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员千里贸易频繁,为啥辽国不怎么铸铜钱?

在我国的历史中,辽王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王朝,自从唐末建国以来,直至蒙古灭掉西辽,数百年的时间里始终横亘于我国的北方。但是细心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和其他王朝相比,辽王朝或者说辽国的钱币铸造量相对比较少,至少和同时期的宋朝钱币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为啥会这样呢?文瀚乐拍就来从自己的观点解读。

从技术角度来说,单纯的认为少数民族不善于铸造钱币,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按照《辽史》中的记载,早在耶律阿保机的父亲撒剌统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铸造钱币,后来耶律阿保机继承了铸钱的传统,并逐渐富强最终开创了伟大的帝国,辽王朝的每个朝代都铸造了年号钱,并且流通范围非常广泛。

到了辽景宗统治时期,还设立了铸钱院,辽兴宗的时候又设置了户部司、钱帛司等专门的官方机构,专门负责铸钱的相关事项。从这个角度来说,辽王朝和其他中原王朝一样,非常重视钱币的铸造,如果因此判断辽国铸造技术不行,那显然是太片面了。

因此,辽国铜钱铸造量少的原因,需要从民族政权内部来寻找原因。辽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以前近似于原始的风貌,使得当地牧民并没有使用货币的传统和需求,原始的以物易物的经济模式在辽国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据辽史记载,朝廷曾多次“禁行在市易布帛不中尺度者”,市面上最普遍的一般等价物始终是布帛。

再说了,辽国统治的范围内,尤其是草原上并不缺少铁矿,反而缺少优质的铜矿,这就使得辽王朝不具备大规模铸造本朝铜钱的条件。

辽王朝立国200余年,从天赞年号开始,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外,每次更改年号的时候都会铸造年号钱,种类非常丰富,只不过数量很少。在文瀚乐拍看来,这些举动说明辽王朝的统治者把铸造本朝的铜钱作为改朝换代的象征,通过铸造钱币向世人宣告以证明自己政治权力的正统性,而不是出于货币流通的考虑。

到了辽王朝统治的中后期,由于南方的宋朝已经趋于稳定,双方贸易频繁,流通交换领域的货币使用大量增加,从漠北草原到中原汉地,铜钱交易无处不在,这个时候的辽王朝的货币数量略有增加,但和唐朝以及北宋的铜钱铸造量相比,依旧显得非常少。

不过从考古发现的信息,尤其是各种铜钱窖藏来看,辽王朝境内主要流通使用的古钱币始终以宋朝钱币为主,这些异国的铜钱占到了国内流通的90%以上,这些钱的来源可能是战争掠夺、官方榷场贸易、民间互市贸易,抑或是源自于宋朝的岁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铜钱对辽朝经济的繁荣兴盛产生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也难怪宋朝会将禁止铜钱出口作为国之大防。

(0)

相关推荐