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出名的青铜鼎,小巧玲珑,也是被仿制最多文物
在许多酒店、高档写字楼的进门,我们通常可以看到摆放着青铜鼎的工艺品。这并非是附庸风雅,而是在中国人心中的那份鼎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陶制的鼎,商周时期的青铜鼎,更是将其推到了顶峰。鼎不但象征着身份、地位,更是当时国家基业的符号。现在这些公司,也是为了图一个“鼎盛”的吉利吧。
然而,不知道您注意过没有,那么多工艺品的鼎,却很少以赫赫有名的后母戊鼎或者别的国之重鼎为原型。如果您更留心一点,可能会发现,它们的造型大同小异,都是四足方鼎。其实,它们大多都是以上海博物馆的商父戊方鼎为原型而制作的。
其实,商父戊方鼎的个头很小,它的高度为22.4cm,通长为13.5cm,宽为17cm。这个数据报出来,相信大家都会觉得很迷你。相比动辄惊人的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相比,实在貌不惊人。甚至在文物界业内也有人戏称,与其说是一件礼器,还不如说它就是当时贵族煮火锅的用具。
这只鼎的得名,就是来自于鼎腹内壁铭文“父戊”二字。考证“父戊”应该就是商廪辛王及商康丁王的伯父,商王祖庚的哥哥。目前出土了不少青铜器,都有这两个字的铭文,比如商“父戊”青铜爵、父戊方彝等等。如果是同一人的话,那这位贵族当年所过的生活,实在是难以想象的穷奢极欲。
众所周知,一件文物,特别是青铜器。如果足够珍贵,一是体现在它的规格上,又大又重的青铜器,花费了当时更多的材料,也更显示地位不凡。二是体现在铭文上,铭文越多,历史学家对于当时的了解就越多,文物也就越有价值。
要知道,上海博物馆文物荟萃,其中又以青铜器的收藏最富盛名,它的馆藏青铜器,有中国“半壁江山”之称,它所收藏的青铜鼎,就有著名的国宝级文物大孟鼎和大克鼎。那么这样一件小巧玲珑,又只有两字铭文的小鼎,怎么能在上博占据一席之地,又怎么会受到民间如此多的追捧,成为工艺品的主要原型呢?
其中的原因很多,但很可能还是因为它的造型、做工乃至纹饰,都是精美绝伦的。它古朴凝重,使用的方鼎四足造型,更让人觉得稳重。说起鼎,大多数人会认为是三足的。这恐怕是被成语“三足鼎立”所误导,其实自古以来,鼎就是三足和四足的。一般圆鼎配三足,方鼎配四足,而且通过实物考证,四足青铜方鼎出现得更早一些。
在商父戊方鼎的鼎口,是折成唇边的形状,这给人以沧桑古朴的厚重感。它的两边有立耳,而且又宽又厚。它的四足呈圆柱体状,体型庞大,非常扎实。而且,在鼎腹和鼎足之上,都有扉棱,这给予方鼎增添了许多生动的情趣。
除此之外,商父戊方鼎上面的纹饰,也是精彩纷呈,也是文物的重要看点之一。在鼎口之下,首先是一圈鸟纹图案,这代表着商人对于神鸟的尊敬。相传商朝的始祖,就是神鸟所生鸟蛋而成,因此商人对于鸟类,都有莫名地崇拜。在鼎腹中部,是密密麻麻地云雷纹,这代表了商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
在云雷纹周边,是数量更多地乳钉纹。关于乳钉纹的意义,说法很多。有的说是代表着子孙昌盛,哺乳不止,有的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鼎足之上,则是面目狰狞的兽面纹,它们有意做成如此,代表着让敌人畏惧和对于宝鼎的守护。
这么小的一个鼎,做工却一点都不马虎,十分厚重大气,而且纹饰十分复杂,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许就是如此,它在被普通百姓广为接受,成为了制作成工艺品最多的青铜鼎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