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笔记002|揭开诗歌的面纱(一):如何理解意象?(2)
作家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审美经验把若干意象排布在一起,形成一个精心构建的意象群,使这些意象产生隐喻、对比、象征等艺术效果,让读者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
有人对意象的组合方式进行了分类,比如并置式(并列组合)、发散式(由一个主导意象裂变出一系列意象)、叠加式(摆脱常规思维的跳跃式联想组合)、串联式(通过叙事链或情思链把独立意象进行串联)、对比式(通过意象之间表层的对立冲突,表现情感的张力)等。
这样的分类虽有可商榷之处,但有助于初读者读懂诗歌。
试从最近和同学们共读的诗作处举隅。
读《沁园春·长沙》,从上阙“万山红遍”和“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和“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和“万类霜天竞自由”,能看出诗人呈现意象、描写景物的不同视角——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有俯有仰、有整体有局部,体现诗人置身于自然生命中的豪迈之情。
读《峨日朵雪峰之侧》,“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如能从雄鹰、雪豹和“小得可怜的蜘蛛”之间的对比去思考,就能读懂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在大自然中,每一个生命力都是平等的;真正的强者不在于外表的力量和速度,而在于强大的内心。
04 关注意象的解构
有些诗歌在表情达意时呈现出的是若干意象之间的组合,也有些诗歌则是对一个完整的意象进行拆分和解构。后者所包含的象征意蕴,所承载的诗人的情感、体悟和思考,有时会更加细腻、丰富。
戴望舒的《雨巷》,写“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从颜色、香味、气质三个角度对“丁香”这一意象进行了解构。
闻一多的《红烛》,从烛色、烛光、烛火、烛泪、烛灰等角度写“红烛”,让读者体会到红烛赤热忠诚的灵魂、着急焦虑的情感和自我牺牲、照亮世人、培育花果的理想信念。
雪莱的《致云雀》,从声音、形象、飞翔的姿态、情感等角度去写“云雀”,同时巧妙地把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四个喻体,丰富了“云雀”意象所象征的特点:具有思想、饱含深情、感染力强、在黑暗中传播光明、遭遇困顿却能愈加强大。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也常常对意象进行解构。《卜算子·咏梅》从环境、节气、形态、品质、对比、拟人化等多个角度来“咏梅”。
《采桑子·重阳》,上阙写“黄花”,意蕴更是重重叠加:生命不息(“天难老”)一重、观赏时节(“重阳”佳节倍思亲)一重、生长环境(“战地”残酷)一重、颜色和味道(“黄花分外香”)一重、象征沙场红军将士又一重。诗人创作彼时,心绪不畅,原句成为“但看黄花不用伤”,1962年发表时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更见一重风雨之后的从容气度。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意图
南京博物院藏
还可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不同文本中同一意象的丰富内涵。例如品读毛泽东诗词中“山”的意象,在“踏遍青山人未老”中象征着青春激扬的心态,在“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寄寓着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江山如此多娇”则写山河之壮丽,“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则写祖国建设之蓝图。
品读意象和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两个主要抓手。本文主要围绕意象来谈,对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一方面未及一二,留待后续增补。
文章内容如有需要勘误或学理不足之处,
请您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