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珍贵的石碑,历经2000多年只剩10个字,依然举世瞩目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文化记录的国家,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籍资料。除了记录在木册、纸张之上,历代先民对于石刻也非常重视。这是因为纸张和木册容易毁坏、篡改,刻在石头、青铜器上,意味着不朽。因此,很多古都都有各自的碑林,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当属李斯泰山石刻。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华夏,立下了不世之功。为了彰显自己,他到泰山举行了封禅仪式。据说当时也没有什么前例可以参考,只是按照三皇五帝的传说来完成的。不过,秦始皇很明确地让李斯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144字铭文,目的也很简单:

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登基。后人对胡亥继位的合法性提出了诸多猜测,其实在当时也是议论纷纷的。胡亥身为秦始皇的第十八子,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来继承帝位。为此,他不仅除掉了公子扶苏,而且还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

皇位来由如此不正,如何堵住悠悠之口?秦二世想到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办法,那就是仿效父亲封禅泰山,并且在原来石碑的背面,又加刻了自己的诏书。上面的文字,仍然让李斯执笔: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李斯碑,正反两面同时拥有了父子两位皇帝的刻辞。然而,时间过去两千多年,它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模样,变得似方非方,四面不等。更为遗憾的是,正面秦始皇的刻辞,已经因为时光的流逝,一字不剩;背面秦二世的刻辞,也只剩下十个残字。其中,“臣去疾臣请矣臣”七个字尚且完整,而“斯昧死”三个字已经不太清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