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还会有这样敬业的老编辑吗?

更有同行就此发文评论称“老编辑死了”,文章称从门户时代开始,老编辑就被嫌弃了,特别是算法更是杀死了编辑。
而在我看来,编辑依然是传媒行业最为重要的一个岗位。
作者:郝博闻 来源:蓝媒汇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我初入此行是2005年。2006年的时候入行满一年,记者实习转见习。

有一天晚上我的手机没电关机了。那时部主任正好找我,要临时指派一个采访任务。我人不在报社, 又一时联系不上,等我把手机充上电给主任打过去,他二话没说就把我骂了一顿。

我辩解手机因为没电才关机,我当时在外面又找不到充电设备。主任说,“一个记者手机关机就是失职。没有理由。”

转天,因为手机关机,我被罚款500元。

那时候我月薪还不到2500啊,真是刻骨铭心。后来,我把这事儿当成反面教材说给实习生听。

我大概是从2008年开始带实习生。那时我跟他们提起这事儿,实习生还都表示理解。“干咱们这行的,就得有点24小时随叫随到的意思。”他们大概是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但随后几年,新的实习生年岁和我逐渐拉大,“小朋友”们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直到前年,我跟刚毕业来实习的小同事提起这事儿时,他直接就急了。“我去,当年你领导居然用克扣工资的方式绑架你的业余时间…你还真忍了啊…”

这句话说的我哑口无言。人家小朋友说的也没毛病啊,现在你要是以手机关机为由罚款,那基本就是人家炒你的鱿鱼……他们都忍不了的。

当然对于很多“90后”新一代记者编辑来说,打破陈旧的规矩去拥抱新媒体,关机休息可能本身也是一种制度上创新。谁会在半夜两点发一个公众号呢?

2009年的时候,我暂别记者岗位,做了数年的编辑工作。在那之前,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题目大意是“如何成为一名好的编辑”,作者是前《大众软件》的一位资深编辑。这篇文章后来我在西祠胡同和DoNews也见过。

文章只是简单的罗列条款来说明一个编辑应有的素质。其中包括每两个星期读一本书,每周要读约5份以上的期刊,每天阅读新闻,每个月至少要写5000字左右的文章。具体条目我记不清了,只说个大概,欢迎补充。

但是呢,我到现在都没做到这篇文章里说的那样。比如坚持两个星期读完一本书,这看起来真是无法完成的事情。但这恰恰说明了编辑岗位实在难以驾驭。

我做记者的时候,我的领导,就是罚我500块钱那位,可真是个吹毛求疵的家伙。他要求每篇文章的标题和文章导语不仅要紧密贴合文章内容,同时还要标新立异。我们是周报,每星期签复印之前都要为了标题绞尽脑汁。

为此,他让我们整个部门的人去买每周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等数十种报刊杂志。然后每人负责一本,将刊物上封面文章的大小标题、导语都抄下来,互相传看,好的标题和导语还要背下来,每周定期检查。

除此之外,我们还被要求分析每本刊物的封面文章,用倒推的方式从文章中分析出记者的采访问题和编辑思路。这些都是强制要求啊,我们都在心里不爽,不过几乎没有表露出来过。

也就是在那时,在这种近乎变态的要求下,我们整个部门业余时间都在不断地买刊物、抄标题、读文章,那是我工作以来学习气氛最为浓郁的一段时间。当时整个部门的人怨声载道,但现在看来,很多的编辑和采写经验,就是在那时潜移默化地养成的。

以至于多年之后,我再次回想起那些深藏着“去他的,老子不干了”的日子时,心里反而存着默默地感激。而当我从萌新成长为一名老司机后,很多当年无法理解的事情才慢慢看透彻。

早年带我入行的师父,曾经有个本子。上面工工整整地抄写着他采访过的人和联系方式。当年我还曾讥笑过他老派,说建立个数据库存电脑里多方便。

师父说不放心,还是手抄的踏实。几年后我在卓伟那也见过这样的手写通讯录,那本子已经被他翻烂了,但上面每个明星的电话、地址、车牌号都被写得工工整整。卓伟说那就是他的饭碗。

我说,这样认真的对待这么一件小事儿,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编辑。

更多热门文章

京东前公关总监开怼:说实话,我很讨厌这个矫情的六六!

任宇昕,从“游戏之王”到“媒体之王”!

自媒体人刘强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