帐﹐也较真实地表现出当时民居以及几种不同类型单体建筑的结构特点。画中布满山石﹑树木﹐有著“刷脉镂叶﹐多栖梧菀柳”的特定时代的装饰风格。画中人物多属秀骨清像的类型。这类人物在面部表情上虽未见更多著笔刻画﹐但彼此的不同身态﹑不同动作之间自有一种情意上的联系。正壁3位贵族像﹐当系宁氏已故之亲族﹐已脱离了类型化的表现﹐其形像饱满﹐神态飘逸﹐在举止动作间﹐表达得也十分细腻﹐技法之纯熟已能预示出隋唐人物画即将取得新成就的前景﹐与其他画幅在绘画水平﹑画面处理上相比﹐有著较大不同。画的代表作品。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